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部不适及排便习惯的改变。IB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研究结果显示IBS的发病可能与肠道动力、内脏感觉过敏、脑—肠轴的改变和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肠黏膜低度炎症及免疫因素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诸多研究表明肠道粘膜免疫异常与IBS发病相关,有报道称IBS胃肠功能紊乱由肠道免疫系统紊乱导致。本文就近年来关于IBS与肠粘膜免疫细胞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胃肠激素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就IBS与胃肠激素相关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肖琦凡 《医学综述》2014,20(17):3189-319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通透性异常、肠道免疫功能紊乱、内脏高敏感性、肠道动力异常、遗传及心理-社会因素等。近年来,益生菌治疗IBS的研究日益深入。该文将从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及降低内脏高敏感性等方面对益生菌治疗IBS的机制及安全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上以腹泻型(D-IBS)最多见。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内脏高敏感性、心理因素、遗传、环境、肠道菌群等,许多研究发现肠道黏膜免疫激活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1-2]。肠黏膜免疫激活在腹泻型IBS患者中尤为明显。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提示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3]。但肠道T淋巴细胞亚群与IBS的关系尚未见相关研究。本课题旨在探讨结肠黏膜T淋巴  相似文献   

6.
姜彬言 《医学综述》2011,17(15):2358-236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菌群失调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其发病关系密切,目前研究表明益生菌治疗可能为IBS的一种有效方法,现拟从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失调、抑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增强肠黏膜屏障、增强肠黏膜免疫、降低内脏高敏感性等几个方面对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机制及安全性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5):434-439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复杂,涉及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肠道菌群失调、脑肠轴紊乱、肠道炎症和免疫反应、精神心理因素等。制备良好的IBS动物模型是研究IBS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基础,但是目前还缺乏一致公认的IBS模型。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IBS模型的制备方法、优缺点及评价指标加以综述,为IBS模型研究和运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肠道功能性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慢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IBS的数据缺乏形态学和实验室指标异常的依据.本文对IBS大鼠模型研制现状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5-羟色胺受体及转运体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IBS具有肠道动力异常、肠内分泌紊乱和内脏高敏感等特点。5-羟色胺(5-HT)是肠道重要的神经递质,通过各受体亚型及转运体在IBS发病中介导了不同的生理及病理效应,引起肠道功能异常。近年研究发现5-HT受体及转运体的相关制剂在IBS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发病机制复杂,存在肠道功能与精神心理相互作用的特点,因而被认为是身心疾病。中医将IBS归属于泄泻、郁证等,其病机多为肝旺脾虚,肝强脾弱导致肠道功能与情志异常。目前,有研究认为,肠道微生态学许多机制和观念与中医学理论体系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紊乱在IBS病程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引起关注。IBS是目前公认的与肠道微生态联系最为密切的疾病之一,肠道微生态失衡可引起/加重IBS患者病症。因此,本文从肠道微生态角度出发,论述肠道微生态失调与IBS的关联,以阐明肠道微生态与肝脾不和病机观点的相关本质,为肝旺脾虚证分析提供客观的、微观的、动态的微生物学基础,为IBS的预防与治疗奠定肠道微生态学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慢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和排便异常,临床上将IBS分为4种类型,环境因素和宿主差异是导致IBS的原因,但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IBS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在临床上均较棘手,需要针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专业指导、饮食干预和心理疏导等。IBS不同于功能性腹泻和功能性便秘的最主要诊断要点为腹痛,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疗法和/或药物疗法,总体来说,IBS的药物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新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也参与了IBS的发生发展,通过使用益生菌以及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可能成为治疗IBS的有效措施。本文综述了IBS发生发展的最新机制、目前的治疗方法、预防策略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0)是指远端肠道内菌群因各种原因移位进入小肠,引起小肠内厌氧菌过度孳生而表现为营养吸收不良、腹泻、腹胀及小肠动力异常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SIB0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重叠.相关研究表明SIB0与IBS具有相关性;推测SIB0可能是IBS发生的一种潜在的病原性因素.该文就近年来SIB0在IB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0)是指远端肠道内菌群因各种原因移位进入小肠,引起小肠内厌氧菌过度孳生而表现为营养吸收不良、腹泻、腹胀及小肠动力异常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SIB0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重叠.相关研究表明SIB0与IBS具有相关性;推测SIB0可能是IBS发生的一种潜在的病原性因素.该文就近年来SIB0在IB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张靖娟  王承党 《医学综述》2009,15(12):1865-1867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与肠易激综合征(IBS)之间存在相关性:多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提示IBS患者中SIBO的发生率较高,并且抗生素治疗在根除过度生长的小肠细菌后亦可使得部分患者不再满足IBS诊断。一些学者因此认为SIBO参与了IBS的发病机制,甚至可能作为病因,但临床实验设计及检测方法上仍存在争议,故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就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安荣  丁维俊  韩佩玉 《海南医学》2014,(17):2569-2572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涉及肠道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肠道炎症和免疫反应、精神心理因素等。近年来,脑-肠-菌轴(BGMA)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引起重视,上述的发病因素均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方式整合到脑-肠-菌互动框架中进行描述,而且肠道菌群在IBS疾患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从BGMA的组成及其异常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CD11c与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DC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经结肠镜钳取40例IBS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乙状结肠黏膜标本,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肠道黏膜CD11c、CD80及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学分析表明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炎症性改变。IBS组CD11C、CD80及CD86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S患者存在肠道免疫激活,DC可能参与IBS的免疫性致病过程,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胡佳艳  吕咪  王凤云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1):2666-2672
作为20世纪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抗生素被广泛用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治疗,其中包括了肠易激综合征(IBS)。尽管临床实践以及多项临床研究均表明抗生素对IBS临床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相关的指南、共识也推荐非吸收性抗生素利福昔明用于治疗非腹泻型IBS,但抗生素能否用于IBS的治疗指征尚未明确,长期运用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也令人担忧,不良反应与临床效益之间的平衡更难把握。然而,还有多项研究发现抗生素的使用对于IBS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抗生素对IBS影响的研究,发现抗生素可能从降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损害上皮屏障功能、影响细胞因子产生等多个方面引发IBS,同时也从两个方面指出抗生素应用于IBS指征的不确定性,认为临床医生应当重视抗生素对IBS发病的影响,评估抗生素治疗IBS的利弊,合理、谨慎地使用抗生素,从而为抗生素在IBS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玮  王承党 《医学综述》2008,14(20):3134-3137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病之一,通常伴随排便习惯的改变和腹部疼痛或不适。低度炎症(特别是急性肠道感染后遗留的肠道低度炎症)可能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低度炎症引起肠道局部免疫反应与肠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颜君  朱高莉 《医学综述》2013,19(7):1272-127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与生物生理心理等有关的综合征,多见于女性,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因其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高,症状顽固,治疗花费巨大,住院病例逐年增加,已引起广泛重视,IBS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肠道的传输改变、内脏敏感性增加、神经免疫机制、精神心理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随着人们对心身疾病的认识,精神心理因素在IBS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阐述IBS的概念、诊断及发病机制,为IBS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