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国宁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353-353
目的:评价洛沙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洛沙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36例,疗程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痊愈15例(41.7%),显著进步12例(33.3%),进步6例(16.7%),无效3例(8.3%),显效率为7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洛沙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有效,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洛沙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洛沙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36例,疗程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痊愈15例(41.7%),显著进步12例(33.3%),进步6例(16.7%),无效3例(8.3%),显效率为7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洛沙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有效,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洛沙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洛沙平与利培酮8周,应用PANSS量表和TESS量表分别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洛沙平起效快,其常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EPS).结论洛沙平是一种安全、有效、起效快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洛沙平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对比2组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洛沙平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精神病性症状,以治疗后减分率评价2组的临床效果,以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洛沙平组、阿立哌唑组有效率分别为89.80%和85.7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洛沙平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7%,阿立哌唑组为40.3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事件、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评价2组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洛沙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疗效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但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洛沙平合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洛沙平合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60例和对照组(单用洛沙平治疗)60例,疗程均为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研究组第1周末PANSS减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2、4、6、8周末,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2、4、6、8周末,研究组的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的洛沙平总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洛沙平合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可快速有效改善分裂症患者的症状,起效快,不良反应更少,并可明显减少两药品的临床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6.
两种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丁二酸洛沙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丁二酸洛沙平与利培酮8周,应用PANSS量表和TESS量表分别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丁二酸洛沙平起效快,其常见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结论洛沙平是一种安全、有效、起效快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洛沙平组(研究组)30例与维思通组30例(对照组),治疗8w,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2、4、6、8w,分别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结束时,两组PAN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显效率73.7%,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率 76.7%,有效率90.0%,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在第2w出现效果,研究组在第4w出现显著疗效,对照组在第6w 出现显著疗效,研究组主要副反应为EPS,对照组为EPS和睡眠障碍。结论洛沙平是一种强有效的抗精神病药,起效快、抗精神病全面、安全、依从性好、作用持久,低剂量时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特点,高剂量时具典型抗精神病药特点。  相似文献   

8.
洛沙平与氟哌啶醇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焰  李小琦  程闯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1999-2000
目的:探讨洛沙平治疗躁狂发作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躁狂发作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氟哌啶醇加碳酸锂缓释片组和洛沙平加碳酸锂缓释片组,前组为对照组,后组为治疗组。对治疗前,治疗后1、2、4周末用TESS(副反应量表),NOSIE(护士用观察量表),BRMS(躁狂量表)进行测评对照。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症状均有明显的疗效,洛沙平组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轻,患者的依从性好。结论:洛沙平作为治疗急性期躁狂发作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小,较对照组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洛沙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洛沙平与利培酮8周,应用PANSS量表和TESS量表分别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洛沙平起效快,其常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EPS)。结论:洛沙平是一种安全、有效、起效快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在青壮年发病,起病往往较为缓慢,临床上可表现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可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而部分患者经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所以,为提高治愈率,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完整系统的治疗,更有助于消除疾病.  相似文献   

11.
谈国林  周娣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36-4637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氯丙嗪治疗,试验组采取齐拉西酮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7% vs 76.92%)(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69% vs 30.77%)( 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奥氮平、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方法:将符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满8周、BPRS总分≥30分的82例病人,随机分为奥氮平组、氯氮平组各41例。其中,奥氮平组男21例,女20例;氯氮平组男20例,女21例。并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亚型上相匹配。结果显示:完成病例67例,奥氮平脱落8例、氯氮平组脱落7例。结论:两组疗效相当,氯氮平的不良反应明显,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粒细胞下降,心电图改变,体位性低血压,与服用药物的剂量大小无关。奥氮平组平均体重增加1.4kg,氯氮平组平均体重增加1.8kg,两组无1例血糖、尿糖升高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氮平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由精神科门诊入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和观察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奥氮平,对照组采取利用阿立哌唑治疗,治疗10周后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的比较过程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差异并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经过有效治疗后,思维贫乏、情感平淡、兴趣缺乏、注意障碍、意志减退的评分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实验组经有效治疗后,注意障碍、意志减退、情感平淡兴趣缺乏等几个评测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奥氮平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在疗效上可能不存在明显区别,但在改善患者意志缺乏、注意障碍、兴趣缺乏、思维贫乏、情感平淡、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李艳秋 《中外医疗》2009,27(9):129-129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由于患者的精神活动和显示脱离,护理难度大。准确分析掌握病人临床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临床护理,可以帮助病人消除病态行为,自觉得接受医院的各种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良好的护理干预与抗精神病药有协同作用,可促进症状消失,激发患者的正常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显症期12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7例显症期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60例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试验治疗时间14周,发现总体疗效相当,药物所致的毒副作用发生率和严重度显著降低(P〈0.005),显示了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胡国勋 《当代医学》2011,17(9):133-133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口服。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失眠、静坐不能、体重增加、血压降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利培酮相当,但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收集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男43例,女46例),服用利培酮2-8 mg/d,治疗8周,分别在基线及治疗第2,4,6,8周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来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8周后PANSS减分率为65.1%,第2,4,6,8周末的PANSS总分与基线相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1);②锥体外系副反应在第4周末达到峰值57.3%,第8周末下降为43.2%。③利培酮剂量与PANSS呈负相关(2周末P<0.05,4周末P<0.01),利培酮剂量与锥体外系反应呈正相关(2周末P<0.01,4周末P<0.05),每2周体重增加与治疗时间正相关(P<0.01);④患儿的年龄、病程与临床疗效(第8周末PANSS减分率)存在一定关系(R2=0.150,年龄b=0.362,P=0.001;病程b=-0.254,P=0.031)。结论①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有效。②治疗前4周中小剂量的利培酮有助于改善病情,减少锥体外系反应。③患儿的年龄越小、病程越长,其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18.
19.
眩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在社区医疗中较多见。传统治疗见效慢,应用利多卡因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4年11月共诊治门诊及住院患者76例,其中男29例,女47例;年龄38~81岁,平均59岁;病程1小时~45天;确诊有颈椎病者28人,高血压病27人,梅尼埃综合征7人,糖尿病病史11人,老年脑动脉硬化症21人。除原发病的表现外,发病共同特点:不同程度地眩晕,或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等。转头时眩晕症状加重者19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