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结合神经症状评分综合评价运动疗法对大鼠脑卒模型的疗效。方法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运动组,每组各20只,分别于第1、10、20、30天采用神经症状评分综合评价观察大鼠恢复情况,采用fMRI检测正常大鼠及运动组第3、30天大鼠脑梗死部位。结果30d后两组大鼠神经症状的综合行为学评分均较第1天均有明显改善,但运动组大鼠神经症状的综合行为学评价得分显著高于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改善速度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正常大鼠T1WI、T2WI无异常,磁共振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显示双侧神经纤维束对称无中断。运动组大鼠第3天T1wI右侧半球可见条状低信号影,T2W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大片状高信号影,纤维束较左侧明显少,右侧明显中断,第30天T1WI、T2W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可见大片软化灶,右侧纤维束明显较对侧少,而且中断。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发现不同组别的大鼠及同一大鼠前后对照,激活点出现部位差异很大,可重复性差。结论脑卒中后运动疗法可引起正常中枢神经系统明显的可塑性改变,增加脑损伤大鼠完整半球运动皮质的可塑性变化,加速大鼠脑卒中模型的康复速度和程度;DTT可准确检测大鼠脑卒中后神经纤维束的病理改变,BOLD—fMRI不适用于检测大鼠全麻状态下被动运动的激活部位。  相似文献   

2.
局部脑缺血的动物模型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手段,但此模型制作难度大,成功率低。目前,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的方法较多,其中栓线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易控制局部条件,全身影响小,可模拟临床脑缺血病人的各种症状,对评价药物的疗效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改进的制作方法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改进大鼠短暂性(<2h)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24只,实验分别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MCA)缺血15、30、60min,每组6只;假手术对照组6只。所有实验动物均采用乙醚麻醉,在手术过程中用5-0丝线结扎颈外动脉,在结扎的近侧剪断颈外动脉或其分支-枕动脉,自颈外动脉或枕动脉断端将4-0外科单丝尼龙线经颈总动脉分叉部插入颈内动脉直至大脑中动脉起始处。假手术对照组线栓插入颅内但不达大脑中动脉起始处。术后即观察动物行走时是否转圈。结果:所有实验组动物都及时观察到转圈的表现,符合实验的入组标准。假手术对照组动物术后未观察到转圈的表现。结论: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作方法经改进更易于制作、可操作性更强,有利于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一个理想的标准化动物模型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并且应与人类脑梗死的病理状态具有最大的相似程度.而在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实验中,动物模型的制作,直接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照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线栓技术的文献,经过研究,我院成功地制作出大量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的脑缺血模型,并且对神经功能进行分析评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照有关方法,成功地制作经颈外脉至颈内动脉尼龙线栓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适当做了改进,并初步进行了病理学研究,该模型无需开颅即能观察再灌注损伤,较好地模拟大脑中动脉区缺血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大鼠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复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寻找操作简便,创伤较小的建立可逆笥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方法 在现有线栓法的基础上作如下发行蛎鼠体重与线栓直径的匹配以及线栓插入深度的控制,线前段覆我 肝素;麻醉后拔线。取脑组织作TTC染色和HE染色,并进行神经功能缺陷体征评分。结果 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区经TTC染色颜色苍白 ,经HE染色呈缺血性改变。不予再不春评分进行性增加,给予再灌则评分呈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改进后的线栓法复制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7.
脑血供严重减少引起缺血性脑损伤,由此导致脑组织缺氧又会促使代偿性血管生成或血管生成以满足代谢的需要,而血管生成的程度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存活密切相关.现有文献报道,缺血/再灌大鼠,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血管密度也有所增加.最近几年,很多研究者关注脑缺血损伤后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但短暂脑缺血后血管生成与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关系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应用磁共振技术探究大鼠三支血管阻塞再灌注模型缺血诱导性血液动力学改变与血管重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符合临床脑缺血发病规律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实验动物科学的不断发展,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就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备及其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损伤是目前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严重疾病之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对其防治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开颅法、光化学法、线栓法和栓塞法等。其中,开颅法因需要开颅,并发症和病死率很高。光化学法需要特殊的设备,血栓形成时易引起明显微血管损伤。栓塞法能较好模拟人体脑梗死发病机制,但受血栓栓塞部位不恒定、血栓易自溶等多种因素影响嘲,更适合对溶栓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可重复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方法:选用250~300g SD成年大鼠20只,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并评价缺血效果。结杲:术后大鼠均出现了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镜下观察可见大鼠大脑左侧额顶皮质以及基底节区大范围的梗死区,呈现白色。结论:神经功能损害以及1% TTC大鼠脑切片染色显示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被普遍认为是标准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该模型在制备过程中,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手术操作对模型的成功制作起着关键作用。文章从大鼠颈部主要动脉的解剖位置、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手术左右侧别的选择,以及插线位置的选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进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法,建立更接近于临床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再灌注的可靠模型。方法沿大鼠右颈外动脉入栓,经颈内动脉到达大脑中动脉,入栓线长15~18mm,直径0.205mm,阻断其血流,观察大鼠神经病学改变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大鼠表现出特殊体态及典型追尾征,6h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出现缺血性外观(TTC染色)及相应组织学变化(HE染色),模型成功率近83%。结论本方法既可构成缺血性病灶,又能形成再灌注模型,具有可逆性重复操作的特点,其神经病学与形态学的特殊表现,可作为鉴定模型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以便今后进一步进行缺血性脑梗死方面的研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MCAO模型,术后观察体征,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血清抗氧化指标测定。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全部存活,模型组除2只因麻醉过度死亡、1只插线未成功外,其余7只均出现左侧Horner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1~3分之间。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可见显著病理改变,MRI检查脑组织缺血病变明显。模型组血清SOD和GSH-Px活性高于假手术组,MDA含量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相似文献   

14.
钟士江  陈静  包春雨  张蒙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11):851-852,855,F0004
【目的】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对正常人脑手运动皮质进行定位。【方法】健康受试者10人,男7例,女3例,均为右利手,每个健康受试者分别完成左右手运动刺激。刺激模式为手握拳运动。fMRI检查采用Philips 3.0 T超导型磁共振机,GRE-EPI序列。使用SPM5软件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10例正常受试者,左手或右手运动时均见对侧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M1)区激活;同侧M1、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后顶叶皮层(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PPC)、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及小脑存在不同比例、不同程度激活。非利手即左手运动引起右侧M1区激活体积大于利手运动引起的左侧M1区激活体积(P<0.05)。【结论】M1区是控制对侧手运动的脑皮质区,同侧M1、SMA、PPC、PFC及小脑也参与手运动,非利手与利手运动激活对侧M1区的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袁博  郑少钦 《医学综述》2009,15(13):2017-2018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是反映活体脑神经细胞活动的新兴技术,是目前人们所掌握的惟一无侵入、无创伤、可精确定位的人脑高级功能研究手段。针灸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穴位刺激在长期偏瘫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神奇的疗效,但是针灸治疗机制未能阐明一直影响着针灸的推广应用。本文对磁共振成像在针灸治疗偏瘫的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田莹  刘艺  余化霖 《海南医学》2014,(3):320-322
目的 评价两种制备线栓的方法,为脑缺血实验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250~280 g)随机分成两组各15只,第一组采用Zea Longa流派(线栓头端加热成球形),第二组采用Koizumi流派(线栓头端用胶包裹),两种线栓制备法分别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手术时间、神经功能评分,计算梗死百分比,并分析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比之间的关系,对两种线栓制备法模型的成功率与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在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模型的稳定性相近;神经功能评分与脑梗死体积比之间存在相同变化趋势;第二组操作时间少于第一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第二组的线栓制备法线栓头采用密封胶包裹,线栓头大小容易控制,较第一组线栓头端加热成球形所需时间短,且易操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机械刺激足底模仿生理过程的瘙痒觉,通过功能磁共振探讨生理状态下瘙痒觉在脑内的功能区.方法 健康志愿者16人.利用毛笔笔毛轻划足底产生瘙痒觉,在3.0T MR机上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任务态设计,SPM8(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8,统计参数图8)软件进行数据分析,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瘙痒刺激引起多处脑区激活.对侧丘脑、中央旁小叶激活最强(t=5.26,5.23);对侧中央旁小叶、中央后回和额叶激活体素数最多(分别为146,151,326);双侧岛叶、中央前后回、丘脑、豆状核及扣带回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结论 机械刺激足底所致瘙痒觉在脑内相关的功能区为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岛叶、中央前回和额叶.  相似文献   

18.
大鼠脑缺血后1H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1H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后1周脑内代谢物的动态变化,并随访2个月.方法:18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永久性脑缺血组,每组各6只.脑缺血组右侧颈内动脉栓塞制作永久性脑缺血模型.采用1H磁共振波谱(1HMRS)于脑缺血后30min、1、3、6、12、24h、3、7、15d、1、2月对梗塞区域和对侧半球相应区域进行代谢物的波谱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双侧代谢物无异常改变,分布对称(P>0.05);脑缺血组梗塞区与对照区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硷(choline,Ch)和肌酸(creatine,Cr)均于脑缺血后30min开始升高,3~6h后逐渐降低,但梗塞区与对照区NAA,Ch和Cr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24h双侧NAA达最低水平,Ch和Cr于3天后降到最低,随缺血时间的延长,NAA,Ch和Cr逐渐增加,尤其是NAA增加最明显,2个月时NAA较24h增加2.5倍(P<0.01).患侧最早于脑缺血后10min检测到乳酸(lactate,Lac),随后Lac持续增加3天后开始降低.随访中未发现Lac再次升高.结论:(1)1H MRS能及早反映动物脑缺血后脑内代谢物的改变.(2)1HMRS能客观反映脑缺血慢性期脑内代谢物的异常,为临床评价脑保护药物疗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A new lacunar infarction model was recently established in beagle dogs through proxim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 occlusion by thrombus. This study aim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del by multimod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to investigate its potential role for the future stroke research.
Methods  The left proximal MCA was embolized with an autologous thrombus in six beagles.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 and T2-weighted imaging (T2WI) were performed every half hour during the first six hours after occlusion, followed by three time points at 12 hours, 24 hours, and one week.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 (PWI)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were carried out at six hours, 24 hours and one week. The PWI-DWI mismatch ratio was defined as (PWI-DWI)/DWI ischemic volume.
Results  Lacunar infarcts induced by MCA occlusion were located in the left caudate nucleus and internal capsule. All the lesions could be detected within two hours by DWI. Lesion volume on DWI increased in a time dependent manner, from (87.19±67.16) mm3 at one hour up to (368.98±217.05) mm3 at 24 hours (P=0.009), while that on PWI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7315.00±2054.38) mm3 at six hours to (4900.33±1319.71) mm3 at 24 hours and (3334.33±1195.11) mm3 at one week (P=0.002). The mismatch ratio was 41.93±22.75 at six hours after ischemia, showing “extensive mismatch”, and decreased to 18.10±13.74 at 24 hours (P=0.002). No MCA recanalization was observed within 24 hours after MCA occlusion.
Conclusions  Lacunar infarction induced by proximal MCA occlusion could be detected early by DWI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PWI-DWI mismatch. Multimodal MRI is useful to demonstrate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PWI-DWI mismatch. This ischemic model could be further used for investigating early thrombolysis in lacunar stroke showing extensive mismat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