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祁俊华 《中国医刊》2008,43(7):49-50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轴位、冠状位扫描及容积重建(VR)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87例可疑鼻骨骨折患者均行X线和冠状及轴位HRCT扫描,并行VR重建,回顾性分析X线和HRCT及后处理技术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87例病例中HRCT轴位扫描诊断鼻骨骨折52例(其中粉碎性骨折7例);冠状位扫描诊断鼻骨骨折56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4例);VR重建诊断鼻骨骨折57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4例),均优于X线诊断鼻骨骨折42例(其中粉碎性骨折8例)。VR图像对骨折移位显示清晰。结论HRCT冠状位扫描及VR重建对鼻骨骨折诊断有很高临床价值,VR重建可指导骨折复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状位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0例鼻骨骨折患者的CT冠状位扫描片和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CT扫描后均确诊为鼻骨骨折,只有35例患者在X线片上发现有鼻骨骨折。结论: 冠状位CT扫描是诊断鼻骨骨折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层CT容积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35例鼻骨外伤患者进行全鼻部薄层容积扫描,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高分辨率CT(HRCT)骨重建,并对获得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及VIP后处理重建,然后对容积数据进行普通CT算法骨重建轴位图像并打印胶片,直接灯箱观察,比较两种方法诊断鼻骨骨折的差异。结果容积扫描加后处理诊断不伴有错位的线性骨折9处,普通CT片诊断为17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4与52.9%;客积扫描加后处理诊断鼻骨复合骨折6处,普通CT片诊断为13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与46.1%;容积扫描加后处理诊断粉碎性骨折10处,普通cT片诊断为8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与80.0%;容积扫描加后处理诊断伴有错位的线性骨折12处,普通CT片为13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与92.3%。后处理技术可以明确诊断鼻骨骨折,并准确区分鼻骨孔、鼻骨缝及正常变异。结论容积扫描加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扫描(冠状位+横断位)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58例鼻部外伤患者均行X线侧位片和冠状及横断位高分辨率CT扫描检查,主要分析X线侧位片及高分辨率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确诊鼻骨骨折46例,高分辨率CT检查52例发现鼻骨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5例,鼻区线性骨折26例,汇合部横断骨折19例,鼻中隔骨折1例,鼻额缝分离1例。结论:高分辨率CT扫描(冠状位+横断位)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鼻骨骨折的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T冠状扫描和三维影像对显示鼻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鼻部外伤患者进行鼻骨CT冠状扫描和三维重建。结果:鼻骨未见骨折6例;Ⅰ型骨折26例,其中无明显移位11例,骨折端明显移位15例;Ⅱ型骨折43例;Ⅲ型骨折25例。结论:CT冠状扫描最大限度显示了鼻骨的骨折线,清晰地显示了鼻骨骨折的类型、骨折块移位的方向、程度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三维重建提供了一个多方位的立体模型,为冠状扫描的补充和完善,两者结合,为最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冠状位及轴位扫描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鼻骨骨折105例冠状位及轴位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侧鼻骨骨折34例,双侧鼻骨骨折71例,鼻骨伴鼻缝分离45例,鼻骨骨折同时累及上颌骨额突43例,鼻骨骨折同时累及筛骨垂直板37例,其中伴有同侧眼眶内壁或下壁骨折15例,合并副鼻窦积液28例。结论:冠状位和轴位扫描相结合的高分辨率CT可作为鼻骨骨折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位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对鼻骨骨折应加以重视.方法:收集150例鼻骨骨折患者CT冠状位扫描和X线对比分析.结果:患者随外力的位置、方向、力度不同,鼻骨骨折的类型也不同,分为单纯性、复杂性.结论:冠状位CT平扫对鼻骨骨折特别是复杂性骨折诊断有重要意义,是诊断鼻骨骨折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CT冠状扫描加三维重建(3D)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91例鼻骨骨折单纯CT冠状扫描及冠状扫描加3D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91例中,CT冠状扫描诊断线性骨折35例、粉碎骨折17例、复合骨折39例;冠状扫描加3D诊断线性骨折27例、粉碎骨折20例、复合骨折44例. 结论 CT冠状扫描加3D能准确诊断鼻骨骨折类型,清晰显示鼻骨全貌及细微结构、断片情况及相邻骨结构的骨折情况.  相似文献   

9.
鼻部外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鼻骨骨折是鼻部外伤中较严重的一种征象.日常生活中鼻骨骨折往往由于车祸、打斗等引起,明确有无骨折及骨折类型,不仅关系到临床治疗,更关系到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MSCT)CT及三维容积重建(VR)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40例鼻外伤患者进行直接数字化摄影(DR)及MSCT扫描与VR检查,分析其影像资料。结果40例鼻骨外伤患者中,8例DR未发现骨折,MSCT均能清楚显示,其中单纯性骨折29例,粉碎性骨折6例,复合型骨折5例。VR重建显示不伴有移位的单纯性骨折33处,伴有移位的线性骨折10处,复合型骨折8处,粉碎性骨折9处。结论MSCT可明确鼻骨骨折的类型、范围和程度,并为临床诊断及司法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CT检查在诊断鼻骨骨折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庭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237-1238
目的:分析CT检查在诊断鼻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对同时行普通X线和冠状位CT检查的40例疑似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病例中冠状位CT诊断28例骨折,优于普通X线诊断20例,冠状位CT不仅能显示哪侧骨折而且能显示骨折移位情况,对复位起指导作用,结合横断位扫描能显示鼻区并发症。结论:冠状位CT扫描不仅可以提高鼻骨骨折的诊断率而且能对复位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技术对于对于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经我院64层螺旋CT检查的鼻外伤病人53例,每个病人均经下列过程诊断:先由两名高年资医生判读鼻骨横轴位片及重建冠状位片,作出初步印象诊断并记录,再到到工作站上实行MPR和VR图像同屏点对点对比观察,作出最终诊断。结果 53例鼻外伤病人中初步印象诊断:25例多发骨折,最终有一例不符;初步印象13例鼻骨单发骨折中,最终诊断仅5例符合,其它均不符(分别是:多发骨折5例,二例正常鼻骨孔误诊为骨折,一例鼻骨先天缺损变异误诊为骨折);初步印象7例未见明确异常者,最终诊断鼻骨单发骨折一例,鼻骨下缘先天缺损变异二例,未见异常4例;初步印象诊断未见异常8例,最终诊断7例符合,1例为多发骨折。结论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中的MPR与VR相结合对于鼻骨骨折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589-2590
目的:探讨64排CT图像软阅读在鼻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灯箱阅读和工作站软阅读回顾性分析60例鼻骨骨折病人,比较灯箱阅读和工作站软阅读诊断鼻骨骨折的差异。结果:采用灯箱阅读和工作站软阅读两种方法诊断鼻骨骨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站软阅读可以明确诊断有无鼻骨骨折、可以准确区分鼻骨孔、鼻骨缝、鼻额缝和线性鼻骨骨折,可以准确诊断鼻骨骨折方向,骨折多少及骨折移位情况。结论:工作站软阅读在鼻骨骨折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宇 《黑龙江医学》2012,36(6):432-433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复位的治疗。方法①鼻骨骨折复位术;②鼻中隔成形术。结果术后19例患者均治愈,其中所有患者鼻中隔骨折矫正理想,无鼻中隔穿孔及血肿等并发症,随诊3个月无复发;2例鼻骨骨折复位欠佳,病人系鼻骨粉碎性骨折,于术后1周再次行单纯鼻骨复位后,外鼻形状满意。结论经鼻内镜鼻骨骨折复位及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定位准确,同时保留了鼻中隔的支架功能,改善了鼻腔功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特征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对2 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用10mm与3mm两种层厚扫描。结果 坏死性13例,合并出血4例,水肿性6例。CT表现为胰腺增大,密度改变,胰周渗液。结论 CT是急性胰腺炎的有效影像诊断方法,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用10mm与3mm两种层厚扫描,坏死性15例,合并出血5例,水肿性8例。结果:CT表现为胰腺增大,密度改变,胰周渗液。结论:螺旋CT是急性胰腺炎的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低剂量CT扫描在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低剂量CT扫描在鼻窦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患者分成少年组(5—15岁)和成年组(16~71岁),各50例,征得其同意在鼻窦常规剂量(150mAs)CT扫描后再行选定层面低剂量单层对照冠状位CT扫描,少年组mAs设为40mAs、25mAs,成年组设为50mAs、30mAs,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由3位CT主治医师采用盲法评价CT图像,分为正常图像、图像有少许伪影、图像有严重伪影等三级对每帧图像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少年组和成年组低剂量CT扫描的单次扫描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扫描(P〈0.01),少年组40mAs和成年组50mAs剂量扫描所得图像与常规剂量图像质量比较无明显下降,而少年组25mAs和成年组30mAs扫描图像与常规剂量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别利用40mAs和50mAs低剂量对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鼻窦CT扫描,图像不影响诊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受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胡丽萍 《中外医疗》2010,29(24):24-25
目的探讨隐性骨折患者的临床鉴别水平,并分析磁共振技术MRI在临床隐性骨折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7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隐性骨折患者患者103例进行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并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 103例患者先行X线平片检查,均未发现有明显骨折迹象。同时所有103例患者经磁共振MRI检查后,有83例患者显示有存在不同程度的隐形骨折表现,约占全部病例的80.6%;而MRI检查呈阴性的患者仅有20例,约占19.4%。MRI的骨折检查结果较X线平片检查的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入院骨科患者,可先行进行X线平片或者CT检查,从而筛除明显的骨折患者。而对于那些X线平片或者CT检查呈正常,但患者有存在有持续肿胀疼痛的临床症状,可以进行MRI检查以提高对隐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率,避免临床漏诊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腔肿块性病变cT影像特点,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和CT检查的鼻腔肿块性病变96例,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2862岁。CT平扫52例,CT平扫+增强扫描44例,比较分析良恶性肿块的CT表现。结果本文96例,其中良性肿块76例,骨质破坏者6例;恶性肿块20例中,骨质破坏者19例,经x^2检验,x=62.37,P=0.000,有高度显著意义。76例良性肿块,伴有骨质吸收者12例;而20例恶性肿块中,均未见有骨质吸收,经x^2检验,x=3.61,P=0.057〉0.05,两者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CT可对多数鼻腔的肿块做出正确诊断,有利于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姚凤泉 《黑龙江医学》2011,35(7):527-529
目的 回顾性分析鼻骨骨折的CT表现,评价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5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靶区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重建(3D),立体观察成像.结果 55例鼻骨骨折中,单侧鼻骨骨折25例,双侧鼻骨骨折17例,鼻骨汇合部骨折13例,其中:鼻骨骨折伴鼻缝分离15例,鼻骨骨折伴上额骨折21例,鼻骨骨折伴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