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大面积Ⅲ度烧伤的救治过程中,抗体克、抗感染、切痂植皮是整个治疗中的三个重要环节。进行早期切疡植皮手术,可以尽快地消灭创面,缩短疗程,预防感染和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们的初步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面积Ⅲ度烧伤切痂创面的3种修复方法,探求真皮替代物在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意义和价值。方法:总结笔者单位近15年来收治的大面积烧伤一次切痂面积15%TBSA以上,分别采用大张异体(异种)皮肤打洞小块自体皮嵌植法(简称“嵌皮法”),自体皮肤微粒播散移植外层覆盖异体(异种)皮肤法(简称“微皮法”)和自体皮肤细胞耕耘播种于异体真皮内移植法(简称“皮肤细胞法”),治愈出院,随访2月以上的210例患者病例资料,以术后30d和45d上皮化愈合面积占手术面积百分率及是否需补充植皮作为疗效判定标准,30d达80%以上或45d达95%以上且无需补充植皮者为优;30d在50~80%,或45d在81~94%,且此后可能需补充植皮者为良;30d在50%以下,或45d不足80%且此后需补充植皮者为差。结果:①自体皮扩大比例“嵌皮法”<“微皮法”<“皮肤细胞法”。②3种修复方法总优良率91.4%,3种方法间优良率无差异。③“皮肤细胞法”发现大部分异体真皮长时间无干枯坏死现象,异体真皮表面形成新生上皮,活检切片显示上皮细胞于异体真皮内呈团状增殖分化,14个月切片表明,除不含皮肤附属器外,既有致密的全层表皮结构,又有真皮组织结构,术后随访5年,愈合区皮肤似移植大块自体中厚皮,柔软,光滑和平坦。结论:“嵌皮法”、“微皮法”和“皮肤细胞法”均可作为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以“微皮法”较常使用。“皮肤细胞法”因发现大部分真皮长时间未被排异,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急诊切痂植皮治疗中小面积深度烧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烧伤后及时入院的病人36例,烧伤总面积1 ̄30%,Ⅲ度面积1 ̄2%。开始手术时间为烧伤后1-24h同次性完成切痂植皮术,以尿量、经、血氧饱和度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术中术后各种监护指标都较平稳,植皮成活率达90%以上,创面愈合时间9-18天。认为急诊切痂植皮治疗中小面积深度烧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王锐  姜睿 《中国厂矿医学》2005,18(3):241-242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一旦发生火灾,裸露在外的双手被烧伤的机会较多,深度烧伤后常留有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于难以生活自理。因此,治疗手烧伤的目的,不仅仅限于修复创面,而应最大限度地保存手的功能,以利于病人独立生活和工作。我们为84例手背Ⅲ度烧伤患者的132只手进行了早期切痂植皮手术,并经半年以上的随访。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选择烧伤后及时入院的病人36 例,烧伤总面积1 % ~30% ,Ⅲ度面积1 % ~23% 。开始手术时间为烧伤后1 ~24h,一次性完成切痂植皮术,以尿量、心率、血氧饱和度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术中术后各种监护指标都较平稳。植皮成活率达90% 以上,创面愈合时间9~18 天。认为急诊切痂植皮治疗中小面积深度烧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7.
颜面部器官因其暴露而易被烧伤 ,发生率 5 4 % ,修复较为困难。 1990— 2 0 0 3年我科分别采用早期切痂或中晚期肉芽创面刮除分区大张厚断层植皮二种术式治疗全颜面深度烧伤 32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早期切痂或中晚期肉芽创面刮除分区植皮32例 ,其中早期切痂植皮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16~ 4 4岁 ,烧伤总面积 6 %~ 72 % ,三度烧伤面积 1%~ 5 1%。中晚期肉芽创面组 1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2 1~ 6 1岁 ,烧伤总面积 4 %~ 90 % ,三度烧伤面积 1%~ 6 3%。手术时间 :切痂组在伤后 4~ 12d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颜面部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 对16例面部深Ⅱ度、Ⅲ度为烧伤患者于伤后3 ̄7d内行切痂,移植厚中厚皮片修复创面。结果 除2例有所植皮片的5%以内皮片坏死外,余均成活良好。结论早期切痂植皮疗程短,术中出血较少,所植皮片回缩小,颜色及质地均接近正常,大大减轻了面部畸形,近远期效果了  相似文献   

9.
重要部位的烧伤如不及时治疗,势必影响关节功能,对Ⅱ度及Ⅲ度痂皮施行早期切痂植皮,既缩短了治疗时间,又可防止关节功能障碍。我院自1985年以来,对52例患者85个不同肢体、不同部位进行早期切痂植皮,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2例患者中,40例为火焰烧伤,8例为化学烧伤,4例为热压伤。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4~73岁,平均43.4岁。其中踝关节27例,膝关节23例,腕关节31例,肘关节28例,肩关节12例,颈部9例,髋关节7例。术后4~7d手术者45例,7~11d手术者 7例。本组植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情况。方法:分析烧伤整形科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30例。结果:观察组大面积烧伤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愈合时间、感染、瘢痕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四肢一次性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寻找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于伤后3~6d行四肢一次性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修复创面。结果 ①2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有20例存活,其中微粒皮成活及覆盖创面90%以上者12例、70%~90%者8例。②5~7d后,异体皮表皮层出现疱状变性;2周左右,异体真皮出现黑色斑点,4~6周形成痂皮脱落,其下为新生表皮覆盖。③随访2年见愈合后的创面平整、光滑、有弹性。结论 四肢一次性切痂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实可行、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一次性超大面积次全削痂在儿童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早期一次性超大面积次全削痂对防治儿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作用 ,临床观察 12例 2~ 6岁烧伤患儿在削痂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术后各项指征明显改善 ,SIRS发生率显著降低 (P <0 .0 1)。认为休克期病情不稳定 ,一次性超大面积次全削痂是防治小儿SIRS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术后效果良好 ,在中、小医院内可以实施  相似文献   

13.
李伙新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549-551,554
目的:探讨早期切痂对重度烧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实施切痂植皮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伤后早期切痂)84例和对照组(非早期切痂)36例,清创后均行暴露疗法,切痂时将Ⅲ度及其周围深Ⅱ度创面全部切除,然后采用自体皮片覆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深度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共20例0~6岁,烧伤面积3%~45%体表总面积的小儿深度烧伤患者,采取早期液体复苏、有效的创面处理、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全身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20例患儿经一次手术创面完全愈合,术后4例电击伤共9只手指皮片挛缩明显,手指屈伸受限,2例髁部受皮区有瘢痕增生,皮片挛缩,余12例肢体创面皮片愈合良好。结论小儿深度烧伤患者,在积极有效的创面处理及全身营养支持基础上,手术方式以修复创面为主,可获较满意的后期功能与外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作者在两所医院12年间治疗大面积烧伤(n=1093)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n=1093)大面积烧伤病例并发应激性溃疡35例(发生率为3.2%),对照组(文献报道n=1023),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70例(发生率6.8%),两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严重烧伤病人采取积极液体复苏,尽早进食,积极防治感染和创面处理,常规应用抗酸剂,止痛,吸氧等综合性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伴有手的深度烧伤后早期恢复手部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观察两组手指截指率、伤后半年手部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SI)和平均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结果①治疗组无手指干性坏死发生;对照组有4例发生手指干性坏死,占33·3%;②伤后半年,治疗组SI为7·24±1·72,而对照组SI为9·12±1·83,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伤后半年,治疗组TAM为204°±46°,对照组TAM为145°±4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手术和手术后尽早功能锻炼是大面积烧伤伴有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手的功能恢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一次性大面积切痂术前和术后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损伤的改变,以探讨一次性大面积切痂术在烧伤后脏器功能障碍防治的机理。手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14天取血分离血清和血浆,测定20侧严重烧伤病人血浆中内毒素和TNFα水平,并结合体外内皮细胞培养,将烧伤血清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24h,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变化和培养液中LDH、6-keto-PGF1α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一次性大面积切痂术后烧伤血清中内毒素和TNFα水平均较术前1天明显降低(P<0.01);术后烧伤血清与内皮细胞孵育24h后,培养液中LDH和6-keto-PGF1α量均较术前烧伤血清的低,光镜下见内皮细胞变形、坏死也较术前烧伤血清所致显著减轻。实验提示,一次性大面积切痂可有效降低烧伤血清中内毒素和TNFα水平,并减轻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损伤,从而能有效防治烧伤后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烧伤创面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太秀 《华夏医学》2011,24(4):439-441
目的: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VSD治疗的6例大面积烧伤并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治疗后创面均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经再次手术植皮后,创面均愈合良好.结论:VSD结合植皮在大面积烧伤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肌松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用量变化,以期对临床麻醉用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5月期间住院的烧伤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骨科住院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麻醉肌松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结果:烧伤组第2次及第3次削切痂植皮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与对照组及第1次削切痂植皮比明显增加(P<0.05);比较各次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烧伤组起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维持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烧伤组内比较可以看出起效时间随着切痂制皮次数增加而延长,维持时间逐渐缩短,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敏感性下降,产生耐药性,导致阿曲库铵用量增加,同时起效时间延长,维持时间缩短,因此临床麻醉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使肌松药最好的发挥其药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与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术进行对比研究,评价异种脱细胞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的临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7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脱细胞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35例)和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35例),观察患者术后第4周微粒皮成活率、术后2种覆盖物排斥情况、体温变化,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血清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1)脱细胞猪皮组术后第4周微粒皮成活率与异体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5±6.6)% vs (70.6±7.5)%,P>0.05.(2)脱细胞猪皮组术后3d脱细胞猪皮与创面附着良好,大部分猪皮不变色,部分呈褐色.3~4周脱细胞猪皮干燥与基底分离,受压部位有少量积液,但无猪皮溶解,揭去猪皮后见微粒皮成活、融合成片.异体皮组移植后3~14 d异体表皮开始排斥剥脱,移植后10~30 d异体真皮干枯,移植后25~60 d异体真皮剥脱,覆盖的异体真皮完全脱落,微粒皮扩展成片,创面愈合.(3)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均较术前下降(P<0.01),异体皮组在术后第14天体温较脱细胞猪皮组升高(P<0.01).(4)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第7、14天时脱细胞猪皮组白细胞计数低于异体皮组(P<0.05,P<0.01);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较术前升高(P<0.01),术后第14天时脱细胞猪皮组低于异体皮组(P<0.01);术后两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异种脱细胞猪皮代替异体皮行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可减轻患者全身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对异体皮的依赖,说明脱细胞猪皮可作为同种异体皮的良好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