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帮助医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伦理等多个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目前高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知识、能力、修养三个层面。高职院校应从医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树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人文素质、系统设置人文课程体系等多方面,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努力把医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合格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
论医学人才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医学人才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论题进行了探讨:第一,论证了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分析了人文素质构成要素中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直接影响制约着医学人才的健康成长;第三,提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并着重论述了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教育与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特别是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的医学的发展寄托于能够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于一身的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应该明确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大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一、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和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1.人文素质观念滞后。 在大力加强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持  相似文献   

4.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美、英以及日本等国家,许多医学院校已将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并高度重视其价值。而纵观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尚未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发展。本文通过比较国外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发展的阶段及特点,分析了国内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并从医学教育结构与模式、教学方法、对医学素养教育重视程度3个方面提出整合医学人文素养课程的合理建议,旨在为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化是十分必要的。“以人为本”和医学人文关怀是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医院及和谐人际关系是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化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原则;目标性和阶段性相统一原则;层次性和立体多维性相统一原则。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化构建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组织领导和组织机构、课程体系、教材、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方面的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才能够构建起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框架。因此,必须坚持科学设计,全方位思考,精心筹划,坚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需要。病理学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融人病理学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医学与人文息息相关.西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形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在欧美各国蓬勃发展起来.我国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始于远古,兴于隋唐,振兴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方面,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相比各具特色.成功的医学教育必定是融合并平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生态性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8.
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长期受医学教育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一直徘徊于低谷,使医学生人文素质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为适应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和新医学模式的建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和需要。本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论述了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未被重视,医学生中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了医学生人文素质低下。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医学人文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医学研究生是高级专业人才,在当今社会,其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不亚于专业素质.本文着重分析了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以便我国医药院校更好地培养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重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医学即人学,人文属性是医学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近代以来,受西方“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人们逐渐忽略了医学的人文属性,忽略了医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由此导致了当前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人文精神的回归是医学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呼唤;重建人文精神是当代医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医学生是当代医学教育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经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的人文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应该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得到应有的体现。当前高等教育仍存在对人文教育的认识片面、将人文科学置于自然科学的对立面、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处理不当、存在重理轻文教育的倾向、教育目标单一、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等弊端。高等医学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人文教育:在医学科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和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整合人文教育内容,调整人文教育方法;发挥校园人文环境的作用;组织具有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医疗实践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当前医疗行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针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实际,分析当前教育中的局限性,努力通过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倡导生活教育来提高教育效果。根据医学生的特点,结合社会实际,尝试通过构建“六位一体”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使医学人文教育不断扩展到生活世界,不断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医学生实现从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到医学人文精神的觉醒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高等医学教育中积极开展人文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发展新趋势。医学院校要从医学科学的本质、医学科技发展与医学模式的转变等方面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地位,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对医学生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等培养的促进作用,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文素质是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影响医疗实践的效果。为此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队伍、人文氛围、人文素质教育空间和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医学人文教育因当代医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关于生命意义、医学目的、医学模式、医患关系等众多问题的叩问而不断凸显,多途径多渠道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成为理解医学并使之健康发展的必需,全方位营造医学人文教育的合力与氛围,力求下学上达,是一种探索,更是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7.
浅论新形势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社会的进步带来了医学模式、医患关系、高等教育模式、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带来了人才评价标准、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变革。这必然要求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途径 ,让医学生学习丰富的人文知识 ,培养深厚的人文底蕴 ,使其获得政治、道德、法律、社交、心理、文化等人文素质的充分发展 ,以适应社会进步、医学发展对当代医学生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8.
医学教育作为特殊的专业教育,医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而现在许多医学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下降,许多医学院校不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培育,这一现象必须得到改变。"两课"教学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两课"教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并发挥"两课"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积极促进"两课"教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文教育可帮助医学生用人文视野全面深刻地理解医学,理解医学的社会性,将更有利地理解运用医学的科学价值.通过开设哲学社会科学人文教育课程,搭建医学人文素养培养教育平台,充分表明中医学教育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论新形势下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史雪茹  赵向东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2):145-146,148
以身心健康为轴心的医学需求,正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得日益广泛;人们的精神调节、心理平衡、社会适应、健康质量等,都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成为医学面临的新任务。21世纪的医学发展应寄托于能将医学教育与人文精神融于一体的医学人才。这是医学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