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清华 《中国医疗前沿》2013,(15):66-66,101
目的探讨宫腔镜双极电切除用于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3年2月我院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22例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电切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宫腔镜双极电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经腹手术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较好,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凌燕 《浙江医学》2018,40(4):389-390,394
目的探讨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行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为观察组,54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月经改善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月经改善率高,但住院费用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高效,优于传统的宫腔镜下电切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双极电切手术治疗子宫黏膜膜下肌瘤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采用EXCEL2007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单极电切术,观察组给予宫腔镜双极电切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宫腔镜双极电切术手术时间(40.16±5.97)min,术中出血量(35.42±3.87)ml,住院时间(2.89±1.13)d;宫腔镜单极电切术手术时间(48.76±8.86)min,术中出血量(52.39±6.97)ml,住院时间(4.88±1.79)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双极电切术组月经量(57.13±19.66)ml,月经期时间(6.87±1.65)d,血红蛋白(10.89±1.97)g/L;宫腔镜单极电切术组月经量(48.24±11.51)ml,月经期时间(5.19±1.02)d,血红蛋白(9.41±1.16)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双极电切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对患者子宫损伤小,能够增加妊娠率,缩短手术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让换则会短期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宫腔镜电切术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对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和手术效果分别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更少,且未见并发症患者;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6.0%;观察组整体手术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中临床效果明显,应严格掌握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并予以避免,以利于实现预期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宫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68例,分为研究组(宫腔镜手术)与对照组(开腹手术),各84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与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均安全可靠,但宫腔镜手术能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因此治疗时,需综合考虑两种术式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开腹手术切除肌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8.5±2.6)min、出血量(39.5±5.6)ml、术后疼痛比例16.67%、住院时间(3.6±1.8)d、肛门排气时间(12.5±2.3)h、进食时间(18.5±1.6)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可靠,是首选的术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法:4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宫腔镜电切术(宫腔镜组)26例,剖腹手术(剖腹组)2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发热的发生率。结果:宫腔镜组较剖腹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0.01)。宫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剖腹组明显缩短(P<0.01)。宫腔镜组术后发热与剖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好,且安全,可成为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预后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6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 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服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 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患者术后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手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显著,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不良反应少且轻、安全性高,且满意度高,值得临 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手术前两种宫颈预处理方式对患者宫颈扩张和手术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均于2014年3月-2019年3月接受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在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治疗前,参照组实施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宫颈预处理,研究组实施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栓宫颈预处理。统计并比较两种术前预处理方式下宫颈扩张效果、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宫颈扩张宽度平均为(7.71±1.02)mm,大于参照组的(6.19±0.9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颈扩张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参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参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前,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实施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栓宫颈预处理,可以较好地扩张宫颈宽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并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陈晓芳 《当代医学》2016,(13):51-52
目的 观察宫腔镜电切除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阴道流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同时于术后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治愈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治愈有效率为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腔镜电切除术在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患者的恢复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260-263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不同分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生殖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85例,其中0型组25例,Ⅰ型组33例,Ⅱ型组27例。3组患者均于宫腔镜下行电切电凝术切除肌瘤。统计3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率。3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子宫肌瘤残留率、再次手术率、术后6个月子宫肌瘤复发率。结果:0型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术后3个月肌瘤残留率、6个月随访肌瘤复发率、再次手术率均低于Ⅰ型组和Ⅱ型组患者,Ⅰ型组低于Ⅱ型组患者(P<0.05)。3组患者中术后肌瘤残留、复发患者妊娠率、足月分娩率低于未发生肌瘤残留和复发患者(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后肌瘤残留和复发会导致患者生殖预后不良,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残留和复发率高,对生殖预后影响较大,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考虑选择其他治疗方式降低术后残留和复发率,提高生殖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9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按肌瘤分类:0型10例,Ⅰ型25例,Ⅱ型55例。术中密切观察各型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记录其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结果:0型、Ⅰ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患者均一次性切除肿瘤,手术顺利,各型患者手术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6.00%、98.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25.06±9.28)min、(62.25±8.31)ml和(32.06±11.06)min、(76.38±10.35)ml]均显著高于0型患者(23.15±10.26 min、45.06±10.26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型黏膜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32.06±11.06 min)和术中出血量(76.38±10.35 ml)均显著高于I型患者(25.06±9.28 min、62.25±8.31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10.00%、4.00%、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可有效切除肌瘤,并改善患者症状,且并发症风险较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朱莹莹  范盈盈 《现代实用医学》2015,27(3):370-371,373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和B超监护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36例术前诊断为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将这些患者根据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评分法分为A组(得分0~5分)共76例,B组(得分6~7分)共60例.随机将A、B两组中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40例(A组)、32例(B组)作为研究组,行B超监护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36例(A组)、28例(B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对A组和B组中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手术成功率、术中穿孔率、术中肠管损伤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B组中腹腔镜监护组的术中穿孔率及肠管损伤率均要显著低于B超监护组(P<0.05).结论 对于评分为0~5分的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采用腹腔镜和B超监护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B超费用低;而对于评分为6~7分的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腹腔镜具有降低术中并发症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血糖、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宫腔镜电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极宫腔镜电切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方式对患者血糖、电解质的影响,同时分析其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手术前,两组血糖及电解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电解质及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HR及MAP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血糖、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的影响较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0月一2011年10月收治的12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宫腔镜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何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049-1050,105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71例,其中行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手术(宫腔镜组)36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3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疗效和复发率。结果:与开腹组比较,宫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2组手术疗效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可行性高,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5):66-69
目的 探讨宫腔镜冷刀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行宫腔镜冷刀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膨宫液吸收量、围术期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膨宫液吸收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型与Ⅱ型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膨宫液吸收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阴道排液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冷刀作为一种新技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5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经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3例子宫肌瘤经腹手术治疗对照,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情况。结果本组52例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5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镜电切组)与5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传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医师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结果 宫腔镜电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疼痛比例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