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的知晓发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2008年5月到2010年12月间在不同科室接受治疗的1 5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单纯性全身麻醉.记录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各类影响因素情况,分别为性别、年龄、体重、是否使用阿片类镇痛剂、是否使用挥发性麻醉剂、是否气管插管方式、是否术前用药、手术过程中血压变化、麻醉时间和ASA分级.按照不同的科室分为骨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及其他科室,对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科室中知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心胸外科,为1.00%,其次为普通外科和神经外科,知晓发生率均为0.08%.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有影响的因素为性别、年龄、是否使用阿片类镇痛剂、是否气管插管方式和是否术前用药,其中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是否使用阿片类镇痛剂及是否气管插管方式,保护因素为是否术前用药.[结论]全身麻醉下知晓发生率较低,但应注意高年龄段女性人群的危险性,并充分术前用药,避免使用阿片类镇痛剂和行气管插管,以确保手术麻醉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任子生 《医学综述》2010,16(14):2206-2208
全身麻醉术中出现的术中知晓,是一项严重全麻并发症。出现术中知晓的因素和机制很多。近年来,麻醉学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预防和处理术中知晓,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就术中知晓产生机制、形成的相关因素、降低术中知晓发生率、监测及预防、如何开展对术中知晓的研究等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或限期手术病人的术中知晓发生率,分析可能引起术中知晓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接受全身麻醉的择期或限期手术病人500例,于术后1d及4d对病人是否存在术中知晓行问卷调查,对存在术中知晓的病人记录感知觉,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可能影响术中知晓的因素。结果共10例(2.0%)病人存在术中知晓,其中1例病人对手术过程有明确的描述,另9例患者仅述及手术期间做梦,无痛觉及其他感知觉。而病人的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麻醉前用药、麻醉方法、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中循环状态对术中知晓的发生无显著影响。结论术中知晓在多种类型手术中均有发生,无确切的因素可影响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可能原因.方法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1 000例,男女各半,年龄18~65岁.术后第1天及第4天随访患者,调查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 1 000例患者中,发生术中知晓的有12例(1.2%),其中女性8例(66.7%)和男性4例(33.3%),包括有胸科手术患者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4例、颅内肿瘤手术患者2例、妇科手术患者1例.结论 术中知晓与性别、手术种类和ASA分级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麻醉术中知晓是全麻过程中患者意识存在的标志,是一项严重的全身麻醉并发症,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应该竭力避免。目前我国现代麻醉条件下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率还不明了,并且国内外对于麻醉术中知晓的影响因素一直尚未完全明确,这对麻醉医师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麻醉术中知晓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降低了麻醉的质量,增加了患者的和社会的负担。本文就此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发生率的探讨,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652例择期手术的患者均为全身麻醉.对其术中的知晓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共有1.5%的患者发生术中知晓情况。不同手术方式的术中知晓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因素为患者的性别、应用术前药物、气道管理方式、应用挥发性麻醉剂、术中血压波动。结论多种择期手术的术中知晓情况均有可能发生,患者如果出现术中知晓情况可能会发生术后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迅 《吉林医学》2010,31(18):2873-2873
目的:探讨目前全身麻醉方法行择期手术,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可能引起术中知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身麻醉的1 80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硫喷妥钠、恩氟烷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可能与术中知晓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800例患者中,发生肯定术中知晓的13例(0.72%)。结论:术中知晓可在多种择期手术中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单纯全身麻醉的564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知晓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ASA分级、既往手术史、术中是否出现血压波动等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知晓的高危因素。结果 564例患者发生术中知晓13例,术中知晓率为2.3%。女性、ASA评分、既往手术史及术中出现血压波动是患者发生术中知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在多种择期手术中术中知晓呈散发状态,女性、ASA分级水平、既往手术史、术中血压波动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全身麻醉下术中知晓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全身麻醉技术下,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原因.方法: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或急症外科手术病人1 800例,均未行脑电生理功能监测.术后第1天及第4天随访患者,调查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1 800例患者中,发生肯定术中知晓的有13例(0.72%),术中做梦者145例(8.1%),145例患者中女性患者为108例(74.5%),接受异丙酚麻醉者114例(78.6%).结论:术中知晓与ASA分级水平相关,但与年龄、性别无关.而术中做梦的发生与年轻女性及异丙酚麻醉相关.  相似文献   

10.
根据ASA的最新调查,病人对麻醉最为担心的问题为:失去记忆、术中知晓、术后疼痛、术后恶心呕吐和死亡,而避免术中知晓也成为ASA最新提出的麻醉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硬膜外阻滞 (epiduralblockade ,E)加气管内浅全麻 ( generalanesthesia,G)与单纯气管内全麻 (G)在上腹部手术中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 5 0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记录两种不同麻醉方法下患者围术期血压 (BP)、心率 (H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及麻醉用药量、清醒时间的变化。结果 前组 (E G组 )围术期的血压、心率稳定 ,与后组 (G组 )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且前组全麻用药量少、清醒时间短 ,与后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浅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 ,术中不但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麻醉用药量少 ,清醒迅速完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LIPA^TM喉罩用于全麻内窥镜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中建立通气道维持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诊断标准的Ⅰ或Ⅱ级患者,择期全麻在腹腔镜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随机均分为气管导管组(T)和SLIPAⅢ组(S),观察患者入室后5min(T1),插管前(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5rain(T4),气腹后(T5),拔管时(T6)的心率(Hr)、血压(Bp)、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及两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用SLIPA^TM喉罩通气和气管导管内通气在6个要素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Hr、Bp、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的变化(图1所示),T组较S组在Hr、Bp、SPO2波动大(P〈0.05),且拔管时呛咳发生率高(P〈0.01),术后咽痛的发生率高(P〈0.05),而两组在术中Hr、Bp、SPO2、PetCO2、气道峰压(Ppeak)等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LIPA^TM喉罩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对咽喉损伤较小,是又一种切实可行的维持机械通气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胸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灵  贾桂芳 《吉林医学》2010,31(15):2161-2162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72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n=36)和对照组(B组n=36)。A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B组仅用全身麻醉。结果:A组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稳定,术中全身麻醉用量小,拔管及时,患者苏醒快,且便于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结论:联合麻醉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全身麻醉用药量少,术毕清醒快、拔管早、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实际价值,探讨其麻醉效果以选择最佳方案应用在临床中。方法选取42例妇科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全麻,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硬度外麻醉,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率、动脉压及子宫松弛优良率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麻醉后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分别为(70.8±11.2)次/分钟、(84.3±8.2)mmHg,对照组分别为(79.1±10.5)次/分钟、(90.7±11.9)mmHg(P<0.05);观察组子宫松弛的优良率是90.5%,对照组子宫松弛的优良率是66.7%(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与单纯全麻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更好,患者苏醒时间短、用药少,且显著提升子宫松弛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秀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30+33-30,33
目的探讨宫颈局麻与静脉麻醉在人流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宫内妊娠6.5-10W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350例,随机分为二组,A组为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卡因人流术172例;B组为静脉注射异丙酚人流术182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宫颈局麻人流术适合基层医院开展,静脉麻醉人流术在基层医院中谨慎开展。  相似文献   

16.
凌建忠  胡志成  刘号  张小琴 《吉林医学》2012,33(27):5830-5831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应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硬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连硬外麻组(A组)、单纯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硬外麻组(C组)各20例。结果:三组患者在麻醉开始后30 min SBP、DBP、MAP及HR较术前均有下降(P<0.05),但C组患者的SBP、DBP和MAP下降幅度较B组、A两组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硬外麻在上腹部手术麻醉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