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蛭(Leech),俗称蚂蟥,属环节动物门蛭纲,体型呈扁平纺锤形。水蛭入药在我国最早记载于2000多年前东汉时期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我国中医认为水蛭具有破血逐淤通经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瘕痞块、跌打损伤。水蛭素(Hirudin)是水蛭的活性成分。1884年,英国威尔士国家医学院的海克拉夫特(Haycraft)博士首先发现医蛭咽部具有抗热的水溶性抗凝血物质。1904年,英国科学家雅各比(Jacoby)成功地把这种抗凝血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并命名为“水蛭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水蛭素活性因子对H22肝癌瘤细胞、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小鼠48只,每只小鼠左前腋下接种H22肝癌瘤细胞0.2 mL,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成模型对照组、5-FU组、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剂量组(水蛭素活性因子2.6 g/kg)和水蛭素活性因子小剂量组(水蛭素活性因子1.3 g/kg);另取小鼠44只,每只小鼠左前腋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0.2 mL,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只,分成模型对照组、5-FU组、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剂量组(水蛭素活性因子2.6 g/kg)和水蛭素活性因子小剂量组(水蛭素活性因子1.3 g/kg);连续给药14 d,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①水蛭素活性因子对H22肝癌实体瘤的影响:5-FU组[瘤重(0.78±0.41)g]、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剂量组[瘤重(0.99±0.48)g]、水蛭素活性因子小剂量组[瘤重(1.15±0.50)g]对H22肝癌抑瘤率分别为58.73%、47.62%、39.1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其中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小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抑瘤作用明显优于小剂量组(P< 0.05),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②水蛭素活性因子对S180肉瘤的影响:5-FU组[瘤重(0.68±0.30)g]、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剂量组[瘤重(0.85±0.44)g]、水蛭素活性因子小剂量组[瘤重(0.89±0.47)g]对S180肉瘤抑瘤率分别为54.67%、43.33%、40.67%,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其中水蛭素活性因子大、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所有5-FU组小鼠在给药第9天开始出现精神萎靡、蜷缩少动、脱毛、食欲减退等,而水蛭素活性因子组小鼠未发生此现象.结论 水蛭素活性因子对H22肝癌瘤细胞和S180肉瘤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水蛭素因子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蛭素是一种来源于水蛭唾液腺的天然肽类活性物质,具备强抗凝血和抗血栓功效,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表明,水蛭素对癌症、痛风、肾脏疾病等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将就水蛭素的结构特性及其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水蛭素在临床上更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蛭素的基础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士斌 《北京医学》2006,28(3):173-174,177
水蛭素(hirudin)是从水蛭中提取的一种抗凝血蛋白质.水蛭属于高度特化的环节动物,始载于我国<神农本草经>,俗称蚂蟥.中国药典收入了蚂蟥、日本医蛭、柳叶蚂蟥3种.中医认为它有破血、逐瘀、通经、利水道之功效.1955年,Markwardt[1]从医用水蛭咽周腺体中成功地分离出水蛭素纯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组水蛭素的抗凝活性,为水蛭素新药开发提高实验依据,方法:家兔iv重组水蛭素前及后心脏采血,应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考察其抗凝活性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重组水蛭素能明显延长TT和APTT,且呈剂量依赖性,但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对PT无明显影响,其延长TT和APTT的作用随时间而下降,作用持续约60min,结论:重组水蛭 素具有明显抗凝作用,明显强于现有抗凝药肝素,且其作用强度与同剂量德国产基因重组水蛭素Refludan相同。  相似文献   

6.
疏血通注射液是由水蛭和地龙两种虫类中药精制而成,内含水蛭素及水蛭素样物质、蚯蚓酶及蚯蚓酶样物质等多种抗血栓物质.其中水蛭素是迄今发现最强的凝血酶特异抑制剂,能减低凝血酶的活性,同时阻断纤维蛋白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催化的止血反应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激活反应,降低血小板的活性,发挥其抗凝作用.蚯蚓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在体内、外能够促进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物(t2PA)表达,具有很强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7.
水蛭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水蛭素是从水蛭体内和新鲜唾液中提取的天然多肽,具有抗凝血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并不是所有品种的水蛭体内都含有水蛭素。该文综述了几种常见水蛭中含有的抗凝血活性物质成分以及水蛭素的提取和纯化方法,旨在为高效快速提取水蛭素的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制备水蛭素衍生物,首次按照天然水蛭素分子中的氨基酸顺序,设计了水蛭素的基因,基因中融合了RGD三肽编码顺序,形成水蛭素衍生物编码基因,用DNA合成仪,分10个寡核苷酸合成水蛭素衍生物基因。其中6个寡核苷酸组成外端大片段,4个寡核苷酸组成C-端大片段。各大片段与载体pUC19重组和无性繁殖后,通过KpnⅠ位点连接成编码水蛭素衍生物分子的完整基因。经核苷酸顺序分析证实后,水蛭素衍生物基因与表达载体重组,转化大肠杆菌,筛选含重组质粒的细菌,命名为pSGHRE。结果:pSGHRE菌破碎后,上清和沉淀部分都有水蛭素活性。上清活性约20ATU/ml菌液。结论:我们构建了水蛭素衍生物基因的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9.
水蛭素的基础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鸿利  王立志 《上海医学》1999,22(11):695-697
水蛭素(hirudin)是从动物水蛭(蚂蟥)中提取的一种抗凝血蛋白质。水蛭(leech),首载于我国《神农本草经》,后在《本草纲目》和《中国动物药》等专著中均有收载。1884年,Haycraft发现水蛭提取物有抗凝血作用;1955年,Markwardt指出这种抗凝物质为蛋白质,定名为水蛭素;1986年后基因重组水蛭素问世,为水蛭素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一、水蛭素的抗凝血机制(一)天然水蛭素 天然水蛭素由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抗凝血作用。不同来源和结构的水蛭素,…  相似文献   

10.
水蛭曾被医生用于缓解组织充血,例如在美国水蛭有时用于缓解手术中充血,比其他方法较少引起感染。从水蛭的唾液已分离出主要抗凝物质并定性,名为水蛭素。水蛭素(hirudin)实际是类似蛋白质一族的化学物质,均有抗凝血酶活性。用性能液相色谱法从水蛭唾液提取物分离水蛭素。此来源很难获得足够量的天然水蛭素研究其药理作用及进行临床试验。重组DNA技术可产生足够量的水蛭素,至少有11个组已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