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双  钟雪飞 《重庆医学》2021,50(23):4079-4082
目的 探讨婴儿期局灶性癫痫对不同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癫痫发作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该院神经内科诊断并治疗的婴儿期局灶性癫痫患儿25例,随访时间至少18个月,分析不同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25例患儿均经发作期视频脑电图证实为局灶性起源癫痫.起病年龄中位数为6.38个月(1~15个月),男女比例为1.27∶1.00,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8.40个月(18~60个月).10例诊断为良性(非)家族性婴儿癫痫,13例诊断为癫痫脑病(包括2例婴儿痉挛症),另外2例为无法归类癫痫患者.发作期放电起源部位以颞区居多(36.00%),其次是枕区(20.00%)和额区(20.00%).整个队列一共使用了6种抗癫痫药物(AEDs),其中以左乙拉西坦(LEV)使用率最高(37.50%),其次为奥卡西平(OXC,17.86%)和丙戊酸钠(VPA,16.07%).首次单药治疗选择最多的AEDs为LEV.首次单药、二联用药或换用第二种AEDs、三联用药或换用第三种AEDs的抗癫痫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8.00%、52.17%和59.09%.VPA(n=4)和OXC(n=2)在良性(非)家族性婴儿癫痫中的应答率均很高(100%).癫痫脑病患儿中84.62%(11/13)使用了大于或等于3种AEDs仍有频繁发作,仅1例使用VPA联合LEV后发作控制.25例患儿无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 婴儿期局灶性癫痫的药物治疗反应及临床转归与癫痫分类密切相关,VPA可作为一线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抗癫痫药物(AED)对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CT)注意网络损害和脑电图(EEG)痫样放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BECT患儿23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AED类型不同分为丙戊酸(VPA)、奥卡西平(OXC)及左乙拉西坦(LEV)3组,比较治疗6个月时3组患儿癫痫控制效果、EEG痫样放电改善情况、注意网络功能、认知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3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P=1.234/0.540);VPA组EEG痫样放电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OXC组和LEV组(χ~2/P=7.253/0.027);3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及正确率明显升高,平均反应时间(RT)明显降低(P<0.01),且VPA组和LEV组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及正确率低于OXC组(F/P=5.376/0.005、5.979/0.003、13.676/<0.001),平均RT高于OXC组(F/P=5.694/0.004);组认知功能VIQ、PIQ及FIQ均明显升高(P<0.01),且OXC组和LEV组均高于V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14.084/<0.001、3.955/0.020、3.560/0.030);3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P=3.165/0.075)。结论 VPA、OXC和LEV治疗BECT患儿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并减少脑电图异常放电,其中OXC对注意网络损害改善效果优于VPA和LEV,OXC和LEV对脑电图和认知功能改善效果优于VPA。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左乙拉西坦(LEV)?奥卡西平(OXC)?丙戊酸钠(VPA)3种抗癫痫药对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合并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BECT合并ESE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给予OXC?LEV?VPA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转归?结果:LEV和VP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84%)要优于OXC组(总有效率71%),具有显著差异(P < 0.001),LEV和VPA组无明显差异(P > 0.05)?脑电图转归:LEV组(总有效率80%)与VPA组(总有效率68%)?OXC组(总有效率41%)相比总有效率较高,有显著差异(P < 0.001),OXC组总有效率较低与其他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对认知功能的影响:LEV和VPA组的智商,包括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均优于OXC组(P < 0.01),LEV和VPA组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VPA和LEV治疗BECT伴ESES时在临床疗效及脑电图转归和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上要优于OXC,LEV能较好地抑制癫痫性电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拉考沙胺(lacosamide,LCM)添加治疗儿童局灶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笔者医院儿科的局灶性癫痫发作(伴或不伴有全面性发作)并添加LCM治疗的54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原有口服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不变,采用自身空白对照的方法,对54例患儿添加LCM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使用LCM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自身空白对照,添加LCM治疗6个月后癫痫发作控制总有效率为63.46%,12个月后癫痫发作控制总有效率为83.33%,添加LCM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患儿癫痫发作频率较添加前明显减少(P<0.01);添加LCM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药物保留率分别为96.30%、92.3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92%、4.12%。结论LCM添加治疗儿童局灶性癫痫可以明显减少发作,且首选添加效果更好,保留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托吡酯(TPM)与左乙拉西坦(LEV)联合丙戊酸钠(VPA)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临床疗效,为优化药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的IS患儿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PM组(VPA联合TPM治疗)和LEV组(VPA联合LEV治疗),每组19例,观察两组患儿痉挛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并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发育商(DQ)值.结果 3个月后,TPM组控制痉挛发作的总有效率为84.21%,LEV组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M组患儿共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LEV组4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TPM组DQ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V组患儿的DQ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PM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与LEV治疗IS对控制痉挛发作疗效相同,但LEV治疗能明显提高IS患儿的智能发育,总体疗效优于TPM.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5种抗癫痫药(AEDs)单药治疗初诊儿童癫痫患者的2 a单药保留率,为儿童癫痫患者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登记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初诊儿童癫痫患者564例,根据患儿首次选用AEDs名称将患儿分为5组,即卡马西平(CBZ)组、丙戊酸(VPA)组、托吡酯(TPM)组、奥卡西平(OXC)组和拉莫三嗪(LTG)组,通过门诊随访患者的停药时间及停药原因,比较其6、12和24个月的单药保留率。结果6个月单药保留率OXC组患儿为82.98%,LTG组患儿为79.69%,TPM组患儿为68.49%,CBZ组患儿为51.15%,VPA组患儿为46.18%;12个月单药保留率LTG组患儿为76.56%,OXC组患儿为74.47%,TPM组患儿为61.64%,CBZ组患儿为42.75%,VPA组患儿为42.17%;24个月单药保留率LTG组患儿为71.88%,OXC组患儿为61.70%,TPM组患儿为60.27%,CBZ组患儿为41.22%,VPA组患儿为40.56%。6、12、24个月单药保留率LTG组、OXC组、TPM组患儿均明显高于CBZ组和VPA组(P<0.05),但LTG组、OXC组、TPM组患儿之间单药保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原因上,因依从性差停药患儿占40.79%,因疗效不佳停药患儿占38.63%,这是导致患儿停药的2个主要原因。结论 LTG、OXC和TPM比较适合作为儿童癫痫治疗的首选药物,导致患儿停药的主要原因是药物疗效不佳和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癫痫儿童外周血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癫痫耐药的关系及在预测儿童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难治性癫痫患儿30例、初诊癫痫患儿40例及健康体检儿童30例,分别于入组前和治疗后6、12、18个月,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gp的表达,分析P-gp表达水平与癫痫发作频率和应用AEDs抗癫痫疗效的关系.结果 难治性癫痫组、初诊癫痫组在各个观察时间点P-gp表达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难治性癫痫组各个观察时间点P-gp表达较初诊癫痫组显著增高(P<0.05);难治性癫痫组各个观察时间点P-gp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初诊癫痫组各个观察时间点P-gp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癫痫组入组前P-gp表达阳性19例中16例(84.2%)经换药或加药治疗无效,表达阴性11例中3例(27.3%)无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诊癫痫组入组前P-gp表达阳性13例中9例(69.2%)转化为难治性癫痫,表达阴性27例中2例(7.4%)转化为难治性癫痫,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作频繁患儿P-gp水平明显高于发作较少患儿(P<0.01);使用4种AEDs患儿P-gp水平明显高于使用2种及3种AEDs(P<0.01).结论 癫痫患儿外周血P-gp表达升高,难治性癫痫升高更明显,可能是临床耐药的原因,可作为评价抗癫痫药物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癫痫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有学者提出,患儿必须经过1年以上规律服药、剂量及血药浓度适宜,并且换用过2~3种一线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仍无效时才可诊断为难治性癫痫。也有学者认为,经正规AEDs合理治疗6个月~1年,发作未能减少50%则视为儿童难治性癫痫。笔者就目前难治性癫痫的某些难治因素及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及奥卡西平(OXC)对癫痫患儿免疫功能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新确诊癫痫患儿65例,分别给予LEV和OXC抗癫痫治疗观察6月,LEV治疗组33例,OXC治疗组32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儿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CD3+)及骨代谢指标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含量。选择同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组。结果治疗前LEV组和OXC组与健康组比较,患儿血中IgA增高,IgG、CD3+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LEV或OXC治疗后患儿IgA水平降低、IgG、CD3+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V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健康组比较Ca、P、ALP、25-(OH)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XC组治疗后ALP升高,25-(OH)D降低,与治疗前及LEV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予LEV或OXC单药治疗对癫痫患儿的免疫功能均有调节作用;LEV对患儿骨代谢无明显影响,但服用OXC对患儿骨代谢有一定影响,临床使用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佐治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儿58例,在对其行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LEV进行佐治,并对佐治前后患儿癫痫的发作频次行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本组58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经LEV佐治,临床总有效率为74.1%(43/58),不同类型癫痫患儿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LEV佐治后综合所有类型癫痫患儿情况,其总体发作频次减少率为42.5%,癫痫发作频次佐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患儿7例有轻微不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LEV佐治儿童难治性癫痫临床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轻微,患儿治疗耐受度良好,在传统抗癫痫药物较大程度失效时可加用LEV佐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