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例1 男,20岁。因胸骨后烧灼样疼痛4天,于1993-03-20入院。4天前匆忙中食入硬烧饼,5分钟后,感胸骨后疼痛,继之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食物并含管状物各1条,其末端与咽部相连,此后疼痛加重,尤以饮水及进食时显著。曾给予止血药治疗。检查: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患者,女,42岁。因左耳疼痛伴外耳道肿物1年余入院。查:左外耳道后壁可见1个大小约1.5cm×lcm×lcm肿块,表面灰白色,完全阻塞外耳道,质硬,有明显触痛,实性,边界清,但无出血、溃疡和分泌物。CT示肿物位于外耳道软骨部,骨质无破坏。耳孔致密,无扩大。鼓膜及鼓室内结构正  相似文献   

3.
1.病例患者,女,60岁,因腹部胀痛,纳差半年余就诊,行电子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小弯侧息肉样肿物3cm×2cm×1cm,病理诊断:中分化腺癌。术后标本所见:标本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小弯侧见一带蒂息肉样肿物,大小为2.9cm×1.5cm×1.2cm,蒂长0.4cm,蒂径0.3cm,肿物切面灰白灰粉色杂有黄色条状,游离端紫红色伴有糜烂,质韧,胃体胃窦部粘膜无显著变化。大网膜未见肿大淋巴结。镜下所见组织学是正常的Brunner腺呈结节样增生,散在纤维间隔和平滑肌成分,中等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表面被覆十二指肠粘膜呈轻度不典型增生,伴出血糜烂,胃窦粘膜轻度非萎缩性慢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细胞为主型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7月诊治的9例主细胞为主型胃泌酸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内镜特征、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9例患者中5例为女性,4例为男性,中位年龄54岁。其中胃底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 gland type,GA-FG)6例、泌酸腺腺瘤(gastric oxyntic gland adenoma,GOGA)3例。最常见的症状是腹部隐痛(5/9)。胃镜提示胃体或胃底的浅表隆起型(8/9)或浅表平坦型病变(1/9),病灶最大直径2~6 mm。GA-FG及GOGA均以主细胞成分为主,伴有壁细胞和颈黏液细胞,细胞异型性小,排列成不规则的腺管状。GA-FG中查见肿瘤周围间隙(5/6)及肿瘤周围纤维化(1/6)。免疫表型显示主细胞表达胃蛋白酶原Ⅰ、壁细胞表达H+-K+-ATP酶、颈黏液细胞表达黏蛋白6。4例患者获得12~25个月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胃的主细胞为主型泌酸腺肿瘤是罕见且具有独特病理学特征的肿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正>十二指肠腺腺瘤(Brunner腺瘤)是好发于十二指肠第1部分和第2部分交界处的后壁,由大量增生而分化成熟的Brunner腺形成的肿瘤,此瘤极罕见。由于发病率低,常常误诊,给临床诊断治疗造成一定困难。本文通过对2007年6~7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例Brunner腺瘤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7.
耵聍腺腺瘤     
耳耵聍腺腺瘤系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的肿瘤,临床极少见,鉴于国内文献报道极少,现将本科室收治的1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胃内不同部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Lewis抗原表达的状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8位患者胃窦胃体部Hp菌株Lewis抗原的表达,用RAPD-PCR法测定Hp菌株类型。结果:105例患者中,58例(55.2%)胃窦胃体部位同时Hp阳性,其中55例(94.9%)为同一Hp菌株感染。55对Hp菌株中,21对(38.2%)表达不同的Lewis抗原(Le^x、Le^y、Le^a和Le^b)。结论:部分患者胃窦胃体部位相同Hp菌株表达不同的Lweis抗原。  相似文献   

10.
李贞茂  韩盛玺 《四川医学》1997,18(6):348-349
胃上皮细胞增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李贞茂韩盛玺杨虹作者观察了57例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异型增生及癌周组织的细胞动力学改变并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57例均...  相似文献   

11.
12.
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临床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对1731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进行胃镜活检HP检查。方法:采用尿素酶,氧化酶和涂片显微镜检测胃粘膜标本中的HP。结果;十二指肠溃疡HP检出率最高,胆汁反流性胃炎最代,胃癌检出率达46%,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赵君  郝炯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7):125-126
目的:阐明支气管黏液腺腺瘤的,陆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支气管腺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结果:本病主要发生在Ⅱ~Ⅲ级支气管分支开口黏膜处,主要由含有黏液的大小不等的腺腔构成。结论:支气管黏液腺腺瘤,为起源于支气管黏液腺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分析了胃癌与胃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结果表明胃癌组与胃癌相关性胃炎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HP的感染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探讨涎腺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对21例涎腺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嗜酸细胞腺瘤12例,占57.14%,恶性嗜酸细胞腺瘤9例,占42.86%,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良性病例生长缓慢,病程长,极易误诊多形性腺瘤,恶性病例病程短,原发瘤呈迅速浸润性生长。由于该瘤呈多中心性生长,术后极易复发;恶性者颈淋巴和脑,肺转移率高,确诊诊断须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首次彻底手术切除是治疗成  相似文献   

18.
<正> 患者男性,71岁,上腹部饱胀不适2年,尤以饭后明显,食欲减退,无返酸、嗳气,无明显规律性疼痛。一年前曾吐血一次,约5ml,后排出柏油样便约300ml,经服药后再未发生出血现象。近数月来体重下降而来就诊。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 ,2 7岁 ,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烧灼样疼痛 ,间歇性发作 ,偶有返酸、嗳气 ,未作特殊处理。 1 0d前病人开始出现黑便 ,2~ 3次 /d ,每次 1 0 0ml左右 ,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 ,结果提示“胃内异物伴消化道大出血” ,予补液、抗酸、止血及消炎等对症处理 ,病情无明显改善。一周前病人突发呕吐 ,呕吐物为咖啡样液体 ,量约 2 0 0~ 40 0ml/d,遂来我院治疗 ,胃镜检查提示“①胃体新生物伴大出血 ;②慢性浅表性胃炎” ,病理报告 :胃肿瘤 ,良恶性难定。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差 ,重度贫血貌。腹部查体见左上腹饱满 ,未见肠型及蠕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