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已成为我国致死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在化疗及放疗的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已成为肺癌治疗的一大热点。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4.
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上的疗效已达一个平台,且毒性作用限制了化疗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对现代肿瘤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水平的认识逐渐加深,靶向治疗以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给予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目前抗肿瘤研究的热点。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明确的致癌位点,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使药物进入体内特异性选择致癌位点结合而发生作用,从而最终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正常组织细胞不受影响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多靶点药物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单克隆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出现了皮疹、腹泻、高血压等若干毒性反应,还有一些新药,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伏立诺他、范得它尼等,都有相关的毒性反应。分子靶向治疗毒性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的依从性。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的毒性反应及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传导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治疗手段,广义的分子靶点包括了参与肿瘤细胞分化、周期、凋亡、迁移、浸润、淋巴转移、全身转移等过程,从DNA到蛋白/酶水平的任何亚细胞分子.分子靶向治疗是以阻断肿瘤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特异性表达或高表达的分子为作用靶点,这不仅能够更加特异性的作用于肿瘤细胞,阻断其生长、浸润、转移或诱导其凋亡,同时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驱动基因的不断发现以及肿瘤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针对相应基因的靶向药物的治疗也逐渐进入临床,肺癌 的有效靶点和高效低毒的靶向药物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抗肿瘤血管内皮抑制药物、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 剂等.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形成与多种致癌突变密切相关,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扩增等。本文从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两个亚型的靶向治疗药物入手,分别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的靶点及小分子抑制剂,包括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KRAS抑制剂、c-MET抑制剂、FGFR1抑制剂、PI3K抑制剂、BRAF抑制剂、ERBB2抑制剂以及DDR2抑制剂,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用药和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维持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及不同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空白对照的研究方法以SAS6.12软件模拟产生随机数据分为3组(靶向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通过对NSCLC进行常规治疗方案和靶向治疗方案作为维持治疗,两两对比分析,然后再与对照观察组做两两对比分析,分析不同维持治疗的疗效、中位生存时间、有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靶向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与对照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位生存时间:靶向治疗组18.3个月,常规治疗组17.8个月,对照观察组10.8个月。生存率:靶向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与对照组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常规组的皮疹发生率高于靶向治疗组(P<0.05),两组间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治疗能明显提高中晚期NSCLC的有效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后继续进行维持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1文献类型 治疗。 2证据水平 1b;杂志影响因子:9.835。 3文献来源 Bell DW, Lynch TJ, Haserlat SM, et a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s and gene amplification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IDEAL/INTACT gefitinib trials [J]. J Clin Oncol, 2005, 23(31) : 8081-8092.  相似文献   

11.
作为肺癌传统治疗手段的外科手术和放化疗技术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除了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有较为可观的疗效外,其治疗效果的上升空间有限.而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肺癌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中取得可喜进展,本文对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目前发病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75%~80%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等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EGFR酪氨酸激酶成为NSCLC治疗及研究的重要靶分子.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药物,在NSCLC中治疗中显示出很好的抗肿瘤疗效.2004年4~5月,美国的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科学>上发文报道了EGFR基因突变和吉非替尼疗效间的相关性[1-2],吸引了肺癌研究领域所有学者的眼球,很快EGFR基因研究热遍全球.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对于晚期NSCLC患者,传统治疗方法是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但化疗副作用大且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肺癌靶点及分子靶向药物的不断研发,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NSCLC患者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对目前晚期NSCLC患者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肺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化疗药物,尤其是第三代新药(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宾)及分子靶点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以及肺癌多学科治疗模式的发展,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15%,较20世纪60年代的8%有了较大的进步。化疗是肺癌重要的、应用最多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对其疗效和毒性均已熟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已有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肺癌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复发转移,因此治疗困难,预后差。尽管传统的细胞毒药物能为NSCL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经过多年的努力,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提高了10%左右。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展以及对一些治疗肿瘤新靶点的发现,靶向治疗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左右,就诊时多数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仅有20%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复发和转移率仍高达50%以上。常规放射治疗难以提高病灶靶区照射剂量,局控率与5年生存率极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在提高局控率和改善生存质量上尤显优势,但不能明显降低远处转移,从而影响其远期疗效。联合化疗已成为治疗NSCLC的趋势。现就NSCLC的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吴国明  范晔 《西部医学》2012,24(1):1-4,8
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上的地位虽然没有被根本动摇,但化疗的疗效已达到一个平台且毒副反应限制了它的应用,而随着人们对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的逐渐深入认识,靶向治疗已成为目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从贝伐单抗的临床应用开始,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EGFR-TKI用于突变患者的治疗,再到ALK抑制剂迅速进入临床。靶向研究正在使肺癌逐渐走上真正意义的个体化治疗道路。本文就晚期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及思考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