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85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6月 ̄2005年4月连续施行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85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87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104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75例,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PBPV)15例,冠状动脉瘘栓塞术4例;采用经皮穿刺股静脉和/或股动脉法,术前、术后行左、右心导管造影检查。结果技术成功率97.54%(278/285),并发症2.81%(8/285),紧急手术0.70%(2/285),死亡率0.35%(1/28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等特点,对大部分病例可替代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2.
唐巍  曾婷蓉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59-136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先天性心脏病以房间隔缺损为主,占42.86%。心功能Ⅰ~Ⅱ级者20例,占71.43%。心功能Ⅲ~Ⅳ者8例,占28.57%。28例患者平均分娩孕周38周。阴道分娩11例,占39.29%(5/28);剖宫产17例,占60.71%(17/28)。新生儿平均体重3220±450g;胎死宫内1例,新生儿死亡1例,孕妇死亡1例。结论: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以房间隔缺损为主。心脏手术后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孕期尽可能维持心功能Ⅰ~Ⅱ级,剖宫产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855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7年6月至2010年4月连续施行的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855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332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24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281例.结果总成功率90.41%,并发症发生率9.59%.结论 CHD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等特点,临床疗效确定,对大部分病例可替代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除了先天性的瓣膜狭窄外 ,目前应用介入方法治疗最多的先心病是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以及室间隔缺损。由于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已有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1 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 (At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研究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应用介入治疗的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 8例,室间隔缺损VSD5例,房间隔缺损ASD13例.结果 26例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封堵成功25例,成功率为(96.15%).一例室间隔缺损行左心室造影示缺损小于3mm,终止介入治疗.,术后随访2月-4 年,无严重不良并发症.结论 国产封堵器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8例施行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ASD介入封堵术全部治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SD介入封堵术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的70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种、年龄分布、手术方法 及技巧等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分析.结果 病种以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为主,19~28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47/70,67.14%);房间隔缺损修补33例(47.14%),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0例(28.57%),动脉导管结扎术3例,法洛四联征根治术11例,右室流出道补片3例;法洛四联征术后48 h有3例患者死亡.结论 术后严重的低心排综合征是法洛四联征死亡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精密的手术流程以及得当的围术期处理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李欣辉  姚臻  赵善和 《华夏医学》2007,20(6):1256-1257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估。方法:总结我院36例行导管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3例,房间隔缺损(ASD)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结果: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0.5~4年,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心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11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 114例患者中,113例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9.12%.其中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室间隔缺损患者成功率均为100.00%、房间隔缺损患者成功率为97.06%.患者封堵后微量残余分流2例,3个月随访时消失.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51%)低于对照组(16.07%),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8.25%)高于对照组(87.50%)(P<0.05).结论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疗效确切,科学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微创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微创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1例病人接受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例,心内膜垫缺损1例,双腔右室并亚急性心内膜炎1例,房间隔并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皮肤切口长6-9cm。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进行手术,阻断时间15-76min,平均31.3min。术中术后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24h内全部脱离辅助呼吸,疼痛反应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延迟关胸(DSC)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HD)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从2006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对8例复杂CHD手术患儿使用DSC技术。男5例,女3例,年龄21d~2岁,体重2.3~15.4 kg。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DSC对预防手术意外及严重并发症的作用。结果:8例患儿中,治愈6例,住院死亡1例,住院死亡率12.5%,放弃治疗1例,出院15 d后死亡。存活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均已出院。结论:对于复杂CHD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儿,DS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法。正确的采用DSC可以降低小儿复杂CHD手术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20例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心脏病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婴幼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16例,术后死亡2例,14例康复出院,术后随访8-24个月,患儿生长发育明显改善,未再发生严重肺部感染。4例拒绝手术的患儿,3例早期死亡。表明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心脏病婴幼儿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时,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观察 2 0例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心脏病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婴幼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 16例 ,术后死亡 2例 ,14例康复出院 ,术后随访 8~ 2 4个月 ,患儿生长发育明显改善 ,未再发生严重肺部感染。 4例拒绝手术的患儿 ,3例早期死亡。表明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心脏病婴幼儿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时 ,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 ,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188 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进入产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的分 析,探讨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间,进入四川大学 华西第二医院产科ICU的18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间华西第二医院产 科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共619例,其中188例(30.37%)危重者进入产科ICU,占同期进入ICU的产科危重症(480 例)的39.17%;188例严重心脏病患者年龄(28.45±6.08) 岁,孕周(36.03±4.19) 周;23例(12.23%)为本院规律产检,61例 (32.45%)从未行产检,5例死亡患者均未规律产检。心脏病的诊断时间39.89%为孕前,25.54%为孕期,34.57%为入院 时。188例严重心脏病患者中心脏病类型以先天性心脏病(80例,42.55%)、风湿性心脏病(45例,23.94%)及心律失常 (20例,10.64%)最常见,并发症以肺动脉高压(51例,27.13%)、心律失常(47例,25.00%)、心力衰竭(30例,15.96%)为 主。188例严重心脏病患者入住ICU天数为(2.40±1.35) d,总住院天数为(8.05±4.05) d;164例(87.23%)心功恢复为I~II 级出院,5例(2.66%)死亡;151例(80.32%)行多科会诊,34例(18.09%)行中心静脉穿刺以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21例(11.17%)使用呼吸机,11例(5.85%)行高级生命支持[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8例+电除颤3例]。结论: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是孕产妇进入产科ICU的首要原因,严重危害孕产妇生命。其中 以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最常见。多科协作、重症监护是改善危重患者结局的重要措施;加强孕 前、产前保健及围产期处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een at Sudan Heart Centre. DESIGN: A prospective follow up of all patients diagnosed a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ETTING: Sudan Heart Centre. SUBJECTS: All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een at Sudan Heart Centre by one paediatric cardiologist from July 2004 to June 2005. RESULTS: Five hundred and twenty two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435 had abnormal hearts. The median age was 48 months (one day to sixty five year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onstituted 87% and acquired heart disease and rhythm disorders 13%. The frequency of the different cardiac heart disease was described and in general did not differ from that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except for Ebstein anomaly which was noted to be four times more frequent than reported. Cardiac catheterisation was done for 81 patients, for diagnosis in 61 (75%) and for intervention in 20 (25%) patients. Balloon dilatation, atrial septostomy septal defect and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closure with the help of a visiting team, the success rate for interventions was 95%. Surgery was done for 125 patients. Seventy three operations were done by the local team and 52 by the visiting team. The 30 day operative mortality was 8.3%. CONCLUSION: Paediatric cardiac service in Sudan in echocardiography and cardiac catheterisation is growing. Cardiac surgical results are comparable to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度肺动脉高压致双向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漂浮导管动态监测肺动脉压,评估血流动力学、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双向分流量;采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或未闭动脉导管,改良DeVega术或人工成形环成形三尖瓣。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尚未发展到艾森门格氏综合征的患者71例,术前肺、体循环血量比为1.11-2.61(平均1.65±1.38),肺、体动脉收缩压比为1.21±0.30,肺、体动脉平均压比为0.97±0.13,全肺血管总阻力为(12.3±3.7)Wood单位,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阳性为67例,肺、体循环血流量比≥1.25为69例,左向右分流量和右向左分流量均超过30%心排量为7例;术后平均肺动脉压显著下降[(90.4±22.6)mmHg比(73.7±28.1)mm-Hg,P<0.05],体动脉氧分压显著升高[(60.1±9.6)mmHg比(76.8±12.4)mmHg,P<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9.7%(14/71),其中呼吸道感染为7.0%(5/71),右心功能不全11.3%(8/71),5例经治疗好转后出院,3例死亡,手术死亡为5.3%(4/71),主要死亡原因为右心功能衰竭。结论: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致双向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漂浮导管检查提示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阳性和/或大量双向分流的患者,外科治疗有助于改善右心功能和缺氧。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监护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前婴幼儿先心病早期手术治疗是发展趋势,总结30例婴幼儿先心病患儿术后机械通气监护经验,研究如何让婴幼儿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更舒适、并尽快地撤除呼吸机以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方法:对30例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患儿机械通气监护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机械通气监护时间2h~5d,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小于4h.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发生率13%.没有1例死亡.结论:术后机械通气期间通过严密的检测及应用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舒适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王琦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4):407-408,427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PCI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冠脉靶血管特点、术后并发症,分别于术前、术后4周、术后随访6个月检查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①A、B、C型病变数量分别为25处、35处、42处,PCI治疗成功率分别为25处(25/25,100%)、35处(35/35,100%)、37处(37/42,88.1%);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46,6.5%;②术后1周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与术前相比具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复查LVEF、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优于术后1周(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心功能,PCI治疗的成功率较高,安全性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择期冠状动脉造影9 196例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Yu MY  Gao RL  Chen JL  Yang YJ  Qin XW  Qiao SB  Yao M  Yao KB  Liu HB  Wu YJ  Yuan JQ  Chen J  Wu Y  You SJ  Xu B  Chen ZJ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91-95
目的:探讨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介入治疗中心1987年10月-2000年12月间9196例冠状动脉造影的并发症类型、发生率及其年度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与冠状动脉造影有关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结果:919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手术相关病死率为0.02%。其中非致死性Q波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严重心律失常、造影剂严重过敏反应、周围血管并发症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0.01%、0.13%、0.29%、0.04%、0.35%、0.08%。行冠状动脉造影者无1例需要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至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后明显降低。与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发生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和心力衰竭。结论:随着经验积累,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本组并发症发生率较文献报道低,可能与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防治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