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仲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35-136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8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146例,转移性肝癌28例,肝血管瘤4例)均在CT引导下行RFA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内病灶最大径均≤5cm,同时所有患者均在RFA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增强CT或MRI,以及检测其免疫指标进行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74例)术后的影像学上均可见病灶局部坏死、气化,1周~12个月复查158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6例可见原病灶内及周围有复发征象;同时,AFP、CEA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肝脏良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在影像学上亦均表现局部坏死、气化,同时复查的增强扫描均未再发现病灶区有明显的强化。结论CT导引下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对于肝内多病灶、一针无法完成治疗的病灶、病灶位置近膈顶的患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肝癌患者共95个病灶进行经皮肝穿肝癌射频消融术(RFA),按病灶大小分组,用CT或MRI复查及AFP水平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三个月CT或MRI复查,缓解率为92%,完全缓解率为65%。各组之间的完全缓解率及缓解率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05;0.025〈P〈005)。AFP从646±757IU/L降至250±267IU/L(t检验,P〈0.05)。1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95%、70%。结论RFA对于治疗肝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12例肝内邻近大血管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宽生  黄建生  丁钧  欧霞  董家鸿 《重庆医学》2005,34(11):1681-1682,168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位于肝内大血管旁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通过对12例位于大血管旁行RFA治疗的肝癌患者观察,记录RFA治疗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定期进行肝功、CT、AFP的随访观察,了解治疗后的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平稳安全完成治疗,普通并发症和一般RFA治疗相似,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彩超及CT复查均未发现临近血管有明显损伤;增强CT复查一次RFA后肿瘤的完全坏死率为91.7%,APF术后全部降低,有1例乳腺癌肝转移病人在射频消融治疗3个月内肝脏其他部位发现新病灶,3~6个月内有1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和1例出现其他肝叶转移,1例在1年内出现肿瘤肝脏其他部位转移.结论 RFA治疗位于肝内大血管旁这一特殊部位肿瘤有着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28例确诊为膈顶部肝癌的患者,均实施TACE后联合CT引导下RFA(CT-RFA),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8例患者经皮肝动脉造影共发现156枚病灶,均行TACE联合CT-RFA。术中并发症包括气胸8例、出血12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治疗后1个月影像学复查,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9.1%。结论:TACE联合CT-RFA是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有效方法,可有效灭活肿瘤。  相似文献   

5.
自 1995 年意大利 Rossi 率先将射频消融术 (RFA)治疗肝脏肿瘤应用于临床后,射频消融术当 今仍为最新的肝脏肿瘤导向治疗方法之一[1-2]。与其 他局部治疗方法相比,射频的热效应可增强机体的 免疫力,同时坏死物质的吸收作为内源性致热源,可 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 能力,故射频消融术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肝癌 介入疗法之一[3]。本文就我院2005年1月—2011年 12月就诊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本院8例卵巢癌肝转移的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RFA治疗,病灶总数12处,平均直径为3.0cm(1.5~4.5cm)。RFA治疗前2周内和治疗后1月常规进行CA125、肝功能、CT双期增强检查,了解局部治疗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人均平稳安全完成治疗,11处病灶术后复查增强CT肿瘤完全坏死,有1例患者1处病灶在射频消融治疗后肝脏病灶边缘残留。所有患者CA125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术中及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通过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患者可以实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治疗。  相似文献   

7.
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利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 对68例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86处病灶行RFA治疗,术后定期行B超、增强CT以及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等检查以评价肝癌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肿瘤体积缩小者占88.4%,AFP、CA199、CEA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RFA是一种微创、安全可靠、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小的肝癌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而直径≤3 cm的肝脏原发性及继发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以上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本组30例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本组所有患者经射频消融术治疗1个月后行CT复查,同时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36个肿瘤接受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共消融肿瘤34个。26个肿瘤为完全坏死,8个为肿瘤坏死不完全,行2次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时间为36~95分钟,平均时间为53.2±10.3分钟。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26例患者肝区疼痛显著减轻或者消失,22例患者乏力纳差等症状显著减轻,体重有所增加。结论: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金成 《中国医药导报》2013,(35):80-82,8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周围型肺癌3例,原发性肝癌13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2例,肝癌介入术后复发2例,肝癌介入术后腹膜后转移癌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T引导下RFA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中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 21例患者术中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0.5%;1例出现呕吐,3例局部疼痛,1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1例肝周有少量渗血,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10个月复查CT,15例患者肿瘤完全坏死,4例患者肿瘤部分坏死.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RFA治疗实体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导向射频消融术(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超声引导下对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RFA联合TACE(治疗组)和对70例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比较观察该法治疗组与单纯射频消融治疗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血供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该法治疗组与单纯射频消融治疗组术后肿瘤血供消失和减少率分别为95%、70%;3个月复查彩超肿瘤缩小25%以上者分别为90%和85.7%。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一种有效治疗肝癌的新方法。同时,彩超为实时观察肝癌血供状态,声像图变化提供重要依据。在指导治疗和判定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肿瘤标志物TSGF、AFP和CEA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TSGF、AFP和CEA联合检测对肿瘤早期诊断及肿瘤防治的意义。[方法]对310例病例人(60例肝癌、60例直肠癌、50例肝癌直肠癌术后、100例疑似肿瘤者及40例肝肺良病变者),空腹采静脉血测定血清TSGF、AFP和CE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310例血清标本同时分别检测TSGF、AFP和CEA时,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6%、25.2%、26:5%,TSGF阳性检出率远高于AFP和CEA;②肝癌阳性检出率TSGF最高(81%),AFP次之(为68%),CEA最低(为13%);③直肠癌阳性检出率CEA(为65%)稍高于TSGF(为61%),二者较接近,而AFP(为13%)远远低于CEA和TSGF;④肝肺良性病变时CEA、TSGF及AFP亦有增高者(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12.5%和5%)。[结论]肿瘤标志物TSGF、AFP和CEA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肿瘤的阳性检出率,对肿瘤的早诊早治、术后监察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极射频针射频消融肝癌的效果、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脏肿瘤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后症状是否改善、肿瘤是否缩小、生化指标、AFP和CT增强扫描时病变区是否有强化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90例均完成治疗。术后4~12个月随访,56例完全坏死,26例明显坏死,18例部分坏死,CT检查证实瘤体体积缩小35%~90%,平均为60%。结论多极射频消融具有微创、高效、简单及安全的优点,是治疗肝脏肿瘤的有效方法。超出肿瘤灶的消融,其肿瘤复发率明显较单纯消融瘤灶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及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为早期有效筛查肝癌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血清AFP、CEA、CA199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AFP、CEA、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2项或3项指标联合检测时,特异度有所下降,敏感度、准确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CEA、CA19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均可在原发性肝癌中呈现阳性,联合检测3项指标能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性,为早期有效筛查肿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 (RFA)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76例肝癌 1 1 2个癌灶行超声引导下RFA治疗 ,对治疗前后病灶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超声影像、螺旋CT检查、AFP变化以及生存率并发症等进行综合研究以评价疗效。结果 :RFA后再活检提示 65例 (85 .5 % )为坏死组织 ,1 1例残留癌细胞 ;1周后彩超示肿瘤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 ;1月后螺旋CT扫描病灶大小无明显改变 ,但CT值减低约 2 2Hu ,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 76 .3 %、67.1 %、50 .0 % ;并发症主要为肝区疼痛和低热 ,7例右例胸腔积液 ,1例胆瘘 ,1例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超声引导RFA为肝癌提供了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陈坚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63-64,67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检测AFP、TSGF和CEA的临床价值。方法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病例并将其作为肝癌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5名良性肝病患者并将其作为良性肝病组,健康的研究对象75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的研究对象测定三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三种检测方法联合使用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的阳性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三种肿瘤标志物单独使用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联合使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治疗后的三种肿瘤标志物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TSGF、CEA联合使用对于各指标的单独使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作用,这种检测的组合较为理想,建议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病例临床资料,以提高诊治水平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病例临床资料,并比较不同治疗措施的疗效及肿瘤标记物水平.[结果]手术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27个月),无治疗相关并发症.有32例患者的CEA水平较发生肝转移前或者原发肿瘤手术后都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特征及预后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自1999-2010年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包括CT、MRI表现)。结果:本组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大部分未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只有7例感腹部不适。实验室检查亦无明显特异性,8例肝功能显示白球比降低,3例轻度贫血,1例谷丙转氨酶升高,所有病例AFP、CEA以及CA19-9均在正常水平;CT及MRI表现特征:大部分病例CT平扫表现为多发性不均匀低密度病灶,增强动态扫描显示动脉期肿瘤周边强化、门脉期周边进一步强化,延时扫描病灶可为环形强化;MRI T1加权像病灶为低信号,病灶中心信号更低。T2加权像病灶表现为稍高信号,病灶中心往往信号更高,增强扫描表现为环形强化,中心无明显强化,延迟期病灶进一步强化。预后情况:15例病人中有10例至今存活,其中包括4例带瘤生存。结论:认识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特征,了解其低度恶性的生物学特性,对于提高该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水平以及积极的外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8例患者共35个病灶行射频消融治疗(RFA),肿瘤最大直径11.2 cm,最小直径1.5 cm。结果治疗1个月后18例患者行增强CT检查,病灶局部无强化者13例(55.6%)。9例治疗前癌胚抗原(CEA)高者,于治疗后4周明显下降,其中降至正常者4例,占44.4%。患者1年生存率78%。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初步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临床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探寻肝癌无创性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应用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86例,转移性肝癌7例,分别给予完全覆盖52例,部分覆盖41例。通过症状、主要脏器功能测定、组织病理学、彩色多普勒超声、MRI或CT、血清AFP水平等指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安全性。结果:显效28例(30.1%),有效53例(57%)、无效12例(12.9%),总有效率87%。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血清AFP水平下降,病灶缩小,血供减少或消失,无明显局部并发症发生,部分患者有治疗区皮肤损伤,均可自行愈合,小部分患者术后有发热及轻微腹痛,2-3日后消失。组织病理学发现HIFU治疗区肿瘤组织呈凝固性坏死。结论:HIFU对于肝癌的治疗是有效的,它为临床肝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