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氟虫腈原药对SD大鼠的最大无作用剂量(NOAEL),了解氟虫腈的毒作用性质、特点和特异性靶器官。方法采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观察大鼠中毒情况,计算LD50,确定亚慢性剂量;亚慢性试验取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0mg/kg·d^-1、0.440mg/kg·d^-1、1.750mg/kg·d^-1和7.00mg/kg·d^-1 4个剂量组,连续染毒90d,观察大鼠一般状况、体重、食物消耗量、血常规、血生化、脏体系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雌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值为82.5mg/kg,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自值为56.2mg/kg。亚慢性试验观察期间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各组间体重增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肝、肾脏器系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学观察发现肝组织炎症灶、肾脏间质细胞增生等轻微损伤。结论氟虫腈属于中毒级物质,雌雄大鼠的NOAEL分别是0.39mg/kg·d^-1和0.34mg/kg·d^-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甲醇中毒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眼部改变,为研究中毒后视功能损害及救治方法建立基础。【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A(低剂量甲醇组)、B(高剂量甲醇组)、C(生理盐水对照组)、D(空气对照组)4组,每组8只。A、B组吸入N2O/O2混合气及不同剂量甲醇灌胃,C组吸入N2O/O2混合气及生理盐水灌胃,D组置于正常空气中并按B组剂量给予甲醇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及眼部改变、静脉血甲醇浓度、视网膜电图和视网膜组织学改变。【结果】染毒大鼠反应迟钝、运动失调,视盘充血水肿、视网膜点状出血,A组大鼠体质量为(187±12)g,B组为(176±131g,较C、D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A组视网膜电图a、b波振幅分别为(87±13)μV、(187±38)μV,B组a、b波振幅分别为(53±19)μV、(132±39)μV,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视网膜在光镜下表现为各层细胞水肿、排列紊乱及空泡化;电镜下细胞凋亡,线粒体肿胀、嵴断裂;B组动物上述改变尤其明显。【结论】吸入N2O/O2混合气及甲醇灌胃可建立急性甲醇中毒的大鼠模型,出现典型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3.
烟曲霉菌孢子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大鼠哮喘模型接触烟曲霉菌孢子后的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的改变。方法7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Ⅰ和Ⅱ两大组(每组35只),每组下分为空白对照组(5只)、哮喘组(10只)、孢子滴鼻对照组(10只)和孢子滴鼻哮喘组(10只)。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分别在OVA激发前(Ⅰ组)或激发后(Ⅱ组)予烟曲霉菌孢子滴鼻。通过BC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中总蛋白浓度以观察支气管上皮损伤情况,并进行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通过测定跨肺压和气体流速来计算大鼠气道阻力和予以不同浓度乙酰胆碱(Ach)刺激后的气道反应性变化。结果在Ⅰ组中,激发前孢子滴鼻哮喘组(CA组)BALF上清中总蛋白浓度较未用孢子滴鼻的哮喘组(A1组)明显增多[(1.125±0.254)μg/mL比(0.825±0.173)μg/mL,P〈0.01],且CA组大鼠在给予10μg/kg和100μg/kg Ach后的气道阻力[(0.997±0.196)cm H2O·mL^-1·s^-1,(1.123±0.142)cm H2O·mL^-1·s^-1]均较A1组[(0.655±0.089)cm H2O·mL^-1·s^-1,(0.687±0.048)cm H2O·mL^-1·s^-1]显著升高(P均〈0.05)。但在Ⅱ组中,激发后孢子滴鼻哮喘组(AC组)BALF上清中总蛋白浓度,基础气道阻力和给予Ach后气道阻力与哮喘组(A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A组BALF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与A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C组BALF中性粒细胞较A2组明显升高[(2.488±0.420)×10^6比(0.936±0.459)×10^6,P〈0.05]。结论哮喘大鼠在雾化激发前接触烟曲霉菌孢子,能加重其支气管上皮损伤和增加气道反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环境雌激素壬基酚(nonylphenol,NP)、辛基酚(octylphenol,OP)对子代雄性大鼠肝脏的氧化损伤作用并初步探讨壬基酚和辛基酚的联合作用。方法:将70只初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玉米油溶剂对照组和染毒组。染毒组包括:NP低、高剂量组(50、200mg/kg);OP低、高剂量组(80、320mg/kg)和NP、OP联合染毒低、高剂量组(NP50mg/kg+OP80mg/kg、NP200mg/kg+OP320mg/kg)。隔日染毒60d后与未染毒的雄性成年大鼠交配,哺乳期继续染毒。将雄性子代大鼠饲养至成年,处死,称量其肝脏重量并检测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染毒组动物的体重和肝脏重量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肝脏中SOD、CAT、MD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染毒组与单独染毒组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壬基酚和辛基酚对子代雄性大鼠肝脏有氧化损伤作用,二者的联合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腹正中切口和经背部双侧肋弓下缘切口两种手术方式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模型成功率的比较。方法:经腹正中切口和经背部双侧肋弓下缘切口两种手术方式建立大鼠肾脏IRI模型各30只,术后24h取肾脏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测定血Bun、Scr等生化指标。结果:①大鼠24h后取肾脏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两组肾小管坏死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大鼠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un(43.65±3.80)mmol/Lvs(45.92±3.89)mmol/L,Scr(266.3±31.52)μmol/Lvs(261.2±36.36)mmol/L,均P〉0.05];③经腹正中切口手术组大鼠不足24h死亡的6只,存活率80,经背部双侧肋弓下缘切口手术组大鼠不足24h死亡的1只,存活率96.67(P〈0.05)。结论:经背部双侧肋弓下缘切口比较经腹正中切口手术方式切口小、操作简单、手术视野清晰、干净,术前无需禁食,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体实时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微循环多形核白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内皮的附壁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并测定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因子CD11b的表达。方法 实验动物为发情前期的雌性和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分为雄性、雌性和对照3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雌雄各5只。麻醉后通过放血的方法将平均动脉压降至(35±5)mmHg。并维持60min,然后在60min内用4倍于最大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进行复苏。对照组不进行休克及液体复苏。复苏后2h和6h在腹部正中作4cm切口,取出回盲部附近的肠系膜。显微镜下观察多形核白细胞在肠系膜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的附壁情况并录像。通过股动脉抽取外周血分离多形核白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复苏后6h将动物处死,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 ①活体微循环观测:复苏后2h,雄性组大鼠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多形核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形成附壁。复苏后6h,雄性组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血流出现时快时慢甚至逆流的现象,说明雄性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微循环出现紊乱。②多形核白细胞附壁的分析:复苏后2h,雌性组(1.8±0.3)和对照组(0.4±0.2)的多形核白细胞附壁数明显低于雄性组(4.2±0.9,P〈0.05)。但6h后各组之间无明显变化。③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表达的测定:复苏后2h和6h.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雄性组明显高于雌性组和对照组(P〈0.01),而雌性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④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休克复苏后6h,雄性及雌性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都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升高(P〈0.05),但雌性组升高明显低于雄性组(P〈0.05)。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后雌性大鼠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和多形核白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内皮的附壁数量与雄性相比明显降低,多形核白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探讨长效奥曲肽对四氯化碳(CCl4)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肝纤维化组(n=16)、长效奥曲肽组(n=16)。通过40%CCL皮下注射(3ml/kg)诱导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长效奥曲肽组同时给与长效奥曲肽(善龙,0.8mg/kg)肌肉注射,每28天给药1次。8周后观察大鼠肝脏大体形态、肝脏重量/体重比和组织学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肝脏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无异常改变。肝纤维化组及长效奥曲肽组大鼠肝脏质地变硬,表面明显结节,组织学见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等,但后者组织学损害显著轻于前者(P〈0.05)。肝纤维化组及长效奥曲肽组肝脏重量/体重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长效奥曲肽组低于肝纤维化组(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HA、PIlINP含量分别为(18.5±3.8)ng/ml、(8.2±3.4)ng/ml,肝纤维化组大鼠血清HA、PIIINP含量分别为(179.3±33.5)ng/ml,(59.6±15.6)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长效奥曲肽组大鼠血清HA、PIlINP含量分别为(152.4±36.1)ng/ml,(41.2±13.4)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低于肝纤维化组(HAP〈0.05:PⅢNPP〈0.01)。结论:长效奥曲肽能减缓大鼠肝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8.
热卡限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SIRT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LL  Deng XQ  Li NX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0):1434-1437
目的研究热卡限制(C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治疗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2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2组,一组给予正常普通饲料喂养(NC组,7只),一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HFM组,18只)。喂养2个月后,再将HFM组大鼠随机分为继续高脂饲料喂养组(HF组,9只)和60%热卡限制喂养组(CR组,9只)。1个月后将大鼠处死,观察大鼠体重、内脏脂肪含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的改变,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脏超微结构变化,应用RT-PCR方法检测长寿基因SIRT1mRNA的表达,Westerm印迹法检测SIRT1的蛋白表达。结果HF组大鼠发生明显NAFL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内脏脂肪含量(15.1g±4.1g vs 9.0g±0.4g)、血脂(总胆固醇2.61mmol/L±0.29mmol/L vs 1.41mmol/L±0.28mmol/L;甘油三酯1.35mmol/L±0.21mmol/L vs 0.67mmol/L±0.10mmol/L)、血糖(6.2mmol/L±1.46mmol/L vs 4.4mmol/L±0.57mmol/L),血胰岛素水平(29.22mU/L ± 7.28mU/L vs 13.09mU/L±1.18mU/L)明显增高,其肝脏超微结构亦发生明显异常,SIRTl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均低于正常组显著(P〈0.01)。相比较HF组,限制热卡后的CR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内脏脂肪含量、血脂、血糖、血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SIRT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同时肝细胞的超微病理改变亦显著改善。结论CR对大鼠NAFLD具有显著的逆转效应,其导致的肝脏SIRT1表达增加可能是改善NAFLD的重要分子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孕期暴露对雄性子代大鼠生殖系统的危害,为阐明人群接触大豆异黄酮对子代生殖系统的不良影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SD大鼠按2:1比例与雄性大鼠同笼交配获取40只孕鼠。将孕鼠随机分为4组,在孕鼠的E13-E19期间以花生油为溶剂灌胃染毒,子一代雄鼠继续饲喂至90天龄剖杀。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大鼠出生身长、肛殖距、包皮分离时体重水平显著下降,包皮分离时间显著延长,且肛殖距下降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光镜下可见睾丸组织结构异常。结论大豆异黄酮孕期暴露对子代大鼠的雄性生殖系统具有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oux—en—Y胃转流术(GBP)对2型非肥胖型糖尿病鼠的降糖作用及Roux—en—Y胃转流术(GBP)对正常鼠血糖有无影响。方法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1组)、手术组(2组)、造模组(3组)、造模+手术组(4组),每组10只,测定术前,术后48小时,一周,八周的空腹血糖值,胰岛素值的变化。结果4组手术后一周空腹血糖值由(17.50±0.82)mmol/L下降到(11.08±0.60)mmol/L(P值〈0.01)。空腹胰岛素值由(28.95±3.99)mIU/L升高到(33.83±5.61)mIU/L(P〈0.05)至实验结束血糖无反弹。2组手术前后血糖值无明显变化。结论GBP能显著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对正常鼠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近十年的103树新生儿尸检结果进行死因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占61.17%,颅内出血占29.13%。7天内死亡者占90.29%,出生低体重儿占死亡者的76.70%,出生时系难产者占死亡者的60.19%。出生后有窒息者占死亡者的69.9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占25.2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对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变性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变性的子宫肌瘤与非变性的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红色变性除外),其症状与肿瘤生长部位及大小有关。结论变性子宫肌瘤的特殊临床症状,结合超声检查的声像图分析,总结出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提高了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浅谈影响放疗摆位精度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以经验交流的方式,阐述影响放疗摆位精度的各种相关因素,以最大努力去消除或减少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的精度,同时达到与放疗界其他同行的共勉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治疗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葳  李韬  周其文  杨东山 《河北医学》2004,10(3):239-242
目的:总结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共34例,年龄2~16岁,3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改良B-T分流术,1例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无远期死亡。结论:本症应争取早日行根治术,肺动脉发育差者应行改良B-T分流术,右室发育不良者在行根治术同时行双向Glenn分流术,死亡原因以低心排综合征多见,应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多种方法预防。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度梅县卫生监督人员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梅县2004年度卫生监督人员的基本状况,为基层卫生监督工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梅县2003、2004年度卫生监督人员基本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2004年梅县县级卫生监督人员有32人,乡镇助理卫生监督员54人,共86人;专业分布以综合性卫生监督员为主;学历、职称构成以大专以下学历、中低级职称为主;所学专业以卫生专业为主,医药专业次之;性别、年龄构成以男性和中青年(30—54岁组)为主。结论梅县卫生监督人员结构组成不够理想,须严把卫生监督人员准人关,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及时引进相关人才。  相似文献   

20.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