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人锌转运体8(zinc transporter 8,ZnT8)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为研究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自身免疫中的调节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及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LVX?EGFP?ZnT8 scfv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并制备ZnT8 scfv?CAR慢病毒;利用ZnT8 scfv?CAR慢病毒感染Tregs,流式细胞术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确定慢病毒感染效率;细胞计数评估Tregs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增殖细胞中CD4、CD25、Foxp3和Helios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LVX?EGFP?ZnT8 scfv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制备浓缩慢病毒滴度为2.4×108 TU/μL;ZnT8 scfv?CAR慢病毒转染Tregs后GFP表达率为43.2% ± 4.1%;体外培养14 d后ZnT8特异性Tregs增殖(634.3 ± 92.5)倍,且高表达Foxp3(60.4% ± 3.5%)和Helios(64.3% ± 4.8%)。结论:成功构建了包含CAR结构的PLVX?EGFP?ZnT8 scfv慢病毒载体并包被ZnT8 scfv?CAR慢病毒;慢病毒转染后的CAR?Tregs体外扩增14 d仍能够维持ZnT8?CAR结构表达;CAR?Tregs为一群CD4+CD25+细胞且高表达Foxp3和Helios。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Foxp3基因转染的小鼠CD4 CD25-T细胞对同种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磁珠法分离小鼠脾细胞中的CD4 CD25 和CD4 CD25-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纯度,以电穿孔法将质粒PMFOXP3-IRES2-EGFP转染小鼠CD4 CD25-T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中Foxp3的表达,转染细胞和CD4 CD25 T细胞与同种T细胞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以3H-TdR掺入测定CPM值。结果在质粒PMFOXP3-IRES2-EGFP转染CD4 CD25-T细胞24h后,转染细胞中可检测到高水平的Foxp3;转染细胞和CD4 CD25 T细胞CPM值分别为3 927.0±674.7和3 895.3±504.6(P>0.05)。结论以质粒PMFOXP3-IRES2-EGFP转染的CD4 CD25-T细胞对同种T细胞增殖反应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与CD4 CD25 T细胞的抑制作用等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mCD99L2(mouse CD99 antigen-like 2)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检测其对293FT细胞的感染效率.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首先设计并合成4对siRNA序列,退火、酶切并连接于慢病毒表达载体SD1259,构建携带针对目的 基因mCD99L2的siRNA慢病毒穿梭质粒表达载体(其中包括1条阴性对照序列);然后使用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和构建好的慢病毒穿梭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转染48 h后收集上清离心过滤,浓缩病毒,利用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检测.结果 构建3个携带针对目的 基因mCD99L2的siRNA慢病毒穿梭质粒表达载体和1个阴性对照质粒,经测序鉴定正确;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病毒并浓缩后滴度达1×107/ml,适合感染目的 细胞.结论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了mCD99L2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构建类人霍奇金淋巴瘤可视化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携带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基因的自身失活型慢病毒载体,观察sTRAIL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探讨其基因治疗功效.方法 构建含人sTRAIL基因及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双顺反子慢病毒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慢病毒三质粒包装系统包装出的携带人sTRAIL的重组慢病毒,在体外感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正常人肝细胞HL-7702、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1.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评价sTRA IL蛋白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质粒pXZ208-sTRAIL,包装的重组慢病毒滴度可达106 IU/mL,可有效感染体外培养的细胞;含sTRAIL的重组慢病毒感染SGC-7901细胞,细胞凋亡率随病毒感染复数(MOI)的增加而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在MOI为6.0、作用24 h时,细胞凋亡率最高,可达(29.12±2.87)%,细胞上清中sTRAIL表达量为(34.08±3.43) ng/mL;而在HL-7702、HLF-1等人正常细胞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结论 含有sTRAIL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在体外能够有效地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并使其分泌有生物活性的sTRAIL蛋白,可诱导SGC-7901细胞的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编码屋尘螨主要过敏原Der p1和Der p2的质粒DNA疫苗对哮喘小鼠脾细胞Foxp3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屋尘螨提取液复制哮喘模型后,将编码Der p1、Der p2的真核表达质粒pDs-Der p1、pCI-neo-Der p2等量混合接种小鼠后对小鼠进行再次激发.分离小鼠脾脏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采用磁珠法分离CD4 CD25 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Foxp3基因的表达,并以IL-2进行刺激观察其增殖反应,测定其上清液中的IL-10、TGF-β含量.将分离的Treg细胞与哮喘小鼠CD4 CD25-T细胞共同培养,观察Treg细胞对CD4 CD25-T细胞增殖及IL-4、IL-5、IFN-γ的影响.结果 哮喘组小鼠脾脏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经DNA疫苗治疗后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显著增加.体外培养发现各组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低于CD4 CD25-T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均未检测到IL-10和TGF-β存在.3组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均可显著抑制哮喘CD4 CD25-T细胞的增殖及IL-4、IL-5和IFN-γ的分泌,但在3组Treg细胞中,哮喘组Treg细胞作用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Treg细胞可显著抑制哮喘CD4 CD25-T细胞的增殖及炎性介质的分泌,哮喘小鼠不仅出现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数量的减少,而且其功能也可能出现缺陷.DNA疫苗治疗可以诱导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增加,并恢复其功能活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构建携带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基因的自身失活型慢病毒载体,观察sTRAIL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探讨其基因治疗功效。方法构建含人sTRAIL基因及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双顺反子慢病毒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慢病毒三质粒包装系统包装出的携带人sTRAIL的重组慢病毒,在体外感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正常人肝细胞HL-7702、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1。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评价sTRAIL蛋白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质粒pXZ208-sTRAIL,包装的重组慢病毒滴度可达106 IU/mL,可有效感染体外培养的细胞;含sTRAIL的重组慢病毒感染SGC-7901细胞,细胞凋亡率随病毒感染复数(MOI)的增加而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在MOI为6.0、作用24h时,细胞凋亡率最高,可达(29.12±2.87)%,细胞上清中sTRAIL表达量为(34.08±3.43)ng/mL;而在HL-7702、HLF-1等人正常细胞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结论含有sTRAIL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在体外能够有效地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并使其分泌有生物活性的sTRAIL蛋白,可诱导SGC-7901细胞的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的人釉原蛋白(hAm)基因转导对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增殖及细胞成骨分化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技术获取hAm编码基因,扩增产物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载体质粒(FUGW)连接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FUAmW,以聚乙烯亚胺(PEI)法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组装获取慢病毒,并感染hBMSCs(目的基因转导组);以感染FUGW和未感染病毒的hBMSCs分别作为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测定慢病毒感染效率,RT-PCR鉴定细胞hAm表达;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慢病毒感染后第7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ALP染色情况;感染后第4、7、10天,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hBMSCs内ALP mRNA表达.结果 目的基因转导组细胞FUAmW的感染效率达40.29%,RT-PCR检测到540 bp的目的基因产物条带;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慢病毒感染后第7天,目的基因转导组AL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感染后第4、7、10天,目的基因转导组细胞ALP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 导入外源性Am基因能刺激hBMSCs增殖,但细胞内ALP mRNA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HBV感染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并追踪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转归,评价好转组与未恢复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率差异。结果: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别为(5.14±1.03)%、(9.86±1.72)%、(7.93±1.67)%及(7.06±1.61)%,慢加急肝衰竭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Treg百分率明显高于慢加急肝衰竭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百分率与患者血清HBVDNA呈正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好转组与未恢复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病可能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过低有关,Treg细胞表达水平不能预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微小RNA-126(microRNA-126,miR-126)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中的表达水平,同时构建基于慢病毒的miR-126反义寡核苷酸序列(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s)表达载体。方法:实时定量PCR特异性探针法检测miR-126在Tregs中的表达水平;针对miR-126序列,设计合成其ASOs序列,退火后连接至经AgeI酶和EcoRI酶双酶切的pGCsil—LV—GFP载体上,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对经PCR鉴定为阳性的载体(命名为pGCsil—miR-126-ASOs)进行测序分析;将构建成功的pGCsil—miR-126-ASOs表达质粒和pHelper1.0、pHelper2.0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浓缩病毒颗粒并测定所获病毒滴度;将制备好的病毒颗粒感染经TGF—B体外诱导培养的小鼠CD4+CD62L+初始T细胞,72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Foxp3的表达变化。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miR-126在CD4+CD25+Tregs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D4+CD25-T细胞(P〈0.01);测序结果证明成功构建pGCsil-miR-126-ASOs重组质粒载体,包装并获得高浓度的慢病毒颗粒,病毒滴度为9×10^8TU/mL;重组的病毒能明显抑制Tregs的外周诱导(P〈0.05)。结论:成功构建miR-126ASOs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获得高浓度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人釉原蛋白(hAm)基因转导对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增殖及细胞成骨分化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获取hAm编码基因,扩增产物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载体质粒(FUGW)连接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FUAmW,以聚乙烯亚胺(PEI)法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组装获取慢病毒,并感染hBMSCs(目的基因转导组);以感染FUGW和未感染病毒的hBMSCs分别作为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测定慢病毒感染效率,RT-PCR鉴定细胞hAm表达;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慢病毒感染后第7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ALP染色情况;感染后第4、7、10天,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hBMSCs内ALP mRNA表达。结果目的基因转导组细胞FUAmW的感染效率达40.29%,RT-PCR检测到540 bp的目的基因产物条带;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慢病毒感染后第7天,目的基因转导组AL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感染后第4、7、10天,目的基因转导组细胞ALP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