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颈部恶性淋巴结组17例、良性淋巴结组13例行CT灌注成像扫描,盲法分析两组病例的时间密度曲线(TDG)和灌注参数的特点及差异。结果良恶性病变组间的TDC形态不同,恶性淋巴结组的血容量(BV)和血流量(BF)值高于良性病变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瘤的BF、BV、MTT、P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CT灌注特点不同,CT灌注成像技术对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对鉴别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结转移瘤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65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模态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模态MRI检查结果,并计算多模态MRI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比表观扩散系数(ADC)、速率常数(K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结果病理结果发现65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中,颈部良性淋巴结23例,颈部恶性淋巴结42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多模态MRI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灵敏度为90.5%(38/42),特异度为91.3%(21/23),准确度为90.8%(59/65);颈部良、恶性颈部淋巴结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良性淋巴结Ktrans、Kep值较低,Ve较高,恶性反之,其中Kep、V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MRI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中诊断价值较高,能有效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可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检查对颈部淋巴结病变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检查120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对其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病变良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8%,颈部淋巴结病变恶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3%;各类型颈部淋巴结病变声像图具有特异性.结论:高频彩超能明显提高颈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超声改变,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淋巴结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58例患者的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结果:淋巴结不同病变的回声及血流改变均不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联合常规超声(conventional ultrasound,CUS)在鉴别良、恶性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联合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观察淋巴结的形态、包膜、边界、内部回声、血流分布、阻力指数、弹性成像评分等,比较二者联合与常规超声单独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图像特征在包膜、边界、彩色血流分级、阻力指数、弹性评分等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其内部回声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颈部良、恶性淋巴结定性诊断的灵敏度93.10%、特异度90.38%及准确度91.36%较单独应用常规超声诊断高(P〈0.01)。结论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可提高颈部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再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常规超声检查结果的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6%、78.1%、63.6%,超声弹性成像(UE)检查分别为90.6%、87.5%、81.3%(P<0.05)。结论:在颈部淋巴结肿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准确率更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戍像(DWI)、灌注成像(PWI)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GESignaHDx1.5T磁共振对51例颈部单侧或双侧肿大淋巴结患者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成像(PWI),其中28例为恶性病变,23例为良性病变,均经病理证实。然后通过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淋巴结的DWI信号强度、表观扩散系数(ADC)、PWI的时间一强度曲线(TIC)。结果在DWI序列中,颈部良、恶性淋巴结均呈高信号,艮性组的ADC值为(1.658±0.176)×10^-3 mm2.S-1,恶性组的ADC值为(0.858±0.158)×10^-3mm2·s-1,恶性组的ADC值明显小于良性组(P〈0.05)。良性淋巴结的TIC曲线多表现为Ib型,而恶性多为Ia型,Ic和II型曲线敏感度、特异度不高。结论联合应用DWI和PWI,有利于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可提高病理性淋巴结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因素较多,借助超声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次笔者就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弹性成像技术以及各种超声联合应用于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提升鉴别的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刚  李孝鹏 《安徽医学》2010,31(6):694-697
淋巴结是周围淋巴器官,由淋巴细胞集合而成,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淋巴结良性病变主要有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恶性病变主要包括恶性淋巴瘤及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既往影像学根据淋巴结形态,大小,有无融合及坏死,判断其良恶性,但是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不足,有时正常大小的淋巴结可能已经发生肿瘤转移及浸润。对一个无肿瘤病史患者的淋巴结肿大,无创而简便的判断其淋巴结性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向红 《医学综述》2011,17(23):3633-3635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超声诊断新技术,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以及淋巴结良恶性鉴别方面的研究正逐渐展开。超声弹性成像图像评分及弹性应变率比值有助于甲状腺单发结节以及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弹性成像技术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将弹性超声技术与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相结合,可以提高甲状腺结节和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在此就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胰腺血供较丰富,各种病变均可影响胰腺实质的血流灌注.目前CT已成为胰腺首选检查方法,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及病理变化,从而达到形态诊断与功能诊断的有机结合,有助于胰腺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本文对胰腺CT灌注成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成像对脑胶质瘤血流灌注的定量诊断的价值。方法:有病理或追踪结果的39例脑病变患者,其中胶质瘤2 5例,非胶质瘤1 4例,应用SomatomPlus 4螺旋CT扫描机对所有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经灌注软件处理,使用2 5 6彩色直观地显示脑组织中血流灌注图,并计算出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 ,并与对侧脑组织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脑胶质瘤的rCBF、rCBV值明显高于对侧脑组织rCBF分别为( 78.62±5 2 .1 9)mL/( 1 0 0g·min) ,( 2 6.48±8.2 1 )mL/( 1 0 0g·min) ,P <0 .0 1 ,rCBV分别为( 1 4.1 3±8.1 6)mL/1 0 0g ,( 2 .1 4±1 .34)mL/1 0 0g ,MTT值明显高于对侧脑组织( 8.2 0±3.42 )s ,( 3.82±2 .2 6)s ,P <0 .0 1 ,以上均有程度不同的瘤周水肿,其rCBF、rCBV均低于对侧脑组织,脑膜瘤、转移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均显示局部高灌注。结论:灌注成像能定量脑胶质瘤的血供状态,显示特征性动态曲线,估计病理类型,检出脑胶质瘤瘤周水肿低灌注区和术后复发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前后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变化。方法选取30例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2d、术后10d,分别对患者行CT脑灌注成像检查,观察、分析本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脑组织血流灌注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患侧术前大脑皮层的CBV、CBF值均显著低于健侧,MTT、TTP值均显著高于健侧,(P0.05);术后,患侧大脑皮层的CBV、CBF值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MTT、TTP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患侧术后大脑皮层的CVB、CB、MTT、TTP值与健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组患者术前的FIM评分平均值为(111.64±12.06)分,术后的FIM平均值为(120.87±8.54)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颅骨修补术能够有效增加患侧大脑皮质区的血流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CT脑灌注成像是监测脑组织血流灌注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胃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及灌注参数与肿瘤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肿瘤科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2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体检中心随机选取的健康研究对象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CT灌注成像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CT灌注成像经灌注软件包处理后的血流量(Perfusion)(即单位时间内每100g肾组织内通过的血液量)、血容量(即100g肾组织内的血液容量(BV)),峰值强化(PEI),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相关肿瘤因子水平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CT灌注参数与肿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Perfusion、PEI、TTP、P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V、MTT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肿瘤因子CEA、AFP、CA199、CA72-4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fusion、PEI、PS与肿瘤因子CEA、AFP、CA199、CA72-4呈显著的正相关性,TTP与肿瘤因子CEA、AFP、CA199、CA72-4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通过对胃癌患者胃癌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可以有效分析肿瘤因子的水平,两者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评价正常乳猪股骨头骨骺、骺板软骨、干骺端等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供应特征。方法对15只2周龄的健康乳猪进行多层螺旋CT电影模式灌注扫描,对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共获得26个股骨头的完整图像资料,统计并比较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到达峰值时间(TTP),并与相应组织学表现进行对照。结果骺板软骨的BF比骨骺的BF有明显增高(P〈0.05)。各解剖区域中干骺端的BV最高(P〈0.05)、MTT最长(P〈0.05),而骺板与骨骺的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解剖区域中骺板软骨的TTP最短(P〈0.05),骨骺与干骺端的TTP基本相同。组织学发现骨骺、骺板软骨、干骺端的血管密度分布特征与相应部位的CT增强率所提示的血供状态基本吻合。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能够显示股骨头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灌注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质瘤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与肿瘤病理分级及肿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外科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胶质瘤共36例,行常规MR及MR灌注成像检查,构建局部脑血容量(rCBV)图,并计算肿瘤实质及肿瘤周围水肿区平均相对局部脑血容量值(rrCBV),分析上述参数与胶质瘤分级的关系.结果:高级别胶质瘤及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区的平均rrCBV值分别为2.20±0.75、1.31±0.35,高级别胶质瘤及低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区域的平均rrCBV值分别为1.98±0.66、0.99±0.24.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的平均rrCBV值分别大于低级别胶质瘤的肿瘤实质区和瘤周水肿区的平均rrCBV值(P<0.05).结论:MR脑血流灌注成像能够对胶质瘤分级提供依据并评价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18.
脑MR灌注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脑磁共振(MR)灌注成像测定脑内病变血液动力学和微循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静脉注射增强剂(Gd-DTPA)或磁性标记流动血液中水质子技术测量脑血容量、脑血流速度、平均通过时间和团注造影剂首次到达时间;结果:缺血性病变和富血性病变的脑血容量、脑血流速、平均通过时间和团注到达时间可出现减少或增加,通过缺血性病变脑血容量减少或无变化,脑血流速度减低,平均通过时间和团注到达时间延长;结论:脑MR灌注成像可以用于诊断早期脑梗塞和评价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对恶性脑肿瘤分级和评价抑制肿瘤血管生长药物疗效也可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随着肝移植供体需求量的增加,一些以往不被采用的"边缘供体"开始应用于移植手术,这对器官保存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常温携氧灌注(NP)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器官保存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肝脏在机体内的生理状态保存肝脏。而大量研究证明,常温携氧灌注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和扩大标准器官捐献(ECD)的供肝质量。本文综述了肝脏常温灌注在器官保存及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供肝保存过程中携氧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大鼠鼻腔灌流试验方法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大鼠鼻腔灌流试验插管方法并研究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种插管方法各参数进行试验比较,确定改进插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2种插管方法各参数没有显著差异。改进后的试验方法简便可行。结论大鼠鼻腔灌流试验改进插管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