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兔咬肌自然再附着后的生物力学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实验用兔双侧咬肌从下颌骨附着处剥离,下颌骨截骨后将咬肌复位,一侧自然复位,不缝合固定。另一侧咬肌缝合固定,作为对照。分别在术后1、2、3个月检测咬肌再附着界面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 双侧咬肌-下颌骨再附着界面的附着强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咬肌自然再附着是简单安全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下颌角磨削去骨术前后咬肌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改良下颌角磨削去骨术矫治轻度下颌角肥大畸形术后咬肌形态的变化,为轻度下颌角肥大畸形矫治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改良下颌角磨削去骨术矫治200例轻度下颌角肥大畸形,采用高频浅表超声成像技术,随机抽取60例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每隔4周,放松和用力咬合两种状态下测量双侧咬肌厚度,观察比较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24周相比咬肌平均厚度变薄,萎缩明显(P<0.05);术后24周与术后32周相比咬肌平均厚度无变化(P>0.05).结论改良下颌角磨削去骨术后,术后24周内肥大的咬肌可自行萎缩,不需处理.术后24周后咬肌不再有变化.轻度下颌角肥大者可行单纯磨削去骨术,无需切除咬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角开青少年咬肌在息止、紧咬、吞咽和咀嚼运动中的肌电活动特征。方法:应用肌电图仪测量20例高角开青少年在上述状态下咬肌的肌电活动,并以同年龄段的20例均角正常覆青少年作为对照。结果:在最大紧咬和吞咽时,高角开组的咬肌肌电活动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且咬肌咀嚼周期总时程延长(P<0.01),闭口相至食物粉碎相咬肌活动减弱(P<0.01),出现较多的异常停顿。结论:不同下颌运动状态下,高角开青少年与均角正常覆青少年的咬肌肌电特征存在差异;提示颅面高角及开对咬肌活动和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角开(牙合)青少年的咬肌肌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高角开[牙合]青少年咬肌在息止、紧咬、吞咽和咀嚼运动中的肌电活动特征。方法:应用肌电图仪测量20例高角开[牙合]青少年在上述状态下咬肌的肌电活动,并以同年龄段的20例均角正常覆[牙合]青少年作为对照。结果:在最大紧咬和吞咽时,高角开[牙合]组的咬肌肌电活动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且咬肌咀嚼周期总时程延长(P〈0.01),闭口相至食物粉碎相咬肌活动减弱(P〈0.01),出现较多的异常停顿。结论:不同下颌运动状态下,高角开[牙合]青少年与均角正常覆[牙合]青少年的咬肌肌电特征存在差异;提示颅面高角及开[牙合]对咬肌活动和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化髂骨瓣解剖重建颞下颌关节、咀嚼肌再附着、修复一侧下颌骨缺损,恢复下颌骨外形、颞下颌关节和咀嚼功能。方法对11例下颌骨肿瘤患者行一侧髁状突、升支及部分下颌骨体切除,即刻应用血管化髂骨瓣重建下颌骨、髁状突、咀嚼肌再附着,术后义齿修复。结果11例髂骨肌皮瓣均成活,面部外形恢复良好,开口型无偏歪,正常开口度,颞关节两侧活动度基本对称,咬合运动,咬肌附着效果佳,义齿获得良好固位,咀嚼咬合力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化髂骨瓣是同期即刻修复一侧下颌骨包括髁状突、升支、部分下颌骨体及咀嚼肌群再附着的理想复合组织瓣。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肿胀麻醉技术在下颌角肥大整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8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全麻下,将肿胀液分别从口外经皮和口内经黏膜注射于下颌角部的骨膜下及咬肌、翼内肌附着区.经口内入路行磨骨、截骨等下颌角整形术.结果 术野清晰,分离容易,术中出血明显减少;仅9例手术当天口服止痛剂,其余均无术后疼痛主诉;局部肿胀28例在术后1周消退,16例在术后2周消退,其余均在术后3天消退;12例出现下唇麻木,2~4周恢复正常.结论 肿胀麻醉技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利于术后恢复,符合美容手术原则,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将数字化下颌运动记录与肌电图相结合,观察单侧下颌骨体部及升支肿瘤患者术前、术后下颌运动和咀嚼肌功能临床特点,初步探索运动和咀嚼肌功能的相互关系和产生机制。方法 纳入单侧下颌骨体部及升支病变术前患者6例以及下颌骨单侧病变节段性切除及颌骨重建术后患者3例。采用下颌运动记录系统及表面肌电图系统,采集患者下颌边缘运动、咀嚼运动的运动轨迹,同时记录双侧咬肌、颞肌表面肌电图,采集患者静息、最大力咬合时双侧咬肌、颞肌表面肌电图。在数字化虚拟模型上观测运动轨迹,并分析下颌边缘运动的幅度和方向。分析患者健、患侧静息,最大力咬合,双侧咀嚼时的咀嚼肌电活动特点,计算不对称指数、活动指数。结果 术前患者最大开口度均值为(35.20±6.87) mm,3例患者轻度张口受限,所有患者张口轨迹均偏向患侧。侧向运动中患侧运动平均幅度(10.34±1.27) mm,健侧(6.94±2.4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最大开口度均值为(30.65±17.32) mm,下颌边缘运动特点与术前患者一致。术前患者最大力咬合时,患侧咬肌肌电活动[44.20 (5.70, 197.90) μV]和颞肌的肌电活动中位数[42.15 (22.90, 155.00) μV]略低于健侧咬肌[45.60 (7.50, 235.40) μV]和健侧颞肌[63.30 (44.10, 126.70) μV],咀嚼时未见异常。术后则出现了个性化的改变,部分患者患侧肌电活动减弱,部分患者患侧肌电活动亢进。结论 良、恶性肿瘤及手术均可造成下颌运动和双侧咬肌和颞肌的肌电活动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恒牙期安氏Ⅰ类错[牙合]低角垂直骨面型患者肌电特点,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恒牙期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共64例(低角28例、均角36例),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应用Wineeph8.0软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利用表面电极,采集肌电图信号,比较各组不同状态下咬肌、二腹肌前腹肌电特点。结果:(1)二腹肌前腹在下颌姿势位、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空咬)以及祭咬树脂垫(高度2mm)、小开颌、最大开口位及吞咽运动状态下,低角组肌电峰值均大于均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咬肌咀嚼运动时,低角组在闲口相、咬合接触相以及食物粉碎相肌电峰值均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口相、食物保持相、牙尖交错位,低角组咬肌肌电峰值有大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咬肌咀嚼运动时,低角组在开口相、食物保持相、牙尖交错位咀嚼周期时程小于对照组(P〈0.05)。闭口相、咬合接触相以及食物粉碎相时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恒牙期安氏Ⅰ类错[牙合]低角垂直骨面型患者在二腹肌前腹、咬肌的肌肉电生理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口内切口行下颌角骨性及咬肌肥大整形术的使用性及美学意义。方法:采用口内切口对下颌角肥大的患者行下颌角修整、切除部分咬肌及颊脂肪垫。结果:自2004年以来共完成手术48例,出现术中出血和伤口感染各1例,经治疗后痊愈,随访1年,患者面部轮廓明显改善。结论:口内切口行下颌角肥大整形术能有效的改善方型脸或下颌角肥大面容,且面部不留疤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低位咬合伴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进行牙合垫修复,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观察14例符合条件患者治疗前、牙合垫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关节间隙及肌电图的变化。结果①牙合垫修复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关节间隙与治疗前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静息状态下牙合垫治疗修复后颞肌前束(TA)和咬肌(MM)肌电活动减弱,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大紧咬状态下牙合垫治疗后肌电活动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合垫修复缓解了颞下颌关节相关症状,咀嚼肌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