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祝健 《中国现代医生》2013,(13):147-148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外固定复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81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采用手法牵引复位,先上外固定架,然后有限切开胫骨远端,整复固定小骨块和关节面,并选择应用手法复位加骨牵引治疗的同期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8~20个月,依照Helfet评定标准,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3.83%,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行手法复位,再上外固定支架,然后精确复位加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袁峰  袁荣霞  刘枝成 《河北医学》2013,19(2):193-197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组)和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术(对照组),对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愈合质量评分、两组腕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6.608,P〈0.01);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3,P〉0.05)。治疗组腕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两相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3.730,P〈O.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1.746,P〈0.01)。结论: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特别是移位明显且不稳定骨折,提倡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盖氏骨折的整复和田定方法 .方法 2001年元月至加08年6月采用折顶手法复位、小夹板配合石膏固定治疗盖氏骨折23例作为治疗组,同期采用折顶手法复位、单纯石膏固定治疗15例作为对照组,将2组病人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X线片显示,整复固定后1周对位发生再移位治疗组3例、对照组4例,对线发生再移位治疗组3例、对照组9例;整复固定后3周对位发生再移位治疗组1例、对照组8例,对线发生再移位治疗组1例、对照组6例;拆外固定后对位发生再移位治疗组0例、对照组1例,对线发生再移位治疗组1例、对照组7例.经统计学处理,整复固定后3周及拆外固定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 治疗盖氏骨折采用折顶手法整复成功率较高,采用小夹板配合石膏固定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60例小儿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屈肘夹板固定时效力最大、断端最稳定、移位倾向最小,能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结论我们认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博皓 《广西医学》2013,(11):1562-156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青少年尺、桡骨骨折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46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法治疗,对照组患者34例采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接骨板固定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者功能恢复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拆除石膏时间均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4.7%(P〈0.05);依据Anderson评分标准,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2%,对照组为92.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折顶手法整复重叠移位前臂中下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重叠移位前臂中下段双骨折患者90例,男57例,女33例。年龄7—56岁,中位年龄24岁。病程0.5小时-4天,中位病程1.5天。采用折顶手法整复,观察其复位效果。结果:取得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87例,复位失败3例,成功率达96%。结论:折顶手法整复重叠移位前臂中下段骨折复位手法简便、省力、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合局部解剖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156例儿童闭合性尺桡骨下段骨折,根据2011年5月前后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方式分为对照组84例和治疗组7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复位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的优良率分别为93.1%,76.2%;Ⅰ型骨折的复位效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型骨折复住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局部解剖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骨折复住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位后中立位固定2周后改旋后位固定治疗粉碎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粉碎性c011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整复前后的腕部影像学指标(掌倾角、尺倾角、侧方和短缩移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影像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中立位固定,2周后改为旋后位固定治疗粉碎性Colles骨折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李展新 《当代医学》2014,(26):146-147
目的探讨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惠州市惠阳正骨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和观察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n=24),比较2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2.25±7.31)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34±8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58%)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可促进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治疗组的优良率为82.9%,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8.6%,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康复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康复干预方法。方法将103例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3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骨折患者常规护理;康复组执行护理程序的4个步骤,即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制订康复计划→实施康复计划→评价康复效果。结果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体重下降幅度、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康复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有效的心理及肢体康复干预,能促进前臂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儿童闭合性尺桡骨骨折行手法复位与手术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远期疗效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 60例儿童闭合性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术30例(手术复位组),手术复位克氏针经皮固定30例(手术治疗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进行测量以评价前臂解剖形态,并采用Anderson前臂骨折功能评定评分对术后半年、1年、2年、4年的功能情况进行随访和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式术后前臂解剖形态均较术前恢复(P<0.01),术后4年,两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的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组Anderson前臂骨折功能评定评分术后半年、1年、2年、4年优良率依次为73.33%、76.67%、80.00%、83.33%,手术组优良率依次为76.67%、76.67%、80.00%、80.00%,两组同一随访时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闭合性尺桡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均是有效的方法,手术提供更好的骨折端稳定性,而手法复位有利于治疗合并局部软组织损伤的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后影响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原因。[方法]6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临床愈合后去除外固定后进行功能锻炼,摄腕关节正侧位片,检查下尺桡关节稳定性,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GW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62例均获得4~7个月随访,平均5.8个月。l9例有下尺桡关节不稳定。该19例患者GW评分平均为(l2.20±5.82),稳定的43例患者GW评分平均为(6.71±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茎突骨折分离明显或不愈合、桡骨短缩畸形≥5mm、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是造成下尺桡关节不稳,影响腕部功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法整复、小夹板旋中固定,观察并调整固定松紧度,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月,结果优24例,良30例,优良率84.8%。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优良的特点,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结合微创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2010年9月—2012年10月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1例,透视下采用对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局部注射式骨水泥植骨并夹板固定。术后随访,按改良Mcbride法进行评分,并观察影像学的改变。结果:11例患者均采用注射植骨夹板固定治疗,术后获3~12个月随访,平均6.2个月。按改良Mcbride评分,优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1.8%。术后掌倾角0°~18°,平均11.4°;尺偏角10°~28°,平均20.2°,短缩0~6mm,平均2.3mm。术后8~14周骨折愈合,平均10.1周。所有伤口无感染,1例患者出现骨水泥腱周渗漏。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结合微创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可减少骨折再移位的发生,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撬拨复位法在腰椎滑脱手术中解剖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不同程度的腰椎滑脱,按照症状、复位情况、术前、后X线比对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5年,平均(27±3)月。术前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间歇性跛行21例消失,2例减轻,下肢皮肤感觉迟钝大部恢复。1年融合率94.6%(35例),2年融合率97.3%(36例)。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25例,良9例,可3例,无钉棒断裂并发症。根据JOA评分法测定,术后明显优于术前。结论内固定系统结合撬拨复位法在腰椎滑脱手术中能够获得解剖复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和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手法组21例(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和手术组31例(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法组21例患者中,优17例、良4例;手术组31例中,优25例、良3例、可2例、差1例。结论:根据患者手术适应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有效的复位可使大部分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8.
雷玲 《医学综述》2013,19(18):3434-3436
目的 分析并探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海军总医院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甲组41例,患者口服缬沙坦胶囊;乙组43例,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丙组41例,患者口服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次随访时测量血压,在测完血压值后测定心率.结果 本研究总计正常随访121例,失访4例,其中甲组失访1例,乙组失访2例,丙组失访1例.全部患者服药半年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收缩压比较,甲组与丙组、乙组与丙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0.000),甲组与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3);治疗后舒张压比较,甲组与丙组、乙组与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25),甲组与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3).不良反应:甲组40例中,头痛2例(5.00%),踝部水肿1例(2.50%);乙组41例中,乏力1例(2.44%),咳嗽1例(2.44%);丙组40例中,头痛1例(2.50%),咳嗽1例(2.50%).结论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单独使用均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李日旺 《河北医学》2013,19(5):710-713
目的:评价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均行后路内固定手术,分为植骨融合组37例和非植骨融合组30例。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植骨融合组复查结果显著优于非植骨融合组(100.65±3.57)vs.(94.58±3.74),(7.92±2.53)VS.(10.10±4.39),P〈0.05;②植骨融合组术后腰背疼痛VA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非植骨融合组(6.7±1.5)VS.(5.6±1.2),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实现骨折满意复位,恢复椎体高度,减少Cobb角丢失,促进骨性愈合,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吕萍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2):74-75,78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成人骶管阻滞的效果,探讨其最佳浓度。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肛肠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均注入1%盐酸利多卡因5ml作为试验量局麻药,3rain后患者若无局麻药中毒和全脊麻症状,则分别骶管内给予0.298%(A组)、0.447%(B组)、0.596%(C组)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各15ml。记录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阻滞持续时间、循环系统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全部患者麻醉平面均固定于T10以下,A组麻醉起效时间[(11.2±4.6)min]明显长于B组和C组[(7.4±3.2)、(6.7±3.3)min],而麻醉维持时间[(2.1±0.4)hi明显少于B组和C组[(4.0±2.1)、(4.8±1.9)h],且麻醉效果差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和C组麻醉效果良好,麻醉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呕吐(PONV),B组1例、C组3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结论:0.447%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是应用于成人骶管阻滞的理想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