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学者[1]报道了肥厚型心肌病发展为左室扩张,临床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样的典型征象.但国际上对此病症命名尚未统一,如扩张型心肌病样的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性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期等,笔者较认同后者.因为此类报道极少,现将我科2004年12月发现的1例肥厚型心肌病进展为左心室扩张和心力衰竭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病案举例 患者,女,54岁,以活动后胸闷、心慌、气短1年余,加重伴咳嗽、咳痰、腹胀、少尿1周入院。患着1年前自觉胸闷、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曾在当地医院间断治疗(用药不详),病情时轻时重。1月前,做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3.
黄斌雄 《上海医学》2002,25(10):661-662
肥厚型心肌病 (HCM )是一种心室肥厚、心室腔缩小伴舒张功能障碍的原发性心肌病 ,其预后差别较大 ,部分患者后期可发生左心室扩大及左心衰竭 ,类似扩张性心肌病(DCM)。本组资料总结我院 1988年以来HCM的超声检测结果 ,以了解HCM远期发展成心室扩大的情况 ,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资料及方法我院 1988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共诊断HCM 10 4例。其中随访 2年以上者 34例 ,平均随访 (4.88± 3.4 1)年 ;男14例 ,女 2 0例 ;年龄 2 7~ 83岁 ,平均为 (5 8.2 6± 16 .0 1)岁。 34例中 4例发展成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期 (11.76 % ) ,另…  相似文献   

4.
5.
付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7):572-573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需要鉴别的疾病。方法对收治的20例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肥厚型心肌病易造成误诊,只要掌握本病的特征,认真鉴别,全面检查就可减少误诊。结论肥厚型心肌病不是常见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掌握其特征,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6.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非老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妊娠合并HCM产科临床少见,国内未见报道。我院收治3例孕妇经历4次妊娠,未发生围生期其他合并症。报告如下。病例报道[例1]26岁,1988年11月7日孕20周时因胸闷作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RV5+SV1—4.0mV,否认高血压病史。遂作心脏超声见左室后壁基底段增厚达17mm,侧壁心尖段增厚达19mm,符合HCMⅣ型。未询及家族史。偶服阿替洛尔(atenolol)。孕36+1周胸闷并气急人院待产,查体HR100次/min,BP14.7/11kPa胸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2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特征.结果 2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有心电图异常,其中25例呈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特殊心电图改变,8例ST-T动态改变.心脏超声提示心尖肥厚者22例.冠脉造影25例正常,前降支中段肌桥2例,回旋支狭窄20%1例.左室造影提示黑桃A样改变23例,5例表现心尖部心腔狭小.12例误诊为冠心病,其中4例为非ST段抬高心梗.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较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尤其是左心室及冠脉造影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作者对15年来我院收治的47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进行临床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 ,63岁。因间歇性心悸、胸闷 5年余 ,于 2 0 0 0年 6月 2 1日收住我科。患者曾于 6年前健康体检时做心电图发现前侧壁有病理性Q波及ST T改变 ,无自觉症状。 5年前因胸闷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 ,诊断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 ,未治疗。近半年来胸闷症状加重。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 ,不饮酒 ,未到过克山病地区。查体 :血压 13 3/ 9 3kPa ,心脏略增大 ,心前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X线胸片双肺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结果同 6年前 ,运动试验阴性。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室间隔 18 8/ 2 0 9mm ,左室后壁 14 8/ …  相似文献   

11.
报道1例极少见的Tako-Tsubo心肌病病例,此病临床症状、生化及辅助检查与急性心肌梗死相类似,但预后与急性心肌梗死差异很大,极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3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21例)与对照组(14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加用卡维地洛,疗程4个月,并随访至半年.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炎症、超声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特异性组织抑制剂2(TIMP-2)的改变情况以及半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治疗后两组氧化应激、炎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心室重构减缓(P<0.05),而卡维地洛组尤为明显(P<0.01).相比对照组,卡维地洛组的半年心血管不良事件更低(P<0.05).结论 卡维地洛可降低氧化应激、炎症,减缓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Case History Patient Wu, aged 66 years, was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on February 28, 1997 due to paroxysmal chest distress, palpitation and shortness of breath for more than 15 years and exacerbation of these symptoms in recent 3 month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3D-STE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唐山市协和医院就诊的30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30例为对照组。采用三维超声斑点技术观察两组左心室整体容积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三维测得左心室射血分数(3D-EF)]、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左心室16节段达到收缩末期最小容积时间差值及标准差(Tmsv16-Dif、Tmsv16-SD),经心率校正后左心室16节段到达收缩末期最小容积时间差值及标准差(Tmsv16-Dif%及Tmsv16-SD%)]及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参数[速度(S)、环向应变率(CSR)、径向应变率(RSR)、室壁增厚率(WT)、角速度(AV)、角位移(AE)]。结果观察组EDV、ESV、SV及3D-E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8)m L比(84±9)m L,(22±5)m L比(35±7)m L,(44±6)m L比(52±8)m L,(62±7)%比(72±9)%,P<0.01]。观察组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及Tmsv16-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6±34)ms比(85±16)ms,(62±11)ms比(24±8)ms,(21.4±5.4)%比(8.1±1.3)%,(6.8±1.2)%比(2.6±0.9)%,P<0.01]。观察组S、CSR、RSR、WT及AV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1±0.32)cm/s比(4.12±0.43)cm/s,(1.14±0.25)L/s比(2.01±0.43)L/s,(1.43±0.36)L/s比(2.35±0.64)L/s,(22.32±5.43)%比(44.43±11.43)%,(31.43±8.65)%比(49.75±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E显著高于对照组[(4.87±1.03)°比(2.46±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3D-STE技术可以准确地显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参数的变化,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肥厚型心肌病(HCM)治疗的目的包括减轻症状、控制心律失常、防治(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等)以及减少猝死的危险(图1)。大多数患者需进行危险分层,除采集完整病史及进行体检外,还需做二维超声心动图、24~48h心电监测或ECG运动试验。HCM患者的临床处理流程见图1。图1HCM患者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核素显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肥厚型心肌病(HCM)病人及29例正常对照者做了心肌灌注显像及心血池显像,结果表明,HCM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节段性左心室心肌肥厚,以室间隔部位不对称性肥厚最为典型;部份病人尚见有局部心肌灌注缺损,提示有心肌供血不足。心血池显像可见HCM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轻微增高,但舒张功能明显减低,以1/3充盈分数(1/3FF)及峰充盈时(TPFR)最为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骨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isa,FD)又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组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瘤样病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单发型骨纤维结构不良,多发型骨纤维结构不良和McCune-Albright综合征.其中Albright综合征十分少见,主要表现为内分泌紊乱,皮肤边缘不规则咖啡色色素斑,骨质多发性纤维异常增殖,内分泌异常以性早熟最为常见.现有Albright综合征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异环磷酰胺在临床使用中,曾有报道产生中枢神经毒性,临床表现为幻觉、妄语、淡漠和焦虑,严重者有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等表现.本文报道1例运用异环磷酰胺化疗后发生神经毒性反应的病例,供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19.
汪卫中  赵冬青  马继文  王雄 《当代医学》2009,15(20):158-159
葡萄膜神经源性肿瘤是眼球少见的良性肿瘤,包括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发生于葡萄膜后段脉络膜的神经鞘瘤更为少见,笔者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