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探讨D-二聚体、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肺螺旋CT联合应用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3例高危病例均行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片、血清D-二聚体、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肺螺旋CT检查。用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含量,用核素锝标记物做肺通气/灌注扫描试验。计算各辅助检查的评价指标值。结果103例高危病例经上述各项检查确诊急性肺栓塞38例。其中D-二聚体、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肺螺旋CT异常结果的比例很高,分别占97.4%、89.4%和86.8%,明显高于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和胸部X片异常结果比例;D-二聚体敏感度为97.4%,阴性预测值为96.3%;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特异度93.8%,阳性预测值89.5%;肺螺旋CT特异度98.5%,阳性预测值97.1%。结论将高敏感度的D-二聚体化验与高特异度的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肺螺旋CT联合应用,可减少漏诊与误诊,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具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圣源  于晓坤 《广西医学》2005,27(7):986-988
目的评价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因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扫描),发现能提示PE的异常征象。结果在13例患者中,9例在螺旋CT血管造影(SCTPA)中发现有PE,余4例由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检出。7例螺旋CT平扫有阳性发现,其征象有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肺动脉扩张、“马赛克”征、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肺动脉局限性密度增高、肺梗死灶。结论螺旋CT诊断PE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是诊断PE的一种可靠性方法,但对于不能使用对比剂或因非典型心肺症状而仅作平扫的病例,螺旋CT平扫异常征象能提示PE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有限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1例经临床症状及病变过程证实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资料,均分别进行胸部X线检查、螺旋CT平扫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1例患者中胸部X线及螺旋CT扫描均有阳性发现,其敏感性为10 0 % ,其中诊断正确者3例,误诊为胸腔积液2例,胸腔积液合并创伤性湿肺1例,机化性肺炎2例,周围型肺癌1例。胸部X线、螺旋CT扫描及超声心动图征象:肺内斑片状影3例,结节灶3例,楔形实变4例,胸腔积液7例,其他2例,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增大2例。结论:胸部X线检查、螺旋CT平扫加薄层扫描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作为基层医院常规的、首选的检查手段,具有简便、安全、敏感的优势,仔细分析病史、认真研究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加以严格的鉴别诊断是提高基层医院肺栓塞诊断准确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确诊15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血栓累及的部位、表现形式及其他改变。结果:肺动脉栓塞15例累及动脉及其分支72支,其CT表现直接征象包括:中心性充盈缺损7例、部分性充盈缺损8例、附壁性充盈缺损14例、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12例;间接征象包括肺门动脉增宽、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梗死、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等。结论: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诊断肺栓塞的无创性检查手段,且诊断率较高,在肺栓塞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动脉栓塞-42例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确诊4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包括13例为溶栓后复查病例,评价溶栓效果。结果肺动脉栓塞42例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187支,其CT表现直接征象有:中心性充盈缺损28支,偏心性充盈缺损61支,附壁性充盈缺损48支,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50例;间接征象包括肺门动脉增宽、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梗死、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13例溶栓后复查,均有所好转。结论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诊断肺栓塞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到血栓累及的部位、表现形式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溶栓后复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COPD和DVT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王昶  马如华 《海南医学》2007,18(8):25-26
目的 探索COPD和DVT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断.方法 研究对象是从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的25例怀疑急性肺栓塞(PE)患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例.15例患者既往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年龄从35岁至72岁,平均43.8岁.男性11例,女性14例.采用综合性的诊断方法,包括: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动脉血氧、心电图及胸片,以及螺旋CT造影(SCTA)、D-二聚体测定、通气灌注比(V/Q)等手段诊断急性肺栓塞.并进行统计比较COPD和DVT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的几率.结果 所有患者25例均进行了D-二聚体分析,灌注扫描24例,有灌注扫描缺损的15例患者进一步进行通气扫描,10例经通气扫描提示为可疑病例在进行螺旋CT造影扫描.5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其中COPD为2例,DVT为3例.结论 采用综合性的诊断方法可以准确的诊断急性肺栓塞,在我们的研究中COPD和DVT患急性肺栓塞的风险无明显区别(P>0.05).  相似文献   

7.
任富盈  雷卫民 《吉林医学》2013,34(17):3408-3409
目的: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收治的肺栓塞患者48例,并分析多层螺旋CT在其诊断中的意义。结果:通过加强扫描及重建后,肺动脉显影率为100%,48例患者共检查出现栓塞动脉256支,出现完全闭塞51支(19.92%),不规则充盈141支(55.08%),附壁充盈46支(17.97%),中心充盈缺损18支(7.03%)。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同时检查到肺梗死灶11例(22.92%),肺灌注不均匀5例(10.42%),肺动脉增粗扭曲14例(29.17%),肺盘状不张3例(6.25%),胸膜粘连或积液11例(22.92%),心包积液2例(4.17%),肺纹理减少稀疏纤细2例(4.17%)。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有效诊断肺栓塞,可以检查是否有肺梗死灶、肺灌注不均匀、肺动脉增粗扭曲等肺部病变,是一种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刚  王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9):1091-1093
目的:评价MSCTPA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触发扫描技术对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行MSCTPA检查,其中6例可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完成胸部扫描后延迟170s行下肢扫描,容积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后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结果:36例共显示了1564支肺动脉,栓塞的肺动脉682支,占43.8%,下肢静脉血栓4例。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为管腔狭窄、阻塞、分支减少及血管腔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肺炎、肺不张、肺动脉增宽、心包积液等。结论:MSCTPA三维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肺动脉解剖及栓子部位,是急性肺栓塞安全、迅速、无创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D-二聚体测定值与肺栓塞诊断的关系。方法:对可疑肺栓塞的53例患者,制定其D-二聚体,并结合临床其他检测手段如肺通气—灌注扫描(V/Q)确定诊断。结果:53例患者中,其中29例D-二聚体检测值大于500μg/mL,其中12例通过肺通气—灌注扫描证实为肺栓塞。24例D-二聚体小于500μg/mL,经肺通气—灌注扫描全部排除诊断。结论: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与核素扫描诊断肺栓塞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HCT肺动脉造影检查与核素通气/灌注检查对实验性肺栓塞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DSA下复制肺栓塞的动物模型。分别进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和ECT通气/灌注检查。以病理解剖发现作为肺栓塞诊断标准,比较二者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病理解剖发现栓塞肺段动脉和亚段肺动脉36处;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栓塞肺动脉30支。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和97.9%。并可以同时发现肺实质内的继发改变;ECT通气/灌注检查发现栓塞肺动脉所致通气/灌注不匹配区33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90.6%。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诊断肺栓塞不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可以同时发现肺实质内的继发改变,可以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灌注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对无创诊断肺栓塞(PE)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78例临床怀疑肺栓塞的患者,男26人,女52人,年龄2880岁。78例患者均行99mTc-MAA肺灌注八方位静态显像、肺灌注SPECT/CT同机融合,通过OSEM迭代重建。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临床最终确诊40例为肺栓塞患者,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为90%(36/40),特异度为84.2%(32/38),假阳性15.8%(6/38),假阴性10%(4/40)。该法诊断PE的准确率为87.2%(68/78),与文献报道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PE的准确率近似(85%92%)。结论肺灌注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显像能一次显像获得同一时间的肺灌注和透光度情况,在无创诊断肺栓塞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通过螺旋CT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2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检查发现,双肺患病22例(42.31%),右肺20例(38.46%),左肺10例(19.23%),对比发现,右肺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其他肺部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累及肺动脉436支。本组检查同时发现合并肺梗死12例,合并胸腔积液10例,合并肺炎4例,合并心包积液7例。不同轴面图像及MPR在左、右主肺动脉及肺叶动脉检查结果一致。肺段及肺亚段动脉存在差异,而层厚1 mm明显优于层厚3 mm,肺段动脉不同层厚及MP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亚段动脉不同层厚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厚1mm与MP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螺旋CT检查肺动脉栓塞准确率高、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1月至今经CT血管造影证实的肺动脉栓塞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9—71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CT平扫、增强及三维重建。分析CT平扫所示的间接征象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价值。结果在常规X线检查12例中,9例表现为一侧肺野局限性片样高密度影,伴有胸腔积液。3例未见明显异常。本组12例中有2例怀疑肺动脉栓塞,并建议CT扫描。CT平扫所示,上述X线所提示的9例阳性病例表现为一侧肺内实变灶,5例实变灶尖端指向肺门,伴有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X线表现阴性者3例中,1例肺内未见实变,也无胸水,仅表现为肺动脉密度局限性减低;2例病灶位于下叶后基底段,表现为少许索条样稍高密度影,临近胸膜腔出现少许胸水。常规X线片上被膈面遮挡,显示不清晰。此12例中10例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并建议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本组12例行增强扫描,并进行工作站三维重建后,均可以看到肺动脉栓塞表现。结论X线常规摄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无特异性,CT平扫间接征象对肺动脉栓塞的检出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39例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及后重建技术,观察肺动脉栓子累及的部位和影像学表现。结果:39例患者中右肺动脉主干栓塞4例,左肺动脉弓3例,右上肺动脉6例,右下肺动脉10例,左下肺动脉16例。其征象有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肺动脉扩张、"马赛克"征、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肺动脉局限性密度增高、肺梗死灶。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无创、快速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经64层螺旋CT扫描并经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肺栓塞患者64层螺旋CT扫描显示共累及肺动脉580支,PE的直接征象分为中心型64支(占11.0%),附壁环型215支(占37.0%),偏心型187支(占33.0%),闭塞型114支(占20.0%)。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的CT表现为肺纹理稀疏.局部肺密度下降,肺梗死灶形成,肺动脉高压和胸腔积液。结论64层螺旋CT具有扫描用时短、图像清晰、三维重建方便等优势,已经成为检查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2 0例行螺旋CT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OUATOMEmotion螺旋CT机 ,连续容积增强扫描。结果共分析 2 2 0支肺动脉分支 ,受累 12 6支 (5 7.3% )。造影增强后直接征象 :部分性充盈缺损 76支 ,环形附壁充盈缺损 2 7支 ,完全性充盈缺损 15支 ,中心性充盈缺损 (轨道征 ) 8支 :间接征象 :肺纹理稀 5例 ,肺梗塞 3例 ,肺动脉主干增宽 10例 ,胸腔积液 2例。结论在肺动脉栓塞诊断诊断中 ,螺旋CT是一种安全可靠 ,快速无创的方法 ,对肺动脉塞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患者采用螺旋CT对胸部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必要时薄层扫描,发现16例肺动脉栓塞。结果 16例肺动脉栓塞的CT表现:①栓子位于血管中央,呈中心性充盈缺损6例;栓子附着管壁一侧,呈不规则状充盈缺损9例;栓子完全阻塞肺动脉2例。②肺动脉主干扩张8例,右心室增大6例。③肺缺血表现3例。④肺梗死表现5例。⑤胸腔积液6例。患者临床经对症治疗后,10例病情好转出院,6例死亡。结论 螺旋CT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但对于在亚段及远端肺动脉内血栓敏感性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与肺灌注SPECT-CT同机融合断层显像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段动脉及亚段动脉栓子的检出效能。方法选取经临床Wells评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X线肺动脉造影综合确诊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35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4±16.5)岁,合并近期手术者3例、心力衰竭者7例、既往存在急性肺栓塞10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21例;临床Wells评分,高度可能性者15例,中度可能性者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肺灌注SPECT-CT断层同机融合显像及X线肺动脉造影检查,检查于5 d内完成并由核医学科及放射科有经验医师进行独立、双盲法阅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及X线肺动脉造影段及亚段的检查结果进行χ2检验及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对于肺段动脉栓子,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与肺灌注SPECT-C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63%、69.41%、77.14%;92.53%、93.57%、93.17%。亚段肺动脉栓子,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与肺灌注SPECT-CT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0.97%、89.05%、82.14%;63.87%、94.0%、86.59%。结论肺灌注SPECT-CT在保留了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对肺段及亚段病变定位较高的敏感性同时,提高了对肺段及亚段病变定位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