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夫利昔单抗(IFX)可有效诱导和维持克罗恩病(CD)的缓解, 但IFX失应答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能是因其免疫原性导致IFX清除率升高和药物水平降低。维生素D作为一种免疫调节物质, 在维持肠道免疫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 CD患者比正常人群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 且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CD患者的住院风险增加、类固醇及生物制剂使用增加有关。还有研究发现, 维生素D水平可能影响IFX的疗效, 但这一观点仍存在争议。目前关于补充维生素D能否影响IFX治疗CD的疗效尚无充分证据。因此, 研究者开展这项回顾性研究, 意在探讨:(1)补充维生素D能否提高IFX治疗CD患者的维生素血清浓度, 并提高第54周时患者的临床缓解率;(2)补充维生素D改善IFX疗效的决定因素;(3)补充维生素D是否影响IFX治疗CD患者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发病期及静止期外周血CD4+细胞IFN-γ,IL-2,TNF-α,IL-4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CD4+细胞内细胞因子水平与RGH的发病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33例RGH发病期患者,16例静止期患者,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细胞表达的IFN-γ,IL-2,TNF-α,IL-4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RGH患者发病期Th1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的表达较正常人群组明显下降(P<O.05),Th2细胞因子(IL-4)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Th1与Th2细胞因子水平与RGH患者年复发次数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RGH患者发病期存在显著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h1与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是RGH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Th1型(IL-2、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水平,以及Th1/Th2比值(IL-2/IL-10、TNF-α/IL-10)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在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22例子痫前期、15例妊娠期高血压和3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IL-2、IL-10和TNF-α浓度,并计算Th1/Th2比值;比较3组间细胞因子水平及Th1/Th2比值的差异.结果:3组间,血清IL-2、IL-10和TNF-α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子痫前期组血清IL-2/IL-10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10比值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对照组(P均<0.02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Th1/Th2比值显著增高.血清细胞因子平衡改变是子痫前期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比例及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的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研究组分为重度-危重组(24例)和轻度-中度组(46例),另选同期在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血清中Th1、Th2比例及IL-2、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中Th1比例和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h2比例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危重组血清中Th1比例和IL-2显著低于轻度-中度组,Th2比例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度-中度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在血清中Th1、Th2比例及细胞因子IL-2、TNF-α分泌失衡,且病情越重时这种变化越明显,提示Th1、Th2、IL-2、TNF-α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玉凤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0):2256-2258
在某些特定细胞因子的作用下,CD4+T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Th17细胞可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在白癜风发病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数量减少、功能缺陷,Th17细胞数量增多,功能活跃。Th17细胞在树突细胞的协助下参与发病过程。Th17细胞主要分泌白介素17(IL-17),还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1、IL-22和IL-26等细胞因子参与白癜风发病,导致黑色素细胞生成减少,黑色素细胞萎缩、消失,最终形成白癜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Th1/Th2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及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的影响.方法 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己酮可可碱治疗组(PTX组,17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18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35例心力衰竭患者和正常对照者(10例)外周血CD4+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细胞百分率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及B型利钠肽的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基线水平CD4+Th1(IFN-γ)细胞百分率及Th1/Th2 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8.42±5.63) vs (6.69±1.39), P< 0.01];(1.58±0.78) vs (0.17±0.04),P<0.01),心力衰竭患者治疗1个月后,PTX组与常规组比较,PTX组CD4+Th1(IFN-γ)细胞百分率[(11.97±2.75) vs (15.20±4.13 )]和Th1/Th2 比值[(0.82±0.31) vs (1.33±0.40)]显著降低(P<0.01),外周血TNF-α及B型利钠肽水平显著降低[(80.42±43.70)pg/ml vs (114.31±46.38) pg/ml, P< 0.05;(247.94±105.33)ng/L vs (335.12±106.57) ng/L, P<0.01],IL-10水平轻度升高[(9.81±3.13 )pg/ml vs (8.11±2.66) pg /ml, 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36.54±5.21) vs (30.76±4.80),P<0.01].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己酮可可碱,左心功能得到改善,可能与己酮可可碱对心力衰竭患者Th1/Th2细胞失衡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通过免疫调节影响炎性细胞因子的激活与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整体免疫调控网络平衡的角度探讨补肾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整体免疫调控环节的作用及其优势环节。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补肾颗粒治疗,疗程20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各免疫细胞(Th17、Th1、Th2、Treg、Th1/Th2、Treg/Th17)、细胞因子(IL-17、IL-6、TGF-β1、IFN-α、IL-4)、效应分子(穿孔素、颗粒酶B)和核转录因子(RORγt、Foxp3)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提高(P0.05),CD8+细胞比例显著下调(P0.05)。2治疗后Th1升高,Th2下调,Th1/Th2比例提高;Th17比例降低,Treg比例提高,Treg/Th17比例提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IL-17和IL-4表达显著降低(P0.05),IL-6和INF-α表达显著提高(P0.05);TGF-β1表达治疗前后无显著影响(P0.05)。4治疗后RORγt表达显著下调(P0.05),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补肾颗粒能通过多个环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状态实现良性调控,其优势作用环节主要体现在对核转录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英夫利昔单抗(IFX)联合硫唑嘌呤(AZA)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以随机数字法将170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硫唑嘌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英夫利昔单抗。比较2组生物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总蛋白(STP)]、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和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2组WBC、ESR、CRP、STP、CD4、CD4/CD8、CD8、IgA、IgG、IgM、TNF-α、IL-12、TGF-β、IL-10水平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WBC、ESR、CRP、STP、CD4、CD4/CD8、CD8、IgA、IgG、IgM、TNF-α、IL-12、TGF-β、IL-10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可有效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前,根据细胞所产生细胞因子及功能的不同,辅助性CD4+T细胞可分为Thl、Th2、Thl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四个亚群。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Th1细胞大多参与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发生,主要通过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等细胞因子发挥生物效应;而Th2型细胞则主要通过分泌IL-4、IL-10、IL-13等多种细胞因子,促进机体体液免疫反应的发生;Treg细胞通过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对自身免疫发挥保护作用,并参与机体的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TNF-α(Th1型细胞因子)、IL-10(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及TNF-α/IL-10(Th1/Th2)比值的变化,来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酶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5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3例、轻度子痫前期19例、重度子痫前期16例)和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TNF-α、IL-10水平及计算TNF-α/IL-10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TNF-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类间差异也有显著性,4组间IL-1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TNF-α/IL-10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TNF-α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进程,血清Th1/Th2平衡失调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即免疫失衡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丹 《医学综述》2011,17(14):2124-2127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发病机制尚不清。目前认为,Th1/Th2反应失衡以及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异常是重要的免疫学机制之一。现对近年发现的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有关T辅助细胞中各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4、6、8、10、12,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17等不同种类的免疫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免疫调控网络中的异常改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确定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克罗恩病(CD)是一种以小肠病变为主,累及整个肠道且原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溃疡坏死性炎症,常常伴有肉芽组织增生。肿瘤坏死因子α的过表达与CD的关系密切,英夫利昔是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中的一种。近年来,国内外采用英夫利昔治疗CD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英夫利昔在克罗恩病的诱导缓解、维持治疗等方面的优越性及其不良反应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 immune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at the early phase after severe trauma. At day 1, 3, 5, 7 after admission, subsets of CD4+ helper T lymphocytes (Th1/Th2) and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DR expression on CD14+ monocytes were flow cytometrically measured. Levels of cytokines, including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 interleukin-6 (IL-6), interleukin-10 (IL-10) and other immunity markers, such as IgA, IgG, IgM, C3, C4 and C reaction protein (CRP) were examined in two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NF-α, IL-6 and CRP levels in the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group, whereas IL-10 levels were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after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C3 level at day 3, 5, 7 and C4 levels at day 5, 7 were lower in the intensive therapy group than in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group. Th1/Th2 ratios decreased gradually over time in both groups, and were much lower at day 3, 5, 7 in intensive therapy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ay 3 to day 7 after admission in HLA-DR expression in CD14+ monocyt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could decreas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increase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elderly suffering from severe trauma, at the same time, with complement recovery being delayed. Moreover,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promoted immune suppression and, therefore, measures need be taken to address the issue.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00年5月至2002年7月因子宫肌瘤行LH的患者4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的患者32例。术前24h、术后24h、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CD3^ (T细胞总数)、CD4^ (T辅助/诱导细胞)、CD8^ (T抑制/杀伤细胞)、CD16^ (NK细胞)的数量。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7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LH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AH组(P<0.0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H组患者在术后24h CD3^ 、CD4^ 、CD8^ 均明显下降(P<0.01),在72h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全身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endritic cells,mDCs)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为改善基于DCs的抗肿瘤免疫的临床治疗效率寻找新的线索.方法:用免疫磁珠从人外周血分离CD14+单核细胞,加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SF,rhGM-CSF)、白介素4(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s 4,IL-4)将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s( immature DCs,imDCs),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将imDCs诱导为成熟DCs( mature DCs,mDCs),VEGF作用于mDCs,用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技术研究VEGF对mDCs的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结果:VEGF可上调或下调mDCs的细胞骨架及其相关蛋白、迁移相关蛋白、免疫功能相关蛋白和抗氧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VEGF可能通过重组mDCs的细胞骨架来损伤其运动能力和免疫学功能,这对进一步理解DCs的生物学功能和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6在斑秃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斑秃患者作为治疗组,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6,采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局部液氮冷冻等综合治疗,疗程3个月;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在斑秃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升高,白介素-6水平无差异,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结论肿瘤坏死因子在斑秃发病机制中有一定作用,白介素6和斑秃发病无明显关系,综合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尝试提供一种高效的、低损伤的分离脂肪组织免疫细胞的方式,以期为肥胖过程中免疫学机制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首先分离正常小鼠附睾周围的脂肪组织,并采用机械研磨或酶消化(包括Ⅱ型/Ⅳ胶原酶、Liberase酶)的方式分离其中的免疫细胞,并结合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筛选最高效的免疫细胞分离方式。再通过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建立肥胖小鼠模型,并进一步分析肥胖过程中,小鼠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比例及亚群变化。结果 比较不同酶消化及机械研磨方式发现,通过高纯度的Liberase酶消化的方式获得CD45+免疫细胞死亡率最低,活细胞数最多;而通过机械研磨方式获得免疫细胞死亡率最高,活细胞数最低。与正常饮食小鼠相比,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固有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比例增加,尤其是M1型巨噬细胞比例增加,M2型降低,同时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增加,髓样细胞表达激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1,TREM1)表达增加。而适应性免疫细胞中,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特别是Th1/Treg细胞的比例增加最为明显。结论 建立了一种从小鼠脂肪组织中高效获取有活力的免疫细胞的方法,并证实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促炎作用增强,它们在诱发脂肪组织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研究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还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14 d的临床指标,并留取7 d、14 d血液标本,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L-8、TNF-α、MMP-9的含量,采用清淀粉样蛋白P(serum amyloid P,SAP)酶标法检测外周血CD3+、CD4+、CD8+的水平以及CD4+/CD8+的比值。 结果 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率、存活率、ICU住院时间、死亡患者存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中IL-8、TNF-α、MMP-9含量和CD8+显著降低,CD3+、CD4+、CD4+/CD8+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和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分析Th1和Th2细胞的细胞因子免疫活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相应的细胞因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喉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喉癌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占优势状态。结论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或者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物白散干预肝癌原位移植瘤小鼠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回肠组织中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的表达及其和肠道菌群间的关系。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三物白散(56.47 mg·kg-1)组、万古霉素(5 mg·kg-1)组、消胆胺(2%消胆胺饲料)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肝内注射H22细胞复制肝癌模型,连续给药3周后,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水平;运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回肠组织中FXR的表达;通过16S rRNA法检测小鼠肠道菌群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物白散组和万古霉素组Th1细胞因子IL-2、TNF-α和IFN-γ水平升高,Th2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降低;回肠组织FXR表达降低;肠道中梭状芽孢杆菌丰度降低。结论:三物白散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下调回肠组织FXR的表达,逆转Th1/Th2漂移,发挥抗肝癌免疫应答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