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中西医理汇而未通之学术原由除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外,汇通医家汇而未通存在着学术方面的原因。相当多的汇通医家曾致力于中西医学理论的汇说互释,如清未唐容川谓:“西医言苦胆汁乃肝血所生,中医旧说皆谓胆司相火,乃肝木所生之气,究之有是气乃有是汁,二说原不相悖”;民初张锡纯提出:“内经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为其中有神明,故能精明;为神明藏于其中,故名曰府。此西法神明在脑之说也。”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叫做“针刺感应”?当针刺入人体时,由于针的刺激,在人体上必然会引起一种反应现象,我们把它叫做“针刺感应”或简称“针感”。因为这种感应的产生,不只限于局部,往往要向周围放散传导,并有其一定的通路,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做“针刺感传”或“针刺感通”。在古代的针灸文献中,对针刺感应都用“气”来说明,所谓“得气”“气至”等,就是指针刺感应的产生。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间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发针”;又说:“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相似文献   

3.
天麻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纲目》:“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目。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黑眼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天麻药,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  相似文献   

4.
1.关于少火生气 “少火生气”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云:“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文中“少火”、“壮火”指什么?历代医家久有争议,一是李中梓、李士材、  相似文献   

5.
10 3 因时治宜姜福泰 ,清德阳县名医 ,善治奇证。有王某之女 ,年十二岁 ,偕母归宁山。行不数里 ,头面忽肿 ,自发际至耳项 ,闭目合口 ,莫可名状 ,泪如槐汁 ,面如涂墨 ,光滑可鉴。众医骇然 ,或投以祛风解毒之品 ,则肿益甚 ,束手无策。福泰诊之说 :“此夏秋湿气大行 ,湿热相搏 ,人感之而为肿。甚则蕴久化火 ,火灼而为黑。不然 ,何以泪出黄汗 ,与胆汁无异耶 ?”诊断令人皆服 ,乃进茵陈蒿汤、五苓散 ,服之即获良效。摘于《德阳县志》。按 经云 :“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治病必先注意气候特点 ,急性外感病尤须强调。因为天人合一 ,气候对人致病…  相似文献   

6.
中医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虽无“过敏性紫癜”的病名,但根据过敏性紫癜(AP)的临床证候特点,可将其归类为“肌衄”、“葡萄疫”、“斑疹”、“紫斑”及“血证”等范畴。1证候表现《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说:“皮肤出血曰肌衄”。本病的皮损表现与古代医家对“葡萄疫”的描述颇类似,如《外科正宗.葡萄疫》中说:“葡萄疫,其患多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邪毒传位,牙龈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幼科金针》也提到:“葡萄疫……乃不正之气使然,小儿稍有寒热,忽生青紫斑点,大小不一,但有点而…  相似文献   

7.
试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的关系 ,补法为轻刺激 ,泻法为重刺激。但《千金翼方》却明确提出 :“补泻之时 ,以针为之 :重则为补 ,轻则为泻 ;虽有分寸 ,得气即止。”究竟孰轻孰重 ,应从补泻法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1 补轻泻重说  补泻法的早期记载应首推《内经》。《灵枢·官能》说 :“泻必用圆 :切而转之 ,其气乃行 ,疾而徐出 ,邪气乃出 ,伸而迎之 ,摇大其穴 ,气出乃疾。补必用方 :外引其皮 ,令当其门 ,…微旋而徐推之 ,必端以正 ,安以静 ,坚心无解 ,欲微以留 ,气下而疾出之 ,推其皮 ,盖其外门 ,真气乃存。”《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 :…  相似文献   

8.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经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素问、平人气象论),汉代医家张仲景说:“四季脾王(旺)不受邪”。金元医家李东垣进一步发展了脾胃学说,他在《脾胃论》中说:“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又说:“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这就是说人身脾胃健旺,元气充足,抗病  相似文献   

9.
久病入络,由气入血之证治 景岳曾说:“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循于胁,故胁痛之病,主要责之肝胆。叶氏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肝为主气主血之脏,在病理情况下,其病易由气分到血分而使血络淤阻,导致胁痛顽固不愈。他指出,“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治治气治血之当然也”。还指出:“久病在络”,“久病血瘀”。辨证要点:①得病日久不愈,②胁痛部位固定为刺痛。治疗上叶氏提出,“辛香缓通”,“议通少阳阳明之络,通则不痛”。以辛润温通为主,顺肝之性以达温通阳气而散结,气行血行,阳通瘀化则胁痛自愈。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0.
周仲瑛教授临床经验拾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仲瑛教授 ,业医 5 0余载 ,学验俱丰 ,擅治疑难杂症。笔者有幸侍诊学习 ,深受教益 ,兹择周师临床经验之一二 ,介绍于后 ,以飧读者。1 治“精浊” ,重视补肾活血慢性前列腺炎以尿浊 ,小便淋沥不尽 ,小腹、会阴部位坠胀 ,疼痛为主要表现 ,属于中医的“精浊”范畴 ,常迁延反复 ,经久难愈。周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乃湿热之邪蕴结下焦 ,久著不去 ,损伤肾元 ,初伤肾阴肾气 ,久则阴损及阳或气虚及阳 ;标实除了湿热之邪外 ,常常还有瘀血阻络的一面。盖湿热之邪初结气分 ,久则入络 ,血行不畅 ,瘀滞由生。湿与瘀结 ,肾虚正损 ,是湿热之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