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受体(MCSF-1,c-fms)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中的作用和其对瓣膜组织在赘生物形成中的影响.方法: 比较研究IE早期家兔心脏瓣膜MCSF-1和 c-fms mRNA 表达水平变化.7只正常家兔做对照;7只家兔静脉注射5×106CFU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7只家兔行二尖瓣手术;7只家兔行二尖瓣手术加静脉注射金葡菌;7只家兔行三尖瓣手术;7只家兔行三尖瓣手术加静脉注射金葡菌.6 h后取出心脏瓣膜,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量MCSF-1和c-fms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二尖瓣和三尖瓣 MCSF-1 mRNA 在各自的房室瓣手术后明显提高表达(P<0.05).附加金葡菌注射后,二尖瓣MCSF-1 mRNA 表达水平进一步提高(P<0.01),而三尖瓣没有明显变化;二尖瓣和三尖瓣c-fms mRNA在各自的房室瓣手术后明显降低表达水平(P<0.05).结论: M-CSF,c-fms是参与IE发生的重要因子之一;二尖瓣和三尖瓣在IE早期有不同的MCSF-1,c-fms表达反应.瓣膜组织的MCSF-1 mRNA 表达水平与IE炎症发展状态相平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CSF-1和其受体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中的作用和其对瓣膜组织在赘生物形成中的影响.方法:比较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家兔心脏瓣膜MCSF-1和c-fms mRNA表达水平变化.与7只正常家兔对照;7只家兔静脉注射5×106CFU金葡菌;7只家兔行二尖瓣手术;7只家兔行二尖瓣手术 静脉注射金葡菌;7只家兔行三尖瓣手术;7只家兔行三尖瓣手术 静脉注射金葡菌.6 h后取出心脏瓣膜,应用RT-PCR技术测量MCSF-1和c-fms mRNA表达水平.结果:二尖瓣和三尖瓣MCSF-1 mRNA在各自的房室瓣手术后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附加金葡菌注射后,二尖瓣MCSF-1 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提高(P<0.01),而三尖瓣无明显变化.二尖瓣和三尖瓣c-fms mRNA在各自的房室瓣手术后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二尖瓣和三尖瓣有不同的MCSF-1/c-fms表达反应,折射出左右心脏IE的不同临床发病特点与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CSF-1和其受体,c-fms,在二尖瓣术后心内膜炎中的作用和其对瓣膜组织在细菌种植,赘生物形成中的影响以及心脏二尖瓣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家兔心脏瓣膜MCSF-1和c-fms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7只家兔静脉注射5×106CFU金葡菌;9只家兔行二尖瓣手术;8只家兔同时行二尖瓣手术和静脉注射金葡菌;7只正常家兔做对照。6h后取出心脏瓣膜,提取RNA,应用RT-PCR技术测量MCSF-1和c-fmsmRNA表达水平。结果二尖瓣和三尖瓣MCSF-1mRNA在二尖瓣手术后明显的高表达;附加金葡菌注射后,二尖瓣MCSF-1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提高(P<0.01,与二尖瓣手术组比较),而三尖瓣却没有明显变化。相反,二尖瓣c-fmsmRNA在二尖瓣手术后明显的降低表达水平(P<0.05)。结论二尖瓣手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心脏二尖瓣和三尖瓣瓣膜有不同的MCSF-1和c-fms表达反应;瓣膜组织中MCSF-1mRNA表达水平反映巨噬细胞的聚集,增殖,分化和炎症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并比较感染性心内膜炎中VCAM-1在左心和右心室肌肉和瓣膜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和作用。方法7只健康兔对照,26只兔分别行二尖瓣、三尖瓣手术和经静脉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术后24 h提取左右心室肌肉和瓣膜组织RNA,应用RT-PCR技术测量VCAM-1 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金葡菌菌血症未引起心脏各部位VCAM-1 mRNA表达水平的明显变化;二尖瓣手术和三尖瓣手术后,右心室和三尖瓣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显著高于二尖瓣和左心室(P<0.05);二尖瓣手术后左心室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三尖瓣手术后左心室表达水平有所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心脏左心和右心系统VCAM-1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有着不均衡的分布和变化,并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芯  陶杰 《广西医学》2022,(8):820-82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心房颤动(POAF)的预防作用,及心脏瓣膜术POAF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88例需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钙20 mg/d,n=31)、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钙80 mg/d,n=30)和空白对照组(不服用阿托伐他汀钙,n=27)。除常规治疗外,各组患者在术前至少3 d、手术当天至术后第7天每晚睡前口服(如未脱机拔管则采用鼻饲)相应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记录3组患者的POAF发生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发生POAF的影响因素。结果 大剂量组的POAF发生率低于小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均P<0.05),而小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的POAF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POAF者与未发生POAF者的年龄、左心房内径(LAD)、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80 mg/d)、年龄、LAD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发生POAF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对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80 mg...  相似文献   

6.
王欢  付丽  王昭  熊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4):253-256,318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体外诱导分化的骨髓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 M-CSF诱导分化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采用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处理,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增殖生长测定。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吞噬功能,RT-PCR技术检测巨噬细胞各种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处理后,M-CSF体外诱导分化的骨髓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被明显抑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而且M-CSF体外诱导分化的骨髓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被有效抑制。经过地塞米松处理后细胞趋于类圆形,伪足变宽、变短。地塞米松能抑制M-CSF体外诱导分化的骨髓巨噬细胞的促炎症因子mRNA水平的表达。结论地塞米松能有效抑制M-CSF体外诱导分化的骨髓巨噬细胞的活化及功能,为其作为免疫调节剂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病人瓣膜替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0年间行瓣膜替换术的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 34例 ,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32例 ,心脏瓣膜粘液性病变2例。术前心功能Ⅲ级 2 4例 ,Ⅳ级 10例。采用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替换 (MVR AVR)及三尖瓣成形术 (TAP) 31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替换 (MVR AVR TVR) 3例。结果 术后早期发生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 12例 ,死亡 4例 (11.8% )。结论 对心脏联合瓣膜病变者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 ;术中加强心肌保护、保留二尖瓣装置、积极处理三尖瓣病变 ,对提高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术前心功能IV级可视为预置心外起搏器的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冠心平含药血清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泡沫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冠心平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以80 μg/mL ox-LDL刺激24 h,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模型,采用不同浓度冠心平含药血清进行干预。油红O染色观察巨噬细胞内脂滴形成;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内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与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ase,CE)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tor-A,SR-A)和CD36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冠心平中、高剂量能够显著减少巨噬细胞泡沫化;低剂量显著增加巨噬细胞FC水平(P<0.05),高剂量显著降低巨噬细胞CE水平(P<0.05);冠心平高剂量显著增加SR-A mRNA表达水平(P<0.05),低、中、高剂量均显著增加CD36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冠心平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的泡沫化,这或许是冠心平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及ATP结合盒受体A1(ABCA1)、CD36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ox-LDL诱导泡沫细胞模型,THP-1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用辛伐他汀进行干预,用[3H]标记胆固醇,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胆固醇外流量,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泡沫化程度,Western Blot、RT-PCR检测细胞内ABCA1及CD36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辛伐他汀组较ox-LDL诱导组胆固醇外流明显增加,ABCA1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同时CD36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辛伐他汀可促进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该作用可能与辛伐他汀上调ABCA1及抑制CD3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小鼠心肌肥厚(hypertrophy)中核仁素的表达情况。 方法采用体重18~22 g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生理盐水组、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ISO每天100 mg/kg)、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ISO每天150 mg/kg),连续注药1周后,称体重(BW),从心脏取血测定MDA、LDH和CK含量,取全心称重(HW);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检测核仁素的表达情况。结果(1)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小鼠心肌纤维增粗,心肌细胞呈束状分布,排列较整齐,而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心肌纤维增粗,排列紊乱,纤维组织增生,染色不均匀。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小鼠心脏重量参数HW/BW显著增加(P<0.05);(2)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大、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小鼠血清MDA、LDH、CK含量升高(P<0.05);(3)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小鼠心肌核仁素蛋白表达上调(P<0.05),而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小鼠心肌核仁素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中核仁素的表达上调,而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中核仁素的表达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左右心脏的明显不同临床发病率的原因,研究二尖瓣,三尖辩外科手术和金葡菌菌血症后左右心脏组织部分细胞粘附分子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基因的变化.方法26只家兔分别行二尖瓣,三尖瓣手术和经静脉注射金葡菌,术后早期提取左右心室组织RNA,应用RT-PCR技术检测内皮白细胞粘附分子(ELAM-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1)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ECAM-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左右心室组织的ELAM-1和MCSF-1在二尖瓣和三尖瓣手术后均明显的高表达,左室表达水平高于右室;PECAM-1没有明显的变化.单独注射金葡菌后仅左心室ELAM-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进程中左右心室组织的细胞粘附分子和炎症因子存在着不同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105例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ong CZ  Zhou XM  Hu JG  Yin BL  Yang YF  Liu F  Yng J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6):1849-1852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手术指征、瓣膜选择和术后抗凝等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5月至2004年5月间105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患者年龄1.5~16(13±3)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瓣膜病4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二尖瓣置换58例,主动脉瓣置换28例,三尖瓣置换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13例,二尖瓣和三尖瓣双瓣置换1例,三尖瓣成形26例;术前心功能Ⅱ级36例,Ⅲ、Ⅳ级6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均长期口服小剂量华法令抗凝。结果早期死亡5例(4.8%),主要为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随访6个月~20年,平均(10±4)年,随访91例,失访9例。晚期死亡4例,2例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死于顽固性心衰,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随访到的87例存活者恢复良好,未发现有与抗凝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采用机械瓣效果良好,术中应尽可能采用较大型号的瓣膜,手术同期纠正合并畸形、术后低强度抗凝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选择38例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受累瓣膜置换术及合并畸形处理,术前、术后抗感染治疗。结果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双瓣置换术7例,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瓦氏窦瘤破裂修补术2例,动脉导管切断缝合1例,肺动脉瓣成形术1例。早期并发症4例,分别为开胸止血2例,胸骨哆开2例;远期主动脉瓣轻度瓣周漏1例。术后随访1~9年,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的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可使感染性心内膜炎获得优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37例 ,其中主动脉瓣替换 17例 ,双瓣膜替换 10例 ,二尖瓣替换 7例 ,三尖瓣替换 1例 ,肺动脉瓣替换 1例 ,双瓣膜替换同时行三尖瓣和肺动脉瓣修复 1例 ,同期处理动脉导管未闭 5例 ,室间隔缺损 4例 ,瓦氏窦瘤破裂合并室间隔缺损 2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2例 (5 4 % ) ,随访无晚期复发。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时机的掌握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心脏超声检查在本病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Pulmonary diseases such as malignancies, empyema, bronchiectasis, digestive tract malignancie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and infective endocarditis can cause clubbing. We present a 63-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infective endocarditis, who had clubbing that resolved very rapidly after cardiac surgery due to rupture of the mitral papillary muscle. She had persistent fever and in her ech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 rupture of the papillary muscle of the anterior mitral valve and significant aortic regurgitation was noted. She was scheduled for emergency operation and had debridement and replacement of the mitral and the aortic valves. During the follow-up, she had complaints of pain in the distal parts of the fingers. The convex shape of the nails changed and basal portions were apparently thinner and paler than the previous thickened and discoloured, hyperkeratotic nails. This newly growing tissue rapidly replaced the old thick nails in 3 days.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3月至2004年3月2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施行的手术治疗.其中9例急诊手术,16例择期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术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3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联合置换术8例.应用带瓣管道行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瓣替换和冠状动脉移植术1例.同期处理动脉导管未闭1例,室间隔缺损2例,瓦氏窦瘤破裂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结果治愈24例(96%),术后早期死亡1例(4%).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优选方法,手术的时机以及加强围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凌庆  陈华蓉  汪涛  赵萍  温定国 《河北医学》2010,16(7):793-795
目的:总结5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2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行心脏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8.5岁,术前血培养58例,阳性27例(44.1%),其中链球菌15例,葡萄球菌7例,其它细菌5例.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内膜赘生物或瓣膜穿孔48例,其中累及二尖瓣17例,主动脉瓣1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受累11例,三尖瓣7例,肺动脉瓣2例。合并原发心脏疾病40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2例,瓣膜病28例。对58例患者全程采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治疗。择期手术44例,急症手术14例。手术中清除所有感染灶,同期矫治心内畸形18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31例,三尖瓣成形术10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随访48例(89%,48/58),随访4-80个月,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至Ⅰ级40例,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早期诊断,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果断采取急诊或亚急诊手术,联合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二尖瓣脱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方法。方法: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40例二尖瓣脱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9.2岁(13~63岁)。术前血培养阳性率为42.5%。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术后病理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5例,Ⅲ级21例,Ⅳ级4例。手术行二尖瓣成形术5例,行二尖瓣置换术35例,均选用机械瓣。结果:早期死亡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出院检查体温均正常。长期存活39例,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2.7年),无晚期死亡,未见心内膜炎复发及瓣周漏。结论:对二尖瓣脱垂出现中到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且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应早期治疗,术中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和围术期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是提高手术效果和防止术后心内膜炎复发的关键。术中根据瓣膜情况,决定施行二尖瓣修复术还是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选用机械瓣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临床总结探讨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0例IE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50岁(平均26.3岁);心功能(NYIIA)Ⅱ级5例,Ⅲ级19例,Ⅳ级6例。择期手术18例,急诊手术12例。施行二尖瓣替换术4例,主动脉瓣替换术6例(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同期行窦瘤切除修补术,主动脉二尖瓣双瓣替换术8例,三尖瓣修复成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动脉导管直视缝闭术4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2例,右室双腔心根治术1例。结果:本组死亡3例,死亡率10%,分别为主动脉二尖瓣替换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室颤各1例,法乐氏四联症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1例。27例术后随访9~250个月(平均86.4个月),晚期死亡2例,均为人造瓣膜心内膜炎。存活25例(83.3%)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至Ⅰ级者20例,Ⅱ级者4例,Ⅲ级1例。结论:外科治疗是难治性IE的有效治疗手段,IE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清除感染病灶和彻底根治心脏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特点,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1月-2008年3月苏州市立医院2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23~55岁,平均(44.36±12.45)岁,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3例、Ⅲ级10例、Ⅳ级8例,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平均(64±10)mm。手术行主动脉瓣置换2例,二尖瓣置换9例,双瓣置换(主动脉瓣和二尖瓣)10例,其中急诊手术7例。伴行手术包括: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2例,三尖瓣成形手术6例,主动脉瓣十脓肿清除心包片隔绝术2例,房缺修补2例,剖宫产后急诊二尖瓣替换1例。术后应用足量敏感抗菌素6~8周。结果手术死亡2例(住院30d内),手术死亡率10%,1例死于术后1周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另一例因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19例随访3月~6年,平均36.4个月,1例术后2月完全心脏阻滞放置永久起搏仪。术后心功能(NYHA):Ⅰ级15例,Ⅱ级4例。左室舒张末直径平均(54±6)mm,无晚期死亡。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内科治疗效果差,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虽然急诊手术具有病情危重、手术难度大、手术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等,但只要围术期处理得当,效果仍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