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兵 《中外医疗》2011,30(8):26+28-26,28
目的探究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接诊的96例有脊柱疾患的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统计术中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探究并发症出现的原因。结果由于定位错误、螺钉位置不当以及松动等原因造成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数量较多。结论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几率较高,要注意通过各种手段来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颈胸段交接处脊柱损伤的疗效.方法 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颈胸段疾病患者79例,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其中采用AXIS固定40例,VERTEX固定39例.结果 共植入椎弓根螺钉336枚,术后6个月出现4枚螺钉松动,松动率1.19%,随访至12个月,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螺钉未继续松动.结论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胸段交接处脊柱损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魏世坤 《重庆医学》2012,41(32):3440-3442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三柱固定生物力学方面具有优越性,能够为脊柱提供即刻的稳定性,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日趋普遍,疗效确切。开放手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1],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相关研究日益引起关注。随着各种微创技术的开展,其临床应用进一步扩大,由最初简单的脊柱骨折治疗,发展到现在多种脊柱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脊柱骨折整复内固定、脊柱矫形、椎体感染等。  相似文献   

4.
1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现状 椎弓根是整个椎体最为坚强的骨性部分,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是迄今为止最可靠的脊柱后路内固定技术。由于腰椎椎弓根较为宽大且解剖恒定,成为最早应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节段,此技术已为广大骨科医生尤其是脊柱外科医生所熟知。胸椎椎弓根容积尤其是宽度较小,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要求较高,但随着CT三维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的小直径椎弓根螺钉的出现,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也在不断成熟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及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208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病例行回顾性分析,按骨折类型的不同分为压缩骨折组,爆裂骨折组,骨折脱位组,多节段脊柱损伤组。对爆裂骨折组及骨折脱位组行两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者5例术后出现损伤平面再次移位,而使用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行内固定者没有此现象,同时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方面低于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者。结论:伴有移位的脊柱骨折,在损伤椎体的上或下位两个椎体内使用两对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减少术后再移位,维持脊柱稳定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3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_2016年6月入院就诊的3节段以上脊柱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3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2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采用3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治疗,避免了椎弓根螺钉断裂和松动,减少术后并发症感染,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是当前脊柱外科非融合手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其具有保留脊柱节段运动功能的特点,可避免脊柱融合术后节段的应力改变,防止邻近节段退变。近年来,各种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被初步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退行疾病。作为传统融合手术的革新,其临床疗效评价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主要就后路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临床应用疗效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植入术由于过度剥离椎旁肌,并发症较多,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1-3].为了提高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术的准确性,一些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被引用到脊柱外科.本文在此对用于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术的各种导航技术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有一定帮助.1 C型臂X线机在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术中的应用目前用于指导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的透视法包括2种:正侧位双向透视法,椎弓根轴位侧位双向透视法.椎弓根轴位像可以较准确显示椎弓根周围皮质,更利于判断螺钉的内外侧角度和椎弓根的直径;标准的正侧位透视方法虽然相对简单,但不能真实反应椎弓根中心及其直径,在其引导下容易选择直径偏小的螺钉,螺钉穿出椎弓根的概率也较高[4].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导航技术在脊柱椎弓根钉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术前CT扫描三维虚拟图像导航技术在脊柱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5例行脊柱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下植入椎弓根螺钉(导航组),一组采用传统的解剖标志法结合术中透视定位植入椎弓根螺钉(常规组).比较两组间的螺钉钉道准备时间、螺钉位置的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导航组36例患者共植入椎弓根螺钉206枚,其中优169枚(82.0%)、良29枚(14.1%)、差8枚(3.9%),优良率96.1%.有9例患者因故未能行导航.常规组50例患者共植入椎弓根螺钉285枚,其中优257枚(90.2%)、良28枚(9.8%),无位置差的螺钉,优良率100.0%.两组螺钉优良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钉道准备时间导航组为(9360±22)s,常规组为(56±8)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CT扫描三维虚拟图像导航技术与传统解剖标志定位法植入椎弓根螺钉的精度无明显差异;且延长了手术时间,其在脊柱椎弓根螺钉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可能导致术后脊柱内固定失效、椎体骨折和椎体间植骨融合失败等等。随着脊柱外科手术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当前和未来的外科医生面临越来越多地在骨质疏松骨中获得足够固定强度的挑战。近些年,骨质疏松患者脊柱内固定技术在研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其中以提高螺钉稳定性的椎弓根螺钉强化技术为代表。因此,本文就强化椎弓根螺钉以加强骨质疏松患者脊柱内固定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椎弓根螺钉技术在现代脊柱外科中发展最为迅速,通过分析探讨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其优势及在植入过程中的难点,针对不同患者个体椎体椎弓根形态学测量设计进钉点与钉道走向,制定个体化手术对每一个不同的椎弓根施以相应的特殊置钉入点-方向或螺钉是未来临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是脊柱外科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内固定器之一,它利用了椎弓根坚强的力学结构,并通过对三柱固定椎体,提供出色的脊柱稳定性,从而促使脊柱的融合。由于其良好的三维稳定性,目前在脊柱外科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自1959年Boucher[1]报道了螺钉经椎弓根用于腰骶椎融合的固定获得良好的效果之后,椎弓根螺钉的固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的脊柱损伤,自20世纪80年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开展以来,脊柱创伤应用手术治疗日益增多,胸腰椎脊柱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得到生物力学上三柱的固定,临床疗效得到广大骨科医师的认可,经过多年发展,椎弓根螺钉技术不断完善,随着该项技术的开展和普及,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相关并发症常见报道;我院自2004年4月至今,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80余例,发生11例并发症,今将相关情况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眉山市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68例,平均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影像学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脊柱后凸Cobb角低于参照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可取得较好的固定和复位效果,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安全性更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经椎弓根脊柱固定手术关键是螺钉能否准确地经椎弓根到达椎体的合适部位,进钉点、入钉角度的准确判断是椎弓根螺钉技术核心。笔者2005年2月-2007年1月使用自拟的椎间孔个性化方案定位,对20例椎体椎弓根进行经椎弓根脊柱固定手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儿童15例,均为完全分节性半椎体畸形。其中2例行凸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其余均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随访,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比较手术前后冠状面Cobb角及后凸角度矫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7个月。脊柱冠状面平均Cobb角由术前47.5°矫正至16.1°,矢状面平均后凸角由术前31°矫正至12.7°。末次随访矫正效果无丢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内固定无松动。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矫正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脊柱内固定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Harrington简单非节段固定到现在节段性椎弓根螺钉固定,最终形成了经椎弓根后路内固定的现代后路脊柱内固定技术,并广泛用于脊柱外科,用于治疗各种需要复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凹侧双棒全椎弓根螺钉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对37例需行凹侧双棒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的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肺功能锻炼、主动锻炼及术前饮食指导,术后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未出现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 对行凹侧双棒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的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对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柱外固定器联合经皮椎弓根椎骨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入组48例患者进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成两组,A组行脊柱外固定器联合经皮椎弓根椎骨,B组行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患者行1,2,3,6,12个月随访。结果两组治疗中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取出内固定物时间脊柱外固定器联合经皮椎弓根椎骨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组明显优于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组。手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椎管的扩大、术后疼痛的缓解无明显差异。结论脊柱外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卧床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快,不需要二次住院取内固定等优点。故脊柱外固定器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