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约有14岁以下残疾儿童75万人,其中脑性瘫痪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0.8%,脑性瘫痪的病因中以早产儿较多见,约占20%~25%。此与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及颅内损伤有关。患有脑性瘫痪的残疾儿童的康复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我区患有脑性瘫痪儿童后期康复过程中在儿童出生时其足月产及早产因素对康复效果的影响,特对在宁夏儿童福利院住院康复的社区脑瘫儿童康复效果差异的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
魏华安  何丹 《中原医刊》2009,(12):58-60
脑性瘫痪是儿科一种常见疾病。据1998年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报道,我国0—6岁儿童的脑性瘫痪患病率为1.86/1000,全国现有31万例脑性瘫痪患儿,且每年新增4.6万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评价揭示93%的患儿存在进食方面的问题,说明进食障碍是脑性瘫痪患儿一种常见症状,也是影响患儿康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但是我国有关脑性瘫痪患儿进食障碍的研究极少。王辉等收集中国期刊网上1994年至2004年脑性瘫痪的文献834篇,排除24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及一般性的经验总结,810篇被纳入统计。结果发现我国脑性瘫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运动、姿势异常,少数做有关心理障碍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析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在脑性瘫痪儿童相关操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本院收治确诊为脑性瘫痪的患儿38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进行干预,对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归纳该康复模式对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不同时间段对患儿各项功能进行检测,提示经干预后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各时间段数据两两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能够对脑性瘫痪儿童更加全面以及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并更好地保障其顺利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与引导式教育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脑性瘫痪儿童并纳入本次研究,其中36例对照组患儿应用物理疗法;其他患儿为观察组,应用物理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功能(71.36±9.84)分、智力发育(85.17±6.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5.78±6.24)分、(72.54±5.92)分(P0.05)。结论在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治疗中,基于物理疗法实施引导式教育,有助于患儿的智力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接受早期康复干预及疗效的作用。方法:对150例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的脑瘫知识进行调查和脑瘫患儿的康复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对脑瘫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康复疗效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接受早期康复干预及康复疗效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对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治疗的认识。方法 报告我院26例确诊为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献分析。结果 男15例,女11例,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能坚持治疗的12例,病情都获得不同程度缓解。未能坚持治疗的14例,其伤残程度未得缓解甚至加重。结论 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其预后非常重要,脑瘫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由医院、社区康复、家庭康复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7.
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眼功能障碍临床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鹦 《海南医学》2002,13(3):8-9
目的:对脑性瘫痪患儿眼功能障碍的发生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112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眼位,眼底,部位进行视力检查。结果:斜视发生率为40.2%,弱视发生率为16.9%,眼球震颤16.9,视神经萎缩7.1%,结论:眼功能障碍的康复是脑性瘫痪患儿全面康复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郭春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1009-1010
目的:评价物理综合疗法改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房山儿童康复中心1999年8月~2001年8月14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脑瘫患儿的临床类型及入选标准分成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和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结果:痉挛型脑性瘫痪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改善较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即手足徐动型),疗效显著。结论:物理疗法有其可行性、可塑性、有效性,不失为改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简单、有效、价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物理综合疗法改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房山儿童康复中心1999年8月~2001年8月14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脑瘫患儿的临床类型及人选标准分成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和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结果痉挛型脑性瘫痪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改善较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即手足徐动型),疗效显著.结论物理疗法有其可行性、可塑性、有效性,不失为改善脑瘫息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简单、有效、价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腰腹按摩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48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即Bobath法、针灸治疗、穴位注射、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腰腹部按摩。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肌张力、肌力、坐位平衡反应及消化系统情况。结果治疗组肌力下降、坐位平衡反应异常以及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及便秘)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腰腹按摩不仅能改善脑性瘫痪儿童腰腹部肌力、运动协调及平衡能力,同时可明显增强脑性瘫痪患儿的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