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转院途中的护理,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转院途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2例住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转院,在途中治疗的同时,密切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本组1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顺利转到指定医院的专科病房,途中无伤亡病例.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转院成功的重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脏超声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脏功能状况.方法:将21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脏彩超结果与80例正常组小儿心脏彩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腔大小改变,心功能改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脏彩超结果提示患儿心脏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手足口病(HFMD)重症病例的病原学类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2年深圳市各医院送检的220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粪便样本,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肠道病毒通用型(EN)。结果 2011-2012年深圳市共发现220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其中,2012年HFMD重症患者数量为2011年的32.53%。220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中,EV71型占80.45%,CA16型占5.00%,其他肠道病毒则占13.19%。2011年5、6月为深圳市手足口病重症的高发月份,而2012年5月和7月为高发月份。1岁组重症病例最多有82人,占重症病例总数的37.27%。重症病例人群男性多于女性(1.62∶1)。结论 EV71是引起深圳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最主要原因,其他肠道病毒比CA16更容易引起手足口病重症。  相似文献   

4.
汪光斌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0):1010-101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1~3d行脑脊液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生化、细胞数及分类在各年龄段无明显差异,基本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改变,个别重症患儿脑脊液糖定量、蛋白定量及细胞数明显升高。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阳性率高,因此对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患儿及早行脑脊液检查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断及对病情、疗效和预后的估计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52例重症手足口病脑脊液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1~4天行脑脊液检查的实验室资料。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生化、细胞数及分类,基本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改变,部分危重症患儿脑脊液糖定量、蛋白定量及细胞数明显升高。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阳性率高,因此对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患儿行脑脊液检查,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断及病情、疗效和预后的估计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3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早期临床表现,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并加强护理.结果20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手足口病病例的重症征象,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可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率,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及护理,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43例在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由于能够及时给予急救和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结论 给予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急救,加强有效的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治愈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62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设为病例组,245例手足口病轻症患儿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皮疹较少、易惊、EV71感染、血糖升高以及白细胞增高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持续发热、呕吐、皮疹较少、易惊以及EV71感染是手足口病重症的独立相关因素,具有早期预警作用。结论对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早期监测、及时治疗,可有效避免病情进一步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辖区内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所有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江阴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1300例,发病率67.32/10万,重症40例,重症发生率3.08%,死亡1例,病死率为0.08%。乡镇重症病例报告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辖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高峰为5~7月,年龄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病原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江阴市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峻,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年龄、季节和地区差异。对来自重点地区5岁以下年龄组手足口病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早救治,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同时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工作和疾病负担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莨菪类药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的65例患儿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临床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及时应用莨菪类药物治疗能迅速改善微循环,缓解病情,改善预后,达到良好临床效果。结论 莨菪类药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能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综述近年来中医专家对手足口病重症的研究报道并加以评价,通过专家调查问卷的方式,提出手足口病重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据证施方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药外洗联合西药治疗肺脾湿热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透疹汤中药外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退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9%,高于对照组的8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疱疹,皮疹、疱疹的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上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肺脾湿热型手足口病患儿,止痒祛湿临床疗效确切,有效促进皮疹、疱疹消退,可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疗效,减轻患儿痛苦,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武当山镇农村居民中医药利用及倾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当山镇农村居民中医药利用情况和倾向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 ,对武当山镇农村居民中医药利用和就医意愿进行了调查。结果两周患病者就诊西医师占患者总数的 6 4 .6 % ,倾向就诊西医师占 6 7.1% ;慢性病患病者就诊西医师占 4 8.4 % ,倾向就诊西医师占 37.4 %。结论武当山镇农村居民患急性病和患慢性病主要利用西医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3种治疗方案对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分成中医组75例、西医组50例、中西医结合组75例,观察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热退时间及咳嗽、纳差、恶寒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皮疹消退时间,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显著少于西医组(P<0.05);咳嗽、纳差、恶寒等症状消失时间,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显著少于西医组(P<0.05);在体温恢复正常方面,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减少并发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对个别事物的分类,标志着人们对于事物共性认识的深度.皮肤病的分类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皮肤病学的发展水平.中国近代以来,出现了中医、西医、中西医汇通或中西医结合多种知识体系并存的局面.中医外科学一直将皮肤病列为外科疾病的范畴,仅对皮损形态进行了分类,而未与具体疾病相联系.中西医汇通著作使皮肤病学脱离了外科学的襁褓,主要按皮损形态特征对皮肤病进行了粗略的分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著作直接引进了西医病名和皮肤病分类方法,对中医传统病名和分类方法予以扬弃,在西医病名之下的各项论述,体现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皮肤病诊疗模式,开辟了以现代科学方法发扬中医皮肤病学的新途径,成为中国皮肤病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过临床及病源学检查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将78例手足口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西医治疗。结果:78例患者,治疗组40例,均治愈出院;对照组38例,1例无效,其它的均治愈出院。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既可以退热,又可使患儿皮疹及口腔疱疹及早消退,能够迅速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气虚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和寒热错杂体质多寐病患者的体质进行判别与分析,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针对多寐患者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实践证明体质辨证是临床疾病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应用于慢性病和疑难病治疗与调摄。对于人体体质的认识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临床的具体运用中不能局限于目前所颁布常见体质相关内容,而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提升和丰富中医对人体体质的认识,从而为中医药更加精准解决各类临床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a new concept presented in recent decades, the core of which is to build a bridge between basic med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constit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application has been given priority. Therefore, the idea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fully demonstrated in the research into the three key scientific problems of "classification of constit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itution and disease" and "adjustment of constitution". Under its guidance, not only was the systematic theory of constit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established, but also the Constit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cale and the Standards of Class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onstit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were developed, which translates methods of classifying the nine constitutional types into guidance for prevention of disease, management of healt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constit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have been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public health, establish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l of constitution-disease-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 nationwide application of constitution differentiation has shown good effect. In the future, constit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vidence-based research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and establish a research team on comprehensive constit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to translate the findings into clinical practice and public health more accurately and quickly.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复发率高的一种慢性肠道炎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佳,副作用小,方法独特。文章就近10年来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医学。在完成中国工程院两个咨询项目过程中,课题组对肿瘤外科专家汤钊猷院士进行了访谈。访谈中汤院士不仅谈及了自己对中西医结合的感悟,还论述了新时代下中医药面临的巨大需求和发展机遇。汤院士指出: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匮乏、中医发展滞后及民众相关医学科普教育缺位等是限制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瓶颈。汤院士还指出,应积极推进和实施“西学中”,创“符合国情、中国思维”的中西医结合新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