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内经》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追根溯源,历代脾胃大家,如李东垣、叶天士等,无不推崇仲景脾胃学术思想。作者通过系统学习仲景脾胃学说,结合临床实践,受益匪浅,仲景首创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疾病,重视阳气的作用,推崇温补脾胃,重视脏腑气机的上下通畅,强调行气导滞。  相似文献   

2.
历代脾胃大家,如李东垣、叶天士等为世人皆知,但追溯脾胃学说的源头当首推张仲景之脾胃观。如《古今医统》云:“汉仲景著《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者”。仲景在其《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内经》确立的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李东垣正是继承发展了仲景脾胃学术思想,提出了“人以胃气为本”,“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能滋养元气”,创立了升发脾阳之说,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脾胃学说;而叶天士据此提出滋养胃阴学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脾胃学说。仲景在立法、组方、用药上匠心独具,处处顾护脾胃,其养胃扶正以祛邪及祛邪而不伤脾胃的治法,体现了以脾胃为本的指导思想。现从以下七方面讨论仲景治疗学中的脾胃观。  相似文献   

3.
仲景虽然没有专论脾胃,但其脾胃学说内容贯穿于六经辨证论治体系过程中,仲景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将《内经》确立的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中医脾胃学说形成和完善起到了承前启后作用,现就脾胃功能在六经传变的作用及意义进行初步的探索。1伤寒学六经及与六经相关术语的含义1.1六经的含义作为伤寒学的基本概念,六经并未见于《伤寒论》中,其被引用于伤寒学始于宋金时期。朱肱《南阳活人书》认为《伤寒论》之三阳三阴为人体经络,谓“治伤寒须先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以六经作为《伤寒论》三阳三阴之代称[1]1…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脾胃学说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医学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学说[1]。张仲景并未专论脾胃,但其脾胃学说理论贯穿于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杂病辨证论治体系过程中。仲景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不仅将《内经》确立的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而且开后世李东垣的温阳升脾说、叶天士的滋阴降胃说和李中梓的脾为后天之本说等先河,对中医脾胃学说形成和完善起到了承前启后作用。近十几年来,不少学者对仲景的脾胃学术思想进行了研究,在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理论研究近十几年来,一些学者专门对…  相似文献   

5.
浅谈仲景的脾胃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脾胃大家,如李东垣、叶天士等皆为世人所熟知,但追溯脾胃学说的源头,当首推张仲景之脾胃学术思想.仲景在其<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内经>确立的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将从伤寒的发病、传变、治疗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仲景的脾胃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太阳病篇脾胃学说浅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伤寒论》太阳病篇脾胃学说浅识王兴华导师陈亦人(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主题词脾胃学说,《伤寒论》,仲景学说《伤寒论》以“六经”作为疾病辨证论治的纲领,但在其具体诊疗过程中,却十分重视脾胃的生理病理作用,常以脾胃盛衰作为察病因、辨病机、别征候、定...  相似文献   

7.
杜纪鸣主任医师在秉承《黄帝内经》《伤寒论》理论的前提下,尤其推崇李东垣脾胃学说,临床实践中重视从脾胃论治慢性肾病,提出脾肾亏虚是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从医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在方剂运用上常选加味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防己黄芪汤、半夏泻心汤、参苓白术散等,在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叶天士对中医脾胃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精华部分之一,它的形成是历代医家不断努力,经过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升华的结果。从《内经》中提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的基本脾胃理论,至仲景《伤寒论》形成其雏形,再到李东垣《脾胃论》形成较完整的体系,直至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的补充发挥,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脾胃学说仍当首推仲景。仲景著《伤寒论》一书首创六经辨证,凡病必以阴阳为纲,故治脾胃亦当首辨阴阳虚实。其方剂体现调护脾胃的学术思想;反对克伐,主张顾护脾胃六气。笔者通过旁证博引,分析探讨,认为仲景对脾胃学说的贡献颇为完备,值得深入学习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为总的辨证纲领,但在其诊疗过程中,却十分重视脾胃的生理病理作用,以脾胃盛衰作为疾病治疗转归的重要依据,这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理法方药各方面都有着体现,该文试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浅析仲景的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11.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创立的脾胃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李东垣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内经》,而张仲景、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对李东垣影响也较深,尤以张元素的直接经验对李东垣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影响尤为深刻。李氏认为"脾胃为生化之源",人以胃气为本,人身机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依赖于脾运胃纳。文章从该学说形成的时代背景、典籍和师承的启示及理论依据3方面对李东垣脾胃学说理论作以初探。  相似文献   

12.
初探李东垣脾胃学说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创立的脾胃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李东垣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内经》,而张仲景、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对李东垣影响也较深,尤以张元素的直接经验对李东垣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影响尤为深刻。李氏认为"脾胃为生化之源",人以胃气为本,人身机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依赖于脾运胃纳。文章从该学说形成的时代背景、典籍和师承的启示及理论依据3方面对李东垣脾胃学说理论作以初探。  相似文献   

13.
颜德馨教授从医临证近70年,诊余除研读医经外,尤喜钻研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用药特色,在此基础上参以个人的临床感受,加以发挥运用。文章着重介绍颜老对历代名医张仲景、李东垣、张景岳、叶天士、王清任学术经验的感悟与发挥:1)颜老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其法和方,不仅适宜于外感热病,而且可触类旁通,更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内伤杂病。2)颜老临床服膺李东垣学说,常用健脾益气、升提中气、温补脾肾、补益心脾、健脾化痰、消食导滞等法,从脾胃论治,灵活化裁,确具疗效。3)颜老根据张景岳“阳非有余”之观点,临床常用温补肾阳之味,振奋功能以消阴霾,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多有验者。4)颜老颇为赞同叶天士所创治胃“宜凉、宜润、宜降、宜通”之“养胃阴”说。5)颜老在王清任治则的基础上提出“衡法”,其独立性在于直接作用于气血,流通血脉,改善机体功能与新陈代谢,防病治病。  相似文献   

14.
颜德馨教授从医临证近70年,诊余除研读医经外,尤喜钻研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用药特色,在此基础上参以个人的临床感受,加以发挥运用。文章着重介绍颜老对历代名医张仲景、李东垣、张景岳、叶天士、王清任学术经验的感悟与发挥:1)颜老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其法和方,不仅适宜于外感热病,而且可触类旁通,更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内伤杂病。2)颜老临床服膺李东垣学说,常用健脾益气、升提中气、温补脾肾、补益心脾、健脾化痰、消食导滞等法,从脾胃论治,灵活化裁,确具疗效。3)颜老根据张景岳"阳非有余"之观点,临床常用温补肾阳之味,振奋功能以消阴霾,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多有验者。4)颜老颇为赞同叶天士所创治胃"宜凉、宜润、宜降、宜通"之"养胃阴"说。5)颜老在王清任治则的基础上提出"衡法",其独立性在于直接作用于气血,流通血脉,改善机体功能与新陈代谢,防病治病。  相似文献   

15.
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张仲景阐述了黄疸病湿热发黄的病机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认为黄疸主要病位在脾胃,瘀热以行是其根本病机,其关键在于湿、脾、瘀三个字。治疗上应该把握祛湿、健脾、活血三个方面,并需注意相关禁忌证。  相似文献   

16.
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张仲景阐述了黄疸病湿热发黄的病机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认为黄疸主要病位在脾胃,"瘀热以行"是其根本病机,其关键在于湿、脾、瘀三个字。治疗上应该把握祛湿、健脾、活血三个方面,并需注意相关禁忌证。  相似文献   

17.
仲景著《伤寒论》,在其处方用药、服药方法、辨证调护中处处体现"保胃气"的思想,后世儿科医家认为小儿具有"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生理特点,脾胃功能薄弱,易虚易实,一旦"脾胃虚弱,百病峰起",提出五脏以胃气为本,在治疗中以"调理但取其平,补泻无过其剂"为儿科用药原则;强调补脾益气,清热生津,切忌一味滋补,而以促发患儿自身生机为目的。总之在儿科临证中需谨记仲景之意,处处以保胃气、存胃津为要。  相似文献   

18.
李东垣继承先贤理论,系统总结、阐发脾胃的生理功能与发病特点,形成了以脾胃功能为核心,气机升降为主线,甘温除热降阴火为具体措施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目前肿瘤的中医治疗同样强调改善脾胃的功能及气机的升降,与李东垣学说颇有相似之处。因此,深刻理解李东垣"补中、升阳、降阴火"理论并灵活运用,对肿瘤的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从历代文献入手,结合临床,系统阐述对中医脾胃理论的认识,探讨脾胃与肝的关系,介绍脾胃理论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