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药物安全性评价中豚鼠全身过敏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对药物致敏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实验基于我国新药评价指导原则,分析探讨SFDA颁布的指导原则中豚鼠全身过敏实验方案中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和因素.方法 在GLP条件下,以体重为300~400克的豚鼠为实验对象,以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等受试物为对照,研究不同致敏剂量、激发剂量、激发时间、激发途径和激发次数等条件下,豚鼠全身过敏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豚鼠全身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与致敏剂量、激发剂量和激发途径无关,但症状发生的严重程度与致敏剂量、激发剂量和激发途径有关.结论 新药过敏性评价研究应参照指导原则,注意试验的剂量设计和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研究过敏试验中使用的动物性别、试验药物中添加过敏原、再次激发试验对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豚鼠的性别与过敏反应发生率并无明显相关性;添加的过敏原-卵白蛋白对注射用炎琥宁和注射用阿奇霉素的过敏试验无影响,但用卵白蛋白液激发时过敏反应程度与阳性组比较有明显差别;对激发后3 h未死亡的动物进行再激发,结果阳性组动物又出现了剧烈的过敏反应,而添加过敏原的药物组无明显反应.结论 豚鼠的性别及药物中添加过敏原-卵白蛋白对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影响,再激发后过敏发生率与致敏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并建立豚鼠光过敏试验的方法。方法采用TBS作为阳性对照物,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分别于第1天、第4天、第7天对豚鼠皮肤进行UV-A紫外光诱导,诱导剂量紫外光强度为30 J/cm2;于第一次诱导后28 d对豚鼠皮肤采用UV-A紫外光激发,激发强度为9 J/cm2。结果阴性对照组24 h、48 h、及72 h豚鼠光过敏试验阳性率均为0,阳性对照组为24 h、48 h、及72 h豚鼠光过敏试验阳性率均为100%。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豚鼠皮肤光过敏试验模型,TBS可作为阳性对照物。  相似文献   

4.
通过我科碘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多年来对做碘试验的经验总结,对期原因做一些探讨。出现假阳性反应可能与医护人员预先暗试;病人的性格;患者的学历及知识层次;以及心情,病人在做皮试时就有感冒等症状;护理人员对其过敏反应表现的症状掌握不够有关,对期原因进行了解,采取预防措施,使假阳性减少到最低程度,防止出现过敏反应而延误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5.
刘立红  刘品霓  陈富珍 《海南医学》2010,21(23):136-137
目的比较皮内碘过敏试验与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两种方法的优劣,提高判断准确率,为CT增强扫描中使用碘造影剂做好正确引导,既要尽可能减少使用碘剂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要避免假阳性反应,确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34例患者先进行皮内碘过敏试验,对出现试验阳性反应的135例(全身反应2例除外)再进行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对比两种碘试验方法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情况,再与静脉注射造影剂后CT增强扫描的结果比较。结果皮内碘过敏试验阳性135例,除2例出现全身反应外,其余133例再行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有69例出现阳性反应,静脉注射碘帕醇造影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有39例。结论两种碘过敏试验方法对比,静脉注射碘过敏试验的阳性结果较皮内碘过敏试验阳性结果明显减少,与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后CT增强扫描的不良反应的结果更接近,因而更能反应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和过敏试验。方法 分析青霉素类皮试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在青霉素类生产工艺进步之前,皮试仍然是必须的并应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7.
过敏试验对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要求,环境温度缓慢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以自行调节而适应.但气温变化过大或过急对豚鼠的健康将产生不良反应,影响过敏试验判断的准确性.在日常试验中,我们会定期监测环境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本文研究日温差对过敏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过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材料1 1 受试药物 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 ;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瓶 ,石家庄四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0 2 0 2 0 1。1 2 阳性对照品 卵白蛋白 ,由联星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Sigma公司进口分装。以生理盐水配成 0 4 %浓度供试验用。1 3 动物 白色豚鼠 18只 ,雌雄各半 ,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合格证号 :冀医动字第 0 4 0 6 4号。购进后进行 2周饲养 ,用于试验时体重 2 80~ 30 0g。饲养条件 :用金属兔笼饲养 ,自由饮水 ,给予颗粒饲料 ,室温 2 0~ 2 2℃ ,湿度6 0 %左右。2 试验方法2 1 试验动物分组 取健康豚鼠 1…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初次或第 2次接受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以期对临床加以指导。方法 :将 5 0例病人按初次和第 2次受试分为 2组 ,采用同样的皮试方法和判断标准 ,并对受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总阳性例数为 14例 ,其中阳性 6例 ,假阳性 8例 ,反应率为 2 8% ,经比较 ,2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既往接受过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的病人阳性率显著增高 ,有的甚至会发生全身反应 ,而初次受试者中 90 %以上病人呈现阴性反应 ,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氮氧化物Tempol对紫外线所致豚鼠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36只豚鼠随机分成非照射对照组、照射对照组、Tempol组,除非照射对照组外,其余两组接受紫外线照射共14周。结果:照射对照组豚鼠真皮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增粗、断裂、排列紊乱,同时其皮肤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非照射对照组和Tempol组(P均<0.01)。结论:Tempol对紫外线引起的皮肤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豚鼠和新西兰兔变应性鼻炎模型建立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比较不同动物在不同剂量致敏原诱导下形成变应性鼻炎模型的特点.方法: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致敏豚鼠和新西兰兔制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在豚鼠和新西兰兔组中又各自使用高低两种TDI剂量.记录建模过程中动物症状体征评分,典型表现;末次激发后行鼻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组胺含量测定;记录动物死亡率和建模成功率;对死亡动物行呼吸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探索死亡原因.结果:豚鼠和新西兰兔均能在TDI诱导下形成变应性鼻炎典型症状体征,模型组动物鼻黏膜见大量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炎症细胞浸润且组胺含量明显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但不同动物之间,以及相同动物在不同给药剂量下,其症状体征出现的时间、典型表现、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鼻黏膜组胺含量高低、建模死亡率、成功率等均有较大差异.动物死亡原因与药物剂量和变态反应均有一定关系.结论:豚鼠和新西兰兔在不同药物剂量下均可成功建模,但成模特点差异较大,应根据研究目的不同选取所需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BN大鼠和豚鼠对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前后机体免疫学特性的变化。方法BN大鼠和豚鼠分别用OVA(每只1 mg)隔日致敏(i.p.),共5次;于末次致敏第10天以OVA(每只2 mg)激发致敏(i.v.);分别设正常对照组和OVA致敏组。于激发致敏后1 h处死动物,分离腹腔肥大细胞、脾脏和骨髓,并制备脾脏和骨髓淋巴细胞。以annexin-V作为标志检测肥大细胞活性,同时以Fluo-3/AM标记胞内钙离子,检测钙离子水平;以PHA和LPS作为有丝分裂原,分别检测脾脏和骨髓T、B淋巴细胞活性。结果①致敏BN大鼠和豚鼠脾脏及骨髓T、B淋巴细胞活性均升高,其中骨髓淋巴细胞活性BN大鼠显著高于豚鼠,脾脏淋巴细胞活性两种属间差异无显著性;②致敏后,腹腔肥大细胞活性两种属间差异无显著性,但BN大鼠致敏后是致敏前的6倍,豚鼠是3倍;③肥大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两种属致敏后均升高,豚鼠致敏前后钙离子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VA致敏后,BN大鼠骨髓淋巴细胞活性明显高于豚鼠,豚鼠肥大细胞内钙离子较BN大鼠升高明显,肥大细胞活性两者无明显差异。因此,在实验中可以根据两种属在过敏反应中的特点以及具体的实验要求选择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豚鼠显微镜下的颞骨结构,为豚鼠耳科学实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制作16只健康成年豚鼠的颞骨标本模型,对其中耳、内耳进行显微解剖并观察.结果 在豚鼠的颞骨标本上准确定位出中耳及内耳的相关结构,其中中耳结构包括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圆窗、咽鼓管咽口、面神经管等,内耳结构包括耳蜗、3个半规管、椭圆囊、球囊、乙状窦、内听道、内淋巴囊、前庭导水管、蜗水管等.结论 豚鼠颞骨结构与人体颞骨结构有很大相似性,但亦有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减轻卡那霉素耳中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葛根素在减轻豚鼠卡那霉素耳中毒中的作用。方法:豚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只,肌注卡那霉素400mg/(kg·d),共12d;葛根素组15只,除肌注卡那霉素400mg(kg/d)外,腹腔注射葛根素10mg/(kg·d),共12d。比较耳郭反射、内耳生物电及听觉诱发电位。结果:(1)耳郭反射阈(PR)变化:对照组26耳2、4、8kHz 3个频率听力均下降,异常率为87%;葛根素组仅6耳于上述3个频率听力下降,异常率仅为20%;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2)内耳生物电:0、80dB短声刺激引起的耳蜗微音器电位(CM)与听神经电位(N1)的幅值葛根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听觉诱发电位(BAEPs):BAEPs阈值对照组明显高于葛根素组(P<0.05);各波幅值则明显低于葛根素组(P<0.01)。结论:葛根素能减轻卡那霉素耳毒性,对卡那霉素耳中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耳毒性抗生素致聋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伊布利特对低钾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对低钾性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应用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正常灌流液、低钾灌流液、低钾+伊布利特(0.01mg/ml)灌流液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最大舒张电位(MDP),动作电位0相幅值(APA),50%复极化时间(APD50),90%复极化时间(APD90),4相自动去极速度(Vmax),自发放电频率(RPF)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钾灌流液组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20min后APD50、APD90均明显缩短(P<0.05);APA、Vmax、RPF显著变快(P<0.01),并出现心律不齐;在低钾灌流液组中加入伊布利特可明显延缓APD50、APD90(P<0.05);并使APA缩短、Vmax、RPF逐渐变慢(P<0.01),稳定20min后,RPF基本恢复正常的节律。结论:低钾可明显影响豚鼠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电活动,使其自律性发生改变,而伊布利特能拮抗低钾诱发的心律失常,降低诱发所导致的自发放电频率的升高,提示伊布利特对治疗低钾性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异常电生理所诱发的心律失常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丙卡特罗和氨茶碱对致敏豚鼠模型咳嗽反应的作用。方法通过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咳嗽变异型哮喘豚鼠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丙卡特罗和氨茶碱,观察吸入辣椒素溶液诱导的咳嗽反应、气道对乙酰甲胆碱的反应性(PC150)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数量及成分。结果丙卡特罗和氨茶碱对正常豚鼠的咳嗽反应无影响,但明显抑制卵蛋白致敏和激发豚鼠增高的咳嗽反应,最大抑制率分别为49%和48%(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性,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下降(P〈0.05),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数和成分无改变(P〉0.05)。但丙卡特罗和氨茶碱的作用无差别(P〉0.05)。结论丙卡特罗和氨茶碱通过支气管舒张作用减轻模型豚鼠的咳嗽反应,不同类型支气管扩张剂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8.
利华  吴曙粤  莫诚航  黄茜  尹东  凌明  陈惠文 《广西医学》2004,26(9):1273-1275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三氧化二砷喷射雾化吸入对豚鼠气道的影响 ,探讨其对豚鼠气道的病理改变及其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可能性。方法 对实验豚鼠随机分为 7组 ,采用 4种不同剂量的三氧化二砷雾化吸入 ,并设 2种不同剂量的三氧化二砷腹腔注射和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 ,所有豚鼠麻醉后取一侧肺作病理切片 ,HE染色。结果 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雾化吸入对豚鼠气道组织均有病理改变 ,雾化吸入的剂量越高 ,对豚鼠气道组织影响越大 ;雾化吸入对豚鼠气道组织有影响的较小浓度 ,在不同的时间对豚鼠气道组织的影响不同 ;雾化吸入三氧化二砷与腹腔注射三氧化二砷对豚鼠气道组织影响相同。结论 提示雾化吸入三氧化二砷可达到腹腔注射三氧化二砷对豚鼠气道组织改变的相同结果 ,有可能通过三氧化二砷喷射雾化吸入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并且雾化吸入小剂量、短时间的三氧化二砷亦有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豚鼠实验模型研究上气道变应性炎症对下气道的影响。方法12只豚鼠分为2组,每组6只,鼻炎组豚鼠给予鼻腔卵蛋白/氢氧化铝滴注(连续10 d,每天2次)。间隔1周后,鼻腔给予2%卵蛋白每日滴注,连续7 d;对照组均使用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最后一次激发后10 min,对喷嚏、抓鼻、流涕等症状量化评估,观察肺部症状;抽取动物血清,ELISA方法测定IgE和IL-5水平;计量鼻腔黏膜及肺部黏膜嗜酸粒细胞浸润数量,观察鼻腔和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鼻炎组豚鼠明显出现喷嚏、鼻痒、挠鼻、流涕等典型症状,但肺部哮喘症状不明显;血清IgE、IL-5水平升高;鼻腔和肺部黏膜见多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且出现病理结构变化。对照组未出现上述变化。结论上气道变应性炎症可导致下气道发生类似的炎症反应,并导致免疫学改变。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观察了爆震后90分钟豚鼠听阈、血管纹Na~+-K~+-ATP酶、琥珀酸酸脱氢酶(SDH)、血管纹截面积及耳蜗形态的变化,讨论了其间的关系及爆震性耳聋的致伤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