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术中应用昂丹司琼、格拉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方法相同,随机分成A、B、C三组,在手术结束前,A、B、C三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昂丹司琼8 mg、格拉司琼3 mg.结果 三组病人在用药前后BP和HR的变化无显著差异.B、C组与A组相比术后8h内恶心的发生率、呕吐或恶心伴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间无差别.术后8~24 h内C组恶心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A组,B组和A组间无差别;B、C两组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无差别.术后0~8 h内恶心呕吐总发生率,B、C两组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无差别;术后8~24 h内恶心呕吐总发生率,B、C两组显著低于A组,C组低于B组.结论 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在麻醉下用药是安全的.两药均显著的降低术后24 h内的PONV的发生率,但单次用药格拉司琼优于昂丹司琼.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220-1222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对丁丙诺啡静脉自控镇痛所致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SAⅠ或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以丁丙诺啡行静脉自控镇痛,其中A组术毕直接行静脉自控镇痛,不使用昂丹司琼;B组术毕静注昂丹司琼8mg后连接镇痛泵;C组术毕镇痛泵内加昂丹司琼8mg;D组静推昂丹司琼4mg,镇痛泵内加昂丹司琼4mg。记录术后30min、6h、10h、24h、36h和48h患者PONV情况。结果:与A、D组相比,B组在术后6h、10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C组在术后6h、10h、24h、36h和48h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A组和D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昂丹司琼对丁丙诺啡静脉镇痛所致恶心呕吐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中术毕单次注射昂丹司琼4mg,并通过PCA泵持续输注是最佳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阿扎司琼与昂丹司琼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在手术前分别缓慢静脉滴注阿扎司琼10mg(A组)、昂丹司琼8mg(B组)、生理盐水5ml(对照组,C组)。观察三组病人手术气管拔管后24h内恶心呕吐的次数和程度。结果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A、B两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扎司琼与昂丹司琼均可有效降低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昂丹司琼、氟哌利多、甲氧氯普胺单用或合用在预防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在发生PONV后给予昂丹司琼8mg,B组术后给予昂丹司琼8mg,C组术后给予氟哌利5mg 甲氧氯普胺20mg,D组先给予昂丹司琼8mg后给予氟哌利多5mg 甲氧氯普胺20mg,比较4组患者术后48h内PONV总发生率。结果4组患者术后48h内PONV总发生率分别为52.5%、25.0%、27.5%、7.5%;D组术后48h内PONV总发生率与A组、B组和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氟哌利多联合应用预防妇科肿瘤患者硬膜外术后镇痛时PONV较单用或两种药物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格拉司琼、氟哌利多 ,比较术后恶心、呕吐 (PONV)的发生率 .方法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12 0例 ,手术结束拔出气管导管和胃管后随机分为 3组 ,A组 :未用任何止吐药 ;B组 :静脉注射氟哌利多 2 5mg ;C组 :静脉注射格拉司琼 3mg ,观察术后 30min ,2 4h ,4 8hPONV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术后 30min嗜睡率B组高于A ,C组 ,术后 2 4h ,PONV发生率B ,C组明显低于A组 (P <0 0 5 ,P <0 0 1) ,头痛发生率C组高于A ,B组 (P <0 0 1) ,术后 4 8hPONV发生率C组明显低于A ,B组 (P <0 0 5 ) .结论 :格拉司琼、氟哌利多均能有效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格拉司琼优于氟哌利多  相似文献   

6.
王晓庆 《河北医学》2010,16(7):853-854
目的:观察在全身麻醉下妇科手术中应用阿扎司琼与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选择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阿扎司琼组)、B组(氟哌利多组)、C组(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min A组患者静脉注射阿扎司琼,B组患者静脉注射氟哌利多,C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作为对照。观察手术后病人PONV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A、B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O.01),术后24h内阿扎司琼和氟哌利多完全抑制PONV的有效率分别为73.0%和71.0%,术后恶心发生率分别为15.0%和20.0%。术后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0.O%和12.0%。A、B两组完全抑制PONV的有效率、术后恶心及呕吐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阿扎司琼或氟哌利多均能有效预防PONV,与氟哌利多相比,阿扎司琼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栾丰年  杨利民 《中原医刊》2014,(11):F0004-F000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扎司琼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 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ASA分级I-II级骨科手术后镇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A、B组手术结束前10 min分别静注阿扎司琼5 mg和10 mg,C组给予相同容量生理盐水。观察静脉注射前及静脉注射后5 min时的血压、心率,术后48 h 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8 h内A、B组PONV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低于C组( P〈0.05)。三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扎司琼5 mg即可有效降低骨科手术后镇痛患者PONV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防治剖宫产手术后产妇吗啡镇痛所引起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剖宫产手术后接受硬膜外给予吗啡镇痛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产妇采用格拉司琼防治;B组产妇采用胃复安防治;C组产妇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各组产妇术后1、4、8、12、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A、B组产妇术后4、8、12、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或P<0.01);同时在术后12、24 h A组效果优于B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能有效防治剖宫产术后产妇吗啡镇痛所引起的恶心呕吐,其效果优于胃复安。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扎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②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5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A组、B组手术结束前20min分别静注阿扎司琼5mg和10mg,C组给予相同容量生理盐水。观察静注前及静注后5min时的血压、心率,术后24hPONV的次数和程度。③结果术后24h内A组、B组PONV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低于C组(P均〈0.05)。A组、B组需要补救治疗者明显少于C组(P均〈0.01)。3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④结论阿扎司琼5mg即可有效降低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PONV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地塞米松对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的预防效果。方法: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80例,18~6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0例:(1)D组:实验组,术前给予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2)C组:对照组,术前给予2 mL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静脉滴注。每组患者再分为两亚组,每组70例,分别应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IVA)(P亚组)和七氟醚维持吸入全身麻醉(S亚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标准的全身麻醉操作,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滴注昂丹司琼(ondansetron) 8 mg。随访术后24 h内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对PONV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因素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晕动病史/既往PONV史、是否应用地塞米松以及麻醉方法。结果:术后24 h内D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患者(11.4% vs. 20.7%,P=0.034);术后0~2 h D组患者PONV的发生率低于C组患者(1.4% vs. 6.4%,P=0.031);术后2~24 h D组患者PONV的发生率与C组患者差异无显统计学意义(10.7% vs. 17.9%,P=0.088)。术后24 h内各时段,D组与C组内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亚组与吸入麻醉亚组PONV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塞米松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有预防效果(OR=0.447,P=0.030),晕动症/PONV病史是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OR=15.730,P<0.001)。结论: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可明显降低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和甲氧氯普胺对面肌痉挛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成年患者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150例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成年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5~65岁,随机分为3组。 A:昂丹司琼组,B:甲氧氯普胺组,C:昂丹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组。术毕均连接病人静脉自控镇痛泵( PCIA)。分别于术后的6,12,24,48h记录患者镇痛评分、恶心、呕吐和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镇痛效果相同。术后24h内A,C组恶心的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B组(P<0.01),A,C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h和12h呕吐发生率和术后6h呕吐程度C组低于A, B两组(P<0.01),且A,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4h C组呕吐发生率及程度低于B组(P<0.01),而A,C之间与A,B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48h 3组之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昂丹司琼对于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效果确切,联合甲氧氯普胺使用对呕吐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恩丹西酮对术后患者硬膜外腔吗啡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女性患者分为四组:对照(A)组于手术关腹膜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 ml;恩丹西酮(B)组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 mg;地塞米松(C)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联合(D)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 恩丹西酮8 mg.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吗啡镇痛.观察术后48 h内患者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各组间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2.6%,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7.5%,与A组比较,P<0.01,与B组和C组比较,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恩丹西酮单独应用均能有效地减少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两药联合应用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对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15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五组。在手术结束时,A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B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mg+地塞米松10rag;C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10mg;D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mg+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10mg;E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观察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E组比较,A、B、C、D四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其中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最低。结论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可明显减少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配伍不同药物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疗效。方法 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静注昂丹司琼4mg+生理盐水2ml;B组静注昂丹司琼4mg+芬太尼50ug;C组静注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10mg。观察术后24h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A、B、C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7.5%、22.5%、7.5%。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示术毕时静脉注射昂丹司琼不同配伍均能有效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C组配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静脉给药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硬膜外给药对降低术后吗啡硬膜外镇痛恶心呕吐(PONV)的作用。方法随机双盲选择9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女性病人进行观察。所有病人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吗啡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镇痛。地塞米松(D)组病人在手术后静注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C)组病人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7例患者因故退出此观察。在手术后48h内D组病人手术后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9.0%,明显低于C组病人的36.6%(P〈0.05)。两组病人之间手术后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组间镇痛效果亦无明显差异。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氟哌利多是一种减少与硬膜外吗啡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缪永辉 《当代医学》2011,17(36):8-9
目的 探讨单用托烷司琼不同给药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恶心、呕吐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择期子宫全切术患者120 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①对照组(control组)、②切皮前用药组(A组)、③切皮前和缝皮后联合用药组(B组)和④缝皮后用药组(C组).分别记录术中以及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7.
谢崇英 《河北医学》2010,16(2):205-207
目的:小剂量地塞米松,恩丹西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有预防作用,二者效果尚未评价,对此预防效果作临床观察。方法:对60个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的比较。空腹前将地塞米松组(D组)静注地塞米松5mg;恩丹西硐(O组)静注恩丹西硐4mg,安慰剂组(A组)静注生理盐水。结果:在超过3次呕吐经历(P〈0.05),D组和。组明显减少了恶心和呕吐(PONV)的发生(P〈0.01),D组和O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预防性静注小剂量地塞米松或恩丹西酮4mg明显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较安慰剂优。  相似文献   

18.
张洪兴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15-101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恩丹司琼联合用药对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20例。A组术毕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ml;B组术毕静脉推注恩丹司琼8mg;C组术毕静脉推注恩丹司琼8mg和地塞米松10mg。术后观察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并询问患者的主观瘙痒感受。结果:与A组比较,术毕前单独静注恩丹司琼,或合用地塞米松与恩丹司琼均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恩丹司琼单独使用比较,地塞米松与恩丹司琼联合用药抗术后呕吐的效果更佳(P<0.05)。三组术后皮肤瘙痒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地塞米松与恩丹司琼联合用药对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皮肤瘙痒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吗啡用于女性患者痔疮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不良反应。方法:择期痔疮手术后需硬膜外镇痛的女性患者100例,年龄22—45岁,体质量40—63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成两组(n=50):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均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自控给药的模式,负荷量:B组为布托啡诺1mg,M组为吗啡1mg,两组均持续剂量为2mL/h、自控剂量为每次0.5mL、间隔时间为15min,镇痛液配方为B组0.006%布托啡诺复合0.15%罗哌卡因100mL,M组0.006%吗啡复合0.15%罗哌卡因100mL。两组均在给负荷量前5min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评估术后2(T1)、4(T2)、8(T3)、12(T4)、24(T5)和36h(T6)各时点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观察术后36h镇痛期间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观察时点的镇痛评分(均〈3分)与镇静评分(2~4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恶心(10%)、呕吐(0)、头晕(8%)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30%、18%、20%)(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女性患者痔手术后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吗啡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联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全身麻醉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耳穴贴压组(A组,n=40)、托烷司琼组(B组,n=40)及耳穴贴压联合托烷司琼组(C组,n=40)。A组患者取耳神门、胃和交感三处穴位粘贴王不留行籽,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进行按压治疗,B组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mg,C组行耳穴贴压治疗并联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mg。观察术后24h内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加用其他止吐药的发生率及其他副作用。结果:与A组及B组比较,C组术后24h内恶心发生率(22.5%比52.5%、47.5%)、呕吐发生率(12.5%比30.0%、32.5%)及加用其他止吐药的发生率(10.0%比22.5%、25.0%)降低(X^2值分别为:20.645,14.337;14.629,11.200;10.000,6.994,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其他副作用。结论:耳穴贴压联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明显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