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获随访的33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均经术前穿刺活检及术后病理证实,Campanicci’s放射学分级:I级5例,Ⅱ级19例,Ⅲ级9例。按Enneking分期:I期7例,Ⅱ期20例,Ⅲ期6例。Jaffe’s病理分级:I级5例,Ⅱ级22例,Ⅲ级6例。24例位于膝关节周围(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14例),股骨近端、尺骨近端、桡骨远端、骶尾部各2例,腰椎1例。3种基本手术方法分别为:单纯刮除植骨4例;刮除植骨加磨钻、3%碘酒、骨水泥等辅助治疗26例;瘤段截除3例。结果28例术后获随访10~84个月,平均45个月。4例行单纯刮除植骨均复发;3例行瘤段切除,术后无复发;26例刮除植骨加辅助灭活方法,9例复发,复发率27.2%。结论单纯刮除植骨复发率较高,正确使用辅助方法结合现代广泛刮除技术及现代的诊疗技术是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长骨骨巨细胞瘤相关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长骨骨巨细胞瘤相关复发因素,为其治疗及降低复发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1例长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首次手术方式、肿瘤所在部位、病理骨折与否、Jaffe‘s病理分级、Campanicci’s放射线分级等,总结相关的复发因素。结果:S一组41例肿瘤中复发者21例,21例中Jaffe‘s病理诊断与首次比较,17例无变化,;按Campanicci’s放射诊断标准,首次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2例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临床资料,并对复发手术病例进行了随访。结果:复发多发生于术后2年内,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肿胀为主,复发部位、影像学和病理级别基本与首发情况一致。随访再复发率是7.89%。结论:应进行长期随访,定期检查;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临床情况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骨巨细胞瘤行囊内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治疗,观察术后肿瘤的复发状况及关节功能,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骨巨细胞瘤行囊内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所有手术均由肿瘤组医师完成。结果:49例患者中6例失访,据campanacci分级,Ⅱ期39例,Ⅲ期4例,术后5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率为11.6%。术后肢体功能评价分数平均为95%。统计分析肿瘤的复发、肢体功能好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分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囊内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骨巨细胞瘤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陈劲  肖刚  罗玉琛 《海南医学》2005,16(8):22-23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采用2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进行治疗。结果刮除、骨水泥充填术后复发率为25%,而游离腓骨移植病例无复发。结论完整病骨段截除游离腓骨移植复发率较传统刮除、骨水泥充填术为低,GCT的手术类型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骨巨细胞瘤的各种手术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采用8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骨巨细胞瘤进行治疗。结果:刮除植骨术术后复发率为33%,刮除、骨水泥充填复发率为25%,而病骨段截除人工关节置换及游离腓骨移植病例无复发。结论:完整病骨段截除人工关节或游离骨移植复发率较传统刮除、植骨术为低,恶性程度与复发率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X线Campanacci分期J、affe病理分级以及手术类型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骨科1997年1月~2006年3月治疗的骨巨细胞瘤40例,总结其X线分期、病理分级及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共有15次手术后复发,术后复发为27.3%(15/55)。术后2年内复发11例,占复发总数73.3%。X线Campanacci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术后复发率依次递增,分别为12.5%、18.8%、32.0%;Ⅲ期与Ⅰ期、Ⅱ期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36)。Jaffe病理分级各级之间无明显差异。病灶内刮出术总复发率为34.5%,高于瘤段切除术的13.3%,行截肢术者无复发,边缘切除术者复发率则高达60.0%,不同手术方法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依据X线Campanacci分期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能最大限度保全肢体关节的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X线Campanacci分期、Jaffe病理分级以及手术类型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骨科1997年1月~2006年3月治疗的骨巨细胞瘤40例,总结其X线分期、病理分级及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共有15次手术后复发,术后复发为27. 3% (15/55).术后2年内复发11例,占复发总数73.3%.X线Campanacci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术后复发率依次递增,分别为12.5% 、18.8% 、32.0%;Ⅲ期与Ⅰ期、Ⅱ期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36).Jaffe病理分级各级之间无明显差异.病灶内刮出术总复发率为3 4.5% ,高于瘤段切除术的13.3%,行截肢术者无复发,边缘切除术者复发率则高达60.0%,不同手术方法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依据X线Campanacci分期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能最大限度保全肢体关节的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骨巨细胞瘤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之德  沈建中 《上海医学》1994,17(12):699-702
报告1973年10月至1991年3月本院共收治50例骨巨细胞瘤。其中恶性骨巨细胞瘤12例,占24%。骨巨细胞瘤采用抓刮植骨术复发率40%。文章讨论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恶性骨巨细胞瘤,赞同Mc Grath将恶性骨巨细胞瘤分为三类:I.原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Ⅱ.发展性恶性骨巨细胞瘤。Ⅲ.继发性恶性骨巨细胞瘤。对发展性恶性骨巨细胞瘤更要提高警惕和重视,定期随访和注意恶性趋势。一旦有恶性表现立即果  相似文献   

10.
异体骨移植治疗恶性骨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恶性骨肿瘤 ,死亡率及术后复发率均较高 ,以往采用截肢手术为主 ,现我们应用异位骨、骨体半关节移植治疗 2例下肢恶性骨肿瘤保住了患者的肢体 ,并且患肢功能恢复良好 ,临床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例 1为男性 ,38岁 ,为股骨髁上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性骨折 ,病理分级为 级。术中采用瘤体切除 ,异体骨移植 ,多枚斯氏针内固定。例 2为女性 ,5 5岁 ,为左股骨髁上骨巨细胞瘤 ,术后 1a余复发后并病理性骨折 ,病理分级为 级 ,术中采用瘤段切除 ,异体半关节移植 ,带锁髓内针固定。1.2 异体骨、骨体半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方法很多,但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即满足安全外科边界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肢体功能,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探讨特制型人工假体置换在肱骨近段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定制型人工假体对2000年2月至2009年2月间的16例肱骨近端恶性肿瘤患者行保肢术.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14~56岁,平均(27±3)岁.病理证实:骨肉瘤10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尤文肉瘤1例,骨巨细胞瘤4例.骨巨细胞瘤按Campanicci分级:4例为Ⅲ级.其它12例患者以Enneking分期:Ⅱa期2例,Ⅱb期10例.除骨巨细胞瘤外均辅予术前、术后化疗.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6~84个月),置入假体无感染、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人工肩关节不完全脱位2例(12.5%,2/16).术后肩关节功能按国际保肢学会(ISOLS)标准评分,优良率81.3%(13/16,评分≥24分).结论应用特殊定制的人工假体置换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获得较为满意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的临床分型以指导手术。方法用CT/MRI和鼻内镜检查47例NIP,明确病变起源,制定临床分型并采取相应的术式,术后跟踪随访。结果随访1~8年,Ⅰ型复发率为7.1%,Ⅱ型复发率为10.5%,总复发率为8.5%。首次手术复发率为2.8%,二次手术复发率为27.3%。结论按Reda Kamel的NIP临床分型方法,即根据病变的起源进行临床分型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复发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764例。通过系统随访详细记录复发可能的危险因素,并以Kaplan-Meier曲线描述复发情况,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复发影响因素。结果764例患者共失访32例,随访率95.8%。其余732例患者196例(26.8%)发生术后复发。其1、3、5和8年复发率分别为2.1%、5.8%、14.7%、25.4%。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浸润程度、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方程为:λ(t)=λ(0t)exp(0.871年龄+0.981肿瘤大小+1.245转移情况+1.124浸润程度+0.814病理类型+1.348手术方式)。结论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浸润程度、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应该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56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小细胞癌18例,腺癌9例,鳞癌29例;早期(Ib期,IIIa期)26例,晚期(IIIb期,IV期)3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对56例肺癌组织中的COX-2、HIF-1α的表达进行检测;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H IF~1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用CD34单克隆抗体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标记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对COX-2、HIF-1α与肺癌组织及其血管生成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6例肺癌组织内COX-2的阳性表达为14例(78.57%),其中在小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为14例(77.78%),腺癌阳性表达为8例(88.89%),鳞癌阳性表达率22例(75.86%),COX-2阳性表达率不受病理分型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Ib-IIIa期)肺癌组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61.54%,晚期(IHb-IV期)表达率为90.00%,COX-2阳性表达率有病理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6例肺癌组织内HIF-1α阳性表达为45例(89.49%),其中在小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为17例(94.44%),腺癌阳性表达为7例(77.78%),鳞癌阳性表达为25例(86.21%),HIF-1α阳性表达率不受病理分型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Ib-IIIa期)的肺癌组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80.77%,晚期(IIIb-IV期)为93.33%,HIF-1α有病理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X-2弱阳性的MVD值为13.32±8.91,较强阳性为19.20±9.98,强阳性为23.04±5.69,在病灶部位MVD随着COX-2表达强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弱阳性MVD值为13.78±4.59,较强阳性为21.59±8.25,强阳性为28.58±2.59,在病灶部位MVD随着HIF-1α表达强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CNA和MMP-2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性,为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2例标本中PCNA和MMP-2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增高,PCNA表达率在Ⅱ+Ⅲ级较Ⅰ级增高;PCNA高表达者复发率和转移率较低表达者增高.②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增高,MMP-2阳性率在Ⅱ+Ⅲ级较Ⅰ级增高;复发组和转移组中MMP-2阳性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结论 PCNA和MMP-2的表达变化与组织学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PCNA和MMP-2的高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转移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中MDR1基因产物P-GP170、GST-π(glutathiones transferases-π)和TOPO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72例膀胱癌组织中P-GP170、GST-π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P-GP170的单独表达率69.4%(50/72)。在Ⅰ级23例中表达率52.2%(12/23);在Ⅱ级21例中表达率71.4%(15/21);在Ⅲ级28例中表达率82.1%(23/28)。56例初发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62.5%(35/56);16例羟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失败的复发膀胱癌阳性表达率93.7%(15/16)。表明P-GP170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GST-π的单独表达率58.3%(42/72)。在Ⅰ级23例中表达率43.8%(10/23);在Ⅱ级21例中表达率57.1%(12/21);在Ⅲ级28例中表达率71.4%(20/28)。56例初发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48.2%(27/56);16例羟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失败的复发膀胱癌阳性表达率93.7%(15/16)。表明GST-π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TOPOⅡ的单独表达率52.8%(38/72)。在Ⅰ级23例中表达率73.9%(17/23);在Ⅱ级21例中表达率47.6%(10/21);在Ⅲ级28例中表达率39.3%(11/28)。56例初发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60.7%(34/56);16例羟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化疗失败的复发膀胱癌阳性表达率25%(4/16)。表明TOPOⅡ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P-GP170、GST-π和TOPOⅡ表达的相关性:P-GP170和GST-π同时表达率36.1%;P-GP170和TOPOⅡ同时表达率31.9%;GST-π和TOPOⅡ同时表达率29.1%;P-GP170、GST-π和TOPOⅡ同时表达率22.2%。结论P-GP170和GST-π阳性产物呈棕色颗粒,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膜和/或胞质;TOPOⅡ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胞核。P-GP170、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膀胱癌的恶性行为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膀胱癌组织中MDR1基因产物P-GP170和GST-π、TOPOⅡ的表达对肿瘤多药耐药起重要作用,并且多因素联合作用可能是MDR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吉西他滨+草酸铂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安全性、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按照前瞻性随机分组原则,把符合入组条件的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氩氦刀治疗组)25例,治疗组(氩氦刀联合化疗组)25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肿瘤初次复发率、1年生存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0%(15/25)、84%(21/25),肿瘤初次复发率分别为56%(14/25)、24%(6/25),1年生存率分别为56%(14/25)、76%(19/25),生活质量KPS评分值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对照组无骨髓抑制发生,两组间总有效率、肿瘤初次复发率、1年生存率、治疗后KPS评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氩氦刀联合吉西他滨+草酸铂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氩氦刀治疗效果,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具有推广价值的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方法,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临床适应征及远期疗效。方法 2004年5月-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18例,根据骨巨细胞瘤Campanacci X线分级,对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分别采用瘤骨刮除+石碳酸灭活+植骨(A组)或瘤骨完全切除并腓骨移植(B组)两种方法治疗,并给予术后随访。结果临床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并获得随访,随访13-54个月,平均28个月。A组复发率36.4%(4/11);腕关节功能综合评价按Enneking标准,优3例、良5例、一般3例,优良率72.72%(8/11)。腕关节屈伸活动平均78°,尺桡偏平均35°。B组术后无复发,腕关节功能评价优1例、良5例、一般1例,优良率85.71%(6/7);腕关节屈伸活动平均67°,尺桡偏平均30°。结论对Campanacci X线分级达到Ⅲ级及Ⅱ级合并病理骨折的患者采取瘤骨摘除并腓骨移植可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率并得到较好的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保留Tenon’s囊的改良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价值。方法:试验组单纯原发性翼状胬肉150例166眼行保留Tenon’s囊的改良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单纯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36例146眼行传统去除Tenon’s囊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后结膜充血时间、角膜上皮生长时间、BUT(泪膜破裂时间)、SIt(泪液分泌试验)、复发率,问卷调查了解术后疼痛等主观不适。结果:A组手术时间(25.43±3.18)min,较B组(33.87±3.74)min明显缩短。两组BUT、SIt结果分析均显示,A组术后泪膜功能恢复较快。术后1个月A组结膜充血16例(10.7%),B组24例(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A组主观不适评分(0.21±0.36)分,B组(0.38±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和复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保留Tenon’s囊的改良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复发率方面与传统术式并无显著差异,但改良术式能显著缩短手术持续时间、缩短泪膜功能恢复时间,且术后结膜充血时间更短,患者术后疼痛不适周期明显缩短,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应用中具备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0.
陈祝勇 《医学综述》2014,20(20):3818-3819
目的探究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经内镜下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将泰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5例消化道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镜下黏膜剥脱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对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5例患者病变部分全部被切除,其中采用EMR切除病灶总计10例、采用ESD分片切除总计3例、采用ESD完整切除病灶总计12例。EMR手术时间3356(40.3±4.8)min,ESD手术时间4756(40.3±4.8)min,ESD手术时间47150(80.3±9.1)min。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例胃息肉、5例胃早癌、6例直肠侧向发育性肿瘤、10例结肠息肉。25例患者经过EMR与ESD治疗后,一次切除率为96.00%(24/25),出血率为12.00%(3/25),穿孔率为8.00%(2/25),出血患者与穿孔患者给予积极的处理皆效果良好。25例患者皆进行6150(80.3±9.1)min。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例胃息肉、5例胃早癌、6例直肠侧向发育性肿瘤、10例结肠息肉。25例患者经过EMR与ESD治疗后,一次切除率为96.00%(24/25),出血率为12.00%(3/25),穿孔率为8.00%(2/25),出血患者与穿孔患者给予积极的处理皆效果良好。25例患者皆进行612个月随访,随访复发率为0%。结论对于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ESD与EMR治疗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复发率较低,而且对于病理评估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