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方证对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证关系是近年来用以研究和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及其临床用药规律的重要命题之一,方证对应是核心问题,也是主要研究方法,理解方证对应的思想与内涵,对阐释方剂的配伍规律、作用机理及加深对证候的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受西医学方法与思维的冲击,对方证对应法则及其证治规律性的研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探究中医方证对应理论,对于深刻理解中医基本理论与方剂证治规律,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研究的思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分析目前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研究现状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出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研究应当根据其功能主治来研究有效组分的作用,从而确定复方某一药效的主要有效组分,然后开展有效组分配伍研究,研制有效组分配伍复方。作者进一步强调重视有效组分的配伍研究、加强复方功能组分与有效组分关系的研究及多环节、多靶点开展复方有效组分作用的研究是深化中药复方有效物质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临床方剂配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后 ,指出目前临床组方普遍存在方杂量大的问题 ;对临床组方配伍的方法大都强调辨证与辨病的结合 ,但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却少有论及 ;中成药使用中方证不明了 ,成药之间缺乏配伍等 ,故疗效难以保证。作者认为 ,应重视方剂学作为中医临床基础的特点 ,加强临床病证的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特别是潜在病机的深入系统研究 ,结合运用方证相关与病证相关理论探讨临床配伍方法及规律 ,是适应临床需要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代谢组学的系统论方法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具有相似的属性。近年来,随着其迅速发展,代谢组学已应用于中医“证”及其模型的研究、中药及复方的作用机制研究、中药毒理研究等。研究内容侧重于“证”,关注内源性代谢组的应答(药效学与毒理学);较少涉及“方”,即方剂本身及其动态变化过程(药动学)。而“辨证论治,方证对应”正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为此,从“方证对应”的角度,浅析应用代谢组学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方法,希望借此对中医药理论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药对泽泻-白术入手,以含药对泽泻-白术的方剂为研究对象,探索该类复方的配伍规律和病-证-方之间的关联。方法: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构建历代含药对泽泻-白术的方剂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R软件平台,归纳分析含泽泻-白术的方剂配伍和方证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8首含泽泻-白术的方剂,涉及中药203种,临床症状240个,证型122个,疾病95种。通过关联分析得出常用药对泽泻-白术配伍的高频中药有9味,与相关高频症状、证候、疾病密切相关的药组有16个;与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有腹泻、大便溏、小便短黄、小便不利等;证型有湿热内蕴证、膀胱湿热证和膀胱蓄水证,疾病有淋证、水肿和伤暑。结论:含泽泻-白术的方剂核心适应证为水液病,病机以脾虚水湿痰饮内生为主,治则治法与温化法有共通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方剂配伍理论和病-证-方的科学内涵,并为其相关复方研发、配伍用药及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方证相应”理论在“病证结合”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证相应"与"病证结合"皆为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与学术价值。病、证、方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三者的有效结合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方证相应"强调了方药与病证之间的高度的对应性,"病证结合"强调了通过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体现病变整体的纵横联系性。"方证相应"理论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创建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医"病-证"的本质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并为通过"方"来探索已知疾病中医"证"的病机研究提供了科学假说的可能,有助于阐明临床上不同方剂针对相同疾病的不同作用机理,阐明现代医学疾病的主要中医证候病机。  相似文献   

7.
临证选方配伍及其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中医“证法方药”相关和“君臣佐使”制方原理为逻辑依据,以临床用方现象为经验背景,针对临证遣药组方涉及到的病证与立法、选方与配伍、药味与药量等主要环节,总结了中医临床选方和组方配伍的某些规律。由于方证病机和当前病证病机之间的吻合是直接用方的条件,“君臣佐使”制方原理和中药配伍经验是遣药组方的基础,因此深刻认识方证病机,特别是对病变趋势、潜在病机、相关方剂证候病机之间的联系以及掌握中西医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将会提高选用方剂的水平;而充分利用中药的一药多用、特殊功能药对、药量变化以及相反相成等原理则将大大提高处方疗效;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合用多方也是一个有效的用方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综述左金丸和反左金方证相应动物模型建立的过程,提示方证研究思路要以“因证识药”、“因证论效”、“方证对应”、“方因证立”等理论指导,将辨证论治的中医药理论与药效学研究有机结合,使方药研究具有中医特色,为方证相应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方证相应也称方证对应,是指一个方剂的组方用药配伍与该方所主治病证的主要病机及其表现在外的症状体征相符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是辨证论治的精华所在,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方证相应性临床、实验、理论分析,认为方证相应性研究将可能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复杂系统理论、熵理论等作为方剂相应性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奕  沈照波 《中医学报》2019,34(4):714-716
"以方测证"是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方证相应""方证相对",主要用于经方研究,现代亦将此法应用于实验研究。若是从形式逻辑关系推理的角度考察,方与证未必是"一一关系",所以方证对应未必可靠,故而"以方测证"的移植应用应予以反思,应当设置类似方的对照组,重视观测指标的多样性以及各项指标间的关联,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目前方剂学基础研究的分析, 指出还原分析方法 不能成为学科研究的核心方向, 微观指标变化不能取代宏观功能变化成为现代化的标准,真正的现代化是宏观和微观的相互印证、互相补充.方剂学的核心内容除了配伍规律和方证相关, 应该注重治法的研究, 研究方法 应从传统方剂学的理论和临床实际出发, 走方剂学理论原创的道路,方剂学的真正发展,在于方剂学的理论创新,而不应把方剂学变成开发中成药的工具,这有利于方剂学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重视同病类证和同病类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证关系除“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外,还表现为“同病类证”。同病类证是指同一疾病患者具有相同的中医主证,个体之间只是兼夹证的差异,因此治疗上可运用中医类治法,即在应用主方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兼夹证适当加减。同病类证强调病和证的同质性,使辨病治疗和辨证治疗有更高的融合度。加强对同病类证和同病类治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中医证的内涵,也有利于发扬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和个体化治疗的特色。同病类证和同病类治对临床医师掌握方证相应的辨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张仲景的合方理论。方法以文献学、数学的方法,分别探讨张仲景合方的动机与目的、合方的依据、合方的原则,合方中方与方间的“七情”关系,合方的功效,合方“先煎后合”与“先合后煎”之异同。结果合方动机与目的除获取更好的临床疗效外尚存在信仰和经验的问题;合方的依据是依据证候与病机;合方的原则是增效与减毒,合方中方与方间在比重上起码存在着主辅、对等关系;从方与方间的相互作用来看可能存在着类似中药配伍的“七情”关系;合方的功效将产生相加、协同与拮抗;合方“先煎后合”与“先合后煎”的不同制备法将影响合方的疗效。结论合方是方剂发展的另一条路,是方剂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合方能够拓广现有方剂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培土生金法是依据五行相生的理论,通过培补脾土达到治疗肺脏亏虚目的的治疗方法。合方是由两首及两首以上固有方剂相合而构成的新方剂。在临床上,培土生金法则大多是通过单方的方式实现的。依据培土生金法则,探讨培土生金合方在临床上的运用。结果发现,按照培土生金法则进行合方,可以弥补单方在治疗时的不足,不仅可以增强单方疗效、还可以产生单方基础上的新疗效。五行生克的法则,不仅在中医藏象、诊断等理论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方剂的合方使用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传统民族药物大复方药味多、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难以阐释。为了解决民族药物大复方的研究难题,本课题组利用高通量制备技术建立全组分样品库,利用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原代神经元缺糖缺氧/复供损伤保护等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确定了白脉散抗脑卒中有效成分组(BMECG),进而利用MCAO/R模型对BMECG的活性行了研究,旨在为创新药物开发提供关键资料。最后探讨了快速制备技术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对于大复方有效成分组研究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推动民族大复方现代化,有助于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方证关系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界定方证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方证研究领域流行的“方证相对”、“方证相应”、“方证对应”、“方证相关”几个主要观点进行了叙述和辨析,提出“方证相关”作为含括中医方证关系的逻辑表述实现了由经验现象向科学问题的转化。其蕴含的方证关联性大小及其现代内涵是方证关系中关键问题。“方证相关”不仅是诠释中医方证治验的逻辑基础,而且正在成为揭示中医药科学内涵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8.
心绞痛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30年来人们成功地运用药物触发、手术损伤等方法建立了基于西医病理的多种心绞痛动物模型。为适应中医药的特点,有研究者建立了几种病证结合的心绞痛模型。但是,现有的病证结合模型还不能满足心绞痛中医证型多样化的需求,继而影响了相应中药处方的合理评价。为了更好地研究心绞痛的本质和提供更好的中药评价工具,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临床心绞痛的表现为依据,结合现代病因、病机研究,研制更符合临床实际和中医理论的心绞痛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耿樱  段安  杨淳  张维平 《中外医疗》2014,(27):161-163
针灸处方思路的形成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学理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共治,强调病、证、症的整体把握。该文试从"病、证、症结合"和"经筋病、脏腑病、皮部病、络病辨位治疗"两个方面,初步探讨临床疾病针灸治疗处方的形成过程和理论依据,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针灸临证处方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蒙药复方协日嘎-4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探索其治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疾病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对协日嘎-4所含化学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筛选蒙药复方协日嘎-4所含化合物信息,通过Pubmed、Super Target、Drug Bank、TTD(Therapeutic Targets Database)等数据库收集蒙药协日嘎-4中化学成分对应的靶点,通过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等数据库收集相关信号通路,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多成分-多靶点和多成分-多靶点-多疾病网络模型。结果药物与靶点之间存在的相关性为潜在靶点的探索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筛选结果显示蒙药复方协日嘎-4中有33种化合物与12种生物靶标存在网络交互作用,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揭示了网络药理学"多成分""多靶点"的特征。同时化合物与靶点连接最终共同作用于疾病即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建立了蒙药复方协日嘎-4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通过数据库筛选得到两条主要信号通路,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和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结论本文建立了一条"疾病-靶点-药物"的蒙药复方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模式,为蒙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