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谭令  任北大  程发峰  王雪茜 《中医学报》2019,34(11):2349-2352
胆囊息肉样病变在临床上可分为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和吸收消散期。活跃增长期是息肉逐渐形成阶段,王教授认为此阶段多为肝气郁滞证,因肝气疏泄失常,气机郁滞,是有形实邪逐渐积聚的阶段;相对稳定期是息肉病理变化趋于稳定的阶段,此阶段由于气机郁滞,痰湿内生,郁而化热,致湿热内蕴,脉络不通,胆气不利,通降失职,病久则瘀血内生,致痰瘀互结,故相对稳定期可分为湿热内蕴证和痰瘀互结证;吸收消散期为疾病向愈的阶段,息肉的病理改变逐渐恢复正常,此阶段相当于中医的邪退正衰期,故此时以肝胆气虚证为主。王师临证注重标本同治,审证求因,固护脾胃,截断病势。  相似文献   

2.
外来之邪气侵袭机体,使体内气机郁滞而表现为胀病。病理变化初起以实证为主。有余之邪阻于五脏六腑日久使得正气渐衰,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文章通过对胀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及证候表现的分析,认为运甩下法治疗,可以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扭转病势,截断病情,甚至起到化险为夷之效。故对胀病无问虚实,工在疾泻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学     
2加10376老年病虚实夹杂病机及证治特点探讨/黄芝蓉…//新中医一2(X)1,33(3)一6 对老年疾病病机和治疗原则进行探讨,发现老年疾病病机虚实夹杂,以虚为本,以实为标。机体衰老,脏气虚衰是老年人的必然现象,生新不足,吐故无能,是老年疾病虚实夹杂的病理基础,而这种虚实夹杂是五脏气机先虚为本,痰疲凝聚后发为标;痰浊癖血是脏气虚衰的结果,又是主要致病因素。脏腑机能衰退,代谢废物积蓄体内,逐渐形成病理性的产物。痰浊、疲血既是最常见的病理物质,又是机体最常见的内生致病因素。治疗应补泻兼施,补虚为主,泻实为辅。认为老年疾病只要根据扶正…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疑难病,导师金季玲教授在从事中医妇科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效果卓著,现介绍如下。1瘀血阻滞为病机核心金季玲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实质主要是瘀血阻滞,留聚为痛,积而成导致瘀血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寒凝和气滞。患者因素体阳虚,或生活起居不慎,经期涉水淋雨,过食生冷,感受寒邪,寒邪客于冲任而致寒凝血瘀。女子善怀多郁,常致肝气郁滞,气机不利,而气与血相互维系,气病必及血分,形成气滞血瘀。另外经期产后房事不节,或产育过多,人工流产、剖腹产等损伤冲任及胞宫,正气受…  相似文献   

5.
鼓胀病因较多,基本病理是气滞、血瘀、水停腹中.阴虚鼓胀,则是在气、血、水三者的基础上,又夹有阴虚这一病变机制,阴虚、气滞、血瘀、水停四方面相互影响.水湿停聚腹中,气机不畅,形成气滞;血液运行障碍,形成血瘀.气机不畅,瘀血阻滞更影响津液的输布,加重水液停聚.水停日久,阴液亏乏,形成阴虚.水(湿)停聚,更易化热,形成湿热,湿热进一步加重气滞血瘀,阴液更亏,形成虚实错综复杂.初期以邪盛为主,气滞、血瘀、水停、湿热等病邪盘踞腹中;后期则正气亏损,阴津阳气不足,阴阳互损,形成阴阳两虚.阴虚鼓胀以后期为多.治疗以养阴、行气、活血、利水为主.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87-90+94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8 d存活组65例和死亡组43例。详细记录其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转入地、血管活性药物、入ICU时病程、氧合指数(PaO2/FiO2)、格拉斯哥评分、ICU住院时间、患者类别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血小板(Plt)]。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ARDS合并休克以及血小板100×109/L是ARDS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高龄、ARDS合并休克以及血小板减少是ARDS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早期识别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郁证乃气机郁滞为病,致气血运行不畅,倘治疗不及时、不得法极易导致脏腑气机逆乱变生他病.三年来,笔者对郁证的主要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探求郁证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诊疗规律. 方法 选郁证患者100例,依据祖国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以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的法则,运用中草药治疗,配合心理治疗与调护. 结果 本病的发生与病人的精神因素,情志刺激有着必然联系,多因情志致病导致气机郁滞为病;以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的治则疗效显著;心理治疗与调护对患者治疗同等重要,具有提高疗效、防止复发、防衍生他病的良好作用. 结论 本病病因是情志失调和体质因素,病机是肝气郁结,病位在肝,可涉及心、脾、肾,气机郁滞为病;治疗原则以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心理治疗与调护是治疗与预防郁证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法在哮喘中的运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血化瘀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新理论和新概念的提出,确认气道变应性炎症(AAI)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这种炎症病理的表现为粘膜水肿、渗出增多、充血、痉挛、粘液栓形成等,为活血化瘀法在哮喘中运用提供了理论基础。1 哮喘血瘀的机理及证候传统理论以病理因素及病变脏腑两方面阐述了哮喘血瘀的病机。哮喘内有壅塞之气,气滞则血瘀;痰气交结,气滞而致血瘀;哮喘气机不利,久郁化火,气火灼津为痰,致气机痹阻,气滞久则成瘀,哮喘血瘀证候是因气病及血,由肺及心所致。洪广祥教授认为宿痰伏肺,气机郁滞,升降失常,不仅会导致…  相似文献   

9.
张军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53-53
目的:探讨早期ICU(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对危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42例外科术后入ICU救治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即转入ICU患者20例,为治疗组;术后回普通病房,24小时内转入ICU患者22例,为对照组。均采用机械通气、循环支持、镇痛镇静、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制酸、止血、利尿、床旁血液滤过等综合IC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ICU居住时间、ICU费用3项指标。结果:对照组的病死率、ICU居住时间、ICU总费用均大于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ICU综合治疗能够降低危重症术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ICU居住时间,减少ICU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创伤骨科患者进入ICU的状况。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50例创伤骨科转ICU患者,分析患者进入ICU原因、进入ICU途径和各种疾病ICU治疗情况。结果:i例患者ICU病房治疗过程中死亡,49例患者均伤情稳定并明显好转后转入普通骨科病房治疗,ICU病房治疗有效率为98.0%(49/50)。本组患者中高位脊髓损伤进入ICU共3例(6.O%)、骨折重大术后9例(18.O%)、多发伤并ARDS共11例(22.0%)、多发伤伴创伤失血休克12例(24.0%)、多发骨折血压不稳15例(30.O%),多发骨折血压不稳是ICU治疗的首要类型,其次为多发伤伴创伤失血休克、多发伤并ARDS(P〈0.05)。患者多由野外直接送入icu(27例、构成比54.O%),其次为骨科病房和急诊室,分别为14例(28.O%)、8例(16.O%),P〈0.05。结论:临床上应警惕多发骨折血压不稳、多发伤伴创伤失血休克、多发伤并ARDS患者伤情,强化手术室及骨科病房伤情监护,有针对性地提升ICU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562例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主要为肾阴虚证、肾阳虚证、心阴虚证、心阳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阴虚证、肝气郁结证的患者,均在就诊次日上午7~10点抽取空腹血6mL进行血清性激素测定。结果:562例调查对象总睾酮含量以肾阳虚证最低,与其他各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游离睾酮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心阳虚证、肝阴虚证、心阴虚证、心肾不交证、肝气郁结证,其中肾阳虚、。肾阴虚证、心阳虚证与其他各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雌二醇含量以。肾阴虚证最高,其次是肝阴虚证,以肾阳虚证及心阳虚证含量较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以肝气郁结证含量最高,与其他各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L、LH、FSH值各组均数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各辨证分型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个别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中医证型的客观化及提高中医辨证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水平提供确切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至缓解期病机转归。方法:收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四诊情况,软件录入分析得出证素名称,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结果:70分以上的证素积分从高往低的分布频率前5位为:病位:急性期依次为肾〉肺〉心〉脾〉表;缓解期依次为肺〉肾〉心〉脾〉表。病性:急性期依次为气虚=痰〉阳虚〉血虚〉阴虚;缓解期依次为气虚〉阳虚〉痰〉阴虚〉血虚。病性等级急性加重期气虚重度占94%,痰重度占73.6%,血虚中度占28.3%。缓解期气虚重度41.5%,痰中度30.2%,血虚轻度占30.2%。结论:COPD病位在肾、肺、心为主,急性加重期到缓解期病位变化由肾转到肺为主,病性均以气虚、痰、阳虚、血虚、阴虚为主,但病性程度变化大。其中以痰、血虚变化最突出。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胞宫、脾、胃。②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积分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积分(P〈0.05~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湿、热、血瘀、寒、痰,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热、血瘀、寒、痰积分(P〈0.05~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源于肾虚,发于肝郁,病性属虚实夹杂,肾阴虚、肝气滞为其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肾病患者血中ET、ANP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68例慢性肾病患者血中ET、ANP水平,并与32例健康人对照。结果:慢性肾病患者血中ET、AN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肾衰组ET、ANP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或P〈0.05)。中医辨证分型显示:ET水平依次是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肺紧气虚;ANP水平依次是脾肾阳虚〉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结论:血中ET、ANP水平的变化在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升高可以反映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并与中医辨证发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气阴两虚、湿热内蕴是胃肠病的基本病机。按邪正斗争态势分,正虚有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阳虚、阴阳两虚、血虚之异,邪实有湿滞、热郁、滞结和血瘀之别。胃肠病的治疗重在补中清化。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型,每型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统计T2DM大血管并发症主要中医症状及与性别、体重、痛程等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中医症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腰酸膝软(70.0%)...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演变过程与中医阴火病机理论存在相通之处。脾胃虚弱,元气不足,产生阴火;脾胃元气亏虚,升降失常,脾气下陷,"阴火"上冲,胃络损伤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病机关键。阴火证治疗原则是益气、升阳、降火,从阴火论治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COPD阳气虚衰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细胞因子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阳气虚衰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TNF-α、IL-8、IL-1β的浓度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分别检测30例COPD阳气虚衰证患者、30例COPD气阴两虚证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TNF-α、IL-8、IL-1β的浓度。结果 COPD阳气虚衰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血清TNF-α、IL-8、IL-1β的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阳气虚衰组高于气阴两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阴两虚证患者相比,阳气虚衰证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更明显;通过扶阳固本延缓气阴两虚证向阳气虚衰证发展的治法,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带来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9.
基于长期临床实践,总结了支气管扩张症基本病机为痰瘀毒痹积损,正虚邪实间杂并相互影响。正虚为肺气虚、脾气虚、气阴两虚等,日久不复而又生痰、瘀;邪实为痰热、痰浊、瘀血,日久累积酿毒、痹阻肺气,复伤肺之形气。常见证候为实证类(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正虚邪恋类(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兼证类(血瘀证)三证类六证候,急性加重期则以实证类为主而常兼虚证,缓解期则为正虚邪恋而常兼实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临床调研的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病房及血透室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运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慢性肾衰竭的中医各证型分布规律。结果:在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正虚证型以脾肾阳虚证患者最多(38.0%),其次为脾肾气虚证(26.0%),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患者接近(15.0%),肝肾阴虚证最少(7.0%)。邪实证型以湿热证患者出现频率最多(51.0%),湿浊证及血瘀证次之,分别占43.0%和49.0%,水气证和风动证较少(35%)。在中医各虚证证候与肾功能衰竭各期的关系统计中,脾肾气虚证主要见于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衰竭期,在尿毒症期降低(P0.05);脾肾阳虚证中尿毒症期为最多,代偿期、失代偿期和衰竭期均较少(P0.05);气阴两虚证主要见于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代偿期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散在见于肾功能衰竭各期中,无明显差异;阴阳两虚证主要见于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尿毒症所占比例较大(P0.05)。在中医正虚与邪实兼夹的分布中,纯虚证未兼挟邪实者以脾肾气虚证为最多;湿浊证在脾肾亏虚证中出现最多,湿热证在气阴两虚证中出现最多,水气证在脾肾阳虚证出现最多,在肝肾阴虚证出现最少,血瘀证主要在脾肾阳虚和脾肾气虚证出现最多,风动证在各虚证中较少见,缺乏统计学意义。慢性肾衰竭不同证型之间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将为今后的临床中医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