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椎动脉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椎动脉的重建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 2 2具 4 4侧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椎动脉颅外部各段的走行、分支情况 ,测量各段起点的外径、长度。结果椎动脉第 1段起点的外径左侧为 4 .35± 0 .78mm ,右侧为 3.97± 0 .5 6mm ,长度左侧为 4 0 .1± 5 .8mm ,右侧为 39.6± 9.3;第 2段起点外径左侧为 3.5 6± 0 .6 7mm ,右侧为 3.0 4± 0 .82mm ,长度左侧为 5 9.8± 7.3mm ,右侧为 6 0 .2±6 .9mm ;第 3段起点外径左侧为 3.0 3± 0 .4 8mm ,右侧为 2 .98± 0 .75mm ,长度左侧为 38.7± 2 .5mm ,右侧为 39.2± 3.1mm。结论椎动脉颅外部各段测量结果对椎动脉重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椎动脉V1段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动脉V1段的形态学特点,为下颈部手术和椎动脉血管内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2具 (84侧) 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观测椎动脉V1段的起始、走行、长度、外径及进入横突孔的位置。 结果:84侧中2侧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2.4%);17侧起源于前上象限(20.7%),65侧起源于后上象限(79.3%);弯曲走行30侧(35.7%);椎动脉V1段的长度(mm):左侧37.8±4.9,右侧 36.4±5.7;直径(mm):左侧曲行组4.72±0.37,左侧直行组4.25±0.35,右侧曲行组4.35±0.41,右侧直行组3.95±0.38。 结论:椎动脉V1段的形态变异较大,但起始和入横突孔处位置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枕下极外侧人路手术路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枕下极外侧手术入路中的显微解剖结构,以提高颅颈交界区病变经枕下极外侧入路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1个尸体头颅标本经枕下极外侧入路模拟手术操作进行显微解剖,观测相关结构.结果 该径路中可观察到的解剖结构主要有:①椎动脉第Ⅱ段的上部及第Ⅲ、Ⅳ段的走行及其分支.②寰枕关节及其周围结构;③后组颅神经根丝及其走行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椎动脉第Ⅲ段右侧长度为(23.6±2.9)mm(17.5~26.6 mm);左侧长度为(24.1±2.1)ram(19.2~25.6 mm);椎动脉穿硬膜处到枕骨大孔后正中缘的距离,右侧(22.1士3.1)ram(18.2~28.3 mm);左侧(22.0±2.9)ram(17.4~26.8 mm).寰椎横突是重要的骨性标志.枕下三角和C2神经根腹侧支是确定椎动脉的重要标志.结论 枕下极外侧入路磨除枕髁后、内1/3就可以较好地显露颅颈交界区腹外侧.熟悉掌握该区椎动脉走行及枕髁的毗邻关系,可以预防枕下极外侧人路手术中损伤重要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74岁,反复头晕10+年,左侧指端麻木3+年。临床诊断为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经相关治疗无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示:左侧椎动脉频谱完全反相,基底动脉频谱双相,右侧椎动脉血流频谱及速度位于正常范围,上述动脉普遍高阻,左侧椎动脉显著,动脉指数达2.56。左侧桡动脉频谱较右侧明显低平,左侧桡动脉脉搏明显弱于右侧,左侧血压100/65mmHg(1mmHg=0.133kPa),右侧血压130/75mmHg。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椎动脉横突段的手术切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40侧经防腐处理的新鲜尸体标本上观察椎动脉横突段的起点、走行、分支情况,用游标卡尺、软尺测量椎动脉横突段的外径、全长。结果椎动脉横突段走行在骨纤维鞘内,中点外径男性左侧为(3.63±0.85)mm、右侧为(3.12±0.74)mm,全长左侧为(61.20±6.80)mm、右侧为(61.60±5.30)mm;中点外径女性左侧为(3.03±0.53)mm、右侧为(2.98±0.84)mm;全长左侧为(59.70±5.80)mm、右侧为(58.30±8.10)mm。结论椎动脉横突段表现出左侧优势,观察与测量结果对椎动脉横突段的切除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心脑血管联合造影分析冠状动脉与弓上动脉(包括颈内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椎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且颈动脉彩超或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增强CT检查提示存在弓上动脉狭窄的180例患者进行同期或分期心脑血管联合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1)非CAD组:冠状动脉狭窄<50%;2)CAD组:冠状动脉狭窄≥50%,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弓上动脉各段病变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颅内段、颈动脉颅外段及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在CAD与非CA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6、0.146、0.128);椎动脉颅外段狭窄在CAD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CAD组(P=0.010)。结论冠状动脉病变可能与椎动脉颅外段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眶下管的形态结构,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关解剖学资料。方法:取成人头颅骨72例(144侧),对眶下管的位置、口径大小、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并比较左右眶下管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眶下管长度左侧为(13.97±2.15)mm、右侧为(13.63±1.75)mm;与冠状面的夹角左侧为(42.15±8.46)度、右侧为(45.77±6.08)度;上壁厚左侧为(0.39±0.29)mm、右侧为(0.26±0.14)mm;下壁厚左侧为(0.61±0.20)mm、右侧为(0.55±0.26)mm;左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眶下管解剖结构复杂,在临床诊疗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南经颅多普勒检测出的椎动脉颅内段血流速度减慢的患者进一步做椎动脉颅外段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探讨其产生原因,进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进一步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由经颅多普勒检测出的椎动脉颅内段血流速度减慢的300例患者做椎动脉颅外段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南彩色多普勒检测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患者,其颅外段多有如下改变:狭窄、迂曲、起源点方向变异、起源位置变异。颅外段双侧均有病变为82例(占27%),单侧病变为218例(占73%)。结论TCD与彩色多普勒相互补充对椎动脉颅内段、颅外段全面检查,能够更准确地发现椎动脉的病变部位,分析病因,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一例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的病人,行游离大网膜颅内移植术成功,效果良好。病例报告:女性,32岁。因突然昏倒,清醒后无肢体瘫痪。但右侧头部剧烈疼痛,随后说话不清,左侧上下肢完全瘫痪。入院后按闭塞性脑血管病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右侧颈动脉造影,显示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查体:意识清楚,精神正常。左侧中枢性面肌力弱,咽反射迟钝,伸舌左侧偏。左侧半身痛觉丧失。左侧肢体肌张力增强。左肩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近段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椎动脉椎前段的形态学特点,为下颈部手术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32具(64侧)经甲醛防腐固定处理的正常成人尸体进行颈部解剖,观察椎动脉近段的起始部位、走行及进入横突孔的位置,并测量椎动脉近段的长度和起始部位的外径。结果64侧中3侧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4.69%),29侧左椎动脉起源于左锁骨下动脉(45.31%),32侧右椎动脉起源于右锁骨下动脉(50%);64侧中1侧穿G横突孔,63侧穿G横突孔;椎动脉近段的长度(mm):左侧37.6±5.1,右侧36.8±4.9;椎动脉近段的起始外径(mm):左侧4.23±0.37,右侧3.98±0.35。结论椎动脉近段的起源有变异,主要发生于左侧;左右起始外径左侧大于右侧,但椎动脉近段的长度和入横突孔处的位置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迂曲与椎动脉颅内段优势动脉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1.5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者。测量椎动脉颅内段管径及基底动脉的长度与管径,观察双侧椎动脉是否存在椎动脉优势及基底动脉有无迂曲,并对二者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①左侧椎动脉优势占19.09%(21/110),右侧椎动脉优势占7.27%(8/110)。②基底动脉无迂曲者占75.45%(83/110),有迂曲者占24.55%(27/110),其中向左凸型6.36%(7/110),向右凸型占18.18%(20/110)。③椎动脉颅内段优势动脉与基底动脉迂曲相关(r=0.61,P=0.000)。结论椎动脉颅内段存在优势动脉可引起基底动脉迂曲。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利用320排螺旋CT三维重建观察猕猴颈椎骨骼结构,椎动脉走形,测量椎动脉与其所经过横突孔直径大小。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以无创的方法获得健康实验猕猴颈部动脉的血流相关数据,为以猕猴为实验对象的基础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颈部影像学资料。方法:选择健康实验猕猴6只,雌雄各半,年龄3-5岁,体重3.5-5kg,给予全身麻醉后行颈部CT血管扫描试验, 采用平扫及增强扫描技术,进行容积数据采集,获取正常猕猴颈部CT横断面影像。并在横断位图像中测量C6横突孔入口处左右两侧椎动脉直径、C2-C6横突孔的横径、矢状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健康猕猴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及血管内径(D)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①猕猴椎动脉经C6横突孔入颈椎,C2横突孔出颈椎,并有钩椎关节的存在,猕猴椎动脉的走行与人极其相似;②猕猴左侧椎动脉直径为1.89?.44(mm),右侧椎动脉直径为1.72?.39(mm),双侧椎动脉直径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同一节段双侧的横突孔测量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人相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提示:猕猴左右两侧的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CCA-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CCA-EDV),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ICA-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ICA-EDV),颈外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ECA-PSV),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A-PS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部左侧动脉是猕猴的优势动脉。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健康实验用猕猴颈部骨骼及血管的影像学资料,血流动力参数及血管内径的测值,为以猕猴为实验对象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位置、长度和管径,以指导外科临床各种插管操作。方法采用血管X线造影、剥离、血管铸型,分别对32具成人尸体的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位置、长度、外径进行观测和相关统计分析,提供腹主动脉及其部分分支血管的位置、管径及长度的具体数据。结果肝总动脉外径4.72±0.12 mm,胃左动脉外径3.11±0.09 mm,胃右动脉外径1.89±0.05 mm,脾动脉长度66.0±15.0 mm、外径9.74±3.0 mm,胰十二指肠下动脉长度12.9±8.20 mm、外径2.81±0.96 mm,中结肠动脉长度36.8±21.3 mm、外径3.50±1.70 mm,右结肠动脉长度39.7±18.0 mm、外径2.48±0.60 mm等。结论为临床上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微创术、动脉栓塞疗法和动脉插管化疗提供具体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椎动脉椎前部的解剖学及其起源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解剖学和颈椎病手术治疗提供资料和参考。方法在114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椎动脉椎前部的起源、形态、行程和起始部外径。结果正常起源型:左侧89.47%、右侧100%起于锁骨下动脉。异常起源型均出现于左侧,占5.29%(12/227例),其中主要起于主动脉弓(83.34%):起点在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之间者占75%;起点在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后方者占8.33%;起点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外动脉者分别占8.33%,后者与枕动脉共干,而且起源和行程独特。左侧椎动脉外径41±0.09mm,右侧39±0.1mm。结论由于胚胎发育的关系,椎动脉起源异常主要发生在左侧,而且以起于主动脉弓为主。  相似文献   

15.
舌下神经根池段的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舌下神经池段的行程、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方法]在2 5例脑干标本上原位观察舌下神经根丝的数目、长度、排列方式,舌下神经池段的动脉供应及其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果]舌下神经从延髓橄榄前沟出脑,舌下神经根丝一般有5条左右,长约10mm ,神经根丝聚集成上、下二束(71.8% )、三束(9.4 % )或扇形(18.8% )。舌下神经池段主要由延髓前外侧动脉、延髓外侧动脉和脑桥外侧动脉发支供应,这些动脉可起自椎动脉、脊髓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和基底动脉或它们发出的穿动脉。椎动脉的90 %行于舌下神经根的腹面,偶尔椎动脉穿舌下神经根上下两束之间或行于舌下神经根丝的背面。小脑下后动脉的5 0 %向后穿舌下神经根丝之间,然后行于舌下神经根的背面。舌下神经与椎动脉发生接触的占74 % ,形成压迫的占18% ,小脑下后动脉与舌下神经发生接触的占2 0 %。[结论]舌下神经池段有数条动脉供应,这些动脉主要起于椎动脉或它的分支,舌下神经多与椎动脉接触或被椎动脉压迫,这种接触和压迫可能不是舌下神经麻痹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廖强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6):581-582
目的提高CT平扫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方法测量17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CT图像上的主肺动脉、右下肺动脉、降主动脉直径,胸椎椎体横径,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病例组:主肺动脉直径(32.8±4.0)mm;右下肺动脉直径(10.7±2.6)mm;主肺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比值1.4±0.4;主肺动脉直径/胸椎椎体横径比值1.3±0.3;对照组:主肺动脉直径(24.6±2.7)mm;右下肺动脉直径(7.7±1.7)mm;主肺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比值1.2±0.6;主肺动脉直径/胸椎椎体横径比值1.0±0.4。主肺动脉直径与右下肺动脉直径、主肺动脉直径/降动脉直径比值、主肺动脉直径/胸椎椎体横径比值呈正相关。结论 CT平扫对主肺动脉直径、主肺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比值、主肺动脉直径/胸椎直径比值作为评价肺动脉高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MRI测量脊柱颈胸段(C7-T4)相关影像解剖学数据,为颈胸段前路内固定器械的设计、研发及前路手术的术前计划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自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间,在医院图像存贮及传输系统(PACS)影像工作站中随机抽取100例包含颈胸段的正常颈椎MRI图像,测量正中矢状面上C7-T4各椎体的相关影像学数据,包括椎体上矢状径、中矢状径、下矢状径,椎体前高、中高、后高,各节段的节段长度及Cobb角度,各椎体螺钉的长度。结果:脊柱颈胸段椎体矢状径逐渐增大,且同一椎体下矢状径大于上矢状径。各椎体后高均大于椎体前高,从而维持了颈胸段的生理性后凸,满足了负重递增的要求。正中矢状位上,头端螺钉长度为14.22-23.52 mm,尾端螺钉长度为15.29-26.13 mm。结论:在行颈胸段前路内固定时,需依据术前MRI影像测量结果,选择合适长度的钢板,并根据相应角度预弯,达到最佳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对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的60例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与DSA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在60例患者中,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的部位为右侧42例,左侧19例,其中1例两侧椎动脉发育不良,椎动脉发育不良侧平均管径(2.02±0.15)mm,健侧平均管径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国人脑Heubner氏回返动脉(RAH)解剖特点。方法 取45例(90侧)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人脑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RAH数量、行程、外径、分支及血供范围。结果 在45例人脑标本中发现128支RAH,每侧大脑半球1~3支,平均(1.42±0.62)支。RAH在大脑前交通动脉(ACoA)水平近侧段8 mm至远侧段3 mm发出,平均距离在前交通远侧端(0.46±1.29)mm,其外径为0.05~1.20 mm,平均(0.64±0.24)mm;长度为12~56 mm,平均(30.41±10.24)mm。该血管既供应脑深部,同时供应脑皮质。结论 RAH有一定解剖变异,明确RAH的解剖特点、与大脑前A1段、眶额动脉及额极动脉的关系对临床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