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刘艳红 《中外医疗》2011,30(26):132+184-132,18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将我院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68例CAD患者临床资料分成两组进行观察,70岁以上CAD患者(老年组);同期70岁以下CAD患者(对照组)行PCI的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未发生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及需CABG患者,均未发生冠状动脉穿孔、心包积血及支架脱落等冠状动脉并发症,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I在老年CAD方面疗效确切、安全、手术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冠心病(CA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资料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分析本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CAD患者136例.对老年组(70岁以上)与同期非老年组(70岁以下)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观察,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手术效果、并发症情况及长期疗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在治疗老年CAD患者群体上效果显著,且手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0):879-880
目的 评价高龄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CAD年龄〉70岁82例(高龄组)和年龄〈70岁78例(非高龄组)行PCI患者的临床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近中期临床疗效。结果 高龄组行PCI的总成功率与非高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死亡率(1.21%)与非高龄组死亡率(1.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高龄组冠状动脉病变较非高龄组重,支架置入率高于非高龄组,随访24月,2组间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CAD患者行PCI是安全的,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及近中期疗效与非高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同样是高龄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4.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70岁以上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年龄I〉70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均于入院后24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PCI入径为经股动脉。予以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观察术后切口皮肤同时行心理、饮食活动等护理。结果:119例患者康复出院。住院日7-18d,出院后1个月复诊率96.5%。结论:对于老年ACS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细致观察及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及患者恢复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77年Gruntzig首次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皮行术(PTCA)治疗冠心病(CAD)以来,介入治疗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推广,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该手术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国内各大医院也相继开展。但高龄冠心病患者因其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和治疗方法有其特殊性,开展相对较少,自2000年1月起我院对70岁以上CAD患者进入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7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高龄(≥80岁)冠心病患者病变特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51例患者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PCI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3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PCI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0岁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及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均明显多于60~79岁组及45~59岁组(P<0.05);(2)冠脉造影提示在冠脉累及左主干者、多支、钙化闭塞性病变病变方面,≥80岁组患者中均明显多于60~79岁组及45~59岁组(P<0.05);(3)≥80岁组行PCI的成功率为94.2%,与60~79岁组(96.0%)及45~59岁组(98.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80岁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11.7%,明显多于60~79岁组(2.0%)及45~59岁组(2.0%)(P<0.05).结论:超高龄冠心病患者各种心源性、非心源性合并症均多于低龄患者,且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严重,行PCI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但并发症多为可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4月行急诊介入治疗(PCI)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桡动脉途径58例(观察组),经股动脉途径4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的PCI特点、手术并发症、患者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均为100%,X线曝光时间、射线量、造影剂用量观察组略高于或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拔管时迷走反射、尿潴留)、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较高。结论经桡动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PCI)安全可行,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ACS患者,分为老年组60例(年龄≥60岁)、青年组60例(年龄〈60岁),均接受PCI并获得完全血运重建,观察所有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随访近、远期并发症。结果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多见,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及〉30mm长病变多见;二组PCI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住院期间及院外随访半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ACS患者PCI临床疗效与年轻患者相当,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潘媛媛  彭羽  陈萍 《西部医学》2018,30(3):454-457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随访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71%,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14%(P<0.05);两组患者出院12个月后心功能(LVEF)、6MVT距离均明显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LVEF、6MVT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6、12个月的SF-36评分中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分数呈上升趋势。结论 延续护理随访可提高老年患者PCI术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徐俊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91-4992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68例≥75岁的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68例<75岁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穿刺时间,造影剂使用量,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及局部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4.12%,与对照组的97.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穿刺时间、造影剂使用量、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24%,与对照组的7.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与<75岁的冠心病患者相当,故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70岁以上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4月至2008年7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55例70岁以上T2DM合并CHD者(DMCH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病例组,以同期155例性别匹配的70岁以上不合并T2DM的CHD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凝血、射血分数等临床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比较。结果:DMCHD组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NDMCHD组(P<0.05),其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NDMCHD组(P<0.05);DMCHD组左室射血分数(EF)显著低于NDMCHD组(P<0.01)。155例DMCHD患者,有35例初诊的DM患者(22%),若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而仅依靠FBG,则有14例DM患者漏诊(40%)。DMCHD组以弥漫病变为主(P<0.01),冠脉狭窄指数及闭塞的血管数显著高于NDM组(P<0.01)。结论:CHD患者DM漏诊率较高;DMCHD较之NDMCHD患者存在更多的CHD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狭窄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12.
费利霞  陈洁  田刚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594-1596,1601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7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CAG),57例空腹血糖正常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根据CAG结果分冠心病组(CAD)、非冠心病组(非CAD),分析危险因素的差异;冠心病组分为糖尿病组(DM)、糖调节受损组(IGR)、正常血糖组(NGT),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糖代谢异常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14,P<0.05)。冠心病IGR组和DM组多支病变患病率,分别75%和50%,NGT组单支病变患病率55.6%,重度病变患病率DM组80%,NGT组77.8%。男性、DM、IGR、吸烟、危险因素累计数在CAD组与非C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高,48.6%通过OGTT诊断,OGTT应列为心血管病的常规检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病变重而弥漫,正常血糖以单支病变多见,病变重而局限。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275例CHD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17例,中年组(45~60岁)83例,普通老年组(60~75岁)138例和高龄老年组(≥75岁)37例,对4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血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组比较,随年龄增长吸烟比例逐渐降低(P<0.05),而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升高(P<0.01);随年龄增长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P<0.01)。CAG结果比较,青年组和中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而普通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以多支病变较多;普通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病变所占比例均明显多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P<0.01);普通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ACC/AHA(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积分和弥漫长病变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结论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有不同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不同年龄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冠心病防治措施;不同年龄人群冠脉病变血管部位不同,普通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LCX和RCA病变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分析经腹部B超证实有或无脂肪肝且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61例,探讨NAFLD人群中冠心病发病情况及NAFLD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对入选人群进行年龄分层后分析显示,3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NAFLD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NAFLD组冠心病发病平均年龄较对照组提前。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与冠心病无明显相关,与年龄、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尿酸等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30岁以上人群中NAFLD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合并NAFLD人群的冠心病发病年龄前移;但未发现NAFLD与冠心痛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青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Framingham风险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2016年7月至 2019 年7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201例青年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年龄<45岁),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病例组(n=139)和非冠心病对照组(n=62)。所有患者计算Framingham危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两组患者根据FRS,分别分为低危险组、中/高危险组两个亚组。冠心病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法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史及相关临床与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合并吸烟、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高于非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non-HDL-C)、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B/apolipoprotein A,ApoB/ApoA)、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患者Framingham 危险评分均值及两组患者中Framingham风险评分低危险组、中/高危险亚组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Framingham 危险评分与Gensini积分两者无线性相关性(P=0.749)。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冠心病早发家族史、HCY为青年男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C为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保护因素。Framingham风险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544(95%CI: 0.458~0.629,P=0.324)。结论 Framingham危险评分不能充分预测评估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青年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应考虑非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未来需更多样本的前瞻性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和中医证候特点。方法: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069例冠心病患者,按发病年龄分青年组(82例,年龄≤45岁)和中老年组(987例,年龄〉45岁),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和中医证候特点。结果:青年组男性比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吸烟人数、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和冠心病家族史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5)。中老年组伴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例高于青年组(P〈0.05)。中老年组冠脉造影检查,左主干、回旋支和多支病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冠心病组中气滞、痰浊的比例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5),而中老年组的寒凝、阳虚、阴虚和肾虚的比例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青年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和冠脉病变有自身的特点而区别于老年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廖树森 《微创医学》2006,1(3):163-16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与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已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64例患者,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造影示病变狭窄>50%~70%)18例、重度狭窄组(病变狭窄>70%)20例;按冠脉血管狭窄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6例、2支以上病变组22例。将造影示狭窄<50%,临床已排除冠心病的2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重度狭窄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P<0.005),而中度狭窄对QTd及QTcd则无明显影响(P>0.05);2支以上血管病变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P<0.05),单支血管病变对QTd及QTcd则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QTd及QTcd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血管病变范围有关,心肌缺血及损伤程度越重,其QTd及QTcd延长越明显,是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损伤的一个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8.
Ma HY  Zhao TF  Zhang YF  Shi HZ  Han HY  Zhou YJ  Dick R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2):2255-2258
目的 探讨术前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治疗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8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术前他汀应用情况,观察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90例患者中,3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接受他汀治疗,57例PCI术前未接受他汀治疗.80例(88.9%)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术前接受他汀治疗组血脂异常、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既往PCI、开口病变、药物涂层支架(DES)植入比例比例略高.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要低于术前未接受他汀治疗组(3.0%比10.5%,P=0.05).随访1年时MACE发生率两组相似(6.1%与3.8%,P=0.07).整个研究人群1年生存率较高.结论 他汀预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支架术后可能降低住院期间MACE,而不一定能改善1年预后.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初步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 ,电子束 CT是非创伤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首选方法。本研究旨在研究中国人冠状动脉钙化的检出率。 方法 :用 EBCT检测 95 9例患者 ,按年龄分为 6组 :1<2 9岁 ;2 30~39岁 ;34 0~ 49岁 ;45 0~ 5 9岁 ;5 6 0~ 6 9岁 ;6 >70岁 ;根据有无症状分为三个亚组 :1症状组 :有典型冠心病症状 ;2可疑症状组 :患者有非典型胸痛 ,但无足够证据证明其为心绞痛 ;3无症状组 :患者无冠心病症状。 结果 :1无症状男女性随年龄增加 ,其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及总积分增加 ;2无症状女性 40~ 49岁组和 5 0~ 5 9岁组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增加 ;3无症状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 ,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增加。 结论 :1中国人男女性别随着年龄增加其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增加 ;2男女性别间钙化检出率明显不同 ;3EBCT可无创性检测冠状动脉钙化 ,对冠状动脉疾病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与胰岛素抵抗 (IR)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可能作用。方法 :测定了 16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清IGF- 1和胰岛素 (IS)水平与 16例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清IGF- 1和IS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清IGF- 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 ,I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显著低于正常人。结论 :IGF -1和IR可能参与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