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将68例行LC联合ERCP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记录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成功,取石成功率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通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腹腔镜、十二指肠镜两镜联合微创取石术(ERCP+LC)在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6.3~2017.3期间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30例,实验组——腹腔镜、十二指肠镜两镜联合微创取石术(ERCP+LC),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状况. 结果:实验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基本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镜两镜联合微创取石术(ERCP+LC)恢复时间短、损伤小、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市中医院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取石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石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取石成功率高,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可有效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作为观察组,另选30例同期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入院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26例,均采用LC联合术中ERCP治疗,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两个研究小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C联合ERCP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可降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括约肌切开术(LC+ERCP+EST)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结果 LC+LCBDE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LC+ERCP+EST组,禁食时间后者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术式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同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根据是否同期行ERCP联合LC治疗,将15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同期组38例和常规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胆道造影结石阳性率、胆总管取石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胆道造影结石阳性率、胆总管取石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同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同期ERCP联合LC可有效、安全地治疗胆总管结石,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作为观察组,另选30例同期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武汉市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n=51)和对照组(n=41),治疗组行ERCP、EST联合LC治疗,对照组行开腹LC、胆总管探查取石联合T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和最大结石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至术后7 d两组血清E、COR和CRP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术后7 d血清E、COR和CRP水平均恢复至术前状态,术后1 d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对机体应激反应系统影响较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但有胆总管结石残留可能,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8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及腹腔镜胆囊切除(LC),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5.1%和9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是一种理想的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6年2月间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300例,根据对患者采取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LC+LCBDE组与ERCP/EST+LC组,每组150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肝功能等相关指标情况。 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腹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LC+LCBDE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等方面明显低于ERCP/EST+LC组(均P<0.05)。2组患者术后1 d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升高,术后3 d各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LC+LCBDE组6.67%,ERCP/EST+LC组为8.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后短期随访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C+LCBDE与ERCP/EST+LC均为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术式,其中LC+LCBDE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等方面更具优势,但临床工作中仍需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与医院条件灵活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32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病变患者,先用ERCP、乳头切开术(EST)取石;或ERCP和鼻胆管引流(ENBD)及柱状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术后5-14天,患者无发热、腹痛,血淀粉酶正常,再按常规四孔法施行LC。结果 31例(96.9%)成功完成ERCP术。25例行EST术,6例用EPBD,31例置ENBD,2例仅造影诊断。31例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尽。31例完成LC术,1例开腹手术。3例(9.3%)ERCP术后急性轻型胰腺炎,无LC和EST相关并发症。结论 ERCP联合腹腔镜对胆囊结石伴胆管病变的治疗,符合外科微创诊治理念,是外科微创术式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3.
MRCP、ERCP在LC术前术后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胆胰管造影(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术后检测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及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在LC术后出现临床症状进一步诊断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B超诊断胆囊结石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前均行MRCP检查,LC术后半年内因症状持续存在行MRCP检查,对行MRCP未能发现结石的行ERCP检查、治疗。结果M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ERCP对LC术后胆总管结石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非胆总管结石患者直接接受LC,胆总管结石可疑患者先行MRCP检查,阳性者进行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结合术中胆道镜检查治疗。术后出现临床症状怀疑结石或者胆瘘患者及时进行ERcP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恺 《医学研究杂志》2010,39(5):108-10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ST,然后行LC。结果2例因EST取石失败而改开腹手术,其余60例获得成功,无肠穿孔、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8例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4例出现肠道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张辉  常奇蒙  丁峻岭  周鸣  王学志 《河北医学》2005,11(12):1070-1071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治疗胆囊和胆管结石病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对40例经B超或CT、MRCP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先行EST取石再行LC.结果:40例病人完成EST取石和39例病人完成LC,1例中转进腹,1例LC后经鼻胆管造影见结石残留后再次内镜取石.结论:联合应用LC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9例经手术或ERCP证实为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且术前已行MRCP的病人。结果 MRCP发现单纯胆囊结石12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6例。术后证实单纯胆囊结石12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7例。MRCP对于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为97.2%。结论 3.0 T MRCP准确性较高,是术前诊断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为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n=44)与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n=44),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全部取石成功,观察组中途无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检查显示均无残余结石;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高,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疗效显著,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谢建平  辜天慧 《四川医学》2011,32(9):1447-144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行乳头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方法自2007年4月~2010年6月以来我院B超或ERCP诊断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70例患者,胆总管结石直径〈1.0cm,结石为1~2枚49例2,枚以上21例。用针刀或弓刀行乳头预切开,在X线透视下用取石网或气囊取石。术后3~4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全组70例患者67例成功行十二指肠镜下行乳头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3例,术后并发轻型胰腺炎5例,乳头出血1例,无胆管感染,LC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日(10±3)d。结论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乳头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朱峰  侯辉  郑彬 《中外医疗》2010,29(14):10-11,1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 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结果。其中30例行EST+LC,55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C+OCHTD)。结果 EST+LC组、OC+OCHTD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EST+LC组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较轻。EST+LC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OC+OCHTD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5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7个月(平均18.5个月),均无胆管结石复发或胆管炎发生。结论应用EST+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3种不同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报告,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一病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60例患者一期行经十二指肠镜切开Oddi括约肌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二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B组60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T管引流术;C组60例患者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胆道探查术(open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OCBDE)+T管引流术.结果 A组中53例患者顺利实施手术,剩余7例患者中一期取石失败者5例,2例行LC+LCBDE,3例最终行开腹手术;二期中转开腹者2例;B组57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手术;C组全部顺利完成手术.3组中A组并发症最多(P<0.05)如胰腺炎、胆瘘、出血,B组总住院时间最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A组低(P<0.05),与B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手术时间最短(P<0.05);3组禁食时间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34).结论 3种治疗方式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