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0月由省人民医院送检的1例1岁零4个月婴儿初筛HIV阳性标本,其症状较典型。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症状 出生后1个月发热,卡介苗接种处红肿、水疱、化脓。后左腋下长有包块,卡介苗接种处反复溃疡,长期间歇性发热、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肝大。曾被医院诊断为CMV肝炎,在结核病院作过三次包块切除手术。该婴儿在多个医院就诊,曾多次住院治疗,最后诊断为左腋下淋巴结核,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症,转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2.
母婴传播(MTCT)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最主要途径,婴儿和儿童HIV感染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的。艾滋病母婴传播可以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中,通过HIV咨询检测、抗病毒治疗、安全分娩、人工喂养等系列措施可阻断HIV母婴传播。随着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的成熟和完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可降至2%。  相似文献   

3.
1病历报告 患者,女,1972年出生,云南德宏州人,农民,初中文化。2000年与曹县青岗乡某村某青年结婚,并在曹县落户。2001年患者生一子,孩子1.5岁开始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多次住曹县人民医院、菏泽市人民医院治疗,均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体重逐渐下降,并成恶病质。2004年9月23日转入北京儿童医院就诊,2004年9月29日经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抗-HIV抗体阳性,随转入北京地坛医院治疗,于2004年11月12日死亡。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疫情反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艾滋病孕妇母婴阻断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将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生育的6例艾滋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孕妇在孕期及分娩时采用母阻断的护理方法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并对婴儿进行跟踪HIV抗体检测。结果:6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顺利分娩,6名婴儿在随访18个月的检测中均检出HIV抗体为阴性。患者在分娩期间未出现感染他人的情况。结论:只有我们在对患者的分娩中提高护理质量,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手段,才能降低婴儿的感染发生率,并避免患者在治疗时发生感染他人的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母婴阻断的临床特点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4月-2011年3月住院分娩的HIV阳性孕妇47例,自孕14周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新生儿出生后服用抗病毒药物、人工喂养进行母婴阻断,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47例孕妇均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38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6例出现贫血,2例出现肝肾功能损伤,1例出现药物过敏。新生儿采取顺产及剖宫产方式,全部顺利出生,均未早产,无身体畸形。出生后2个月进行HIV-DNA的PCR检测,1例为阳性,其余全部为阴性,阳性新生儿3个月再进行HIV-DNA的PCR检测时为阳性,阻断失败,阻断成功率为97.87%。结论对HIV阳性孕妇产前、产时、产后进行母婴阻断,能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诊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婴传播是艾滋病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婴儿从艾滋病母亲那里获得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在发达国家为15%-25%,发展中国家为25%-35%,非洲约为50%。中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状况资料不足,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对云南、河南、新疆等10个地区75名HIV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母婴传播率约为35%。根据云南省卫生厅文件(云卫发[2005]390号)2004年1-9月的资料显示,在云南地区,孕妇HIV抗体阳性率达0.56%,部分地区已上升到1%以上。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这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目前在全球肆虐,截止2003年底,估计已造成6900万感染,其中2300万死亡。其中非洲感染人具多,而且1/4是儿童。艾滋病在1985年传人我国,截止2003年,专家估计我国现存活的HIV感染者约84万,其中AIDS病人8万。目前全球47%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为女性。而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婴儿和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约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  相似文献   

8.
南非开展的以药物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的行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最新研究显示,在推广使用药物的人群中,新生儿HIV阳性比例从33%降到了8%。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drome,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一种以机体免疫系统遭到全面破坏引起的机会性感染或肿瘤为特征的致死性疾病。在人群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途径、血液和母婴垂直传播。母婴传播是内传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母婴阻断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52例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性的母婴阻断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母婴阻断措施,观察对比2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婴儿HIV感染情况及婴儿喂养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婴儿HIV感染情况及婴儿喂养方式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发现并及早对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采取选择性剖宫产、母婴抗病毒药物综合性治疗和人工喂养等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HIV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笔者所在医院是腾冲县艾滋病孕产妇定点住院分娩医院,自2005年6月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至2009年12月共收治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119例,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在广西来宾市的实施进行效果评估,为全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对凡参加孕检的孕产妇免费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对检出阳性者进行艾滋病母婴阻断(感染母亲及所生婴儿按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实行安全助产和人工喂养指导等)。结果 2010—2015年全市共有207 861例孕产妇参加艾滋病咨询检测,检测率99.17%(207 861/209 600),检出艾滋病抗体阳性325例,检出阳性率0.16%(325/207 861);对检出艾滋病抗体阳性的孕妇纳入艾滋病母婴阻断系统管理,通过卫生咨询指导,告知患者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其危害性、预防措施和伦理等知情选择,最后自愿选择终止妊娠87例,选择生育的238例;238例艾滋病抗体阳性者中有227例按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全程足量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服药率95.38%(227/238);活产婴儿232例,按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全程足量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221例,服药率95.26%(221/232);而后按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对出生婴儿满42天和3个月进行艾滋病早期诊断,检出阳性1例,检出阳性率0.45%;最后对198例出生满18个月婴儿,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未捡出艾滋病抗体阳性者。结论孕产妇在进行正常孕产检时同时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对艾滋病的早期发现,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检出艾滋病阳性孕妇及所生婴儿采取艾滋病母婴阻断综合性预防措施,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用药方法 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效果.方法 2005~2007年应用维乐命方案(方案1)阻断HIV母婴传播26例,2008~2010年联合应用三联抗病毒药物方案(方案2)阻断HIV母婴传播47例.所出生的婴儿均采用人工喂养,随访观察至18月龄.结果 两种方案出生的婴儿外观均未见畸形,方案1出现2例婴儿HIV阳性(母儿均服药及仅婴儿服药各1例);方案2出现1例婴儿HIV阳性(仅婴儿服药),母儿均服药均为阴性.结论 对HIV阳性孕妇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抗病毒药物治疗、婴儿人工喂养)能有效阻断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4.
刘学周 《医学与社会》2008,21(11):45-46
目的对河南省母婴阻断措施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探讨其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成本-效益,了解该措施的经济学效率。方法计算终止妊娠、药物阻断和综合阻断各项措施的成本,计算避免1例感染HIV的费用,避免1 DALY[伤残(失能)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损失的费用,阻断1例感染HIV的费用与1例感染HIV后的经济损失对比。结果终止妊娠措施成本─效用:每避免1 DALY损失的费用平均为802元;成本─效果:避免1例感染的费用平均16 617元,感染后的例均经济损失为214 172元,效益、成本比率为12.9。综合措施成本─效果:成本合计5 386 198元,避免1例感染成本为19 586元,感染后的例均经济损失为214 172元,减少经济损失合计58 897 300元,效益、成本比率为10.9。避免1 DALY损失的成本为947元。结论用卫生经济学方法评价母婴阻断效果可为资源有效配置提供依据,母婴阻断效果显著,是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开展随访干预新模式对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随访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实施"早发现早管理、及时沟通专业指导、追踪随访进村屯"的随访干预新模式,比较实施新模式前后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的母婴阻断工作情况。结果随访干预新模式的应用对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指标数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艾滋病母婴阻断随访干预新模式和服务方式切实可行,效果明显,能起到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奈韦拉平用于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效果。方法单用奈韦拉平进行艾滋病母婴阻断。用法:母亲在产前2h服用奈韦拉平200mg,婴儿出生后,服用奈韦拉平6mg,如果母亲在服药后2h内分娩者,婴儿出生后服奈韦垃平6mg两次。结果通过118例临床观察,满18个月随访检测77例,75例全程检测为阴性,2例阳性,母婴阻断成功率97.4%,,结论通过自愿咨询、检测、阻断、临床观察证明奈韦拉平用于母婴阻断,临床效果好、价廉、服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不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马健强  周艺枝  宫斐 《热带医学杂志》2007,7(9):898-899,897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孕产妇艾滋病感染情况,探索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建立艾滋病监测网络,对孕产妇实施产前HIV筛查,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和药物干预。结果监测30672人次,发现阳性感染者6例,阳性率为1.96/万,并对阳性者采取了相关的干预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实施前的71.0%~81.7%上升到95.7%~100.0%。结论佛山市顺德区孕产妇的HIV感染率低于云南等地,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建立监测网络,对首次孕期检查的孕产妇作HIV检测并实施预防性干预,以阻断HIV垂直传播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在来宾地区婚检、产检人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免费婚检、免费产检平台对婚检、产检人群进行艾滋病(HIV)咨询检测筛查,找出艾滋病(HIV)感染者,对艾滋病(HIV)感染孕妇建议终止妊娠。坚持生育者对其及其所生婴儿进行母婴阻断干预,以避免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结果全市2011—2012年平均婚检率95.87%(90555/94454)、平均产检率98.99%(73591/74341);婚检、产检人群二年内检出艾滋病(HIV)阳性291例,检出阳性率0.18%。其中检出艾滋病(HIV)阳性孕产妇103例,检出阳性率0.14%。103例孕产妇中,巳终止妊娠18例、分娩活产79例、死胎1例、仍在孕5例。分娩活产孕产妇服用抗病毒药物76例,服药率96.20%,婴儿服用抗病毒药物77例,婴儿系统管理服药率97.47%,死亡婴幼儿1例,失访2例,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幼儿产时未检出(HIV)感染者。结论利用婚检、产检平台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筛查,可以尽早发现艾滋病(HIV)感染者;对艾滋病(HIV)感染者建立档案并进行跟踪、开展婚育卫生指导、怀孕者建议终止妊娠,可避免艾滋病儿出生;坚持生育者进行艾滋病母婴阻断系统管理,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兰海宾 《中外医疗》2012,31(35):181+183-181,183
目的对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模式及运转机制进行研究,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模式及有效运作机制。方法结合该县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分析。结果该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与日常妇幼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服务网络有序、有效运行,实际控制效果良好。结论在促进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模式及运转机制的发展中,离不开艾滋病孕妇的参与合作,同时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指导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在治理艾滋病的过程中,取得好的传播阻碍模式,才能有效的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后对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在该院选择40例进行分娩的艾滋病阳性孕妇设为阻断组,选择同时期收治的40例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对阻断组孕妇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对两组进行随访,统计对比两组儿童健康状况。结果:阻断组儿童12月内腹泻病发病率、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及18月内艾滋病检测阳性率、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能有效改善儿童健康状况,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