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宗穴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位于肩胛冈下窝中央,当肩胛冈下缘至肩胛下角中上三分之一交点处,与第四胸椎相平.该穴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尤其在骨伤科疾病中,如果应用不同方法对该穴进行刺激,往往能取得很多意想不到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灸综合疗法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文章是通过对顽固性网球肘的中西医机理探讨,结合天宗穴解剖生理及中医理论分析,以临床病案举例为证,阐述了天宗穴应用于肱骨外上髁炎治疗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腰扭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一般是由跌打,负重过度或转动腰部姿势不正确所引起。结合本人多年临床治疗观察,拨天宗穴加拍打是立即显效之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落枕患者疼痛、活动受限,治疗方法颇多。笔者自2001年以来运用指针按压天宗穴,与一般针刺、推拿等治疗比较,方法简单,效果更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缺盆穴针刺安全深度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6具成人尸体上.采用钢针标定法和层次解剖法.研究缺盆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深度与角度,结果显示:向下直刺的解剖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肩胛舌骨肌下腹、臂丛及锁骨下血管、前锯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壁胸膜。向下直刺的平均危险深度.男性为34.97mm,女性为31.41mm。为了保证安全,建议缺盆穴针刺的深度控制在22.50mm内。  相似文献   

6.
采用针刺颈部患椎夹脊、风池、内关、通风、足三里等穴,再配以颈椎布牵引,颈部拿法、揉法、滚法放松5min,又点压风池、大椎、肩井、天宗等各穴均约5min,然后再在颈项夹脊和两侧的半棘肌、头夹肌、肩胛提肌以及肩井复至肩峰处进行分筋、理筋、镇定等手法进行治疗颈心综合征30例,结果治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体针疗法1 1 颈夹脊穴为主疗法根据X光片确定的病变节段和局部压痛选取相应节段的颈夹脊穴。此法为目前针灸治疗颈椎病最为常用的方法。袁氏等[1] 主穴取颈夹脊穴。根据不同分型 ,选取配穴。神经根型配肩井、天宗、秉风 ;手指麻木配肩骨禺、曲池、外关、合谷、八邪 ;椎动脉型配风池。治疗 5 0例 ,痊愈 34例 ,占 6 8% ;好转 16例 ,占 32 % ;总有效率 10 0 %。杜氏等[2 ] 以不同的方法针刺颈夹脊穴。其方法为将 10 4例随机分为经络传导组和常规对照组。传导组 5 3例 ,对照组 5 1例。主穴为颈夹脊穴 ,配穴为风池、完骨。传导组采用夹脊穴…  相似文献   

8.
根据古今某些主要针灸书籍和医案中处方用穴的统计资料,对经穴中冷僻穴的分布经脉与部位、存在的原因、研究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有必要对经穴进行一次全面整理,删除名存实亡的冷僻穴,把疗效确切,又便于归经的奇穴纳入经穴之中,以突出经穴的重点,提高经穴治疗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夹脊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中风2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夹脊穴为主(颈2~7夹脊,腰1~5夹脊,肺、心、膈、肝夹脊)配合辩证取穴(阴虚风动:百会、双太冲、双太溪;气虚血瘀:双足三里;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双支沟、丰隆。随肢体部位配穴:上肢:天宗、外关、合谷;下肢:环跳、阳陵泉、三阴交)治疗中风病200例,并与传统治疗方法取阳明经穴为主(合谷、曲池、肩髁、足三里、解溪、梁丘、骼关、阳陵泉、外关)作对照,结果治疗组200例中,基本痊愈82例,显效7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同时,运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外关穴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右侧小脑(P〈0.05),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则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左侧颞叶(P〈0.05)、右侧枕叶(P〈0.05)。另有趋势表明,外关穴能较为显著地激活左侧岛叶、右侧桥脑,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则能相对显著地激活左侧基底节区。结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同属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与支沟穴的配伍,能够加强治疗情志疾病、视觉疾病和运动障碍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