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患者颅脑影像学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颅脑影像学改变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MRI技术测定30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脑叶和海马体积.采用CT技术测定30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和30例缺血性卒中对照患者脑室和脑沟线性指标.应用MMSE、BSSD和RSPM评定受试者认知功能.结果血管性痴呆组与卒中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额叶和颞叶体积显著较小(P<0.05),海马结构、顶叶和枕叶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额叶和颢叶体积减小的程度与MMSE、BSSD评分的降低呈正相关.病灶位于额叶和颞叶、多发病灶以及病灶总体积大于50 mm3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更加显著(P<0.05).结论额叶和颞叶萎缩是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关键部位病变、病灶数量和病灶体积是影响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记忆障碍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记忆障碍特点,提高对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认识.方法 对同期同一医院收集的46例ICVD患者和46例老年志愿者,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临床记忆量表(clinical memory scale,CMS)、Fuld物体记忆测验(Fuld object-memory Evaluation,FOM)、言语流畅性测验(Rapid Verbal Retrieve,RVR)评定认知及记忆功能.结果 ①ICVD组与对照组比较:ICVD组的各项记忆功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ICVD各亚组与对照组记忆功能比较:各亚组指向记忆和联想学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多发性脑梗死组及血管性痴呆组记忆商数(memory quotient,MQ)、图形自由回忆及无意义图形再认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多发性脑梗死组和血管性痴呆组RV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③ICVD各亚组组间记忆功能比较:多发性脑梗死组MQ、图形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和FOM评分分别低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P<0.05,P<0.01);腔隙性脑梗死组(P<0.01)及脑梗死组(P<0.05).结论 表明ICVD患者存在记忆损害,早期以短时记忆,特别是听觉记忆损害为主要表现,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可出现视觉记忆及长时记忆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柿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基础疾病治疗,观察组再给予柿叶提取物治疗,对照组再给予尼膜同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MMSE、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MMSE、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MMSE、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柿叶提取物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损害(VCI)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运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画钟试验(CDT)测定认知功能.用酶免疫分析法(EIA)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健康对照组50名,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组53名,血管性痴呆(VaD)组52名.结果 VaD组患者的血浆HCY浓度[(27.64±6.42)μmol/L]浓度高于VCIND组,VCIND组患者HCY浓度[(18.01±5.23)μ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HCY浓度[(7.24 3.20)μmol/L],均差异具有显著性.VCI患者MMSE评分与血浆HCY浓度无明显相关(r=-0.23;P>0.05),但在HCY>14.1μmol/L时其与MMSE的评分呈负相关(r=-0.39,P=0.006),且高HCY与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 HCY可能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欧阳基鹏  何慧君  李艳 《广东医学》2014,35(15):2444-2445
目的 对比研究依那普利叶酸片和依那普利片治疗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血压、血同型半胱氨酸、MMSE评分.结果 两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Hcy水平、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Hcy水平、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中,不但降低Hcy水平,而且改善MMSE评分,疗效优于依那普利片,改善患者痴呆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以沈阳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利用Framingham危险评分方程评价505名健康研究对象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计算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估测未来10年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并根据发生风险的大小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危组(10年冠心病发生风险<10%),中危组(10%~20%)和高危组(10年冠心病发生风险>20%);并根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44岁组,45 ~ 54岁组,55 ~ 64岁组,65 ~ 74岁组和≥75岁组.用画钟测验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不同危险分组间的认知功能水平,计算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低危组的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画钟测验得分及MMSE评分分别为(2.6±0.8)、(4±1)及(27±3)分;与低危组相比较,中危组的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显著高、MMSE评分显著低[(8.0±2.0)及(25±4)分,均P<0.01],高危组的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显著高(均P<0.01),画钟测验得分及MMSE评分均显著低[(9.7±1.0)、(3±1)、(23±4)分,均P<0.01];与中危组相比较,高危组的画钟测验得分及MMSE评分均显著低(均P<0.05);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与认知功能(画钟测验得分及MMSE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96(P<0.01)及-0.333(P<0.01).结论 健康人群心血管因素与认知功能存在负相关,危险因素的项目越多,程度越重,Framingham危险评分积分值越高,认知功能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7.
许之驹  柳惠香  徐小花  黄淑燕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08-2208,2334
目的:评价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1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石杉碱甲和维生素B1治疗,疗程24周.使用BSSD、SCAG、ADL、TESS量表评价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试验组BSSD、SCAG、ADL量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TESS量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末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在改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的同时,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神经心理量表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1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和治疗前、后的22例OSAHS患者(OSAHS组)分别应用多导睡眠监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中文版(WISC-RC)、画钟测验和符号数字测验进行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SAHS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和夜间血氧饱和度(MSpO2)均显著降低,认知功能受损,MMSE评分与觉醒指数呈负相关(r=-0.45,P<0.05),与MSpO2呈正相关(r=0.52,P<0.05),MQ与MSpO2呈正相关(r=0.48,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睡眠质量、MSpO2、MMSE和MQ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画钟测验和符号数字测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联合应用MMSE、韦氏记忆量表、画钟测验和符号数字测验有助于评估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石杉碱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基础用药的同时给予石杉碱甲(0.2?mg/d),对照组给予脑复康口服,连续24周。治疗前后由专人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评定。结果:石杉碱甲治疗24周后,MMSE、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 P<0.05),CDR评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24周后,MMSE、ADL评分有升高的趋势,CDR评分减少,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相比,MMSE评分(P<0.01)、CDR和ADL评分(P均<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10.
张为  周博锋  胡才友  吕渊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0):2190-2192
目的 探讨老年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78例SBI患者(SBI组)和78例性别、年龄及所伴有的慢性病与其相匹配的对照者(对照组)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画钟测验(CDT)、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的评分结果;分析SBI患者的年龄、病灶数、抑郁程度、血压、血糖及血脂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SBI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3.8%(4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2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0,P<0.01).SBI组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CD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I组中,年龄≥70岁,有多发病灶,伴有抑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各亚组的MMSE、CDT评分分别低于各对照亚组的评分(P<0.01).结论 SBI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非常普遍,其认知功能下降与年龄、脑梗死病灶数及是否伴有抑郁、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死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判价值。方法采用P300检测病例组6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经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测评再分为多发性脑梗死痴呆组38例,多发性脑梗死非痴呆组22例),30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痴呆、非痴呆组两组之间以及两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P300结果;采用TCD检测病例组6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析颅内动脉各血流参数变化,并与P300潜伏期、波幅作对比分析。结果①P300检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P300潜伏期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均P<0.05);痴呆、非痴呆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痴呆组与非痴呆组间P300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CD检测:总异常率为93.33%。符合血管狭窄36/60例(60.0%)、狭窄后慢性闭塞性改变12/60例(20.0%)、动脉硬化性血流改变32/60例(53.33%);流速正常12例。痴呆组和非痴呆组两组间TCD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D血流速度与P300潜伏期具有相关性。结论 P300对认知功能的评定优于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P300、TCD联合检测是评判认知功能的良好指标,为脑梗死后患者血管性痴呆的早期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300联合MMSE、MoCA量表评定神经疾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病人认知功能的敏感性及P300检查的优越性。方法对33例神经科器质性疾病(如脑梗死、高血压、帕金森病等)病人和21名正常健康人行P300检测,同时使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其认知情况,比较神经科器质性疾病病人和正常健康人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并比较2组神经心理量表评分结果与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MMSE量表评分、MoCA评分高于观察组(P < 0.05和P < 0.01);对照组P300潜伏期明显低于观察组(P < 0.01),2组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00潜伏期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负相关(P < 0.05);P300波幅与MMSE评分呈弱正相关(P < 0.05),与MoCA评分无相关(P>0.05)。结论P300可以作为评估神经疾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指标,采用P300联合MoCA量表可以更敏感的检测出病人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发脑梗塞性痴呆(MCID)听觉认知电位P300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和听觉P300检测MCID,多发性脑梗塞(MCI)和正常对照组(NC)。结果:MCID组与MCI和NC组比较MMSE评分明显降低,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痴呆者P300波幅正常,重者P300波幅明显降低(P<0.05)。MCID组P300潜伏期与MMSE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P<0.005)。结论:P300检查更利于MCID的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的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尿液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神经丝蛋白(AD7c-NTP)及C反应蛋白(CRP)与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8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117例,为观察组,其余151例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2组病人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AD7c-NTP及CRP等生化指标数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剑桥老年认知检查表-中国修订版(CAMCOG-C)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男性病人占比、糖尿病史占比、三酰甘油、AD7c-NTP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病人MoCA评分、CAMCOG-C评分及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AD7c-NTP及CRP水平升高均是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D7c-NTP及CRP浓度与MoCA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717、-0.656,P < 0.01)。结论AD7c-NTP及CRP水平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早期监测AD7c-NTP、CRP指标有助于预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合并类型的脑小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门诊、住院的脑小血管病病人96例为观察组,经认知功能测定及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的正常人9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入组后均采用GE Signa 3.0T EXCITE HDMR系统进行头颅MRI平扫+DWI+SWI+MRA检查,由2个副主任医师级别的磁共振专科医生进行读片,按照头颅MRI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单一类型脑小血管病组、合并2种类型脑小血管病组、合并3种类型脑小血管病组、合并4种类型脑小血管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并对研究对象采用采用蒙特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比较不同研究对象MoCA及MMSE水平,并对脑小血管病复杂程度与MoCA、MMSE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MoCA及MM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类型脑小血管病病人MoCA及MMSE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oCA及MMSE得分依次为单一脑小血管病组>合并2种类型脑小血管病组>合并3种类型脑小血管病组>合并4种类型脑小血管病组(P...  相似文献   

16.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按诊断标准将我院脑梗死住院患者分别纳入VD组(78例)和非痴呆组(202例),另选取同期同龄正常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间的HCY浓度,并借助简易精神状态速检表(MMSE)对VD组进行痴呆程度分类,分析其与HCY之间的关系。结果 VD组和非痴呆组的HCY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以VD组最高(P〈0.05);随着痴呆程度的加重,MMSE评分逐渐降低,HCY的浓度则逐渐升高,MMSE评分和HCY浓度二者之间呈负相关(r=-0.703,P〈0.05)。结论深化HCY与VD关系的认识,监测HCY浓度,有利于VD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rt-PA静脉溶栓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入院后均完成MMSE、NIHSS、MoCA评分,根据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认知功能正常组。查阅2组病例资料,记录2组年龄、关键部位梗死、教育程度、血糖控制不佳、rt-PA静脉溶栓、高血压史、嗜酒、左侧梗死资料,并完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针对患者认知功能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结果 46例脑梗死患者29例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占63.04%。单因素结果表明: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发生与年龄(t=2.244,P=0.030)、关键部位梗死(χ2=4.313,P=0.038)、教育程度(U=8.092,P=0.003)、rt-PA静脉溶栓(χ2=7.558,P=0.006)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42)、关键部位梗死(P=0.025)、教育程度(P=0.041)、rt-PA静脉溶栓(P=0.030)是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尽早给予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vMCI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治疗组)和吡拉西坦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疗程12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脑血流量,同时给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脑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MMSE、HD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改善vMCI患者认知功能,提高脑血流量,治疗vM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在治疗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VCI患者60例,包括非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各3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奥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300,ERP-P300)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后MoCA均较前增高(VCIND:t = 11.886,P < 0.01;VD:t = 2.242,P < 0.05)?治疗后VCIND患者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t = 5.799,P < 0.01),波幅明显增高(t = 17.603,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VD患者P300无明显改变(潜伏期:t = 1.414,P > 0.05;波幅:t = 1.069,P > 0.05)?两组患者MoCA?ERP-P300潜伏期及波幅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35?4.402?7.682,P < 0.05)?结论:奥拉西坦可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对VCIND患者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