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络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通络降糖胶囊治疗。对照组选用神经营养剂、多种维生素、镇痛药等常规手段治疗。结果:通络降糖胶囊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有效率95.22%;对照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6例,好转3例,有效率68.42%。证明通络降糖胶囊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多项研究表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等是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机制。在活血化痰通络法指导下拟定的通络糖泰方具有降糖、降脂、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抑制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代谢紊乱等多重作用,故推断出活血化痰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3.
健脾益气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给予健脾益气通络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24例给予肌注腺苷钴胺针剂,疗程均为4周。观察期间两组均正规降糖治疗。结果健脾益气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4例,其临床证候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治疗组振动觉阈值有效率为75.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健脾益气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观察了由水蛭,白芥子,冰片,延胡等组成,具有活血祛痰,通络止痛,养阴清热功效的通络糖泰治疗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64例的临床疗效,并与达美康合肌醇治疗DNP65例的临床疗效作比较。结果表明,在改善症状,提高拇趾振动觉与右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以及降低全血组织胺与红细胞山梨醇方面,TG优于RG;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在降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30例)用弥可保500μg/天,维生素B110mg/天,肌注;治疗组(30例)用弥可保、维生素B1(用法同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壮腰健肾丸,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后证候、体征评分较对照组撤著降低(P<0.05),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应用维生素加用壮腰健肾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脾祛湿化痰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脾肾阳虚型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脾祛湿化痰通络法组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TCSS)、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TCSS评分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糖代谢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脾祛湿化痰通络法能显著提高脾肾阳虚型DPN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原来降糖治疗基础上用中药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对照组30例在治疗基础病的同时给予西药维生素B1和B12注射液肌肉注射。两组均以28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独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10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治疗组52例,显效29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68.3%,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益气养阴通络法可以改善肢体微循环,使受损的神经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并重新修复,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络糖泰防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临床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谱(DPN)的有效复方通络糖泰对实验性DPN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及糖醇代谢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G),通络糖泰高剂量组(HG,相当于成人公斤体重用药量的10倍)及低剂量组(LG,相当于成人公斤体重用药量的5倍),正常对照组(NG)。动物模型用四氧嘧啶塑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渴寒痛乐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1例,予消渴寒痛乐浸泡双足,每日1次,1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79例,口服甲钴铵0.5μg,每日3次,1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做出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中药足浴组的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改善,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渴寒痛乐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使用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均在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与丹参,对照组给予甲钴胺与丹参治疗,连用2周后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组DPN的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改善DP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已发表的中医诊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的整理,总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论之规律。方法:收集1990~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统计证型出现的频度,总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候。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32个,气阴两虚、肝肾阴虚、气虚血瘀、痰瘀互结、脾肾阳虚为常见证型,占54.36%。病位主要在肾、肝、脾居多,占96.79%。虚证病机占59.61%。结论:文献分析所总结出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证型,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对本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舒敏 《医学综述》2011,17(20):3126-312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明确其发病机制对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常结合神经传导速度、定量感觉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治疗应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防治,如体育锻炼、改善胰岛素抵抗训练、应用药物等,治疗方案通常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在多认为主要是由代谢紊乱导致的氧化应激、血管性缺血缺氧、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等。治疗应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应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抗氧化、抑制山梨醇生成等药物,临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中医治疗DPN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于其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方药、作用机制等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晶晶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17-18,4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故仍严重危害着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残疾。而中西医结合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减轻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文将对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检测和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英  吕国萍 《医学综述》2008,14(14):2166-2169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检测方法有症状评分问卷调查、10g尼龙丝和128Hz音叉检查、神经电生理学、定量感觉检查、温度阈值、足底压力测定、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皮肤活检、磁共振成像等,治疗应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防治,如体育锻炼、改善胰岛素抵抗训练、应用药物(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维生素类、血管扩张药物、前列腺素E、抗氧化剂及神经营养因子)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每日3次,每次50 mg,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别痛汤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BG)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4.5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FBG、P2B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楼朝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73-74,76
目的观察迈之灵与弥可保治疗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早期的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同时予服迈之灵一次2片,2次,d;弥可保片0.5mg/次,3次/d;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参数、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临床症状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视网膜病变的血流参数变化较治疗前有改善趋势(P〈0.01),神经传导的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联用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影响眼底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延缓及减轻糖尿病视网膜及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