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行颈前旋转肌皮瓣喉重建术后的嗓音康复情况.方法:应用Dr.Speech嗓音分析系统对19例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喉重建术后的嗓音参数,包括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声门噪声能量(NNE)值进行分析,并与喉重建术前以及成人喉乳头状瘤15例、声带息肉20例、正常人20例进行对比.结果: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喉重建后的F0较术前有显著上升(P<0.05),而Jitter、Shimmer及NNE值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F0较喉乳头状瘤组有显著下降(P<0.05);与声带息肉组相比,F0、Jitter均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Jitter、Shimmer及NNE值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喉癌术后喉狭窄患者行颈前旋转肌皮瓣喉重建术后的嗓音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能获得较好的嗓音功能.  相似文献   

2.
喉部分切除术的发声客观声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声学分析在诊断喉癌及评价喉癌术后发声客观声学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8-65岁经检查无喉疾病50例为正常组。以40例喉癌患者为喉癌组,手术方式有声带切除术,垂直喉部分切除术,次全喉切除术和近全喉切除发音管成形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测试。以各种原因引起的喉返神经麻痹20例为对照一,各组均用声图9谱分析仪检测。结果:发i音时喉癌组术前,术后声学参数,如频平均值,平均微扰、频率微扰商、振幅微扰商、谐噪比、音调微扰系数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喉返神经麻痹组除频率均值与政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余无明显差异。发a音时,除喉癌组术前音调微扰系数外,余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喉癌患者发音参数的频率均值,平均微扰,频率微扰商、振幅微振商、谐噪比及音调微扰系数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声参数是评价喉癌患者发声客观声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良发声行为性嗓音疾病进行系统的嗓音障碍分析,寻找一种合适的矫治方法。方法对150例不良发声行为性嗓音疾病患者和98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进行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找到它们发音障碍的特点,以进行针对性的发声矫治。结果在主观评估中,两组患者嗓音自测表结果和GRBAS评估结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响度自我评价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客观评估中,嗓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平均言语基频、基频标准差、基频微扰、振幅微扰、S/Z、MPT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噪声能量、谐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声门图结果显示,两组在接触幂、开放率、闭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接触率、接触率微扰和接触幂微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发声障碍嗓音疾病患者嗓音障碍类型以音质异常最多,占95.33%,其次为呼吸支持不足占88.00%。结论成人不良发声行为嗓音疾病嗓音障碍为多为复合型发声障碍,制定以纠正呼吸障碍为基础,矫正患者的发声障碍和共鸣障碍为重点,进一步改变患者的起音方式的矫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嗓音声学分析对全喉切除失语者食管语技巧训练后进行的客观量化评估,用以指导食管语,总结出一套科学完整的食管语康复实践方法。方法对40例全喉切除食管患者进行语音声学分析,比较自身食管语技巧训练后效果。结果食管语训练1个月与食管语技巧训练3个月比较,语音声学参数基频、振幅、基频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声学特性相比,食管语训练1个月患者声音稳定性差、音调低钝,食管语技巧训练3个月的患者食管语声音稳定性相对较好,音调较清。结论食管语技巧训练后对全喉患者快速掌握食管语取得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和常规喉显微器械切除声带息肉患者的术后嗓音恢复情况,探讨其对术后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9-12月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CO2激光切除术的患者(激光组),与2009年同期行喉显微器械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患者(喉显微器械组)进行病例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术后1周的疗效及在频闪喉镜下的声带状况、嗓音分析状况.结果 术后1周激光组频闪喉镜下声门闭合、声带波动幅度、嗓音分析基频微扰及噪声能量均不及喉显微器械组(P<0.05),嗓音分析振幅微扰、谐噪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O2激光摘除声带息肉短期术后反应较常规喉显微器械手术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喉利咽颗粒联合金嗓散结丸对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患者嗓音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后发声障碍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对其编号,分为对照组(奇数号)与观察组(偶数号),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喉利咽颗粒联合金嗓散结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嗓音障碍指数(VHI)、计算机嗓音分析结果、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观察组各中医症候积分、VHI量表中E、P、F、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声门噪声能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喉利咽颗粒联合金嗓散结丸可有效改善声带息肉术后发声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发声障碍,促进嗓音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声门型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发音功能重建术式与术后嗓音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Dr.Speech4.0嗓音分析软件,对48例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采用室带下拉、双蒂接力肌、颈阔肌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前1天、术后6个月、术后1年行发声功能测试,对基频、频率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最大发声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各组患者术后嗓音质量逐渐好转,术后6个月~1年嗓音逐渐进入稳定期。结论:发声功能恢复与手术方式及重建方法密切相关,创伤大小、修复体功能特性、新声门形态以及发音时新声门能否良好闭合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术后嗓音质量。手术修复应尽量减少术后声门上结构代偿振动参与发音导致的嗓音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全喉切除患者食道发音的语声学特征,以指导食道语康复实践。方法对30例全喉切除患者进行食道语训练并作嗓音声学分析,以健康男性作对照,同时比较食道发音者训练1个月和6个月的效果。结果食道语训练1个月者与健康男性比较及食道语训练1个月与训练6个月比较,嗓音声学参数基频、振幅、基频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食道语训练1个月的患者食道语声音稳定性差、音调低钝;训练6个月的患者食道语声音稳定性相对较好,音调较清。食道语训练是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获得发音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喉全切除术后食管语康复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喉全切除术后无喉者的食管发声训练和效果。方法 2004年10月我科对9例喉全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了为期3周的食管发声训练。结果 7例(77.8%)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声功能,其中5例发声良好,2例发声较差,不能发声者2例。结论 食管发声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发声方法,它具有音色较好,语言清晰,易懂,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不需任何器械等优点,同时又避免了手术的痛苦,因此是无喉者言语康复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车玉培 《吉林医学》2023,(2):327-330
目的:对比分析喉裂开声带切除术与喉扩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结果。方法:选取天津市东丽医院2019年3月~2021年1月喉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开声带组(n=43)和喉扩大组(n=43),开声带组采取喉裂开声带切除术治疗,喉扩大组采取喉扩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黏膜恢复评分、术后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发音情况(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力)、吞咽功能、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开声带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喉扩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喉扩大组,黏膜恢复评分高于喉扩大组,术后NRS评分低于喉扩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开声带组基频微扰、标准化噪音能量及振幅微扰较喉扩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声带组吞咽功能优于喉扩大组(P<0.05);术后72 h,开声带组IL-2水平较喉扩大组高,IL-6、CRP水平均较喉扩大组低(P<0.05);开声带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较喉扩大组...  相似文献   

11.
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年来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的几种主要方法即食管音、气管食管发音和人工喉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热点问题的相关文献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吕瑁  刘海兵  王俊贤 《四川医学》2006,27(3):310-311
目的 通过普查,探讨嗓音医学对维护喉发音功能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检查及普查中发现患有声带小结、息肉,声带、室带肥厚的教师、营业员等未经科学发声训练的职业用嗓人群的嗓音病患者,与经过科学发声训练的业余合唱团员的嗓音病患者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未经科学训练的职业用嗓人群的嗓音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嗓音经过科学训练的业余合唱团员(χ^2=28.4015,P=0.0000)。结论 喉是一个特殊的运动器官,与其他运动器官一样,只有经过训练其功能才能增强,从而防止或降低嗓音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喉癌、喉癌前病变、喉良性病变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图像分析仪定量检测 PCNA的表达。结果 :PCNA表达在喉癌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增殖指数 ( PI)值及阳性单位 ( PU)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1 ) ,随病理上恶性度的增高 ,PCNA表达量增加。喉鳞癌 I级、喉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喉粘膜白斑的 PI、PU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喉粘膜 ( P<0 .0 1 ) ,但这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PCNA的表达量与喉鳞癌临床 N分期呈正相关 ,而与 T分期无关。PU值与病人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 ( P<0 .0 1 )。声带息肉部分病人 PCNA有阳性表达。结论 :喉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喉粘膜白斑病变具有高度恶变潜能。过量表达 PCNA的喉鳞癌病例细胞增殖能力强、分化差 ,易向颈淋巴结转移 ,预后不良。对 PCNA的检测临床上可作为喉癌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喉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探索该肿瘤的组织来源。方法 对1例喉骨肉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研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组织来源进行探讨。结果 喉骨肉瘤组织特征:伊红色半透明骨样基质及骨样结构由肿瘤性骨母细胞形成。免疫组化见肿瘤细胞Vimentin呈阳性表达,Cytokeratin呈阴性表达。结论 喉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早期即可发生血源性扩散,预后很差,治疗上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并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胎盘型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 -π)在喉鳞状细胞癌、喉乳头状瘤、声带息肉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病理诊断确诊的喉鳞状细胞癌标本 3 4例 ,喉乳头状瘤 3 1例 ,声带息肉 3 8例 ,用免疫胶体金方法检测GST -π在喉肿瘤组织的表达。结果 :3 4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GST -π表达 10 0 %阳性 ,其中有 3例化疗后表达强度增强 ;3 1例喉乳头状瘤组织 12 9%弱阳性表达 ;3 8例声带息肉全部为阴性。结论 :GST -π对喉部良、恶性肿瘤的检测及化疗耐药性的产生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总结随访3年以上的42例喉部分切除术疗效,其自下而上离为90.5%。仅5例复发,提倡合理地施行喉部分切除术,对T4病变的喉癌应慎重对待。强调以局部组织修复缺损。同时整复梨状窝,以利恢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7.
作者等于1985年10月至1987年12月期间,在高频正压通气法给氧的静脉复合麻醉下,对300例喉部细微病变患者进行了显微手术治疗。其中221例术后1个月以上随访。结果,发声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的占90.7%。文内对手术适应症、操作方法、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研究喉的神经分布与新喉再造术的设计。采用显微解剖、石蜡切片、光镜观察和Sihler氏染色法。结果:①喉上神经支配环甲肌的分支有一种变异。不一定是"外支"去支配,也可以是内支主干分支后再穿出甲状软骨孔后分布于该肌;②喉返神经的后支与喉上神经内支的分支形成Galen's吻合是确实存在的,位于食管前壁粘膜下的结缔组织内,分出分支到食管粘膜,是一种感觉神经,司感觉的部位是食管,而不是声门下区;③可清晰地看到喉内肌的神经分布;④在喉神经充分显示基础上,结合新喉再造术切除范围的设计,分析了能保护两神经主干的最大切除范围─-"M"线。结论:作喉前位切除时M线是保护神经主干功能的最大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9.
喉白斑病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喉白斑病可能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其中78.6%有吸烟史。病变多发生在声带前部,病理检查常发现鳞状上皮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1例患者(7.1%)恶变。结论:喉白斑病可能与吸烟有关,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对伴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者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20.
报告经病理证实的喉癌71例。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声嘶58例、气急16例。全部病例均摄喉侧位片,32例作喉正位体层。22例作CT检查。回顾分析了喉癌的影像学表现,着重讨论了上述3种检查方法在喉癌诊断中的地位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