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角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肝癌经动脉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C型臂X线机系统,对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后分别行肝固有动脉常规DSA及不同角度DSA,比较两种方法显示肝内肿瘤供血动脉和小病灶个数的差异,并分析小肝癌与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在不同角度DSA中的鉴别诊断征象.结果: 常规DSA显示病灶62个,有21例患者肝亚段动脉因相互重叠而不能被独立分辨,18例因多支动脉分支与肿瘤位置重叠而不能确认肿瘤供血来源.不同角度DSA显示病灶66个,发现4个常规DSA漏诊的小病灶,在50例中清晰显示了肝亚段动脉的结构和复杂的肿瘤供血动脉及其走行.两种方法显示肝内肿瘤供血动脉比较,χ2=12.64,P<0.05.结论: 不同角度DSA能够多方位清晰显示迂曲走行的动脉和重叠隐匿的较小的肿瘤病灶,提高小病灶检出率,对小肝癌与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鉴别诊断很有帮助,与常规DSA结合使用有助于提高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35例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对比MRI与DSA对残癌检出能力,评价MRI对残癌的检出的价值。方法选择35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共有残癌33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1-2个月行MRI检查,MRI检查后2-7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方法包括MRI常规平扫,三维MR增强血管成像(3D CEMRA)及动态増择扫描.DSA作为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术前常规检查。结果 33例残癌病灶最大直径1.5-4.8cm,平均3.lcm,其中29例MRI与DSA诊断相符,诊断符合率为87.8%(29/33),MRI发现残癌位于原发病灶边缘2例,DSA未发现。2例DSA发现残癌灶均位于肿瘤中心,可见到肿瘤血管及染色,而MRI未发现。结论 MRI是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了解残癌、侧支供血及随访检查的有效方法,对残癌的检出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探究。方法选取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确诊的肝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肝癌,且所有患者均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所有患者均行常规DSA和不同角度的DSA,对两种不同的血管造影术进行比较。结果常规DSA显示病灶59个(89.4%),17有例患者不能独立区别肝段和亚段动脉,15例患者不能确认肿瘤的供血来源;不同角度的DSA显示病灶64个(97.0%),其中48例患者清楚的显示了肝段或亚段动脉结构,不满意2例,对常规DSA和不同角度的DSA显示病灶个数、肿瘤血管显影满意以及不满意的比较,两组差异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角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的中的应用可使病变暴露更加清晰,同时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旋转DSA血管成像对肝癌术中介入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siemens AXIOM Artis系统通过旋转DSA血管成像引导介入治疗患者26例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120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3.5ml/s.进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肝癌肿瘤供血血管情况,指导介入的术中栓塞.结果 旋转DSA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复杂的肝癌供血动脉入口及走行,为导管的准确插入提供可靠的插入角度,该26例患者常规血管减影(11例)43%的患者介入术中出现血管遗漏情况.通过旋转DSA血管成像指导,能够准确的提供肿瘤的所有供血动脉并栓塞.结论 旋转DSA血管成像对肝癌术中介入的指导意义重大,可以预防普通血管减影对肿瘤供血血管的遗漏情况,指导医生对肿瘤供血血管进行全方位的栓塞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卫星病灶影像特点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卫星病灶的影像特点及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方法。方法 41例经病理证实的巨块型或单发结节型肝癌患者,采用螺旋CT肝脏双期强化扫描和血管造影,观察卫星病灶的情况;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1例患者中17例经CT和/或血管造影发现卫星病灶,10例为多血供,7例为少血供。17例发现卫星病灶者中11例分布在原病灶边缘1cm范围内。化疗栓塞时,将导管头端置于肿瘤供血动脉稍近端,使栓塞范围包括卫星病灶范围。治疗后在6~19个月的随访期内,17例有卫星病灶的患者中CR及PR5例,无病情进展病例。结论 卫星病灶存在于部分HCC病例,运用合理的疗法,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对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1.什么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国际英文缩写:TACE)是中晚期肝癌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微创性是其显著特点.该技术是在影像学设备(DSA机)引导下完成,经体表皮肤穿刺,将导管(微导管)超选择送入肝肿瘤供血动脉内,将高浓度药物直接注入肿瘤组织内,同时阻断肿瘤供血动脉,使肿瘤组织缺血、缺氧达到坏死目的.  相似文献   

7.
肝癌介入治疗是在DSA 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用5F,RH 导管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途径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干、肝总动脉和肝固有动脉,造影观察肿瘤的供血情况.再将导管送至肿瘤的靶血管,然后注入化疗药物碘化油乳液以栓塞肿瘤的供血血管,使肿瘤缺血缺氧而坏死缩小.此技术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好转率达85%[1].但是由于许多患者对此项技术了解不足及担心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术前常常焦虑、紧张,使血压升高、心律过速,以致术中、术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并使用Syngo CT workplace软件的3D功能进行曲面重建(CPR),以DSA为金标准,对比分析MSCTA CPR和DSA肿瘤供血动脉、肿瘤供血动脉来源、肝动脉变异的诊断效能。结果:以DSA为金标准,MSCTA CPR对肿瘤供血动脉分级的诊断效能与DSA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 CPR对肿瘤供血动脉来源的诊断效能与DSA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 CPR对肝动脉变异的诊断效能与DSA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 CPR作为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对肿瘤供血动脉、肿瘤供血动脉来源、肝动脉变异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可为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局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多极射频消融(RFA)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20例肝癌的DSA表现与CT或MRI检查结果.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栓塞.术后-月复查CT,20例患者病灶的碘油聚集均不良,应用RFA治疗,三个月复查.结果 TACE术后病灶明显缩小.肿瘤仍有活性,行RFA术后三个月复查.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8.9%.结论 DSA对肿瘤血供丰富.经过多次TACE术治疗.RFA术是肝癌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是TACE术后疗效最佳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介入栓塞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对39例头颈部肿瘤进行DSA造影,明确供血血管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依据临床表现及供血状况采取栓塞,栓塞联合手术或综合治疗。结果:本组39例病人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及各种原因的急性出血,所有病例经DSA造影,主要为颈外动脉及分支供血,其中颌内动脉12例,舌动脉3例,枕动脉1例,甲状腺上动脉1例,颞浅动脉2例,多血管供血9例,余为造影时未发现知名动脉供血,上述病例经介入治疗均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DSA造影及介入栓塞对头颈部肿瘤的诊治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在临床上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