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前言人类皮纹的各项性状具有遗传特征、种族差异和民族差异,因此,皮纹学对人类学、遗传学及临床医学的研究都有相当的价值。目前,国外儿科学教科书中,已将皮纹学检查列为遗传性疾病的常规检查;皮纹学与各种高遗传度疾病的相应关系的报导,也日益增多。为了填充我国少数民族的皮纹学资料,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正常的皮纹学数据,本研究组拟对广西各少数民族进行系统的皮纹学调查分析,本文是这项调查分析工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黎族人手皮纹特点,为皮纹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对海南省白沙县南开乡15个自然村199名黎族人进行手的皮纹学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各型指纹在黎族人群中的出现率、分布频率及atd角等指标。结果:黎族各种指纹型分布特点是尺箕(51.66%)和斗形纹(41.41%),弓形纹(4.17%)和桡箕(2.76%)(P<0.01);弓形纹出现频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斗形纹以拇指和环指较多,小指最少;尺箕以小指和中指较多,食指最少;桡箕以食指最多,小指最少;弓形纹以食指最多,环指最少;同一种指纹型在各手指中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1)。黎族正常人atd角均值为40.28度。结论:黎族人手皮纹学特征具有种族特异性,各种指纹型在人群及各手指之间的分布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调查了90例汉族恶性肿瘤病人手的皮纹,按国内外通用的指标,观察了指纹、掌线、Atd角及t百分距离、掌纹、五指指纹组合格局等,并与国人正常值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恶性肿瘤病人与正常人不同之处有:女性箕纹偏低占40%(正常41.9~48.9%);女性弓纹偏高占5.33%(正常1.1~3.9%);Atd角大于50°者4例占4.44%,明显高于正常值(1.73%);五指指纹组合格局中014型(弓0箕1斗4)、113型(弓1箕1斗3)、131型(弓1箕3斗1)较多,超过正常值,但因病例数少尚未发现恶性肿瘤的标记皮纹。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防城县父母均是京族、表型正常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手的皮纹学调查.结果,指端纹型以斗型最多,占50.95%;其次为尺箕型,占45.02%;再次为桡箕型,占2.66%;最少为弓型,仅占1.37%.总指纹嵴计数(TFRC),男性为152.21条,女性为142.75条.a-b纹嵴计数,双手合计,男性为79.25条,女性为79.56条.atd角,双手合计,男性为82.73度,女性为86.31度.t比值,男性为15.34%,女性为17.21%.掌部真实花纹出现率依次为:第4指间区63.07%;小鱼际区13.07%;第3指间区9.34%,大鱼际/第1指间区4.98%;第2指间区1.04%.主线指数均值,左手为5.42,右手为7.37.掌褶纹出现率依次为:常见型61.62%;过渡Ⅰ型25.10%;过渡Ⅱ型9.96%;悉尼型2.49%;通贯型0.83%.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600名蒙古族正常青少年进行10项皮纹学指标的检查和统计学处理。对各项皮纹指标进行了性别之间,手别之间,以及与汉族青少年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蒙古族正常青少年的皮纹有如下特点: 指纹中W纹出现率占首位,明显地高于汉族人,A纹出现率低于汉族。TRC存在性别间的差异,女性低于男性。C三叉点缺失频率高于汉族人,双手C三叉点缺失占3.33%。大鱼际区皮纹型出现率明显低于汉族人,而小鱼际区皮纹型的出现率高于汉族。掌atd角女性大于男性,>46度者占8.75%,明显多于汉族。TDR值存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女性大于男性。通贯手频率为2.5%,高于汉族,双侧通贯手频率为0.25%。为了弄清我国各民族皮纹的分布特点,丰富和充实我国人类遗传学和医学遗传学知识。我们在进行汉族青少年皮纹学调查后,于1980年,对蒙古族青少年10个项目的皮纹学正常值进行了检查和统计学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贵州毛南族人群指端皮纹学特征,而调查了贵州平塘县512名毛南族,并与国内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进行比较。结果:贵州毛南族弓形纹、尺侧箕形纹、桡侧箕形纹和斗形纹的出现频率依次为4.18%、44.3%、1.09%和53.37%(P<0.01),总指嵴纹数为134.59±50.87。提示:指纹分布不仅具有对称性,而且存在区域性、性别、民族等差别。从而为国人体质人类学、民族学、法医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等研究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8.
报告47对同卵双生(MZ)和34对异卵双生(DZ)皮纹样本分析。MZ之间的皮纹学特性(TFRC,tPD,atd角度和指端图形),均有高度相似性,而DZ之间较少相同。MZ之间TFRC的差异少于20者占91.49%,而DZ之间只有35.29%。十指端同指指纹图形相同出现的频率亦有差别,ME之间都大于5,DZ之间均小于5,这些可作双生子卵性判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食管癌高发区磁县的七个食管癌高发家族成员进行了指掌纹调查。应用九项检查指标并与当地食管癌低发家族对照。数据用 t 检验法处理。调查结果发现食管癌高发家族的皮纹具有某些相关性变异。主要变化为:指纹类型频率分布方面,男、女性成员均有明显的斗形纹增多,男性弓形纹减少,女性弓形纹增多;主线横行指数中,男性 C 线指数增高,女性 A 线指数增高;大鱼际花纹频率男性减少,女性增多;手掌 C三叉缺失则男、女性均显著低于低癌家族。此种皮纹学特征能否作为遗传易感性的客观指征,能否作为普查中初筛,高危人群监护对象之参考依据,尚须在随访工作中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手足皲裂是劳动人民在冬季经常发生的皮肤病,尤其在建筑工人中手部皲裂的发生最为常见,且症状比较重,因此我们对建筑工人的手部皲裂作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及初步的防治建议报告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对理发业进行卫生管理工作中,许多从事烫发接触化学冷烫精的理发从业人员反映其手部皮肤受损。为此,笔者对宝安区新城理发从业人员接触化学冷烫精引起手部皮肤损害做了一次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辽宁地区满族正常人皮纹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辽宁地区472名满族人的正常皮纹学参数: 指纹型中尺箕占49.06%,斗型纹45.15%,桡箕占2.78%,弓形纹2.01%;民族指数((2W+L)/(10))为14.21;总嵴纹数126.05±35.76(SD);a—b峭纹数是66.36±8.91(SD)双手指间区Ⅰ、Ⅱ、Ⅲ和Ⅳ的真实皮纹型频率分别是0.32%、0.85%、8.37%和51.80%;大、小鱼际区皮纹型频率分别是7.94%和16.63%;atd角平均为38.91±4.84度(SD);正常掌褶纹型占82.94%.通贯手,过渡Ⅰ、Ⅱ型和悉尼型分别占2.97%、11.23%、2.01%和0.85%。所有的皮纹学参数均进行了性别间,左右手间和民族间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皮纹学(Dermatoglyphics)是研究皮肤嵴纹和它们排列类型的一门科学。每个人的皮纹都有他的特异性、终生性和遗传性。近些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皮纹学的研究,普遍引起重视。自从Cuminins(1936)最先描述Down氏综合症的皮纹特异后,Patau等又证明了染色体D三体综合症、E三体综合症也和皮肤的嵴纹特异有关。此后医学界逐渐把皮纹学做为遗传性疾病的一个辅助诊断。国内近几年也有人对皮纹学进行一些调查,为了进一步探讨皮纹学与染色体疾病和先天性畸形的关系,我们检查了500例汉族青少年9个项目的皮纹正常值,并对各种皮纹型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处理,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皮纹学(Dermatogeyphies)是解剖学家 Cummins 氏首创于1926年。但300年前 Grew 氏曾科学的描述过手指、手掌和足底的纹脊线,大小相同,距离相等、相互平行,并形成椭园形和三角形的情况。又有1892年 Galton 氏曾写成“指印学”,  相似文献   

15.
对南丹县白裤瑶族人手肤纹进行观察分析,统计指纹类型百分率、a-b脊线数、指纹脊线总数、各型掌纹百分率等项基本参数,与国内汉族及区内巴马瑶族肤纹比较,显示了白裤瑶族皮纹学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是人类外在的脑”,能反映大脑的机能和心理活动。最高明的间谍,在测谎器面前可以做到眼不惊、心不跳,但当问到要害之处而进行激烈思想斗争时,虽然面不改色,却会出现手心发热冒汗、手掌小肌群颤动、脉搏加快,并且在测谎器上显示出来,从面...  相似文献   

17.
我院体质人类学研究室和人体解剖教研室,继去年暑期在我省大凉山对彝族进行体质调查之后,今年又利用暑假期间派出7人组成民族体质调查小组,到广西少数民族聚居的罗城县和环江县山区,对占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仫佬族和毛南(难)族男、女青壮年,进行了头面部和体部的测量以及头面部的形态观察共一千余  相似文献   

18.
1987年对仫佬族410户农民家庭进行蛔虫和钩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调查,结果表明两虫感染均具有显著的家庭聚集性。为此对其形成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初步讨论,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年龄≥15岁农村仫佬族居民酒依赖的患病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 2007年7—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 200名年龄≥15岁农村仫佬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以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3.0)为筛查工具,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对其酒依赖的患病率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完成调查共1 026人,调查完成率85.50%。广西年龄≥15岁农村仫佬族居民酒依赖时点患病率为22.95‰,终生患病率为24.65‰。男性的酒依赖时点患病率及终生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时点=16.189,P=0.000;χ2终生=12.261,P=0.000)。酒依赖时点患病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在不同年龄间和不同婚姻状况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年龄≥15岁农村仫佬族居民酒依赖患病率较高,男性、35~44岁者和离婚或丧偶者是广西农村仫佬族酒依赖的防治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皮纹学用于临床诊断某些疾病已有不少报告,其中多数是辅助诊断某些先天性畸形和異常,特别是染色体疾病。近年来皮纹学(dermatoglyphics),在先天性心脏病(Reel,1973),白血病(Berka,1971)以及癌症(Comi(?)gs,1968),均有改变的报告。人的皮纹学是有遗传特征的(Holt,1960),这通过对一卵双生子者具有一致性的皮纹表现加以证明。在许多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以及某些先天性異常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