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由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妊娠已经越来越常见。门诊关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否适合怀孕的咨询也越来越多。但是关于此类问题众专家并没有一致的答案。正确的评价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和妊娠的关系对于女性待孕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典型抗精神病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阳性与阴性症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疗效、副反应和生存质量评估;并对影响生存质量的某些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两组PANSS评分治疗前[(71.6±17.49)分、(66.02±14.12)分]与治疗后[(41.26±9.37)分、(38.93±7.67)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同期相互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生活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5个因子分及生存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组(P〈0.05),且治疗前后评分有显著差异。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存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精神症状、药物、副反应、病程。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生存质量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9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6例)、奥氮平组(32例)、喹硫平组(34例)和阿立哌唑组(37例)。使用亚利桑那洲性经验量表(ASEX)评估4组患者的性功能;治疗前后,检测4组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4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4组患者均观察8周。结果:治疗第8周末,利培酮组患者的性功能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奥氮平组患者的性功能总分、性唤起、性高潮和性满意度因子分高于治疗前;喹硫平组患者的性功能总分和性满意度因子得分有所升高;阿立哌唑组患者无明显变化。治疗第8周末,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基线,喹硫平组和阿立哌唑组患者无明显变化。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及性功能的影响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泌乳素、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18~45岁女性精神分裂症(包括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分为奥氮平组、喹硫平组、阿立哌唑组、利培酮组,每组至少3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12周检测泌乳素、甲状腺激素,并记录月经、溢乳等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奥氮平组及利培酮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分别为P〈0.05,P〈0.01),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喹硫平组及阿立哌唑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无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均可引起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并出现月经延迟、溢乳等症状。喹硫平及阿立哌唑对血清泌乳素无影响。四种药物对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闫耀宇  隋爱民 《浙江医学》2014,(14):1252-1254
目的 观察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的影响,了解患者性功能与所服药物的关系.方法 选取单一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12例及健康普通男性296例,采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412例患者服药期间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37. 9%),与正常对照组(8 .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不同药物之间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发生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抗精神病药物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其治疗周期长,易复发,致残率高,常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本文分析了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特点,重在总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其治疗效果。以利于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参照《性治疗实用指南》制订定量分析标准,通过门诊随访,选择100例康复期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结果:性功能障碍者64%,其中性兴趣下降58%、阳萎42%、早泄22%、缺乏性高潮8%、精液减少8%。结论:性兴趣下降、阳萎与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呈正相关,而与病程无明显关系,早泄、精液减少与药物剂量、病程无明显相关。提示抗精神病药主要导致男性病人的性兴趣下降和阳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催乳素(PRL)和血脂水平的影响,以及药物疗效与PRL、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治疗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并测定血总胆固醇(T...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6种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稳定期分裂症患者69例,分入氯丙嗪、舒比利、氯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6个药物治疗组。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续操作测验(CPT)、连线测验A(TMT-A)、视觉再生测验(VR)、数字符号(DSy)及数字广度(DSp)等作为工具,于筛选入组时(基线)及随访6个月末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1)WCST评分比较:阿立哌唑组、氯丙嗪组及舒比利组患者仅完成分类数(W1)有明显改善(P<0.05),利培酮组W1及正确应答数(W2)两个指标均有改善(P<0.05),氯氮平组与喹硫平组W1、W2及持续错误数(W3)均有明显改善(P<0.05)。(2)氯氮平组基线W1分值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45),而6个月末明显高于利培酮组(P=0.031);氯氮平组基线视觉错误数(C1)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4),6个月末与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3)。(3)组间比较:喹硫平组DSy成绩优于利培酮组、氯氮平组(P=0.025、P=0.009);舒比利组除TMT-A分改善好于氯氮平组外(P=0.032),而在视觉漏报数(C...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和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 将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12月收治的156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有无MS和HPRL分为对照组、MS组、HPRL组和MS+HPRL组。记录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检测果糖胺(fructosamine,FA)、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超声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跟骨的BMD。分析BMD与各指标间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对照组BMD大于MS组、HPRL组和MS+HPRL组(P<0.05),MS组和HPRL组BMD大于MS+HPRL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BMD与BMI呈正相关,与年龄、FA、PRL呈负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MS、HPRL是影响BMD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MS和HPRL是导致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BMD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脆性骨折患病情况及骨密度(Bone mass density,BMD)检查情况进行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10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脆性骨折患病情况,并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原发病、进入血液透析时间、女性绝经年龄等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进行腰椎、股骨BMD检测。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折组年龄及进入透析时间明显高于未骨折组,体重及体重指数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折组股骨及腰椎骨丢失率高于未骨折组,T-score明显低于未骨折组。骨折组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BMD明显低于未骨折组。腰椎BMD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脆性骨折患病率较高,髋部骨折多见,骨丢失率增加及骨密度降低是脆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采用DEXA定期评价骨密度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脆性骨折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IH)对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6只12周龄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慢性间歇低氧组(CIH组)和正常对照组(CON组),每组8只。CON组小鼠在正常环境下饲养,CIH组小鼠在间歇低氧环境下饲养,低氧暴露时间为每日9:00-17:00,6d/周,共8周。于8周末取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5b (TRACP-5b)、骨钙素(OC)、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右侧股骨检测其BMD;取左侧股骨观察骨组织形态学改变,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real- time qPCR法检测骨保护蛋白(OPG)和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其mRNA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CIH组小鼠BMD、血清OC水平及OPG/RANKL mRNA比值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而血清TRACP-5b、IL-6和TNF-α水平、骨组织内RANKL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但骨组织内OPG和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鼠股骨干骺端骨小梁分布稀疏,变细及断裂。血清IL-6水平与BMD呈负相关(P<0.05),与骨组织RANKL mRNA呈正相关(P<0.01);血清TNF-α水平与BMD呈负相关(P<0.01),与骨组织RANKL mRNA呈正相关(P<0.05)。结论 CIH能导致骨吸收增加、骨形成下降和BMD下降,与低氧以及CIH引起的IL-6、TNF-α水平升高导致RANKL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25-27+31
目的观察美多巴对帕金森患者及正常同龄人骨代谢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45例为PD组及正常同龄人4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治疗前后血钙(Ca)、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交联末端肽(CTX-1)水平,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测两组髋部骨密度(BMD)与腰椎骨密度。结果 PD患者血钙、PINP与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X-1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群采用美多巴治疗3、6个月后血钙、PINP与25(OH)D3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血CTX-1水平下降(P0.05)。PD组经过美多巴治疗6个月后,腰椎及全髋BMD显著提升(P0.05);对照组经美多巴治疗6个月后,全髋BMD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PD组腰椎及全髋BMD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6个月后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PD患者的血清钙、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末端肽(CTX-1)高于对照组,提示PD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美多巴可以改善因PD病导致的骨代谢异常、增加PD患者骨密度,并且对正常人群也有相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病患者骨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病患者的骨密度改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法国Challenge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70例糖尿病足病患者腰椎(L2~L4)、股骨颈、Wards’区、大转子的骨密度(BMD)进行测量,另100例无足病糖尿病患者(男、女各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部位间骨密度有无差异。结果:糖尿病足病患者股骨3个部位B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股骨颈和Wards’区骨质疏松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病患者更易发生下肢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高于无足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将骨密度测量作为糖尿病足病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在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RA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强的松、甲氨喋呤及羟基氯喹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及骨密度。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较治疗前、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24周后ACR20、ACR50、ACR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有效提高活动性RA患者骨密度水平,但未发现有增强临床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特点。方法15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常规检测透析前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β胶原蛋白水平(β-CTX),双能X线法测定患者骨密度。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诊断SHPT 66例,非SHPT 90例。 SHPT患者较非SHPT患者OC[(197.36±177;44.19)ng/ml vs.(527.89±177;85.53)ng/ml,P&lt;0.001],PINP[(327.15±177;40.40)ng/ml vs.(616.99±177;125.82)ng/ml, P&lt;0.001]、β-CTX[(1.99±177;0.16)ng/ml vs.(2.47±177;0.15)ng/ml,P=0.049]水平增高。 SHPT患者较非SHPT患者骨密度结果全身平均BMD值[(1.01±177;0.12) vs.(0.93±177;0.14),P=0.017],Z值[(-0.78±177;0.50) vs.(-1.00±177;0.79),P=0.043]减低;lo-gistic回归分析,透析前血磷(P=0.000)、OC(P=0.007)、透析龄(P=0.002)是SHP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全面评估SHPT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情况,对于患者SHPT骨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63例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L2-4)和髋关节部位的骨密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L2-4)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股骨(total)骨密度较对照组下降(P<0.05),股骨颈(neck)骨密度较对照组下降(P<0.01);50岁以上男性2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L2-4)骨密度与对照照比较升高,而股骨及股骨颈骨密度较对照组降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各部位BMD依性别不同而不同,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骨密度下降,特别是股骨颈部位骨密度下降更明显,应引起重视以防病理性骨折;50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较政党人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甲亢病人治疗1年前、后骨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变化,提高对甲亢性骨代谢异常的认识。方法对136例甲亢病人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加用维生素D(或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1年前、后的骨生化代谢指标血钙、磷、碱性磷酸酶、24h尿钙、尿磷以及骨密度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甲亢患者FT3、FT4、ALP和24h尿钙均明显升高,而TSH和骨密度均明显降低;其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亦明显增高。治疗1年后,随着甲亢的控制,甲亢患者的血ALP和24h尿钙水平恢复正常;骨密度明显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其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发生率也有不同程度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加用维生素D(或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较单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者明显。结论甲亢性骨代谢异常是一种高骨转换状态,可以引起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及早并有效地控制甲亢,尤其加用维生素D(或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可以纠正这一异常,并有助于改善骨质量。  相似文献   

20.
简百录  张晓霞 《海南医学》2013,24(19):2839-2841
目的 探究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服用非那雄胺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是否发生变化.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盐酸坦索罗辛,观察组患者再口服非那雄胺,对照组未服用非那雄胺,只口服安慰剂.治疗1d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骨代谢的各项指标及骨密度情况,分别检测非那雄胺组患者用药1d、5d、10d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值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d后的血钙、血磷、血肌酐、25-OH维生素、甲状旁腺激素(PTH)、总睾酮等生化指标大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d后观察组患者的双氢睾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1d后,两组患者的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0C)等骨代谢指标及腰椎、股骨颈、股骨大转子等部位的骨密度值均较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d、5d、10d后的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值均大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雄胺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无明显影响,且引起骨质疏松的风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