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三城市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Yang Q  Zhou Y  Wang W  Wu S  Hong Z  Huang M  Liu Y  Xu H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3):875-878
目的:分析我国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分布特征。方法:在长沙、北京和上海三城市社区30万人群中,采用前瞻性监测和综合干预研究,对首次发生脑卒中的2570例患者进行分型诊断。结果: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及难分类型卒中分别占37.1%、62.3%和0.6%;50岁以前出血性卒中占50%以上;干预社区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均低于监测社区。结论:中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下人群应重视出血性卒中的危害,50岁以上的人群的预防重点应放在缺血性卒中方面。干预社会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5年平均发病率低于监测社区。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根据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研究结果,脑卒中是目前中国人群主要的死亡原因,在总死亡中所占比例:城市20%,农村19%。存活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影响。脑卒中按病理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后者约占3/4。因此,不断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的脑卒中,又被称之为中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病大多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血管阻塞而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所引起的疾病。因此,脑卒中也被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两种。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统计调查得知,缺血性脑卒中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占据了60%以上,因此,也可以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而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若患者出现脑卒中时,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极可能造成患者致残甚至死亡。就死亡率而言,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要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目前我国人群最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我国人群中有近40%缺血性脑血管病和59%出血性脑卒中以及20%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200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中心研究所发表的我国35~74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这个年龄段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而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28.2%,[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的脑卒中,又被称之为中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病大多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血管阻塞而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所引起的疾病。因此,脑卒中也被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两种。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统计调查得知,缺血性脑卒中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占据了60%以上,因此,也可以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而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若患者出现脑卒中时,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极可能造成患者致残甚至死亡。就死亡率而言,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要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据国家卫生部统计,1997年,我国的年发病率达到200/10万,超过300万人,因脑卒中死亡者已跃居首位,存活者中约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影响。脑卒中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后者约占3/4。因此,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因素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程度.方法:收集612例(366例缺血性和246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人口学、个人疾病史、生活方式、临床检查及生化指标结果等资料,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尿血酸、纤维蛋白原水平、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比例均高于缺血性腩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9.051、14.314、8.573、11.143、39.854和4.954,P均<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吸烟、肥胖和房颤的比例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7.360、2.116、5.778、4.965和14.553,P均<0.05);相对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显著相关的因素有房颤、肥胖、高甘油三酯、脑卒中史、脉压增大、年龄>60岁和高尿酸(OR=3.564、3.452、2.364、1.978、1.512、1.322和1.315,P均<0.05),高血压是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OR=0.689,P<0.001).结论:高血压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要危险因素,相对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密切的危险因素是房颤、肥胖、高甘油三酯、脑卒中病史、脉压增大、年龄>60岁和高尿酸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50岁人群的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社区年龄≥50岁的非脑卒中人群672人,对该人群进行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并随机抽取100名〈50岁的正常人群进行对比。结果两年龄段社区人群均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脑卒中的概念得分最低,在态度上对高血压和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也比较消极,在行为上极不愿意向医务人员请教有关防治知识。结论社区人群普遍对高血压与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普遍较低。应针对各年龄段人群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人群对高血压与脑卒中的认知,降低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它也是脑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美国有近250万房颤患者。房颤的发生受年龄因素影响,5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很低.从60岁开始房颤的发病率迅速增高.80岁发上发病率可接近10%。房颤的平均发病年龄在72岁左右。在所有年龄段中,男性房颤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随着美国人口的老龄化,在未来数十年中房颤病例数可能会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龙岗区脑卒中监测现状,探讨龙岗区近年来脑卒中发病分布规律及趋势。方法:定期收集13家综合医院脑卒中报卡,对录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0年龙岗区脑卒中新发病例10061例,男女性别比为1.45:1,出血性脑卒中占33.7%,缺血性脑卒中占66.3%;平均发病年龄,男性为57.29±15.76岁,女性为62.76±16.95岁;年均发病率为76.2/10万,新发病例数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以CT/MRI为诊断依据的占97.75%,主要伴发疾病中高血压比例最高,达到67.4%;脑卒中病死率为3.61%,其中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为8.41%,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为1.53%,不同类型脑卒中间病死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2=253.37,P〈0.001)。结论:龙岗区脑卒中防治形势较为严峻,采取相关防治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对卒中危险因素、自身卒中风险、卒中预防的认知情况.方法 2012年1-8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面对面的方式,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500例有卒中危险因素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要求患者回答卒中危险因素、自身是否存在卒中风险以及卒中预防措施等,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完成调查问卷467份.其中,46.3%的患者能正确回答至少1个卒中危险因素,15.5%能回答≥3个.回答卒中危险因素中比例最高的分别为高血压(39.4%)、高脂血症(17.1%)及糖尿病(14.6%).44.8%的患者意识到自己存在卒中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与卒中风险认识水平独立相关.55.2%的患者认为卒中能够预防.卒中预防措施中提到最多的是合理饮食(29.3%)、适当锻炼(28.5%)、避免情绪激动或跌倒(18.4%).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高危患者缺乏对危险因素、卒中风险及卒中预防措施的认识,有必要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对卒中预防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延伸卒中单元:一种新的治疗模式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文献类型 治疗。 2证据水平 1b。 3文献来源 ①Indredavik B, Fjtertoft H, Ekeberg G, et al.Benefit of an extended stroke unit service with earlysupported discharg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Stroke, 2000,31:2989-2994.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全球脑卒中发病风险最高的国家,虽然近10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励精图治,但脑卒中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民医学素养较低、医疗环境复杂、卒中中心布局欠佳、医院脑卒中救治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往往不能及时就医或及时诊治.因此,建设区域卒中联盟是脑卒中防治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探索脑卒中分级诊疗、建立区域急救接转诊模式、制定区域脑卒中诊疗标准流程、开展临床规范和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区域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的脑卒中诊治水平意义重大.目前,各地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区域卒中联盟,不仅发挥了卒中中心的优势、提高了脑卒中的诊疗质量,也为脑卒中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间,符合国家医联体及专科联盟建设策略.区域卒中联盟建设虽然已初见成效,但任重道远,仍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和完善,打造区域高效智能化"脑卒中黄金1小时救治圈",为迎接脑卒中防治"拐点"的早日到来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且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最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居民主动就医和控制各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随着脑卒中诊治技术的发展,罹患严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降低。但是要遏制脑卒中发病率快速上升的趋势,降低脑卒中病死率,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过氧化还原蛋白1(PRDX1)、Sestrin2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依据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群众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并分析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与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较对照组高(P <0.05);轻度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重度组(P <0.05);预后良好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低于预后不佳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 =0.647和0.842,均P <0.05),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 =0.717和0.805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RDX1[R=3.765(95% CI:1.369,7.206),P <0.05]、Sestrin2[R=2.748(95% CI:0.853,6.071),P <0.05]、合并高血压[R=2.063(95% CI:0.824,4.976),P <0.05]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异常升高,且与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PRDX1、Sestrin2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有助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卒中医疗服务质量改进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现状,指出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我国应着手建立中国卒中中心服务标准认证体系,中国卒中服务标准制定和研究工作应从中国卒中中心的基本硬件和人员配备标准,中国卒中医疗服务基本标准和中国卒中医疗服务的监测、评价及质量改进标准三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首次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ISI Web of Science、Ovid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 Direct等国内外数据库1980年1月至2016年3月发表的卒中部位与PSD相关性的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1 95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首次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PSD的发生无直接相关性[随机效应模型,95%CI(0.89,1.43),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时右侧卒中部位与PSD的发生相关[固定效应模型,95%CI(1.21,1.76),P<0.01],而在卒中后的病程、卒中后患者有无失语上PSD的发生与卒中部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首次卒中患者卒中部位与PSD不具有直接相关性,未来研究需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及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的差异,为其临床诊治寻找更多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对50例PSD及50例脑卒中非抑郁患者分别进行血脂检测,并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S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脑卒中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脑卒中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PSD组患者的TC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及自评抑郁量表(SD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4和0.37,P<0.01),其余血脂指标浓度与量表测定得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TC水平测定可作为PS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凉血通瘀法治疗出血/缺血两类中风的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多年临床实践,对中风的病理基础及治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指出瘀热阻窍是中风急性期的病理基础;风、火、痰、瘀、虚皆由瘀热所衍生;并通过具体病例,客观表明应用凉血通瘀法治疗出血/缺血两种不同类型的中风的瘀热阻窍证,疗效均佳.体现了中医以证候为中心、异病同治的特色以及方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风是包括大脑缺血性中风,大脑出血性中风(IC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性中风(SAH)在内的一类神经系统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制作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是研究中风损伤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不可或缺的载体,损伤位置、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和脑血流量变化,都可以用来评估模型对于各种治疗方法的潜力。本文将对小鼠的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模型的制作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同时介绍几种小鼠中风模型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