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聚马来酸酐,考察不同聚合条件对聚马来酸酐产率的影响。将所合成的聚马来酸酐与十八醇、十六醇和十四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三种两亲性的大分子表面改性荆聚马来酸酐十八醇酯(PMAO)、聚马来酸酐十六醇酯(PMAH)和聚马来酸酐十四醇酯(PMAT)。对这三种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聚乙烯共混体系的表面亲水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对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共混体系薄膜进行表征,发现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可以在聚乙烯薄膜表面富集,接触角测量表明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聚乙烯薄膜的水接触角。  相似文献   

2.
任伟  蒋晓菡  俞强 《医学教育探索》2015,28(4):386-392,402
采用双端羧基聚丙烯(PP)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不同嵌段长度的嵌段共聚物PEG-b-PP-b-PEG,并将其作为大分子表面改性剂与PP共混制得薄膜。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ATR-FTIR)、接触角测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征了薄膜的表面组成与性能。研究表明,PEG-b-PP-b-PEG可以改善PP薄膜的亲水性和表面极性,使表面自由能增大;薄膜表面性能的改善程度取决于薄膜中PEG链段的质量分数以及嵌段共聚物的嵌段分子量;随着共混薄膜中PEG链段质量含量增加,薄膜的水接触角迅速下降,表面自由能增大;随嵌段共聚物中PP嵌段分子量以及PEG嵌段分子量的下降,薄膜水接触角减小,表面自由能增大;当嵌段共聚物中PP嵌段和PEG链段分子量均为1 000左右时,对PP薄膜表面亲水性的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种方法。即将γ-氨丙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对氨基苯甲酸酯封端的聚(四亚甲基)醚与均苯四甲酸二酐共缩聚,和将两种预制的聚酰胺酸溶液共混,合成了一组硅氧烷改性的聚醚酯聚酰亚胺材料。ESCA能谱和表面水接触角测量研究材料的表面性质发现,硅氧烷在材料表面富集,对聚醚酯聚酰亚胺材料具有显著的表面改性作用,硅氧烷改性的聚醚酯聚酰亚胺,其热稳定性能和气体透过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抗张强度和介电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研究论文SMA高级醇酯的合成及其对HDPE表面的改性…………………………陈谷峰,祝亚非,周勰,等(1)溶剂及凝胶浴对硝酸纤维素膜结构的影响………………………………刘圣南,孙海翔,邢力,等(9)固定化植物酯酶-显色剂的PVA/Si O2杂化膜的制备与表征…………………马文石,汪军,栾崇林(16)应用超临界CO2制备微孔聚丙烯的微孔形貌……………………………许志美,姜修磊,刘涛,等(21)表面含羧基的交联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合成…………………………赵吉丽,韩兆让,王莉,等(27)亚微米级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的表面性质和结构对血液相容性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接触角、吸水率和电子能谱研究了聚醚聚酯嵌段共聚物混合物的表面组成及微相分离结构。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试样空气面的氧碳元素比高于试样本体,表明醚键向空气面扩散,并以此来估量试样空气面的组成分布。试样的血液相容性与试样空气面氧碳比的提高程度随试样中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PEGT)组成的递增呈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共混物中软链段的组分比:聚四亚甲基二醇对苯二甲酸酯/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PTMGT/PEGT)=60/40时,试样的接触角最大、氧碳比的提高率最大、血液相容性最好,且试样呈现最为细微的相分离结构。由此表明聚醚聚酯嵌段共聚物混合物的血液相容性主要受表面组成、各链段的表面自由能及微相分离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乙烯-丙烯酸(EAA)共聚物及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主要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接枝共聚物EAA-g-MPEG,并将其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制得改性薄膜。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通过FT-IR、TG、DSC等方法研究了接枝产物的结构及其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侧链MPEG分子量的提高,产物接枝率逐渐下降;随接枝率的提高及侧链长度的增长,产物热稳定性下降;随接枝率的提高,产物的结晶熔融峰向高温方向移动,结晶性变好;EAA-g-MPEG可有效改善HDPE的表面亲水性能,当其质量分数为10%时,可使改性HDPE薄膜的水接触角由105°降至59°。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超疏水薄膜表面的防雾性能.方法 以玻璃为基底,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丙烯酸诱导正硅酸乙酯(TEOS)相分离并自组装硅烷偶联剂的方法制备透明超疏水薄膜,采用SEM、UV-Vis以及接触角测试对薄膜进行表征,并与清洁玻璃基片及涂疏水液的基片进行对照,比较该薄膜的防雾效果.结果 薄膜表面的微观结构呈弹坑状,水滴在此表面上的接触角为153°,具有超疏水特性;涂敷了超疏水薄膜的玻璃在可见光区间的透光度值约为60%~75%,超疏水薄膜的防雾性能要好于清洁玻璃基片及涂疏水液基片.结论 超疏水薄膜具有一定的防雾性能,接触角越大防雾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富氧气氛中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γ-射线辐照氧化及其与尼龙-6(PA6)的共混增容和共混材料的阻隔性能.FT-IR测试结果表明, 经γ-射线辐照的HDPE与PA6发生了化学反应或产生了弱相互作用.SEM照片显示4γHDPE (4h辐照,66Gy/min)与PA6具有良好的相容性,PA6在共混体系中呈层状分布.共混材料的阻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4γHDPE/PA6共混物对二甲苯的阻隔性较HDPE/PA6共混物有明显提高.力学性能测试显示4γHDPE/PA6共混物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9.
以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空间稳定剂,在经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改性的玻璃表面进行原位聚合,沉积得到导电聚苯胺(PANI)薄膜。采用表面界面张力仪、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及光学显微镜对不同基体表面的接触角、PANI膜的形貌、厚度、结构、导电性及其在亲/憎水表面选择性沉积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OTS对玻璃表面的改性促进了聚苯胺的沉积且提高了薄膜厚度,薄膜饱和厚度达到200 nm;缩短了溶液中苯胺分散聚合的诱导期,反应速率增大;与未改性玻璃表面沉积的薄膜相比,改性的玻璃表面得到的聚苯胺薄膜更加细密均匀,聚苯胺颗粒尺寸小,堆积紧密;薄膜的电导率达到7.5×10-3S/cm;OTS改性对基体表面的薄膜生长和溶液中的苯胺聚合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作用下,将1,6-已二异氰酸酯(HDI)与聚乙二醇(PEG-200)在70℃反应合成—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PU),然后滴加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RfAA)、丙烯酸羟丙酯(HPAA)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溶液中聚合反应4~6 h,再经丁酮肟(EtAO)封端,制得了一种新型聚氨酯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易去污整理剂(FPUA)。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镜(SEM)等对FPUA的结构、成膜形态及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PUA在亲水性纤维织物和单晶硅表面均能形成非单一结构的疏水膜。该膜附着在纤维表面,能使处理后织物表面水的静态接触角达到146.5°,色拉油的接触角达到132°,且易去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利用荧光光谱配以通常的表面张力法,测定了水溶性苯乙烯-马来酸印共聚物(SMA)和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SMA)的表面活性,研究了其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DE_9)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由于具有高表面活性的SSMA与SDS、DE_9之间存在着强的增效作用,添加0.1%SSMA就可大大提高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效果。SMA与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增效作用比SSMA要弱。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医用镍钛合金表面钽涂层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模拟体液环境中,研究钽(tantalum, Ta)涂层对生物医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 shape memory alloy, NiTi SMA)抗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 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试样,运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其表面形成一层400μm厚的钽涂层.通过模拟体液环境下电化学测量法对比涂层前后的试样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肠系膜上动脉(SMA)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进行的64排螺旋CTSMA造影检查,并采用轴位、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显示SMA。结果 32例患者5例SMA正常,其中4例肾动脉不同程度狭窄,1例脾动脉局部中度狭窄;27例显示SMA及其分支内圆形或条形充盈缺损,其中1例合并SMA局部夹层,5例合并腹腔干不同程度阻塞,12例合并双肾动脉(或一侧肾动脉)不同程度阻塞,1例脾动脉轻度狭窄,2例腹主动脉瘤附壁血栓形成,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例伴肠管扩张、肠壁增厚,2例肠壁坏死。结论 64排螺旋CTSMA造影是诊断SMA栓塞性病变的一种无创、准确、快捷、有价值的检查手段,应用方便、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在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 aratrophy,SMA)基因诊断及携带者基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疑诊为儿童型SMA的患者采用临床标准进行诊断。同时,应用DHPLC技术联合双重PCR对所有入选患者、临床标准确诊为SMA患者的双亲以及一份标准对照进行SMN1拷贝数检测,做出基因诊断及判断携带者。结果(1)35例入选患者,临床标准诊断确诊SMA15例,非SMA20例。(2)DHPLC技术检测35例入选患者:15例临床诊断SMA患者中,12例SMN1拷贝数为0,为纯合缺失型SMA患者;2例SMN1拷贝数为1,为杂合缺失型SMA患者;1例SMN1拷贝数为2,为非SMA。20例临床诊断非SMA者,SMN1拷贝数为2,为非SMA。(3)与临床标准诊断相比,DHPLC技术诊断SMA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100%。15例临床确诊为SMA患者的28名双亲中,1例SMN1拷贝数为0,6例SMN1拷贝数为2,21例SMN1基因拷贝数为1(为携带者),SMA患者双亲的携带率为75%。结论应用DHPLC技术可以检测出SMN1基因拷贝数,进行SMA基因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适合临床应用;应用该技术可以进行携带者筛查,为遗传分析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平滑肌肌动蛋白在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病变的关系。方法;各型乙肝肝标本270例,对照组10例,SMA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在正常肝组织,SMA仅在原有的肝内动静脉及胆管壁表达。在乙肝肝标本中,SMA还在血管病变区阳性或强阳性表达,且SMA表达的强弱及分布部位与肝病变密切相关。结论:SMA在乙肝的病理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本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医院感染特征,探讨SMA医院感染患者的预后及感染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和减少SMA医院感染,降低患者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8-2013年临床分离的238株SMA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1∶2成组病例对照方法选取同时期非SMA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SM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38株SMA对常用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对19个与SMA感染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变量分析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使用(OR=2.015,95%CI=1.4202.858)、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OR=2.249,95%CI=1.5012.858)、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OR=2.249,95%CI=1.5013.372)和ICU入住>7 d(OR=2.216,95%CI=1.5303.372)和ICU入住>7 d(OR=2.216,95%CI=1.5303.208)是SMA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OR=0.459,95%CI=0.3073.208)是SMA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OR=0.459,95%CI=0.3070.688)。结论:医院感染SMA耐药性强,感染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SMA医院感染具有多个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对这些独立危险因素的控制可有效预防其感染扩散。  相似文献   

17.
Childhood onsetspinalmuscularatrophy(SMA)isoneofthemostcommonautosomalrecessivegeneticdisorderscharacterizedby degenerationoftheanteriorhorncellsofthespinal cord1andprogressivesymmetricallimbmuscle atrophyandweakness.Thediseaseaffects1in6000to10000newborns2,3and1in40to60individualcarriers.3Severepatientswiththis diseasewilldieofrespiratorymuscleparalysis,and afewsurvivorsdevelopdyskinesia.Twocandidate geneshavebeenisolatedanddetectedinSMA patients:thesurvivalmotorneuron(SMN)gene andtheneur…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替加环素与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单药及联合使用对耐左氧氟沙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SMA)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33株耐左氧氟沙星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患者血液及无菌部位体液标本,根据其耐药程度不同分为3组(耐左氧氟沙星SMA 17株;耐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SMA 11株;耐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及米诺环素SMA 5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6种抗菌药物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采用棋盘式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替加环素与其他5种抗菌药物的联合药敏试验,计算部分抑菌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FIC)以判定其联合效果。结果 替加环素对耐左氧氟沙星SMA和耐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SMA的敏感率分别为76.4%和54.5%,稍低于米诺环素的敏感率。联合药敏结果显示,替加环素与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使用对SMA显示出一定的协同作用,替加环素与复方新诺明和米诺环素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均未显示拮抗作用。结论 替加环素单独或联合使用可以作为临床治疗SMA感染的备选用药。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8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和57例正常对照者作横纹肌抗体检测,患者检出率为63.22%,正常对照检出率为7.01%,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横纹肌抗体的染色形态有边缘型、横纹型、弥散型、闰盘型,基本上不能激活补体。提示:横纹肌抗体的出现是该组织损伤的结果,可作为横纹肌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食管正常上皮历经癌前病变发展到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过程中,食管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的α‐SM A表型变化。方法免疫组化法分析20例正常食管组织、80例食管癌前病变组织及5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 A的表达,细胞培养3种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纯化后行细胞免疫染色,RT‐PCR法检测三种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 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α‐SM A在正常食管、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癌组织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RT‐PCR法显示,3种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在mRNA α‐SM A的表达量上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随癌变进展会逐步发生活化,食管癌相关纤维母细胞可能是由正常的食管成纤维细胞发展至不典型增生成纤维细胞,再逐步恶变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