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简化人类蜕膜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采用复合消化酶改进蜕膜组织的消化过程 ,全组份蜕膜细胞培养加传代简化蜕膜基质细胞 (decidual stromal cell,DSC)提纯、泌乳素 (prolactin,PRL)免疫组化检测培养细胞组成。所采用的消化方法具有耗时少、消化彻底、活细胞率高等优点。PRL 免疫组化显示 95 %蜕膜细胞为 DSC。结果提示 :实验方法简单、经济、实用 ,简化了原来复杂的 DSC提纯程序。  相似文献   

2.
人类蜕膜细胞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简化人类蜕膜细胞外培养技术,采用复合消化酶改进蜕膜组织的消化过程,全组份蜕膜细胞培养加传代简化蜕膜细胞(decidual stromal cell,DSC)提纯、泌乳素(prolactin,PRL)免疫组化检测培养细胞组成。所采用的消化方法具有耗时少,消化彻底、活细胞率高等优点,PRL免疫组化显示95%蜕膜细胞为DSC。结果提示实验方法简单、经济、实用,简化了原来复杂的DSC提纯程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经济、高效的人早孕期蜕膜基质细胞及蜕膜腺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胶原酶、胰酶联合消化蜕膜组织,网筛过滤、密度梯度离心及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纯度;MTT增殖实验分析细胞体外增殖活力.结果:利用此法可成功体外培养蜕膜基质细胞及蜕膜腺上皮细胞,细胞纯度可达90%以上,并在体外呈现良好的生长状态.结论:此法经济、高效,能够同时获得纯度较高的蜕膜基质细胞及蜕膜腺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兔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条件及其成骨过程,为研制骨组织工程材料选择种子细胞奠定一定实验基础。方法取兔长管骨骨髓为材料进行体外培养,传代后改用条件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传代细胞培养3、4d后融合成单层,培养12d细胞形成多层结构,并聚集成多个散在的黑色结节,细胞富含碱性磷酸酶活性,Ⅰ型胶原染色阳性,这与典型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相似。结论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具有成骨能力,可作为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5.
070807Luminex液相蛋白芯片用于研究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和早孕蜕膜基质细胞的细胞因子的表达谱/陈士岭…∥生殖医学杂志·—2007,16(2)·—77~81探索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和早孕期蜕膜基质细胞的细胞因子谱表达及其对胚胎着床和早期妊娠的可能影响。方法:获取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和早孕期蜕膜基质细胞(DSC)进行体外培养,采用Luminex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15种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颗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Ⅱ)对体外培养的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孕激素及IGF-Ⅰ、IGF-Ⅱ对体外培养的人早孕5~7周蜕膜基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孕激素、IGF-Ⅰ、IGF-Ⅱ对人早孕5~7周蜕膜基质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可增加细胞增殖1.6~3.4倍(P均<0.01),且具有时间依赖性(P均<0.01).结论 孕激素及IGF-Ⅰ、IGF-Ⅱ可能通过调节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和蜕膜化,对胚胎着床及早期妊娠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和体外成骨研究(摘要)研究生刘劲松导师曾才铭,王宏邦,李世和(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昆明650031)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培养,成骨作用中图分类号R605将家兔和人的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接种后的最初72h,培养物中以造血...  相似文献   

8.
胎兔骨髓基质前成骨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证实体外培养的胎兔骨髓基质骨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系特征。采用胎兔长管骨骨髓细胞,加入DMEM培养,传代四代后,用活体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基质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系特征。提示胎兔骨髓基质骨祖细胞,可以作为修复骨缺损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
人早孕蜕膜单层细胞与鼠胚共培养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获得鼠胚与人早孕蜕膜单层细胞的共培养系统。方法 经过细胞培养、传代获得蜕膜单层细胞 ;冻融后接种获得冻融蜕膜单层细胞 ;对单层细胞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 人早孕蜕膜细胞有良好的体外培养活力 ,易于获得培养及传代。将获得的冻融蜕膜单层细胞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查 ,见阳性表达。获得昆明白小鼠超促排卵后的单细胞受精卵 ,分别与传代及冻融的蜕膜细胞共培养获得囊胚孵出。结论 人早孕蜕膜单层细胞与鼠胚共培养系统的建立为人胚胎与其冻融的自体子宫内膜单层细胞共培养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Percoll法分离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良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选用SD幼鼠的肾组织进行细胞培养,采用Percoi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肾小管后,选择含10%新生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5%CO2、37℃孵箱进行细胞培养。利用传1代的细胞,制作细胞爬片,用免疫组化、透射电镜进行鉴定。结果细胞生长4—5天后基本达到融合,细胞呈多边鹅卵石铺路样。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鉴定,细胞培养传1代后98%的细胞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论用Pereoll法分离培养的细胞数量多,均一性生长较好,可重复性操作较好。为体外研究接近组织原位RTECs细胞功能和特征及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可行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蜕膜组织及绒毛膜组织中的催乳索(Prolactin, PRL)和胎盘催乳素(Human placenta lactogen HPL)的分布。并用正常已婚未孕妇女子宫内膜对HPL作对照。结果:已婚未孕妇女子宫内膜HPL为阴性。②脱膜组织中蜕膜细胞的胞质对PRL显阳性,绒毛膜组织对PRL显阴性。③绒毛膜组织中合体滋养层细胞的胞质对HPL显强阳性。④某些部位蜕膜细胞之间分散或成群的小细胞对HPL显阳性。⑤侵入蜕膜组织中的绒毛外滋养层细胞的胞质对HPL显强阳性。⑥值得注意的是HPL在蜕膜组织的血管壁各层细胞中均呈阳性反应。特别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对HPL的阳性反应,目前尚未见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纯度子宫内膜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离、纯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和腺上皮细胞,建立体外ESC蜕膜化模型。方法:选择正常育龄妇女的新鲜子宫内膜组织,经多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分离、纯化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分别培养至细胞聚合成片,随机分组,用等渗浓度的甾体激素诱导ESC体外蜕膜化改变。结果:分离的间质细胞其纯度达95%以上,其细胞活力达92%——95%。在此体外培养系统中,ESC对生理剂量激素的应答出现与活体相仿的蜕膜化改变。结论:利用此技术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子宫内膜的各种功能及其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胸腔积液进行石蜡包埋,联合间皮细胞(Mesothelial Cell)、癌胚抗原(CEA)、角蛋白(CK)、波型蛋白(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高对胸腔积液检测的准确性。方法运用石蜡包埋、切片,联合Mesothelial Cell、CEA、CK、Vimentin免疫指标检测胸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结果石蜡包埋,联合Mesothelial Cell、CEA、CK、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胸腔积液中的癌细胞的阳性率与常规的细胞学涂片阳性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石蜡包埋、切片,联合Mesothelial Cell、CEA、CK、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提高胸腔积液检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以尼龙网过滤组织块,对早孕蜕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的简便的干贴壁方法。对培养的蜕膜细胞的形态、组织化学及催乳素的释放作了动态观察。催乳素放免测定示,在体外培养的第7d 时,蜕膜细胞释放的催乳素尚能被检测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异位蜕膜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方法对42例正常妊娠和异位妊娠的异位蜕膜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蜕膜为鲜红色结节,可见于大网膜、宫颈及后穹隆等部位;光镜下异位蜕膜细胞多边形镶嵌状排列,胞浆丰富,核位于细胞中央;免疫组化显示Vimentin、EMA、PRL、ER及PR呈阳性表达,CK、LCA、SMA、desmin和actin呈阴性表达.结论妊娠期在大网膜、宫颈及后穹隆等部位可以发生异位蜕膜,临床易误诊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可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异位蜕膜的认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绒毛膜组织和蜕膜组织的方法,并对其体外生长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采取组织切割和胰酶消化处理两种人流组织,置RPMI-1640培养液,组织细胞可存活四周以上。结果:正常人流组织可在体外分离出绒毛膜组织和蜕膜组织,并能生长出单层组织,结论:分离培养的两种组织细胞可供体外基础与临床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难免流产者蜕膜内自然杀伤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难免流产患者蜕膜内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探讨其局部免疫状况的变化。方法:采用同位素掺入法检测患者蜕膜内NK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并采用正常早孕妇女蜕膜作对照。结果:难免流产组蜕膜组织内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正常早孕组(P<0.01);难免流产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正常早孕组(P<0.05)。结论:难免流产患者子宫蜕膜内NK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增高,揭示患者局部的免疫功能是亢进的,与流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目前虽已发现一些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但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蜕膜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文中调查孕鼠围着床期子宫组织中miR-181a的表达规律,并探讨miR-181a对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uman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hESC)体外诱导蜕膜化过程中蜕膜化标志基因蜕膜化催乳素(decidual prolactin,dPRL)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怀孕0~6.5 d孕鼠子宫组织,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子宫组织中miR-181a的表达。制备Ad-miR-181a重组腺病毒,并感染hESC,24 h后采用0.5 mmol/L 8-Br-cAMP和1μmol/L Medroxyproges-terone(MPA)联合进行体外蜕膜化诱导培养;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和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dPRL的浓度与间质细胞中催乳素(prolactin,PRL)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81a对hESC中dPRL(-332/+65)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果早孕小鼠子宫组织中miR-181a的表达高于非妊娠小鼠子宫,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小鼠着床"窗口期"即孕4.5 d达到高峰(2.60±0.15倍,P<0.01,n=5),孕5.5 d子宫miR-181a的表达开始平稳下降;成功获得滴度为5.19×1010ifu/ml的miR-181a腺病毒,该腺病毒介导的miR-181a过表达显著增加hESC蜕膜化标志基因dPRL mRNA表达水平,增高超过8倍(P<0.01);在8-Br-cAMP和MPA联合诱导hESC体外蜕膜化时,高表达miR-181a可明显增加8-Br-cAMP联合MPA诱导的PRL mRNA表达水平与PRL蛋白分泌(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进一步证实miR-181a可以激活dPRL(-332/+65)启动子的活性达到2倍(P<0.05)。结论 miR-181a参与8-Br-cAMP和MPA诱导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PRL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