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 CIK细胞 )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诱导人 CIK细胞和肿瘤细胞 ,以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人 CIK细胞活性和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在银杏叶提取物浓度为 50 0μg/ ml,作用CIK细胞 4h后能明显增强 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与对照组和其它浓度组相比 P<0 .0 1 ;CIK细胞对经银杏叶提取物处理后的 K562 (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和 SGC-790 1 (人胃癌细胞株 )杀伤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银杏叶提取物在一定浓度时能明显提高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经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的 K562和 SGC-790 1更易被 CIK细胞杀伤  相似文献   

2.
联合应用细胞化学法和淋转试验测定正常人和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96例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均值±标准差为62.14±5.69%、淋转率为63.27±4.88%;103例良性肿瘤患者的T淋巴细胞为50.81±10.95%、淋转率为54.27±10.25%;397例癌瘤患者的T淋巴细胞为39.18±6.26%、淋转率为41.39±6.44%;后两者明显低于正常人,相互之间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T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将慢病毒包装系统的包装结构基因pCMVΔ8.2、包膜基因pCMV.VSVG、目的基因pHR'CS.GFP或pHR'CS.CDglytk导入病毒包装细胞293T,包装成病毒后,收集病毒上清,浓缩后转染T淋巴细胞,荧光显微镜及RT-PCR检测基因的整合及表达。给予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和/或无环鸟苷(GCV)后,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慢病毒的3种质粒可高效转染入293T细胞。对照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的绿色荧光,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许多病毒颗粒。慢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在T淋巴细胞中高效、稳定表达,单独使用GCV或5-FC对T细胞/CD+tk的存活率与未转染T细胞比较明显降低(P<0.01),与单独使用5-FC或GCV比较,联合使用5-FC和GCV时T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可高效稳定转染T淋巴细胞,双自杀基因系统较单一自杀基因系统(CD/5-FC或HSV-tk/GCV)对T淋巴细胞的杀伤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 观上当瑟一淋巴细胞体外扩增速度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肿瘤组织经处理后,用淋巴细胞分液可分离得到TIL,用含rIL-2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IL,并作TI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结论:TIL在含rIL-2的完全培养基中可大量扩增,TIL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与效靶比例 及培养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应用小剂量化疗方案对老年消化系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实践证明:这一方案效果较佳,副作用小,易于接受,适用于老年肿瘤患者。但这一方案对免疫系统影响如何尚不清楚。本文应用双染色——流式细胞术结合4种抗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Leu2a、Leu3a、Lea4Leu7),对8例老年消化系肿瘤(其中结肠癌4例,胃癌2例,肝癌2例)患者小剂量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化疗方案为UFT0.648,3/日,5天/周;MMG4mg,VD,1/周:8周为一疗程。化疗前、后7天采外周静脉血栓测。结果表明:Leu3a、Leu4、Leu7化疗前分别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断裂,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Annexin V表达、周期变化及caspase-3活性.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作为对照.结果:MPA诱导Molt-4细胞的凋亡率与作用浓度和时间成正比;细胞被阻滞于 S期.MPA作用24 h后细胞内caspase-3活性增高,呈浓度依赖性.MPA不诱导Raji细胞凋亡 .结论:MPA可诱导Molt-4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激活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8.
肿瘤exosome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癌细胞来源的外排小体exosome在体外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CTL)特异性杀伤癌细胞的能力。方法:从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和培养树突细胞(DC),分离纯化舌鳞癌Tca-8113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exosome,并将exosome负载至DC上,诱导T淋巴细胞活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把CTL加入到靶细胞(Tca-8113和95-D)培养体系中,18h后利用MTT比色法测定CTL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从外周静脉血中分离的单核细胞,经粒细胞-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培养可分化为DC,经exosome冲击后,诱导的CTL对Tca-8113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在效靶比为20:1时,18h平均杀伤率为(43.60±5.66)%(P<0.01),但对95-D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杀伤率为(29.7±8.78)%(P>0.05)。结论:肿瘤细胞分泌的exosome,负载到DC上后,可以活化T细胞,使之成为抗原特异性的CTL,并具有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用胶质瘤RNA诱导其成熟,并观察DCs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方法:以rhGM-CSF、IL-4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向DCs分化并鉴定.提取胶质瘤RNA与DCs混合,使DCs致敏,未致敏的DCs为对照组.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致敏前后DCs的表型.将DCs与外周血T细胞共培养,以胶质瘤细胞为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细胞抗肿瘤活性差异.结果: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于诱导第5 d呈现典型的DCs形态;经rhGM-CSF、IL-4诱导培养后,CD86、CD11c、CD54、MHC-Ⅰ、MHC-Ⅱ类分子表达与培养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负载抗原后,MHC-Ⅰ和CD54表达与负载抗原前相比进一步增高(P<0.05).以DCs诱导活化的T细胞与胶质瘤细胞共培养可使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并最终导致其死亡;杀伤率与未负载抗原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的诱导下扩增并分化为DCs.经抗原致敏后,能增强淋巴细胞对相应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0.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是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后被认为具有更强抗肿瘤活性的免疫活性细胞。癌性胸水中TIL是TIL的特殊类型,其分离简单、体外扩增及杀伤活性的诱导较实体瘤TIL快,是TIL的较佳来源“’。我们在应用癌性胸水中TIL治疗癌性胸水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探讨TIL对自身肿瘤的体外杀伤作用,并以LAK细胞比较,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例患者诊断肺鳞状细胞癌,并发胸膜转移,癌性胸水。1.2方法1.2.ITIL分离制备按文献[‘例备。1·2·2LAK细胞制备无菌抽取患者外周抗凝血10~20ml,分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负载食管癌抗原肽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人食管癌细胞株 TE 1的杀伤效应。方法:用弱酸洗涤TE 1细胞获得抗原肽,将此负载到树突状细胞并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制备 CTL,用Cr51释放法测定其对TE 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负载食管癌抗原肽DC诱导的CTL对TE 1细胞的杀伤 率为(78.62±3.51)%,未负载食管癌抗原肽DC诱导的CTL对TE 1的杀伤率为(10.52±5.51)%,二者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负载食管癌抗原肽DC诱导的CTL对酸洗前TE 1杀伤率为(60.63±7.24)%,对酸洗后 TE 1的杀伤率为(8.64±4.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载食管癌抗原肽DC诱导的CTL对 Eca 109的杀伤率为(56.21±8.76)%,而对K59和786 0的杀伤率分别为(15.89±11.80)%和(3.95±2.99)%。 结论:酸洗可以从TE 1细胞上获得有效的抗原肽;负载食管癌抗原肽的DC可以诱导生成高效特异的CTL。  相似文献   

12.
NK、T混合淋巴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扩增的NK、T混合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特性。方法:MTT法测定培养后NK、T混合淋巴细胞对PLA-801D、A549、LS-174 t及MDA-MB-231肿瘤细胞系的抑制率,对PLA-801D进行不同效靶比及不同作用时间抑制率的测定。结果:NK、T混合淋巴细胞对4种肿瘤细胞系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不同细胞系间抑制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K、T混合淋巴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系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对PLA-801D抑制率与效靶比成正比,作用4 h有最大抑制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扩增速度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肿瘤组织经处理后,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可分离得到TIL,用含rIL2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IL,并作TI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培养40d的黑色素瘤TIL,扩增达9773倍。TIL对黑色素瘤、卵巢囊腺癌、大网膜转移性腺癌和癌性腹水等自体瘤细胞的效靶比例为40∶1时,培养15d的TI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20∶1;当效靶比例相同(20∶1)时,培养20d的TI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高于15d,而在40∶1时培养20d与15d的杀伤率无差别。TIL对K562肿瘤细胞株也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结论:TIL在含rIL2的完全培养基中可大量扩增,TI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与效靶比例及培养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4.
高三尖杉酯碱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AML细胞株白细胞干细胞(LSC)的表型特征,用MTT法检测HHT对具有LSC特征的KG-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FACS观察HHT对CD34+CD38-CD96+的KG-1细胞数量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Caspase途径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KG-1和Kasumi-1细胞CD34+CD38-CD96+分别为69%和26.7%,U937细胞不表达CD96。HHT能显著抑制KG-1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r2=0.9971,P<0.05)。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6.9 ng/ml。HHT作用KG-1细胞后,CD34+CD38-CD96+细胞的比例从63.6%下降到17.1%。HHT能显著激活Caspase-3、Caspase-9和PARP,抑制磷酸化Akt和Bcl-2的表达。结论:HHT能显著抑制人AML细胞KG-1的增殖,减少CD34+CD38-CD96+白血病干细胞数量;对Akt活性和Bcl-2的调控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各淋巴细胞亚群杀伤肿瘤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rubicin,IDA)联合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抗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Jurkat细胞株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分析两药联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Isobologram法分析两药联合作用的性质;电镜形态学观察和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PARP、Caspase8、Caspase9及Akt、p-Akt、P85S6K、p-P85S6K、P70S6K、p-P7OS6K、ERK1/2、p-ERK1/2等蛋白质水平表达.结果:CCK-8法示IDA联合Rapa能明显降低IDA的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Isobologram法示两药联合指数小于1.免疫印迹法示两药联用组较IDA单用组更能激活Caspase3和底物PARP,Caspase8和Caspase9在两药联用组均呈现明显激活.IDA联用Rapa后能使mTOR 信号通路上游的Akt及下游的P85S6K、P70S6K分子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并能协同下调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Rapa和IDA对Jurkat细胞的生长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两药联用时细胞凋亡增加,且通过线粒体和细胞膜双途径增强凋亡效应.其协同机制可能与Rapa逆转IDA引起的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并抑制ERK信号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朱青  张王刚  刘苏虎  赵万鸿  曹星梅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0):1185-1186,1192
目的:探讨姜黄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形态学方法、AnnexinV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HepG2细胞凋亡的发生,应用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Fas的变化。结果:姜黄素对HepG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固缩,核染色质碎裂;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为11.7%,细胞停在G1和G2期。AnnexinV标记的方法检测凋亡时发现,坏死与凋亡共存。在姜黄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相关基因Fas转录水平比用药前增强。结论:凋亡为姜黄素抑癌的机制之一,姜黄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可能与P53、bcl-2和Fas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LAK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用人胚胎中期脾脏和胸腺细胞经人重组IL-2激活而成的LAK细胞与正常人淋巴细胞在形态、活性上的区别。并观察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LA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细胞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APAAP法和流式细胞仪研究32例肺癌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A变化。结果表明:肺癌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比值及NK-A与正常人比较呈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且肺癌伴癌转移者与未转移者上述各项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肺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伴有癌转移者细胞免疫功能更低。提出积极调节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转染含CEA片段的重组腺病毒后所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对直肠癌细胞株LOVO和SW480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抽取HLA表型为A11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使用含CEA片断的重组腺病毒转染未成熟DCs,诱导特异性T细胞。检测体外培养的DCs和CTL活性,并使用MTT法检测CTL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转染或未转染的体外培养的成熟DCs高表达CD40、CD86,IL-12,诱导的CTL细胞高表达IFN-γ;转染后DCs诱导特异性CTL可有效识别并杀伤HLA-A11阳性的LOVO细胞。结论:重组腺病毒转染DCs,不明显改变DCs表型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可诱导自体CTL增殖,含CEA片断的腺病毒转染DCs诱导自体CTL对LOVO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