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90例颌骨釉细胞瘤,均经病理证实,显示 X 线表现有不同的类型,即多房型;单房型;蜂窝型;混合型;小梁型及边缘型。特别提出了含牙单房造釉细胞瘤与含牙囊肿的鉴别点。并提出造釉细胞瘤病变区内所出现的不同致密影像,有不同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造釉细胞瘤33例X线表现为单房型9例,多房型17例,蜂窝型6例,未分型。病理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造釉细胞瘤在同一个瘤组织中可出现不同的形态,且不同的类型其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别。其中长骨造釉细胞瘤1例临床少见。  相似文献   

3.
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分析成釉细胞瘤不同类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228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病理类型和复发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28例成釉细胞瘤患者中有一般型成釉细胞瘤145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80例.周边型成釉细胞瘤3例;前两种病理类型患者平均就诊年龄(岁)分别为32.63±14.68和24.83±10.15,两者问有显著性差异(P<0.001);平均病程(月)分别为25.54±38.24和10.99±20.36,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一般型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复发率分别为31.72%和15.00%,两者问有显著差异(P<0.01);在一般型成釉细胞瘤中丛状型和滤泡型两种主要亚型的复发率分别为17.65%和12.90%,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年龄较一般型小,病程较一般型短,复发率比一般型低;而一般型中两种主要类型丛状型和滤泡型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病理类型、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11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病理分型、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和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 单囊型发病组多见于青年,男女无差别.影像学特点为单房为主,兼有多房.手术方式刮治、方块切除、节段性截骨,术后复发率低.结论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有其独特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颌骨多房肿瘤性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照研究颌骨多房性病变CT与病理表现,提高颌骨多房性病变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多房性病变的CT表现,其中9例行CT2期增强扫描,分析对照颌骨多房性病变CT与病理表现。结果 (1)病变的分型:多房囊实型9例,主要为成釉细胞瘤(5例);多房囊型4例。(2)房壁及房隔:囊实性造釉细胞瘤、牙源粘液瘤、角化囊性瘤合并感染及尖周脓肿时各房大小不一、房隔不完整、房壁厚薄不均。(3)生长形态:可呈皂泡状、蜂窝状、椭圆形及不规则形生长。(4)颌骨破坏特点:造釉细胞瘤及角化囊性瘤的骨质破坏明显,常突破皮质侵犯软组织。(5)邻近牙根改变:表现为锯齿状吸收和牙根移位。(6)增强表现:5例囊实性造釉细胞瘤囊壁、分隔、乳头状突起及壁结节均明显强化。(7)诊断:术前8例诊断正确,5例误诊,误诊率为38.4%。结论颌骨多房肿瘤性病变种类较多,误诊率高,注意发现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CT表现特点,密切结合临床可以明显提高术前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螺旋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螺旋CT征象。结果 11例中,下颌骨7例,其中下颌角及升支5例,上颌骨4例,1例多发。螺旋CT平扫与肌肉比呈均匀低密度,Ⅰ型及Ⅱ型(9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部分边缘硬化可见分叶,边界清晰;Ⅲ型表现为较大囊状低密度,边缘区见多发小子囊影。病变以向唇颊侧膨胀为主,部分病例(3例)穿破骨皮质,牙根(5例)可见吸收。结论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螺旋CT检查对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有重要价值;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影像表现与病理分型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牙源性角化囊性瘤32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及影像诊断符合率。结果 32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影像学表现为:颌骨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骨质破坏区,分为单囊型(20例),多囊型(8例),多发型(4例)。影像诊断符合率50.00%。结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影像学表现与成釉细胞瘤,含牙囊肿等易混淆,需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8.
梁昌富 《海南医学》2012,23(10):84-86
目的分析颌骨囊性病变的影像表现,提高对颌骨囊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颌骨牙源性囊性病变52例(共55个病灶)的影像资料,观察病变的形态、房室特征及其与牙齿的关系。结果病变包括成釉细胞瘤22例22个病灶,牙源性角化囊性瘤9例9个病灶,含牙囊肿10例11个病灶,根尖囊肿11例13个病灶。成釉细胞瘤呈多房或单房分叶状,伴邻近骨质及牙齿浸润;角化囊性瘤呈单房轻分叶,有轻微侵蚀性;含牙囊肿及根尖囊肿常为类圆形,无侵蚀性,根尖囊肿均有病原牙。结论 X线及CT检查可根据病变的形态特征及周围结构的改变对大部分病变作出诊断,CT优于X线平片,病灶膨胀程度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22例儿童颌骨成釉细胞瘤病例,其X线表现类型主要为单房型;组织学类型以丛状型多见,生物学行为缺乏浸润性,复发率低;初次治疗采用保守性手术方法能保持颌骨的连续性,不影响颌骨发育,术后无面部畸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促结缔组织型成釉细胞瘤(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DA)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2000年7月至2017年8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诊治的颌骨成釉细胞瘤病例,分析各类型成釉细胞瘤的构成比和一般特征。选取具有完整病历和影像资料的DA病例28例、实性多囊型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连续病例各50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取关键影像特征,包括边界、周围骨质、三维形态、内部结构、牙和牙周膜情况、密质骨等,并比较病变的CT值。结果 1 269例颌骨成釉细胞瘤中DA构成比为3.9%,上颌发病率达46.0%,好发于前牙区(62.0%)和前磨牙区(30.0%)。DA在CT中多表现为边界呈扇贝样,内部含有骨化结构的实性肿物。肿瘤平均高度与长轴径比值为0.76,平均颊舌径与长轴径比值为0.63,大于其他两类成釉细胞瘤。根据成骨密度特点,DA可见3种类型:成骨致密型(Ⅰ型)、蜂窝/皂泡型(Ⅱ型)和成骨稀疏型(Ⅲ型);Ⅰ~Ⅲ型CT值分别为:(488.8±164.0) HU、(171.7±102.8) HU和(42.1±8.8) HU,均高于其他两种类型成釉细胞瘤。结论 DA在CT中表现为内部含不同程度骨化的实性病变,对于影像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