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目的分析存在于消化内科的临床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224例,自2016年6月12日后收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112例设为标准组,其余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按照新规定颁布前的常规护理条例执行,标准组患者按照消化内科临床护理新规范执行,主要包括: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仪器操作考核;药物使用规范;病情观察;规范消毒措施;针对讨论。结果标准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为3.57%,对照组患者为8.93%。标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9.11%,对照组患者为74.11%。结论本院消化内科疾病的护理水平得到提高,护理风险降低,防范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心血管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不安全操作),其中有3例为医院所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占10.71%,11例是患者自身所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占39.29%,14例为护理人员所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占50.00%。结论心血管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护理人员的违规操作,因此,应当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总结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93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管理模式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透析498台次,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和实验组(47例,透析490台次,在对照组护理同时分析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加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出现设备故障、违规操作、责任心差、职业损伤及其他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4.4%)显著低于对照组(14.7%),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出现护理风险事故的风险较高,应不断提高科室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护理管理水平,加强护理监督机制,尽可能减少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对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各种风险的评估和认识,运用各种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对347例患者在工作中发生的护理风险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 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6例出现护理风险事件(5.00%),患者投诉10例(8.33%).心血管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有患者对护理要求高、病房环境不佳、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低、服务意识淡薄、书写不规范等,应从护理人员、患者、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防范处理,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复杂,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服务意识直接关系护理质量,此外,患者自身因素、医院管理、医生的工作态度都会引发护理风险.所以,医院应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降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6.
陈冬玲  李丰 《当代医学》2013,(10):118-119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以保障产妇与婴儿的健康与安全。方法选择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的120例产妇,将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之前的60例作为对照组,将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之后的60例设为观察组,回顾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妇产科护理风险的因素(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缺乏、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增大、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医疗设备与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我们在护理中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产妇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护患沟通、加强对医疗设备与药品的监管方面进行了改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投诉率与医疗失误的发生次数。结果对照组产妇在住院期间投诉22例,投诉率36.6%(22/60),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50.0%(30/60),医疗失误发生8次,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后,观察组产妇在住院期间投诉4例,投诉率6.6%(4/60),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3%(56/60),医疗失误发生0次,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是减少医疗失误、降低患者投诉,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外科护理存在的隐患及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人员和患者是胸外科存在护理隐患的两大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教育管理及培训,增强责任心,提高其专业和职业素养,提高业务能力及沟通能力。可降低护理风险和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对常规护理问题研究,为提升我院妇产科护理水平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选取石河子市新疆纺织医院妇产科1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2015年度护理人员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对风险问题制定管理制度,对比管理制度前后患者对护理水平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依据2015年1月至12月,在该15名护理人员护理案例中共发生84例风险事故,按照分类,因为环境因素引发的风险事故为25起,占比29.76%,护理问题发生为218起,妇科肿瘤类型的护理病例问题占比较高,约为50.12%,109例,外伤感染占比37.32%,81例。在妇产科护理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救治护理难度大。在实施相应的制度管理之后,2016年1月-12月的护理风险事故以及护理问题例子下降至35例以及62例,妇产科患者护理的满意程度度也有所上升,从80%上升至92%,统计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的护理因为护理项目多,工作繁杂,其风险因素以及护理问题存在较多,但是根据实际护理工作所遇到的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之后,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将事故发生率在能力范围之内降低,提升了妇产科护理服务水平,减少了医疗纠纷事件。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竹杏  姜燕梅 《吉林医学》2011,(8):1561-1563
目的:探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对3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的有效治疗措施,进行严密病情观察,除予一般护理措施外,还针对病情给予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护理、胃镜操作护理等特殊护理措施,并进行心理护理、预见性护理、饮食用药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20例(66.7%),有效8例(26.7%),死亡2例(6.7%),无窒息、压疮等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预见疾病发展的能力,并能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这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少死亡,防止再出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从护理的角度探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5月我院使用呼吸机患儿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共72例,其中早产儿60例.死亡1例,自动放弃治疗4例,治愈、好转67例.使用呼吸机时间1 ~5d,发生VALI/VILI 7例,5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结论 加强NICU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室护理管理,减少感染机会;规范护理人员专业操作,培训,熟悉机械通气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步骤,掌握呼吸机的性能及管道护理;加强患儿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患儿免疫力;对患儿护理操作轻柔,避免医源性损伤等措施对于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和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联合风险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每组各53例,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总结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且科室管理制度不合理等是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措施。结论神经外科需要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科室管理制度,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风险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操作熟练度,风险管理控制能力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静脉输液过程反复穿刺率(2.67%)、液体渗漏率(2.67%)、针头脱落率(4%)均低于对照组(12%、13.33%、14.67%),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操作熟练度、风险控制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实验组(93.83%)高于对照组(72.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护理效果好,不良事件发生率小,护理人员整体素质高,护理满意度好,可显著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对这些风险实施的防范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348例儿科患者,对其实施护理措施后,总结其中存在的风险,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儿科护理方面的风险,同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及预防措施,明显的降低了儿科护理中出现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的数量。结论保障护理安全的前提是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及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是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的基础,只有将护士的风险意识提高,体贴病人,尊重患者,认真对待每一个患儿,这样才会被患者认可,在护患共同努力下,最大限度的规避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制定落实有效防范策略,提高重症监护质量。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分析存在的护理风险及成因,制定有效防范策略,实施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中(观察组),对比评估两组风险事故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故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8.7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8.13%)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监护存在一系列护理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分析风险成因,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可以降低重症监护室风险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对这些风险实施的防范措施.方法 我院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闻收治的348例儿科患者,对其实施护理措施后,总结其中存在的风险,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通过分析儿科护理方面的风险,同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及预防措施,明显的降低了儿科护理中出现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的数量.结论 保障护理安全的前提是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及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是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的基础,只有将护士的风险意识提高,体贴病人,尊重患者,认真对待每一个患儿,这样才会被患者认可,在护患共同努力下,最大限度的规避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石丕芝 《求医问药》2014,(20):117-118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种类、发生的原因,为预防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03年至2013年出现的59例临床护理风险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操作人员的基本资料等。结果 :我院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给药问题、错误地执行医嘱和意外事件,直接风险的发生率为79.9%,护龄<3年的护理人员、学历为大专的护理人员发生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次数较多。结论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给药问题、错误地执行医嘱和意外事件。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生的风险事故分别为15例和3例,发生率分别为10.56%和2.11%,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较观察组高。结论在对肾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可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护患关系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医疗风险得到降低,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医疗工作的复杂性及未知性,使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中。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明显高于普通患者,我院在不断完善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制度、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的同时,对护理人员加强执业风险教育和风险管理,使护理差错事故、护理纠纷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精神科收治的96例精神疾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分别48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对风险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对风险认知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结论给予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并对其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充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 对医院发生的21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 结果 护理人员有章不循或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医疗器械管理不善、产品质量问题、器械及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存在缺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机制未健全等是引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评估及认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是保障病人安全,预防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